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團聚1

盛修沐聽着盛夫人的話,微微一愣,轉而笑道:“沒有啊。娘怎麼這樣問?”

盛夫人半坐起身子,用手指輕輕彈他的額頭:“沒事?那你走了半日的神,這樣狠捶你孃的腿,是想弒母不成?”

盛修沐就哈哈笑起來,咳了咳:“什麼都瞞不過娘。”

盛夫人追問他到底何事。

盛修沐隱去元昌帝醉酒後說“明珠遺海”那話,只說盛修頤辭去兵部三品侍郎官職,惹得盛昌侯大怒那件事。

盛夫人聽着,沉吟半晌,才嘆了口氣:“……不怪你爹爹生氣!你大哥多年荒廢,滿京城都說你爹爹的長子是個庸人,你當你爹爹臉上光彩?他心裡憋着一口氣呢。可早些年是先帝晚年,你爹爹擔心先帝多疑;而後又是蕭太傅鬧了這些年。現今總算太平了,你大哥仍這樣,你爹爹豈有不惱的?”

盛修沐聽着連連頷首,笑道:“還是娘有見識。”

這話,盛夫人聽得出是打趣之味,又輕輕打盛修沐,自己也笑起來:“如今都是有了爵位的人,還拿你娘取笑。”

盛修沐也笑。

盛夫人又問他:“蕭家的事,今日朝上定了嗎?”

盛修沐纔想起這個關鍵的沒有告訴孃親,連忙說了,又道:“……削了爵,嫡妻、嫡子、嫡女流放千里,庶子女趕出京都,五代不得入朝,不得進學。”

頓了頓,又道,“娘,舞傾縣主被削了爵,他們家的七小姐也被流放千里,我和蕭家的婚約就此作罷。”

盛夫人嘆了口氣:“作孽呢!原是好好的人家。倘若收斂幾分,哪裡會是這等下場?”

心裡卻盤算着哪裡再去給盛修沐說門親事。

他如今不再是小小四品御前行走,而是奉恩將軍,是三代世襲的沐恩伯。想要一門好親事,應該很容易的。

盛修沐道:“是薛老侯爺替他們家求情。纔沒有滅滿族。當年陳家比蕭家的罪輕多了。還不是被滿門抄斬?您不用可憐他們,那是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娘。”

盛夫人頷首,又道:“……庶子女趕出京師?哎喲,薛家那個五小姐。就是你大嫂的堂姐。當初不是哭着上吊要嫁蕭五郎?蕭五郎是庶子哎……聽說那五小姐沒有爹爹,只有個寡母。如今這下場,她怕是幾十年都不能回京,她那個寡母啊……”

說着。就唏噓不已。

以己度人,倘若自己的女兒遇到此事。盛夫人怕是眼睛都要哭瞎了。由此可知,薛家二夫人定是極難過的。

盛修沐見盛夫人自己家裡的事還不夠歡喜,卻先替旁人家擔憂起來,就笑着起身替她捏肩膀:“娘,您想啊,蕭家多大的罪?撿回一條命,不是流放,只是趕出京都,好多着呢。”

盛夫人想想也對,笑道:“也是這個理兒。人啊,要前頭、後頭都瞧瞧,方能看得透徹些。”

母子倆說了半晌的話,康媽媽從靜攝院回了元陽閣。

她看到盛修沐,上前給他行禮:“奴婢給伯爺請安了!”

盛夫人就笑:“你不用這麼着。他就是封了王爺,不還是咱們家的三爺?”

盛修沐也忙道是,讓康媽媽以後仍叫她三爺,不用喊什麼伯爺的。

康媽媽笑着應了。

“世子爺回去了,屋裡服侍的都遣了出來。大奶奶院裡的羅媽媽和幾個大丫鬟都妥帖,又都勸我回來,我就先回了。”康媽媽解釋給盛夫人聽。

盛夫人笑起來,問康媽媽:“三少爺醒了嗎?”

康媽媽說沒有:“沒有,睡得踏實着呢。”

盛夫人微微頷首,又問東瑗如何。

康媽媽說都很好。

幾個人正說着話兒,盛昌侯從外院回來,一臉的肅穆。

盛夫人微愣,今日是他自己擢升、三子封爵、長子得勝回朝,又添孫子的大喜日子,他怎麼一臉的不高興?

想起,起身給他行禮。

盛昌侯讓他們都免禮,自己坐在炕上,陰沉着臉。

康媽媽紛紛小丫鬟上茶,領了滿屋子服侍的退了下去。

“在外院吃過晚飯麼?”盛夫人能聞到他身上些許的酒香,就陪着笑臉問他。

盛昌侯雖含着怒,卻不好對夫人發作,聲音柔了幾分:“雍寧伯來給我道喜,在外院治了酒菜,吃過了。”

盛夫人頷首,又笑着把東瑗生子的事說給盛昌侯聽。

盛昌侯表情依舊不見絲毫好轉,語氣僵硬道:“你一直陪着?累了一整日吧?”

“哪有抱孫子還叫累的?”盛夫人笑道。

盛昌侯已經起身,喊了丫鬟們進來,對盛夫人道:“你歇下吧。我和沐哥兒有話說。”

盛夫人頷首,又問他:“今夜去林姨娘那裡吧。這兩日是她的日子。”

自從林大姨娘死後,家裡只剩下一個林二姨娘,盛夫人原先對這兩個姨娘都不太喜歡,現在卻多了份憐憫。想着林二姨娘孤苦在盛家,倘若侯爺總是冷待她,遲遲早早要生變故。

所以每個月林姨娘那兩日,倘若盛昌侯忘了,盛夫人會提醒他。若不願意去,也會勸着。

盛昌侯爲人跋扈,對盛夫人的話卻總是能聽一兩句。

從年輕的時候起,盛昌侯總是念着盛夫人性子和軟,心地善純,不願意惹了她傷心,凡事到了她跟前,總耐着性子和軟些。

說也奇怪,就這樣事事對她體貼幾分,真的不曾留意間,就體貼了三十幾年。

現在聽到這話,盛昌侯道:“我和沐哥兒有話說,今夜就歇在這裡。你派個人去和她說聲,她的日子我記着,下個月在她那裡多歇幾夜。”

盛夫人只得道是。

盛昌侯就帶着盛修沐去了元陽閣的小書房。

盛夫人派了香櫞去親自告訴林二姨娘,今日盛昌侯不過去,讓她早早歇了。她的日子挪到了下個月。

自己則由香薷服侍着,去了淨房盥沐。

等她換了件家常的葛雲稠褙子,靠在東次間臨窗大炕上跟康媽媽說話時,聽到小書房盛昌侯的吼聲。

盛夫人一驚,要起身去瞧。

康媽媽忙勸住她:“夫人,侯爺對孩子們是嚴厲些,卻也是有輕重的。您去了,三爺和侯爺都抹不開。”

盛夫人還是擔心,低聲問康媽媽:“侯爺不是要打沐哥兒吧?”

康媽媽就笑:“侯爺幾時動過孩子一根手指頭?”話音剛落,就想起前段日子被盛昌侯打得臥牀三個月的二爺盛修海,話頭就頓住了。

而盛夫人滿心擔心盛修沐,也沒有深想。

片刻,小書房就安靜了下來,盛夫人才鬆了口氣。

而在小書房裡,盛修沐恭敬筆直立在父親的書案前,大氣都不敢喘。

盛昌侯坐在椅子上,胸腔起伏着,雷霆暴怒卻減了一半。他責問盛修沐:“你怎麼不攔住那個逆子?”

盛修沐滿心委屈。

他也想攔住盛修頤的。只是他哥哥比他想的遠,算計比他深。

父親告訴他們不能讓孃親知曉薛氏的事,所以盛修頤不動聲色跟着盛修沐來了元陽閣,直等盛夫人回來。

而後他就讓盛修沐給盛夫人捶腿。

盛修沐能說什麼?

能在孃親不停催哥哥回靜攝院的時候,放下不給孃親捶腿,去攔哥哥?那孃親定是要懷疑的。

孃親有了懷疑,自然會追問。到時候父親知道是他走了風聲,又要罵他的。

家裡的人,大哥是清冷卻算計多,父親是暴怒又跋扈,他既要護着哥哥不被父親罵,又要謹記不能讓孃親知曉哥哥房裡的醜事。

最後,父親還是要罵他怎麼不攔住哥哥。

倒黴的事,全落在他盛修沐身上了。

盛昌侯最恨孩子做錯了事還狡辯。不管是有什麼理由,錯了就是錯了,就要承認,推諉只會引來父親更多的責罵。盛修沐道:“爹爹,是我錯了!”

盛昌侯依舊存着一口怒氣。

兒子回了媳婦房裡,媳婦又是在坐月子,既要瞞着家裡衆人,他就不能公然派小廝去叫盛修頤出來。

而做公公的又不能進兒媳婦的房裡。

想着盛修頤那不聲不響的模樣,盛昌侯就氣得打顫。

自己一生恩怨分明,敢作敢爲,偏偏生了盛修頤,像個悶葫蘆,不知道他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該爭取的官職,他不要;薛氏給了他那麼大的羞辱,他該生氣暴怒,可他一語不發,好似事不關己。

不僅僅如此,他明知父親不讓他回去看薛氏,他還使計把盛修沐這個阻勸的人攔住。

他的聰明,就用在這些小事上?

盛昌侯暴怒中,早已忘了盛修頤是如何收復西北大營,帶回西北兵權,殺了盤踞西北近十年的蕭宣孝的。

他只恨兒子此刻的隱忍。

在盛昌侯看來,此刻的盛修頤很慫很無能。

就算是小門小戶人家,女人做了這等事,男人也會羞慚至死的吧?

薛氏和那個孩子,此刻就是梗在盛昌侯喉嚨裡的刺,令他坐立不安,怎麼都難以忍受。他滿腦子都是在盤算着怎麼出這口惡氣。

他明早就要去把自己的決定告訴薛老侯爺。

他們家的孫女不規矩,可容不得盛家狠心了。

孩子是要送走的,薛氏也不可能留在盛家。()

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58節 詰問第245節 大赦第200節 恭賀(2)第263節 結局(6)第37節 姊妹第183節 親近第208節 報應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8節 丟失玉佩第88節 善後第196節 賞賜第185節 陪同第55節 祈福(5)第157節 告誡第226節 巧舌(2)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211節 進宮(2)第115節 寬容第99節 寵愛(1)第168節 巧妙第17節 贈送第237節 外室第59節 玉葫蘆第41節 婚事第48節 做戲第24節 裝病第233節 不喜第49節 往事第221節 通房(2)第44節 離間第18節 不爭第135節 歌姬(2)第38節 勢利第222節 坦白第161節 捉弄第178節 護子(2)第66節 大婚(2)第62節 義女(2)第30節 教習第77節 子嗣(2)第197節 補償(1)第221節 通房(2)第74節 妾爭(1)第212節 進宮(3)第80節 回門(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66節 大婚(2)第31節 聖旨第65節 大婚(1)第206節 拒絕(2)第221節 通房(2)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160節 寬心第23節 捱打第136節 洗三第216節 私情(1)第139節 尋珠(3)第218節 私情(3)第221節 通房(2)第57節 風寒第223節 和睦第1節 臘梅傲雪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142節 還珠(2)第98節 體諒第77節 子嗣(2)第19節 契闊第195節 斥退第99節 寵愛(1)第53節 祈福(3)第122節 來客(2)第197節 補償(1)第189節 說媒(2)第162節 前事第149節 消災(2)第85節 壽宴(2)第87節 弒君第103節 反常(1)第176節 盡孝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45節 硯臺第182節 要聽話第208節 報應第148節 消災(1)第16節 放丫鬟第115節 寬容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67節 洞第121節 來客(1)第121節 來客(1)第31節 聖旨第255節 喜訊(1)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47節 請歸(2)第13節 **示弱第202節 心念(1)第26節 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