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13)

天色已完,上元節的東街三五步就有一排花燈,將整個東街打照的猶如白晝。

各個府邸宅院的后街,自然也是各家的產業,大多住的都是成了家的奴婢,王宅後宅角門,以供奴婢進出的宅院,也開在一個極偏僻的小巷。

今夜上元節,天色雖不早了,但王氏家中依舊熱鬧。

往年也是如此,除去正陽門伴駕的郎君們,女眷與幼童,都不會早早歇息。今年王氏在高氏與慕容氏的事中,受了些波及,但好在不曾被牽連其中。

王綸甚至不等開印已上奏致仕,雖是不曾批覆,但次日就有人頂替了王綸的職位,雖有個代字,可明眼人都知道,王氏這是受了嫌棄。自然,王氏雖是在朝爲官者衆,可家中現如今唯一能有伴駕資格的就只剩王斂知了。王安知職位太低,不光今年,往年也是沒有機會去正陽門的。今年的上元節因家中人衆多,自然也就比往年更熱鬧了。

此時,王氏後巷的角門打開,正是忙碌的時候,下等奴僕也在此進出。

王雅懿在巷子後面,躲到一天,雖是飢腸轆轆,可也等到天黑許久,纔敢冒出頭來。走至角門,便看見一道熟悉的身影,急聲道“小穎……”

“嘭!——”小丫鬟微微一怔,待看清來人,眼疾手快,極迅速的關上了角門,順手就落了鎖頭。

王雅懿站在角門處微微一怔,隨即大怒:“開門!快開門!小穎!你尋死嗎!看不見我是誰嗎!賤婢!信不信我進去!讓人亂杖打死你!”

小穎聽聞此言,背對着角門,嚇得哆嗦,咬着脣站了片刻,轉身朝前院跑去。

王雅懿拍得雙手紅腫,也不見裡面有聲音,終是緩緩的蹲下身來,抱着膝頭,低低的啜泣了起來。不知過了多久,小木門驟然從裡面拉開了。

王雅懿正靠着門房傷心,猝不及防的趔趄了一下。

來人正是大少奶奶陸氏的陪嫁鄒嬤嬤,王雅懿雙眼紅腫,滿臉是淚,看見來人時,忙用衣袖擦乾淨臉,很是傲氣的挑了挑眉頭,瞥了眼鄒氏。

鄒嬤嬤站在門內一會,居高臨下,將人打量了好幾個來回,仰着下巴冷笑了一聲:“誰家的小娘子,竟是如此不知禮,大正月的在人家門口慟哭?”

“鄒氏!你敢對我無禮!”王雅懿歷來與大嫂王陸氏不對盤,自然也從沒有拿正眼看過王陸氏的乳母歷鄒氏。

鄒氏乃士族出身的世奴,姿態與傲氣,自然比一般的奴婢更高。她掃了一眼王雅懿,不以爲然的笑了一聲:“呵!不過是個鄉野村姑,對你無禮又能怎樣?”

王雅懿驟然站起身來,怒視着:“鄒氏!你這個刁奴!若我母親知道你如此待我!即便有陸氏給你撐腰,也能讓你脫一層皮下來!“

鄒氏眼角微眯:“說得也是。天無二日,宅無二主。若老夫人好好的,我們這些子人,哪敢四處晃盪。如今我們大奶奶能得了管家權,還得謝謝那差點將母親害死的人。若不是她有心暗算自己的母親,老夫人哪裡能氣急攻心,臥病在牀?”

王雅懿眼眸微動,硬聲道:“胡說!我母親身體好着呢!……即便病了,也肯定有大好的一日!鄒氏!你敢詛咒當家主母!待我進去一定讓人剝了你的皮!”

鄒氏冷笑不語,許久許久,嘲諷道:“憑現在的你?”

王雅懿心裡也有些沒底,虛張聲勢道:“我好歹是父親母親的嫡女,即便落魄,也不是你個奴婢能奚落的!我就不信,父親母親若知道你那麼待我,你會有好下場!”

鄒氏皺了皺眉頭,眯眼冷笑:“來人!將這個瘋子,亂棍打出去!”

在門後待命許久的粗婦,手拿棍棒,氣勢洶洶的衝了出來。這些人都是三等的婆子,平日裡哪裡有機會見王雅懿的真容,自然沒有鄒氏心中的忐忑與畏懼。

王雅懿還未看清衆人,已感覺身上傳來的劇痛,不禁尖叫一聲。

“住手!”王安知聞訊匆匆趕來,正好看見了這一幕。雖是惱恨王雅懿,可還是被這些奴婢氣得渾身發抖。他眯眼看向鄒氏,素日溫軟的眼神已十分冰冷,“放肆!”

王雅懿抱着頭,蹲在地,聽見這一聲,臉上露出了幾分喜色,委屈道:“四阿兄!……”

王安知瞥了眼王雅懿,瞪着鄒氏道:“滾!自己於大奶奶請罪去!”

鄒氏順眉斂目,點頭連連:“奴婢這就去。”

王安知見衆人散去,對身後的長康和兩個小廝,低聲道:“看好四周。”

“四郎君放心,這會天色晚了,不會有人的。”長康話畢,可也指揮身後的人守好巷口,自己抱着個包袱,站在了不遠處。

王雅懿蹲在原地,怯怯的站起身來,未語先落下眼淚,滿懷委屈的開口道:“四阿兄,你讓我進去吧……”

王安知雖知這妹子驕縱,但他自來肖像王氏,很是心疼妹子。如今見此,又怎能不傷心,可一想到還躺在牀上的母親,眼神的觸動也淡了不少:“叫四郎君。”

王雅懿怔了怔:“四阿兄,你也看見了!那起子刁奴,竟敢如此待我!四阿兄,我是不該任性離家,可我也是想着能有個依靠……哪裡想到竟是被人騙了!衛氏不安好心,暗算於我!本來我早想回家了,誰知道後來就鎖了城門,直至今日才……”

“住口!你怎麼不問問母親如何了!”王安知側目對上王雅懿滿是受驚的眼眸,暴怒的情緒壓了壓,低聲道,“若不是你騙了母親,逃出去家門,母親哪裡會臥病在牀,如今你在外受挫又想回家,將所有過錯推給衛氏與洪家……”

王雅懿急聲道:“本來就是衛氏與洪家做得局,四阿兄你要幫我報仇!那衛氏狼子野心,最有圖謀……”

王安知怒斥道:“死不悔改!到如今還不知錯嗎!”

王雅懿怯生生的看了眼暴怒的王安知,輕聲道:“四阿兄,你爲何要生我的氣?”

王安知閉了閉眼,失望道:“是我苛求了,也許大兄說得對,你性子就是如此。”

王雅懿再次道:“大兄自來看不上我,總也吹毛求疵。他如此刻薄,憑甚就能成爲我王氏當家的嫡長子!四阿兄母親真的病了嗎?嚴重嗎?我走時還好好的,這纔多久,怎麼就病了呢?母親病了,我該怎麼辦啊?”

王安知抖着脣,好半晌,開口道:“叫我四郎君,我二妹王雅懿,漏液急病去了,訃告年前臘月已出,今生今世都不可能回來了。”

王雅懿愣了愣,尖叫道:“四阿兄,你在胡說什麼!我是王氏二娘子,我好好的在此!是不是大嫂那個賤婦挑唆你了,她爲自己的女兒,早想將我趕出去門去了,不然大兄爲何不喜歡我!”

王安知閉了閉眼眸,輕聲道:“以後別再回來了,母親只怕好不了,訃告是父親做主發的,與兄嫂無關。”

王雅懿大驚失色:“什麼!?父親怎能如此!即便再不喜歡,也不該不認我!……是太子嗎?!父親是怕得罪太子嗎!我可以去求皇甫策,他不是馬上就要登基了嗎!他對我是有舊情的,只要我肯放下身段,他必然回心轉意的!……”

王安知深深的看了王雅懿片刻,輕聲道:“王氏二娘子已經去了,你用何等身份面見太子?”

“我就是王氏的嫡出娘子啊!除不除族,也不是父親張張嘴的事……”王雅懿雖是如此的說,實然心裡半分底氣都沒有。若她不曾做出敗壞王氏名譽的事,即便身爲王氏族長的父親也不能張嘴就將她除族。

當初王雅懿還在家中的時候,族中已有不少人上門,商議處置王雅懿,不過是被王夫人一力擋了下來。當時王氏父子雖頗有微詞,因有王夫人坐鎮也是無果。

王安知輕聲重複道:“你不是被除族了,王氏二娘子已得急病去世了。還有,母親只怕好不了,你懂嗎?”

王雅懿心亂如麻,急聲道:“什麼去世了,我不是好好的還在這裡嗎!母親怎麼就不好了!母親若不在了,誰還會幫我!……四阿兄!你平日對我最好了!你要救我!你一定要救救我啊!你知道,若是父親的意思,大姊歷來最勢力,她肯定不會救我的!剩下的幾位阿兄與我幾乎都沒怎麼見過!”

“四阿兄,你得救我啊!你去求求父親……不,你讓我進去求求父親吧!這怎麼能夠啊!我是王氏二娘子啊!我是父親母親親生的嫡娘子啊!你們……你們怎麼能這樣啊!”

王安知推開了王雅懿的手:“阿雅,母親不是不在了,只是病了。”

王雅懿忙道:“母親何時能痊癒?”

王安知搖頭苦笑:“也許我不該出來親自見你,最少我們兄妹間還能留下些……阿雅,你可真會讓人失望啊……”

王雅懿怔愣當場:“四阿兄……你、你也見死不救嗎?”

王安知接過長康遞過來的包袱,冷聲道:“這裡的房契,是安定城錫山村的,原本就是母親給你的,宅院雖不大,足夠你一個人住了。一千兩你拿去生活,以後再見,你休要再叫阿兄,只做不識。”

王雅懿有些發怔的望着那包袱,只是不肯接,訥訥道:“四阿兄,你怎能如此狠心,我是被人騙了啊!那些人勾結一起,報復我們……”

王安知將包袱放在了王雅懿懷中,似是十分疲憊,有氣無力道:“長康,你讓東順、西平送這位小娘子回鄉吧。”

王雅懿呆呆的抱着那裝滿銀錠的包袱,不及反應,已見王安知閃身入了角門。片刻間,那角門已被緊緊的關上……

王雅懿望着那緊閉的角門,許久許久,不自主的落下淚來,喃喃道:“四阿兄,你怎能也如此狠心,我被人騙了啊……”

長康不忿道:“狠心?郎君每月俸祿都要交予公中,雖是各房都有分例,不過也是維持,哪有富餘!我家郎君最是端方,沒有體己,一千兩已是不小一筆銀錢了,這可是從四奶奶那裡要來的嫁妝!我家郎君什麼性子你還不知道嗎,能爲你張嘴找四奶奶要錢,可見已是極心疼你的了……”

王雅懿彷彿不曾聽見長康的話,喃喃道:“我是王氏二娘子,嫡出的二娘子!!你們怎可以如此!母親,在不在!……你們這些人,當初丟下我一走了之,虧欠我良多,如今怎能如此對我……怎能如此待我?!”

“你們出來!你們出來啊!!給我說清楚!——狼心狗肺的東西!沒有我在家中侍奉祖母,哪裡來你們在外面的逍遙自在!讓母親來見我!!”王雅懿瘋一般的砸着角門,歇斯底里的尖叫着。

長康側目望向巷口,低聲對王雅懿道:“四郎君慈悲,給你送些東西來,若是驚動了大郎君,你以爲這些東西你還能帶走嗎?!”

王雅懿重重的將包袱砸在了長康一頭一臉,惡狠狠的罵道:“呸!狗奴才!你也配和我說話!”

長康被銀錠砸的頭暈目眩,又見銀錠掉落了一地,心頭火起,拽住王雅懿的頭髮,不顧她的尖叫連連,就朝巷口的馬車走去,將人扔給了西平:“扔進入!捆好!堵住嘴!趁着城門還沒有關,立即出城去!”

東順揀起了銀兩,包好遞給了長康,有些爲難的開口道:“她這般的兇狠,我怕路上制不住她……”

長康將銀兩的包袱扔進了車裡,對着車窗道:“這些好歹是四郎君的心意,小娘子收不收都隨心,若執意不要,下車時留在馬車裡就是。”

西平長了心眼,小聲道:“萬一她再回帝京,又該如何?”

長康咬牙小聲道:“你們只管將人送出城去,剩下別管了!長壽已說了,大郎君既然得了她的行蹤,斷不會讓她還有機會入帝京。四郎君心善,要送她去安定城郊外莊子,大郎君的意思是將她直接塞入念平庵去。”

念平庵雖是尼姑庵,歷來是帝京朱戶內宅犯了事,又無孃家依靠的婦人的囚禁之地,一旦進去,是瘋是病,今生今世都不可能再出來了。聽聞□□時有個頗爲受寵的妃子,因犯了事被送了進去。沒多久,□□後悔了,招人回來時候,那妃子已瘋瘋癲癲,人都識不清了。

王雅懿沒了王氏嫡次女的身份,實然王氏將人送進念平庵也不合適,即便是送也不能作爲王氏娘子送進去。可王氏也真不曾狠心到直接將人勒死,也只有送出帝京,讓她不能回來,聽之任之了。

長康嘆息一聲:“快走吧!省得夜長夢多……”

東順揚起了馬鞭:“兄長快回開解開解四郎君吧,咱們郎君心善這會指不定多難受呢!這事交給我們兄弟兩個,你就放心吧!”

長康長出了一口氣,搖頭道:“你們也要快去快回,郎君這兩日定然會等着消息的。”

東順點了點頭,驅動馬車:“我們辦事,兄長放心。”

西平回眸對長康擺了擺手:“兄長快去看看四郎君吧。”

馬車緩緩離了小巷,走道了街道上,可馬車內還是時不時傳來‘咚咚咚’的撞擊聲。西平與東順坐在車架上,對視一眼,齊看了車廂一眼,不約而同的長嘆了口氣……

七:祗爲恩深便有今

素水湖乃帝京唯一的內城湖,位於南城打銅巷。

東側一面全是店鋪,多爲鐵匠鋪,西側便是素水湖畔,爲上元與七夕最爲熱鬧的地方,帝京出名的佳會之所。

謝放今日褪去了戰袍,做了帝京最常見的貴公子的裝扮。

長髮鬆散,一支木簪很是隨意的固定了髮髻。白色闊袖長袍,腰束銀線八寶帶,腰間綴着兩掛琳琅緩佩,手持當下時興的檀木灑金紙扇,端是君子如玉,如琢如磨。

明熙遠遠便見一人站在素水東橋畔,可不敢貿然前去相認,不得不又走近了一些。謝放有感有人走近回眸望去,四目相對間,露出個笑臉來。

明熙雙眼微亮,舒了一口氣:“差點都要認不將軍來了了。”

謝放情不自禁跟着笑了起來,很是爽朗的開口道:“都雲女爲悅己者容,男子亦然,今日我當如何?”

明熙將人打量個來回,忍不住笑道:“將軍不知上了誰的當,方纔走來,似乎滿帝京的貴公子都做了這身裝扮,那摺扇也是滿街人手一把,當真風流倜儻的千篇一律。”

謝放當下抿了脣,咬牙:“臭小子……”

明熙不解道:“將軍說什麼?”

謝放也不好再裝,拉着闊袖,將摺扇別在了腰上:“你在正陽門放河燈了嗎?不若咱們去岸邊買盞河燈許個願?”

明熙道:“河燈年年如此,當初我年年祈願,也不曾見實現一次,如今早已不是幼童了,哪裡會特意用這些求心願?”

謝放深以爲然:“也是,事在人爲,有時拜滿天神佛,也不見得有努力爭取來得有用。”

明熙抿脣一笑,又道:“大將軍又想岔了。世人也道心誠則靈,雖說事在人爲,可萬事都有些運道在裡面,若無運氣加身,怕是成事也會有些艱難。”

謝放抿了抿脣,忍着笑意:“總之,不管本將軍如何奉承,賀女郎總也有理。”

明熙見謝放的目光遊移不定,恍然大悟:“爲何不曾在正陽門處見到大將軍?即便不論功績,按品級來說,今夜正陽門宴所,也該有大將軍的一席之地。”

謝放當下冷了臉:“家中已到伴駕品級的兄弟衆多,父親說我前番救駕已露了大臉,此番讓太子殿下見見別的兄弟,只讓我在家賞月。”

明熙愣了半晌,不禁噗嗤一笑:“謝大人以爲今天是八月十五嗎?在家賞月?說起來,在漠北時,我可是聽說,你素日很得謝楠大人青眼,怎麼這番回來就惹了人眼?”

謝放抿脣道:“那還要多謝太子殿下從中作梗。”

謝放話畢就有些後悔,看向緩緩垂下眼眸的明熙又道:“左右無事,咱們也四處看看燈如何?”

明熙笑了起來:“我知道一個茶樓,有些特色,這般好的夜色,咱們同去喝杯茶如何?”

謝放也嫌街上人多雜亂,不好說話,忙笑道:“正有此意。”

與此同時,正陽門處,當今太子殿下忙亂了一陣,好不容易得了清閒,目光不經意的掃過一個方向。西側角落,方纔湊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三人,如今一個人影也不見了,皇甫策幾乎是下意識的挑了挑眉頭,尋找了起來。

韓耀走近,將皇甫策的神態收入眼眸,輕聲道:“殿下在找誰?”

皇甫策回眸,淡淡的撇了韓耀一眼:“隨意看看。”

韓耀點頭一笑:“若殿下無事,臣家中還有些庶務……”

皇甫策不等韓耀話畢,開口道:“你爹正樂不思蜀,你家能有何等庶務,需要愛卿親自料理?”

韓耀順着皇甫策目光看過去,韓奕與謝楠不知說些什麼,兩人的神情頗有幾分默契:“謝大人倒是越來越平易近人了。”

以韓氏之出身,韓奕能得謝楠平輩相交,當衆的竊竊私語,在此時依舊算是屈尊降貴了。

皇甫策瞥了眼韓耀,宛若不經意的開口道:“你方纔同陛下說了些什麼?這會怎麼就剩下了你一個?”

這處正是個高臺,該寒暄的都已寒暄了一圈。此時,皇甫策與韓耀這個近臣說話,自然也沒人特意去打擾,且左右側有宮侍守着,前後又空曠,倒也是個難得能說私話的好地方。

韓耀擡眸眺望夜空:“今夜城內燈火通明,月色星光顯得黯淡了不少。”

皇甫策端起了茶盞,挑眉道:“可是有什麼不好說的?”

韓耀側目道:“臣只是在想,殿下是想知道第一個問題,還是第二個問題?若是第一個問題,那就說來話長了……”

皇甫策重重的將茶盞放在了桌上,宛若不經意的開口道:“跳過說來話長。”

韓耀恍然大悟:“謝放將賀女郎叫走了,陛下不放心,帶着左右跟了上去。”

皇甫策微微眯眼:“去了何處?”

韓耀道:“有一會了,這會也該不在那處了。不過,即便殿下知道了又如何?您也脫不開身,若派人跟隨,陛下身側還跟着幾個好手,若被陛下的人發現有暗衛跟蹤,只怕難免猜出殿下的心思。有些事不怕不水到渠成,可就怕從中作梗,何況陛下又是賀女郎極親近的人。”

皇甫策眉宇間盡是冷凝,側目望向不遠處,沉默了下來。

韓耀順着皇甫策的目光看去,輕聲細語道:“殿下前番特意恢復了賀大人的官職,賀女郎雖嘴上不說,但心中該是十分感念殿下的。可賀女郎既然已自出宗族,只怕婚姻大事,賀大人也插不上手了,陛下手中的主動權反而更多。最少,今夜衆人面前,賀女郎與賀大人甚至連個基本的招呼都沒有打過。”

皇甫策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坐下說。”

韓耀道:“殿下雖爲陛下親侄,可遠不及賀女郎親近。陛下眼中的好女婿,也絕不會是殿下這般的。莫說今夜看來賀女郎似乎無心殿下,即便賀女郎有心殿下,陛下也會不贊成。”

“賀明熙救駕有功,皇叔翻來覆去的提起,難道不是爲了以身相許嗎?”皇甫策沉默了半晌,又道,“孤難道還比不上這帝京大士族的兒郎?若你有女兒,難道不想她留在身側,嫁得尊貴,也能得享尊貴嗎?”

韓耀瞭然的頜首,卻笑了起來:“雖不知殿下爲何如此篤定,可臣有感,賀女郎該是不願留在帝京……”

皇甫策道:“有話直說,孤恕你無罪。”

韓耀沉默了片刻,等來了皇甫策的保證,不禁再次頜首一笑:“衆人所求,皆有不同,若臣有女兒,必然不求尊貴尊榮,但求一心一意。臣有幸自幼入宮,伴殿下左右,得見後宮弱肉強食,捧高踩低,比比皆是。臣之家世、人脈,都不足以支撐女兒在宮中安逸生活。是好是壞,全賴夫君給予的寵愛,可自古以來,都雲色衰而愛馳,我若能選擇,自己給予女兒一切,爲何要將她交給一個陌生人?”

皇甫策嗤笑:“皇叔又不是你,他該是不會顧慮這些。”

韓耀道:“三月初三,即爲殿下登基大典,陛下也就成了太上皇。自然,太上皇若是願意,也可用孝道脅制殿下,可陛下顯見不是那麼勤快的人,自然不願再爲任何事費心。將人交給殿下,還要時時念叨,常常用心,但是嫁給別人卻是不用,只要太上皇還在一日,那些人即便想要納美,還要看看太上皇高興與否。”

皇甫策道:“孤在你們眼中,如此靠不住?”

韓耀搖頭:“非是殿下靠不住,實然是從古至今,哪家的帝后一生一世一對人或是一心一意過一生?”

韓耀等了片刻,見皇甫策不曾開口,不禁又道:“世人都知強扭的瓜不甜,若她實在不願,殿下不若成人之美,將人放回漠北。”

皇甫策挑眉,看向韓耀,冷聲道:“你讓孤成全她與謝放?”

韓耀往日最會看皇甫策臉色,又對他的性情極了解。若放在往日,或是別的事上,韓耀肯定閉口不言,或是會將話說得婉轉些。自小侍奉的主君,爲臣之道,早已成了本能,哪能刻意的找不自在。

韓耀沉默了片刻,垂下眼眸,輕聲道:“殿下若心中不願,也不必成全誰。可我們都是自小相識,誰都知道誰的脾性。她那般的性格,將來入宮,又怎會開心,惠宣皇后當初又何嘗真的開心過……”

皇甫策瞥了眼韓耀:“你能篤定孤不會一心一意,她肯定不開心?”

韓耀道:“殿下今時不比往日,正妃之位不知多少士族覬覦。賀氏出身雖還勉強,可賀女郎身爲賀氏嫡長女時,般配一般皇子尚可,與殿下相比,尚有不足。殿下可不光出身皇甫氏,也是謝氏外子,可謂身份貴重,但若爲妃嬪,賀女郎定然寧死不從。”

皇甫策淡淡的開口道:“孤許她後位,會有人敢阻攔不成?”

韓耀眉宇間並無觸動,又道:“殿下,皇后固然尊榮,可賀女郎那般的脾氣,怎能容人,又怎能母儀天下?往後歲月,殿下後宮之中,少不得進無數個美人。一日日的,總會將兩人的情意磨盡的,殿下難道就不怕惠宣皇后與先帝之事重演嗎?”

皇甫策抿了抿脣:“陛下與她,讓你來敲打孤?”

韓耀搖頭道:“陛下自始至終都不曾將殿下作爲女婿人選,她該沒有這般的妄念。我同她私交如何,殿下該是知道。自許久之前,她若遇見難事,就怕會被我看了笑話,瞞都瞞不住,更不會特意對我說。”

皇甫策道:“那你還爲她說情?”

韓耀道“方纔我們三人說起了慕容氏。賀女郎對陛下說,嫁娶本就是一生一世一雙人之事,何能讓外因毀了夫妻間的盟誓。”

皇甫策緩緩垂眸,深吸了一口氣,許久許久:“高氏那邊可有消息?”

韓耀見皇甫策不欲再談此事,自然不會深問下去,輕聲道:“高戰暗算了高鉞,本想一勞永逸,可他怕是不曾想過周全能率殘部逃出去,也就被周全抓住了把柄。”

皇甫策抿脣道:“高戰雖繼承了高林的長袖善舞,可着實沒有繼承到領軍的天賦,徐備已死,高戰以爲周全對高鉞的死因不知情,對周全還是拉攏居多。”

韓耀輕聲道:“殿下所言極是,可週全雖是效忠殿下,但高鉞對周全曾有實打實的恩情,只怕找到機會,還是會將高鉞的死因對高林全盤托出的。到時候高林不管處置高戰於否,都會心有介蒂。不管高鉞與高林如何不親近,但都是高氏嫡子,又是高長泰欽定的繼承者。高林定然也會想,高戰今日能殺嫡長子篡位,將來將來弒父也不算什麼了。”

皇甫策閉目輕聲道:“百年難得一見的將帥之才,死在這般上不了檯面的謀逆上,當算可惜。若高鉞不曾左右搖擺,投誠於皇室,孤與皇叔肯定會善待他的。”

韓耀輕聲道:“高氏雖爲庶族寒門,但不管如何,高鉞一直都有高氏撐在身後。高氏一族有不臣之心,高鉞又能如何,只能隨波逐流罷了。高鉞當初能給殿下暗示,想必內心也是極掙扎不安,算是盡力了。以高鉞的手腕,禁軍中人當真有心收服,又怎會只有那些人跟隨,且又被周全掌握了一半。”

“此役不管誰勝誰敗,對高鉞來說,都是極煎熬的。他這一生先有先帝的知遇教導,又與殿下的相伴數年,以及陛下的重用,樁樁件件都是恩與情。高鉞雖不擅言辭,但極爲重情重義,不然也不會將此事生生的拖延了許久。說起來,這一年來,局勢越發的嚴峻,各方都已蓄勢待發,最可憐的還是高鉞,報着怎樣的心情,才還想着兩邊都不傷害。”

皇甫策輕聲道“闌珊居時,他對孤的幫助出自真心,翠微山之行送信於孤,咱們才繞開了慕容氏的那次刺殺。一次次的,若沒有高鉞的暗示明示,陛下與孤也必然沒有那麼完全的計策。可做了這些,高鉞若當初全盤托出,以表投誠之意,孤必然善待加恩於他。孤不明白,做了這些他爲何還要選擇跟隨高氏造反,他到底是要什麼。”

韓耀道:“殿下想岔了,不管高鉞對陛下與殿下有多少善意,實然從來只有跟隨高氏這一條路可走。這般的滔天大罪,高氏若敗落,定然滿門不存,他如何能繼續跟隨殺害全家的君主繼續坐享榮華富貴?”

“世人都說宗族,從古至今有幾個人背叛了宗族,還有路走?這般的世道,不說南樑講究出身宗族,大雍又能好多少,無宗無族如何立足?高鉞所行之事,雖說忠君,可幾次送信心裡也終究愧疚,可即便將來得殿下重用,統帥了三軍,可這一生都要揹負賣族求榮的包袱,又怎會好過了?”

皇甫策道:“你說的這些,孤何嘗不知?只因如此,孤才更厭恨高氏的貪心,官至當朝太尉,還不知足!”

韓耀道:“高氏舉家造反,絕非高林一人有不臣之心,該是從高長泰還在世時,就已有苗頭了。歷時三代,高鉞根本無力阻止,牽扯全族,更不能全盤托出。高鉞雖有將帥之才,可終是無治國之權謀,將心思都用在了行軍佈陣上,高氏家中的權勢,也已被高戰架空,族中之事早已不能左右。”

“阻止不了,又不能隨波逐流。是以,他一直以來纔是最痛苦最矛盾的人才是。那夜他本有機會逃到城外,可後來又選擇走回來,可能也不是爲了誰,不過是忠孝兩難,即便逃出去又能如何,將來莫不是當真要率領南朝之軍攻打大雍不成……”

長久的沉默,皇甫策緩緩閉了眼眸:“道理誰都明白,他那般強硬的性格,親見他死於小人之手,如此的憋屈窩囊,不管素日裡如何,總難免爲他難過……”

韓耀輕聲道:“也許不光前面的那些緣故。高氏這一代人除了高鉞外,別人都無領兵的天賦,也許高鉞以爲,唯有一死,才能彌補心中對皇甫氏的虧欠。陛下對高鉞的拉攏也十分真心,在得知高氏可能有心謀逆之心時,甚至兩次有意將賀女郎許配給高鉞。可高鉞執意不從,說已有外室。”

“陛下爲此遷怒於臣,將臣叫去大罵了高鉞不識好歹,我二人一丘之貉,竟是喋喋不休的罵了半個時辰,可見責深愛切。雖是如此,可陛下還是不信高鉞的話,出了不少暗衛,徹查高鉞的所有。”

皇甫策略有些疲憊道:“你與高鉞歷來不睦,怎還能牽扯你身上?”

韓耀抿脣一笑:“不管如何不睦,臣與高鉞都是殿下的伴讀,自然是蛇鼠一窩。”

皇甫策緩緩睜開鳳眸,望向韓耀:“他真有外室?”

韓耀道:“若是沒有,可當欺君之罪。外室自然是有的,養了個帝京有些名氣的歌姬,空揹着外室的殼子,一年也見不了高鉞三回。高鉞爲掩人耳目,倒也常回外宅,在書房中過夜,從不曾招人侍寢。”

“這些個後宅的事,本來陛下的暗衛,也不見得能查出來,高鉞歷來就是做事滴水不漏,可那歌姬起了心思有心攀附,讓心腹丫鬟去月老廟求了一個姻緣符,丫鬟是個碎嘴的,被人套了幾句話,就全盤拖出。”

皇甫策微微頜首:“你知道的倒清楚。”

韓耀道:“如今祁平跟隨殿下身側,殿下若有疑問,大可問祁平。陛下對殿下也是大手筆,祁平雖是宮侍,乃是當年與人打鬥時,傷了下身。平日也不顯山露水,可也是暗衛裡的小頭目。臣前些時日查處高氏時,與他共事了兩日,也打聽到了一些舊事。”

皇甫策沉默了片刻,輕聲道:“□□與父皇都不曾豢養暗衛,那些人都是皇叔養了多年的死士。皇叔登基後,這些人理所當然就成了皇室的暗衛。”

當年誠王離開帝京時,雖是被賞賜了不少金銀珠寶,但除了私有的五百部曲之外,當真沒有什麼家當了,後來那二十萬駐軍,也是一點點的得來的。圖南關的封地,算不上多富饒的地方,反而是個歷朝歷代的兵禍之地。

那時誠王境遇如何艱難,如今已是不可考量了,但是那般的地方,以及誠王自小的環境,也就造就了他極沒有安全感的性子。是以,誠王在圖南關當家做主時第一件事,就是豢養死士。圖南關的一舉一動都在先帝的監視中,誠王雖時時爲性命擔憂,但也不敢上來就豢養死士。以修建王府之名,很是奢侈無度的招攬了一批能工巧匠,暗中卻留下了不少武功好手,又從鄉間挑選了不少根骨好的幼童,刻意栽培了起來。

這些年過去了,當初所做一切雖是爲了保命,只是後來用起來順手,也就逐漸有了探聽消息的能力。久而久之,誠王府內也就逐漸的形成了很牢固暗衛系統。

韓耀似乎不願探知皇室秘辛,輕聲道:“臣一直不明白,高鉞本可以好好的結一門好親事,爲何非要用外室迷惑陛下與高氏?他不肯成婚,害得下面的弟弟們也不好成親。高氏嫡子總還年紀小,可那高戰只比高鉞小八個月,竟也不曾定下親事,這一家倒也奇怪!”

皇甫策道:“高鉞自來獨善其身,從不攀附別人,既知道家中要謀逆,不論成敗,都不會再牽扯無辜的人。”

“高鉞未做禁軍統領前,親事尚高不成低不就。高戰一無軍功,二無名聲,官位不顯,雖是能支應家中一切,但又有幾人會看中這些,他如何擅長謀略,在所有人眼中,高氏家業也必然是嫡長子的,誰能看見碌碌無聞的庶子,何況嫡長子又如此年少有爲。”

韓耀嗤笑一聲:“高戰着實打了一手好算盤,也怪不得不管謀逆事成於否,都要對高鉞下黑手了。若是事成了,有戰功赫赫的嫡長子擋路,誰又能看見他藏在後面的庶子。若事不成,即便高林率部竄逃,高鉞身死,今後很多年裡高林唯一能倚重的也只有庶二子了。”

皇甫策道:“可不是,若運氣好除掉了高鉞,又謀逆成功了,高戰也必然有大士族貴女般配。高鉞那般的性情之人,又怎會花心思在內宅的小事上,又如何鬥得過這心思叵測的狼崽子。”

韓耀深以爲然,輕聲道“嫡庶不分,乃亂家根本。高林後宅亂七八糟的,人盡皆知,高林自己不但養虎爲患,這虎患還是親生子,可見萬物相生相剋,報應不爽。”

皇甫策沉默了好半晌:“高林只怕也沒想到,庶子能恨嫡子,恨成這般……“

第49章 第二章:朱顏那有年年好(21)第104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25)第77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28)第175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13)第89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10)第168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6)第118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9)第174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12)第184章 第八章:常得君王帶笑看(3)第175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13)第29章 第二章:朱顏那有年年好(1)第82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3)第170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8)第155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19)第36章 第二章:朱顏那有年年好(8)第169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7)第68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19)第101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22)第120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11)第23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22)第182章 第八章:常得君王帶笑看(1)第152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16)第181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19)第50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1)第2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1)第94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15)第56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7)第128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19)第29章 第二章:朱顏那有年年好(1)第57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8)第72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23)第113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4)第175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13)第170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8)第147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11)第170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8)第56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7)第45章 第二章:朱顏那有年年好(17)第71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22)第132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23)第18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17)第182章 第八章:常得君王帶笑看(1)第150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14)第70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21)第79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30)第109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30)第164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2)第7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6)第154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18)第145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9)第116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7)第20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19)第164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2)第147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11)第50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1)第107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28)第96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17)第29章 第二章:朱顏那有年年好(1)第6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5)第101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22)第99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20)第112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3)第58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9)第158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22)第66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17)第149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13)第59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10)第97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18)第20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19)第72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23)第124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15)第43章 第二章:朱顏那有年年好(15)第169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7)第164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2)第97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18)第25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24)第110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1)第135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26)第2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1)第99章 第四章:辛苦梅花候海棠(20)第167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5)第138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2)第134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25)第135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26)第169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7)第135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26)第124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15)第39章 第二章:朱顏那有年年好(11)第5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4)第3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2)第26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25)第141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5)第10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9)第61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12)第115章 第五章:寧負虛名身莫負(6)第56章 第三章:千金縱買相如賦(7)第7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6)第153章 第六章:一寸還成千萬縷(17)第24章 第一章:春心莫共花爭發(23)第176章 第七章:祗爲恩深便有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