第一八四章 郊野

思考,最終被入睡打斷,方然沒能透徹的思考這一問題。

一夜無夢,在“哐當”前行的列車包廂內酣睡,大概是精神高度緊張、極其疲勞的緣故,第二天早晨九點多,列車越過科羅拉多州界時,他才被乘務員叫醒。

通過語音呼叫,詢問一下列車將到的站點,方然很快做好了下車的準備。

車站接近,沉重的客運列車在減速,提着揹包在車廂門旁等候,方然又看幾眼手機,確認列車即將到達科羅拉多州西部城市克里夫頓,這是他的下一處落腳點,雖然車票上記載的終點站:普韋布洛,還遠在三百五十公里之外。

和終點站普韋布洛、或者其他沿途站點相比,克里夫頓火車站位於一大片森林和田野的邊緣地帶,因爲此地十分依賴火車運輸,客貨混用的車站規模很大,又沒有像舊金山之類大城市會有的全方位無死角監控,於是在下車後,方然輕易偏離了出站路線上,轉而從幾百米外一處無人看管的側門離開。

半道上,在無人值守的物流站點,他還取到了從第三地匿名發出的快件。

即便在克里夫頓這樣的小城,聯邦鐵路系統的網絡、信息化建設,仍然十分周到,這給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只借助手機的NFC功能就能刷開門禁。

花費近一天一夜,進入科羅拉多,離開火車站的方然腳步不停,他很快穿越了城市邊緣的人工林、和開闊的大片田地,和鐵路沿線、市區不同,這一段旅程他幾乎不擔心被發現,畢竟再怎樣密佈的網絡基礎設施,也不可能將攝像頭密佈在莊稼地,自己只要躲開聯邦國土部門的監視設備即可。

從火車站到目的地,近十公里的路程,花費了方然近兩個小時。

這一段路,憑藉多年鍛鍊的強健體魄,對方然而言根本不成問題,但隨着腳步漸漸凌亂,他還是漸漸察覺,真正的野外跋涉和健身慢跑之間,還是有不小區別的。

但也還好,這一段徒步旅程後,他應該可以從容的休息後再出發。

科羅拉多州,和組成聯邦的幾十個州一樣,方然此前從未踏足,之所以選擇克里夫頓作爲“方然”旅途的終點站,主要還是考慮這裡毗鄰兩座國家森林公園。

在地形多樣、植被茂密的科羅拉多,類似的國家森林公園還有若干處,佔地面積都十分廣闊;一般而言,在國家森林公園內活動,限制會比荒郊野嶺多得多,但如果以“末日避難所”的設置來考量,頻繁有人員和車輛出入的國家森林公園,又是很好的選址地。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在方然的計劃裡,用來掩人耳目的避難所就將建立在克里夫頓。

而他自己,在一路抵達聯邦腹地的森林地帶後,就得徹底脫離“方然”的身份,不僅從聯邦民衆眼中、也要從未來的追蹤者眼中,銷聲匿跡。

走過幾公里小徑後,正如手機地圖的標記,幾棟彼此遠離、矗立在岸邊的建築映入眼簾。

河邊別墅,看起來沒一點人煙,所見景象印證了之前調查的內容,即便如此,方然還是謹慎的在隱蔽在樹蔭下,他藉助筆記本電腦和低軌衛星終端,又查看了一遍這幾棟建築內的實時監控影響,確定在這季節裡,乍暖還寒的科羅拉多內陸地區,度假別墅的主人們還沒有來過,才收起裝備,慢慢走向事先選定的一棟三層建築。

長途跋涉,接下來,還有一段艱難的旅程,充足的休息和補給是必須的,方然可沒把自己當成超人。

一邊接近別墅,一邊擡頭打量,方然沒打算大搖大擺的刷開大門、走進臥室裡四仰八叉的呼呼大睡,或者去廚房大吃大喝、也許還要泡一個熱水澡,那樣留下的痕跡太明顯,哪怕自己專門研究過證據消除、反偵察之類手段,也不想承擔多餘的風險。

但是拜現代科技所賜,如果只借用一些別墅的被褥牀單,倒不用擔心會留下線索。

科羅拉多的四月,和舊金山相比,白天的氣溫更高、一到夜間卻還挺冷,不要說露宿,就算在屋裡也得蓋被子。

和接近別墅時的謹慎相比,刷開房門後,方然卻顯得很熟悉屋內的一切,他先拆開快件、在容易清理的廚房瓷磚地上擺開自熱食物,飽餐一頓,然後從洗衣間拖出牀單、被褥,在廚房地面上打了一個地鋪。

在這裡過一夜,恢復體力,第二天離開時,把這些東西都扔給機器人就可以。

位於科羅拉多境內分支河流——塔拉瓦河畔,方然選擇的別墅,價格不菲,內部設施也很先進,像清洗牀單、窗簾之類東西的家務事,都有自動化系統來完成,完善的電子系統,倒是給方然提供了除攝像頭之外的便利,讓他可以舒服的睡上一晚。

待在廚房,不動水電,方然的行蹤十分低調,不露行跡。

至於偶爾會駕車巡邏至此的當地警方,有鋪墊工作在前,知道附近鎮上的警察前天才來溜一趟,他也不怎麼擔心。

即便就是現在這一刻,警車正從別墅旁經過,又怎麼樣呢;

不靠網絡,也沒人能發現廚房裡的自己。

在今天這樣的IT時代,所謂安全,不僅普通人要依賴網絡、計算機、智能系統,就連一般的暴力機構也是,對巡邏警而言,只要攝像頭、傳感器沒有異常,系統沒拉響警報,一切就都盡在掌握,這樣想,其實也無可厚非。

但在強大的黑客手段面前,表象,就都得打一個問號。

長途跋涉而來,藉助事先做好的準備工作,就能輕易進入一棟看似安全的別墅,方然之所以能辦到,並不是別墅主人訂購的安保系統,能力低下,而是任何此類系統,出於安全、以防萬一之類考慮,總會爲開發者留下後門。

智能硬件,和運行其上的軟件,或許從不出錯、值得信賴。

但設計、製造、安裝、維護這一切的人,卻未必和他們提供的設備一樣,始終值得信任。

從相信鄰居、保安、警察,到相信高科技的IT系統,事實上,這一變化並非像民衆所想的那樣,是用鐵面無私、絕對可靠的機器,取代了未必可靠的人;

而是從信任自己周圍的、有利益牽扯的人,變成了信任一羣素未謀面的、不牽扯利益的人。

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十六章 概率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四五四章 維持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九十章 對策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三六二章 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