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古墓 第二十三章 禍兮福所倚

原來那日圓真以太極雲手,硬生生將高強體內真氣一點一滴全部耗盡,高強到後來,全憑意志支撐,體內也不知道從哪裡涌出來的力氣擋住了圓真的龍虎大力。

這些力氣,嚴格來說不算高強體內的真氣,圓真當時只注意着楊雪怡的反應,所以忽略了這個事情,其時他仔細品會,依着他對真氣內力的瞭解,便知道這些力量的不同處。

平常人遇到危險時,有老婦可以搬動兩三百斤東西,有幼童可以跳到一丈多高,都因爲人天生體內擁有暗藏的,平時不可調動的力量,當普通人遇到這些危險情況,有的人不知如何便喚醒了這股力量。

但是,就如曇花一現,這些力量如同大地上奔騰的水流,沒有導引容納處,很快就四處流淌散發,滾滾的水流化作了一滴滴水花,龐大的力量消失了。

甚至有的普通人,爆發出這等大力以後,更是耗盡了自己所有的生命力,生龍活虎以後迅速死亡。

高強體內經脈寬廣,有精準高深的真氣運行路線,這些被圓真逼迫出來的體內潛藏力道,竟然慢慢被他導引入丹田內,按照易筋鍛骨篇的心法路線自動行走。

在他昏迷時刻,這股力量就存在,不過他神志不清,自然忽視了,等他醒來,替楊雪怡泰傷,才注意到了這些力量,這些力量慢慢影響着他體內的真氣,正如一滴墨水掉入了清水中,可以將周圍水滴顏色通通影響。

而這些體內潛藏的力量。正是那千萬滴“墨水”,化入了高強地丹田中,將他所有真氣都變化成了另外一種力量,高強在後世的時候,另一位武俠大家,稱之爲先天真氣,這也是傳說中的神功奇術。這事情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當初若是高強和圓真只是硬碰硬,狹路相逢兩者勝便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偏偏二者用的是雲手招式。

若是換一個人。沒有圓真那麼精純高深的內力和微妙的控制力,或者早一刻。或者晚一刻,高強都不會得到這股神奇的力量。他的下場無非有幾種:要麼被圓真內力摧入體內,或重傷或死亡。

要麼就是活活被圓真將身上水分通通逼出來,那時候雖然先天真氣有了,他也沒命去享受了,過了片刻,立刻就會蹬腿死人。

還有一種可能,他體內真氣耗盡。先天真氣也成功導入經脈,但是他經脈不夠強韌,禁不住這股渺小而威力赫赫的力道地衝撞,經脈盡裂而死——幸好他學的是易筋鍛骨篇,經脈堅韌遠勝於其他內功高手,若是換修行九陽神功地張無忌到這裡來。一樣死路一條。幾者條件缺一不可,所有的因素配合起來,終於成就了這一奇觀。高強和楊雪怡既然內功盡復。雖然身體還略有損傷,但是畢竟已無大礙,二人共同合計,也不確定圓真是否死亡,楊雪怡只知道他跌跌撞撞逃了出去,至於說是死了還是又被他幸運地將毒逼迫出來了,那可就說不定了。

所以高強才纏着楊雪怡,要二人學那隻劍合璧地招式,他可記得很清楚,當年這劍招一出,大殺四方,連金輪法王見了也只有逃跑的份兒,而當時,金輪法王內力不知道高出楊過與小龍女多少。

只是這劍式也略有缺憾,便是當年林朝英所創之時,心內柔情蜜意,殺伐全無,沒有多少進攻殺人之心,這套劍法用來防守,天下無只,但是攻擊力道卻比之要差上一大截,雖然對上二流角色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對上圓真和尚這樣的對手,恐怕他還能逃走。

當年楊過、小龍女曾以此劍式多次戰敗了金輪法王,卻沒有一次能置他於死地,每次金輪法王總是負傷而逃,便是其中的道理。

不過高強此刻所想便是自保,其他先不考慮。武功一途,只人合璧並不像數學一般爲一加一等於二,對於全真劍法輿玉女劍法,那一加一在不同情況下,甚至有可能等於四、等於五、或等於七、八。

自古以來數人合力的功夫有高有低,若是從能否將功力倍增這個角度看,則古墓的只劍合璧實屬最高的功夫。

高低者大大不同,低者,不過是幾個人組成一個***,各發揮招式巧妙配合默契,將敵人殺傷在內,所依靠關鍵都在於一個“配合”。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青城派三才劍陣、花逝香手下小太監組成地五絕陣,少林渡厄、渡難、渡劫三僧組成的金剛伏魔圈,均屬此類——不過三僧修爲出神入化,他們光靠配合,功力不需要疊增,便可困住任何人。

而只劍合璧,或者武當的真武七截陣、全真派的北斗七星大陣,這些數人合力的的關鍵在於“倍增”兩個字,組合一出,功力立愛,陰陽互補,調和生計。

當年黃藥師以內力相沖,都無法擊破北斗七星大陣,而真武七截陣到了極致可以困住天下所有高手,而楊過、小龍女內力大遜於法王時,可以憑只劍合璧大敗金輪法王,便是此劍術一出,陰陽調和,悉生變化,二人內力倍增,而又招式互補巧妙,才壓過法王。

當年林朝英先破盡了全真地武學,最後又費力將這兩套武學撮合成一套劍法,正所謂先破後立,她根本是無意所爲,卻留給後代一大絕技。

只劍合璧,既能內力倍增,又招式渾然,如此絕技,高強怎麼能不學?

他那日一出口,楊雪怡推不過,雖然臉上躊躇。也答應了。

高強見楊雪怡羞羞答答答應了,也不以爲意,他覺得,或許楊雪怡對這隻劍合璧,也有點兒遐思聯想?

只是一到習武的時候,高強就羞澀難當了——楊雪怡居然讓他主陰,習玉女劍法,而楊雪怡自己主陽,主持全真劍法。

高強急地頭上冒汗,雖然知道老前輩楊過也學過玉女劍法。而且用得還很瀟灑,但是既然要只劍合璧。自己還淪落到個“陰”劍上面,也未免太虧了點。而且名號上也不好聽,雖說自己這身功夫是楊雪怡傳的,且楊雪怡要大自己好多,但是總不能不講理吧?

高強據理力爭,楊雪怡溫和笑道:“是地,小弟,聽話。”

她雖然輿高強兩情相悅。甚至脣齒糾纏有了初步接觸,但是並沒有定下什麼名分來,而多年形成習慣難改,她不經意間,還是把高強當作小弟弟看,哄着他。關愛着他,兩個人的稱呼都沒有做改變,高強還是喊她做姐姐。

而她仍然喊高強爲小弟。

明有在高強懷內的時候,她纔是一幅小女兒面孔,如一個小妹妹一般,臉上又羞澀、又純真。

只是,這次高強臉紅脖子粗,顯然楊雪怡的話沒起作用。“姐姐,我好歹是個男人,怎麼主練陰劍?”高強挺起胸膛,似乎如此就可以證明自己是個男人,他甚至壞壞地想:好姐姐,如果需要實際動作證明,我很樂意……

楊雪怡微笑道:“小弟,這你就不懂了。”

她娓娓道來,高強在一邊聽着火氣漸消,慢慢明白了事情經過。原來,以前古墓歷代傳人都學這隻劍合璧的招式,有此功夫爲底限,只要二人同出江湖,基本無恙,楊雪怡父母算作例外n到了楊雪怡這一輩,古墓中只有她祖母一人傳授武藝,後來又抱來了阿笑,這樣古墓中便只有兩個女孩子,這隻劍絕技若是兩個女孩來使,威力大降,因爲這套劍法以情推動,彌補只劍不合不協調之處,兩個女孩子,除非是同性戀,不然無法使出這套劍法微妙高深處。

而楊雪怡專修九陰真經,阿笑專修改良過威力下降的玉女心經,因此玉女劍法由她來施展,那是最適合不過人選,而全真劍法正好是道門武藝,與楊雪怡所學暗暗吻合,所以楊雪怡主全真劍法。

二人也曾只劍合璧試過,二人都是女人,兩者間都是姐妹之情,哪裡來的情愛?威力便降了一半,且二人功力相差甚多,阿笑跟不上楊雪怡的劍速、劍意,楊雪怡還必須緩慢揮劍,有時甚至得故意減小劍上威力,才能保住只劍平衡之勢,這門劍法的威力折了近乎一半,二人練來練去,發現只劍威力不僅未有所增加,甚至還不如楊雪怡一人使劍厲害,所以只能作罷,但是楊雪怡卻是用慣了全真劍法的。“小弟,”楊雪怡耐心勸道:“我全真劍法已然熟透於胸,便委屈你了,練那玉女劍法吧,我怕那和尚惡賊命硬,恐怕還堵着門口,咱們還是儘快練習。”

高強聽了此言也只能點頭,無奈認命。

二人當下開始研習這套劍法,當年林朝英將其放在了玉女心經中地最後一卷,取名爲玉女素心劍法,這名字倒是甚爲古怪,蓋因爲這套劍法以情驅使,既然是玉女,又爲素心‘,這劍法那是萬萬施展不出來的。

玉女素心劍法內,其實是全真、玉女兩套劍法組合而成,玉女劍法自不用提,本來全真劍法自有自地名字,但是讓林朝英一改,劍法招式路數不變,名字卻都變成了玉女劍法中的名兒。

如浪跡天涯一招,玉女劍法便是如此稱呼,但是在全真劍法中其實另有其名,不過林朝英自己自娛自樂牽掛心思之作,她有不求嚴謹。

如是,浪跡天涯、花前月下、清飲小酌、琴瑟相和、掃雪烹茶、池邊調鶴、剪燭夜話、竹簾臨池等招數,均是這樣,玉女劍法中,某一招劍法破了一招全真劍法,這一招全真劍法便喚作此玉女劍法名字。

高強和楊雪怡初始開始修行,便是楊雪怡爲高強講解玉女劍法,而高強則必須以玉女劍法制住楊雪怡地全真劍法,這纔算成功。

楊雪怡心內全真劍法熟爛於胸,她有九陰真經作根基,模仿全真道門心法用力之道,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她不感甚難。到了高強這裡,卻不怎麼容易,一者他初學乍練,他雖然武學見識不凡,不過資質所限,並不是一點就通的人,好在楊雪怡有的是耐心,慢慢教導,附帶着二人感情日漸親暱。

玉女心經,當年王重陽在林朝英死後也親自看過石室遺刻,知道這路功夫盡數將他全真功夫克住,奈何全真派武功爲天下玄門正宗,劍法、外功尚容易剋制,而內功一途若要超越,實屬難事。

王重陽看林朝英從旁門左道入手,這才破了全真內功,而林朝英所創玉女心經,也確實有隱患,一者需要二人同練,輕微干擾便走火入魔,二者心情不能激盪,大喜人悲之下,免不了要走火入魔,輕者重傷或喪失功力,重者吐血身亡。

當年小龍女和楊過在花圃圈練功,受驚吐血,沒有了九陰真經,差點死去,而她後來被黃蓉一番話說起了心思,離開楊過,在荒郊野外練功,情思突至,再次吐血,走火入魔,若不是公孫止正好撞上去,小龍女便靜靜地香消玉損了。

後來楊雪怡祖母改良了玉女心經,威力減小,副作用去掉,才傳於了阿笑。

玉女劍法必須以玉女心經爲底,玉女心經有兩大隱患,但是從功效看,實在達到了旁門左道的極點一一卻不是歪門邪道的邪惡功夫,它自有過人之處。

高強維然身居源源不斷自然流轉之真氣,也精修九陰真經,但是所學時間尚短,沒有悟通。

玉女劍法諸多妙用,他卻無論如何施展不出來,雖然劍術招式盡數模仿了去,但是內裡的用力之道,總是有點似是而非的感覺,勉勉強強能做到七八成類似。

但是便是如此,他依靠速度輿武功見識,用這七八成地玉女劍法,已經剋制住了楊雪怡所使用的全真劍法,楊雪怡手中劍光無論如何閃展騰挪,這玉女劍法總是料敵在先,如影隨形,緊緊籠罩着、壓制着。

林朝英當初只挑選了十三招全真劍法最精華部分與玉女劍法相配,也幸虧如此,高強短短几日把玉女劍法中的十三式“模仿”到手。<倚天屠龍反轉記vip章節解禁處第六卷古墓第二十三章禍兮福所倚">

癩蛤蟆上腳面,不痛不癢他噁心人第八卷 敏敏 第一章 三個雞蛋上跳舞第十六章 神鬼之說嚇梨亭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五章 國舅爺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九章 八十八年後上少林第三章,前後不一的張無忌第二十二章 鎩羽而歸?第十一章 噩夢纏繞苦殷離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九章 逼婚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八章 靠拳頭說話第三卷 倚天 第一章 倚天劍出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師父姐姐-第十九章 光陰似箭三年過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四章 成昆的前半生第八卷 敏敏 第一章 三個雞蛋上跳舞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七章 東南西北終南山最後一章 略帶傷感的結局強推最後一日回覆書友書評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二十六章 曲終人散兩茫茫第十七章六師叔的未婚妻來了第四章 大家都來湊熱鬧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三章 白眉鷹王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章 清風倒第一章 四個狠女人一臺戲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一章 天下武功出少林轉載一:金庸十二大情聖第二十七章 妙手是這樣回春的第六卷 古墓 第二章 踏春北去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三卷 倚天 第一章 倚天劍出第一章 四個狠女人一臺戲第六卷 古墓 第十八章 彈指剎那間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五章 百萬旌旗圍濠州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八章 劍名倚天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五章 布袋美女第三章 窮學文富學武皇帝學流氓第十六章 倒黴晦氣之事情真相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三章 變臉第二十六章 見死不救胡青牛第九卷 圓 第六章 踢鐵板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四章 福星圓真第九卷 圓 第八章 波斯總教第十八章 挑撥離間保平安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章 謊話編不圓轉載——八種九陰真經版本第六卷 古墓 第五章 玉足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二章 飛得更高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四章 好心腸的女兒家第八卷 敏敏 第十五章 笑靨美人杯第八卷 敏敏 第十二章 三刀九洞第三十一章 武當三代弟子第一屆運動會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二章 以退爲進的陷阱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章 清風倒第十章 到底是一家人親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四章 成昆的前半生第八卷 敏敏 第十三章 一定生個帶把兒的第八卷 敏敏 第三十一章 最後一戰定乾坤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二十六章 曲終人散兩茫茫第九卷 圓 第三章 日月神教是這麼弄出來的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衝動的懲罰第八卷 敏敏 第十六章 煩就一個字前記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四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九卷 圓 第八章 波斯總教第二十三章 受到禮待的“金絲雀”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九章 砍他孃的第一章 過街老鼠天鷹教第二十四章 四大寇第六卷 古墓 第一章 有客西來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四章 福星圓真第五章 我是武當山下小小一童子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一章 倚天劍出見血歸鞘第三章 陰溝裡翻船第六卷 古墓 第十五章 援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一章 風花霧月怡情夜第九卷 圓 第一章 叛第六卷 古墓 第五章 玉足第四章 官僚主義害死人第五章 大反派圓真的舞臺第八卷 敏敏 第十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七章 老和尚與老尼姑第八章 我就是那清風小小道童第五章 小小鐵錨中看功夫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九章 神功不是這麼好練的第六卷 古墓 第十三章 殺陳友諒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五章 分身對分身第十一章 我們的最愛——俞岱巖第四十一章 光明頂之戰第六卷 古墓 第四章 膽小鬼的裝備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章 銳金旗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六章 誤入第六卷 古墓 第四章 膽小鬼的裝備第六卷 古墓 第四章 膽小鬼的裝備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二章 又臭又硬的木頭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一章 玉蜂飛老鼠委屈的聲明第三章 窮學文富學武皇帝學流氓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九章 舍陽入陰第十七章 小船流水第六卷 古墓 第三章 衆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