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隱匿

要追尋永生,就得隱匿自己的身份,這一點方然早就想得很明白。

但是對身份暴露的風險,究竟有多大,他在不同時期還是會有不一樣的評估成果,採取的措施也不盡相同。

永不下車的票,至多隻有一個人能拿到;

然而以蓋亞之大,七十億人中蟄伏的永生追尋者,顯然遠不止一個。

基於這樣的根本認識,方然的對策,必然也是同類們的對策:剷除所有競爭者,這是爭奪永不下車資格的必經之路。

事實上,倘若不是極度厭惡風險,極度厭惡死亡,這些足夠聰明到能踏上永生征途的傢伙們,纔不會一個個都採取明哲保身的消極態度,而早就大打出手、拼得你死我活,甚至提前發動第四次蓋亞大戰了。

一方面想剷除同類,另一方面厭惡風險,正因如此,方然雖時刻提防身份曝光,卻並不太懼怕同類的威脅。

追尋永生的人,如果不是異想天開、白日做夢,而是從科學的立場出發,深思熟慮後才確定了目標,就幾乎必然具有相當程度的智商,繼而在權衡利弊後,斷然不會冒被發現、被制裁的風險,在人類世界尚未走到盡頭、社會體系瀕臨崩潰之前採取行動撲殺同類,那樣簡直就太愚蠢。

就說方然自己,不僅從未有這樣的念頭,甚至連其他追尋者的身份都懶得關注;

不過“匿名者”算是一個例外。

正是從這位毫不在乎暴露行蹤、只因死亡頃刻將至的同類身上,具體的講,發現網絡上居然有這麼多人在調查此人的行蹤,方然纔有從每一天的忙碌中抽出時間,認真評估永生之路上的“自相殘殺”,風險究竟幾何。

“匿名者”的銷聲匿跡,極大的可能,是此人已經死亡。

至於原因,雖然繼續工作的ASA還沒找到更多的線索,但方然仍選擇相信此人的陳述,不僅是相信“匿名者”本人惡疾纏身、現在已經離世,更相信此人的IT能力和思維判斷,這樣的人,哪怕被死神扼住咽喉,也斷然不會冒冒失失的被人追殺上門,以如此窩囊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換句話說,通過觀察“匿名者”的結局,方然初步驗證了自己的推斷:

身在人類世界,至少,在當今時代運轉還算正常的人類世界,一個追尋永生的人,不要說刻意隱瞞自己的身份、隱蔽自己的行蹤,哪怕像“匿名者”這樣昭示天下、向所有潛在的競爭者明示線索,短時間內的火併風險也一點都不高。

但是,這畢竟是在自知時日無多、什麼都不在乎的情況下,才做出的決策。

“匿名者”的絕筆,洋洋灑灑,說出了方然隱約察覺、一時卻道不清楚的核心矛盾,對此人的辭世,也難免心生傷感。

但在隱匿身份這件事上,他卻決計無法效仿此人的行爲;

不僅如此,事實上,考慮到“匿名者”已無意於永不下車的爭奪,跌落車外,在那縱身一躍之後,時間列車上的任何事都與此人無干,畢竟人再怎樣也只能死一次,身死之後,身份信息、行動蹤跡,這一切也根本就沒所謂。

但是對仍然活着,仍然在胸牆後準備對抗死神的同類們來講,戰爭,則剛剛開始。

明確這一點,對未來將要面臨的風險,方然就愈加警醒,他馬上意識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永生追尋者的身份,與之相關的蛛絲馬跡,並非一夜之間遍佈蓋亞,而是在漫長的生存經歷中,逐漸四處蔓延的。

換言之,要隱藏自己的身份,在註定降臨的自相殘殺中佔據先機,決不能等到這自相殘殺頃刻將至、甚至已經爆發後再着手。

而是要從一開始,就深埋自己的真實身份,做得越早,效果越好。

隱瞞身份,並非旦夕之間的一蹴而就,這道理方然本來也明白,但始終沒有多麼激進的行動,因爲按他的預測,人類世界的變遷,一開始還不會很劇烈,與其花時間周密部署、抹除真實身份的痕跡,還不如抓緊時間研究怎樣掌控聯邦的暴力機器。

身份信息的泄露,如果是在掌控了一定規模的暴力之後,風險,其實也寥寥。

然而隨着聯邦經濟刺激的發動,社會監控與管理體系在加速嬗變,一言蔽之,體系對公民信息的掌握程度、對公民行蹤的監控力度大增,更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

夏天的某一個清晨,照例開啓計算機,本地部署的監控程序“滴滴”報警,讓方然發現伯克利的校內網被NSA監控,每一部聯網終端的使用者都要實名、否則無法登陸,結合最近瀏覽的新聞,他就驟然間意識到:

隱匿身份這件事,再不着手,恐怕就真的太遲了。

這預感,並非是方然一下子發現網絡被監控,或者其他聯邦當局的信息監控手段,而突然感到棘手。

單純從技術層面考量,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這些機構,並沒有在緊盯方然、而是以監控網絡的普遍策略掃描時,很尋常的例行公事;以方然現在的IT水平,特別是多年來勤學不輟、實戰不止的經驗,哪怕這些機構專門來對付自己,他也有信心周旋一番,至少絕不會束手待斃。

但,再怎樣高明的手段,逃得了一時,卻無法逃得過一世。

隱匿身份,並非眼前的權宜之計、而是爲同類間的最終火併做鋪墊,目標,不是爲避免眼前的追查,而是避免同類必將採取的、依託人工智能的全面調查,要保證在遙遠(或許並不遙遠)的未來不被輕易揪出,難度,比尋常的反偵察、信息隱匿要高出許多倍。

最起碼,方然自己就很擅長這一手:

譬如從網絡節點的歷史數據、或某一目標的歷史軌跡中得到線索。

倘若着眼於未來,隨着人工智能、信息處理和大數據領域的進展,調查的難度還會進一步降低,從而對任何試圖隱匿身份的人構成重大威脅。

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十六章 概率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九章 保障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五五八章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五〇五章 保護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一九五章 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