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古墓 第七章 暗流浮動月黃昏

八個武士一招之間便被擊退,都覺得面上無光,八人並不是普通戰陣武士,雖然他們是趙敏口中的“廢物”,其實除了精於馬上騎術、射術與戰陣之道外,還會武術。當年他們敗於高強之手,雖然未贏過高強一場,但是高強走後,趙敏還是將他們八人引爲身邊侍衛,看在趙敏面子上,鹿杖客的大弟子烏旺阿普傳與了八人玄冥神掌中的入門功夫。

只是八人內力不強,這玄冥神掌威力自然全無,但是八人合力,卻也不是等閒之葷。

八人要在趙敏面前爭光,齊齊喊一聲,四前四後夾擊陳友諒。

但見陳友諒舉重若輕,他左腳微蹲右腳晝圓,直溜溜一轉圈,青石地板上刺耳聲音響起,高強這才注意到,陳友諒腳下也藏着銅抓,他單腳內力灌輸,鋼抓破開石板,在青石板上留下一道明顯圓圈。

但見陳友諒隻手揮動,只腳便在圈內移動,絕不出圈,但是一手陰一手陽,縱橫閉合間,無論八人攻地多急多狠,盡數輕飄飄擋開,渾然不費力,倒是被他偶爾抓住機會,手掌揮動間,八人中就有一兩個人被摜了出去,摔了個人跟頭,半晌爬不起來。

高強在外面冷冷觀看,內功一途,各家各派呼吸法子不同,像高強所學九陰真經,呼吸輿常人無異,只有運功到極致時才人異於平常,高強身具武當山,自然深知武當九陽功呼吸換氣。他一聽陳友諒和圓真呼吸,心內暗罵:這二人卻是學了武當九陽功,這陳友諒功力尚淺,但是圓真內力卻更見精純,想必這賊徒雖然單臂殘疾,自有辦法學太極十三式。

再看陳友諒使太極十三式,高強嗤之以鼻,漏洞太多,斧鑿痕跡太重,姿勢徒然優雅標準。跟張三丰書上寫地一個動作也不差,手掌揮舞間不敢高半分矮半分。僅僅算摸着太極十三式門檻邊的功夫。

儘管如此,看他應付八人。也是遊刃有餘,高強看出,這八人功力並不弱,不是好對付的。

過了片刻,八人盡數被摔倒過數次,一個個面目含羞,突然一武士喊了一句嘰裡咕嚕蒙古語。陳友諒一愣,便看着八人突然分成兩組,盡數扔了手中兵器,前後各四人,疊羅漢般一個靠着一個,一人將只掌抵於前人後背。

前人再將只掌抵於再前面人後背,最後四人中只有一人揮動只掌擊來。

前後各四人,分兩組。每組中一人擊掌對敵,平平向陳友諒擊來。

陳友諒“咦”一聲,左掌前右掌後,身子扭轉,砰砰兩聲,和前後二人手掌對在一起,他眼睛一亮身子一顫,八武士靜止不動,顯然到了內力比拼地時候了。

原來八個人輸紅了眼,要用這法子找回場子,這玄冥神掌是沒有聯體合擊的功夫,但是八人所學尚淺,把功力聚集入一人體內,那人海可以承受,若是鹿杖客把內力盡數送輿鶴筆翁身內,恐怕鶴筆翁就得先凍僵了。

這卻是西域番僧的功夫,八人得蒙傳授,再加上玄冥神掌的入門功夫,倒是弄出一門怪異功夫來,靠此可以戰勝江湖一般高手。

陳友諒初始身子微顫,面色慢慢轉青,原來前後八人內力加在一起實在不可小覲,那寒毒侵入體內,但是他面色慢慢轉紅,隨即便如無事般站在那裡,笑吟吟氣定神閒,臉上不見一點汗水。

倒是他身前四人,一個個面色突然發青發紫,這卻是中了玄冥掌毒的跡象。

其餘人等都吃驚莫名,只有圓真冷靜而立,而高強在外面也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太極拳單靠以弱勝強以慢。打快以柔克剛,卻不算最頂尖的武學,想那老頑童當年也創出空明拳,主旨與其差不多相同,威力略有區別,卻應該不大。

太極拳真正的奧妙,卻在借力打力,以力擊力,以故人力攻故人力的地方,高強習之兩年,又有張三丰幫助指點,深知其奧妙,雖然沒有練到大成,但是如陳友諒這般水準,卻也輕鬆。

高強甚至想,不知道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哪個厲害?

想當年張無忌容易學會太極拳,倒是因爲許多武學至理和乾坤大挪移相同。

高強仔細想,還是覺得太極拳厲害一些,想那乾坤大挪移非得高深內力纔可修行,動不動就走火入魔,而太極拳由淺入深永無止境,練到了極點可以撥動數倍於己甚至數十倍於己的龍虎大力,而想當年張無忌爲救周芷若,運用頂級乾坤大挪移對付叛出汝陽王府欲奪九陰真經的玄冥二老,也不過那樣,要知道張無忌內力高出二老許多,便是二老聯手都不一定有他內力高深,如此表現,實在不值得稱道。

場中此刻情形變化,後面四人在苦苦支撐,前面四人臉色泛青幾欲倒地,圓真在一邊看得明白,失去了右臂地袖子一揮舞,一股柔力擊在了四人與陳友諒手掌相交處,喊一聲:“罷了吧!”

這一揮舞,卻是將四人與陳友諒的內力盡數接下,圓真地衣服尚未抖動半分,高強在外面暗叫一聲“好賊禿”。

前面四人既退,陳友諒體內一股大力涌出,將後面四人一下子推開,便聽着“咯噔咯噔”,四人狼狽後退,頹然倒地,再看前面一人腳下青石板,兩個淡淡的腳印留了下來。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八人黯然退下,一聲不吭站在那裡,高強心內冷笑:愚昧,這八人都被陳友諒擊地留下輕傷,現在硬撐着,晚上回去要疼痛一夜地。

趙敏啪啪拍掌道:“好太極十三式!好拳法,我便學它了!圓真大師。你可要好好教授我。”

圓真合十道:“那是自然,郡主天資聰慧,這功夫自然一點就透。”

屋內汝陽王和象高手又各自感嘆一番,高強也人爲感慨,自己在這裡站了半天,爲什麼連趙敏的模樣都看不到?

那邊汝陽王嘆息一聲道:“唉,張三丰一代宗師,可惜不能爲我所用啊。”

趙敏拍拍手道:“你們退下吧!”

包括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還有其他幾個武士都退下,便是方東白與苦頭陀、陳友諒也往門外走。高強激靈靈打了個冷顫,悄無聲息施展壁虎功游上了牆壁。趴在瓦上動都不感動,好在他在屋檐陰影中。不易被人發現。便看着這些人退去,高強奇怪:這苦頭陀和方東白鬧了半天不是核心人物啊?陳友諒也不被信任?

高強不知道,剛果是色目人,祖先便爲蒙古立下汗馬功勞,從小是汝陽王身邊地小侍衛,後來入了金剛門學了一身本領,自然爲汝陽王倚重。

汝陽王策劃江湖人事情。在趙敏執掌之前,一直是玄冥二老和圓真聯繫,因此玄冥二老也算心腹,其餘人雖然倚爲重任,但是這等機密事情卻從來不告與,便是苦頭陀和方東白也不例外。

他在屋頂上看衆人走遠。這才又施展輕功靜靜游下來,便聽着屋內汝陽王咳嗽兩聲道:“諸位坐下吧,都是老臣子了。不用客氣。”

不聞桌椅響動,玄冥二老和圓真都是高手,輕飄飄坐在椅子上面,而趙敏便倚靠在汝陽王身邊,高強只注意到了那隻鵝黃色女鞋輿一截白雪肌膚。便聽着汝陽王說:“敏兒,你給圓真大師介紹一下宮內的形式。”

趙敏脆聲道:“皇帝老兒還是昏慵無道,整日裡醉生夢死依偎在美人懷內,朝事幾乎不理不問,不過他那走狗花逝香卻討厭,不知道從哪裡掠來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弟子,這師徒二人卻是皇帝老兒的忠實奴才。”

圓真道:“聽說那花逝香輕功天下無只,便是內力也是舉世罕有,有大內第一高手美譽?”

趙敏笑道:“這卻是不假。只是八年前這太監不知道招惹到了什麼對頭,功夫被破掉了一大半,手下五弟子又死了兩個,剩下三個還帶了傷,還丟了皇帝御賜的兩把寶劍。”

高強在外面聽着,心想什麼“帶了傷”?明明是斷了胳膊麼,肯定趙敏顧忌圓真斷了胳膊,所以避重就輕。趙敏繼續道:“因此他便不被皇帝喜愛,這皇帝也是昏庸,不知如何聽信了太子地話,又從吐暮請來了什麼達摩智大和尚,一月之內連升八級,恩寵無以復加,就連第一國師的稱號都給了這和尚,圓真大師,這第一國師該讓你做麼!”

趙敏最後一句又似抱怨又似打抱不平,還帶了三份挑撥利誘,圓真淡淡一笑:“出家人四人皆空,不以此爲意。”

高強恨不得將中指伸在這賊禿面前比一下,他圓真也能算出家人?簡直是披着羊皮的狼啊。

趙敏繼續道:“現在大內侍衛,一半由花逝香統領,還有一半由這吐蕃和尚負責,哼,皇帝老兒活該,太子推薦的人也敢用?卻不知道何時被這太子篡奪了皇位呢。”

高強聽了心中一凜,太子莫非有意大寶?只是這趙敏稱呼“皇帝老兒”,顯然語意不敬,莫非也看不起這皇帝,難道汝陽王也有反意?

一想到這位王爺手握天下重兵,高強覺得很瞭解他現在心‘態:蒙古王朝搖搖欲墜,皇帝昏庸無道,汝陽王執掌天下兵馬,胸中頗有謀略,若是他自己身登大寶,想必又是一番作爲,說不定就要把元朝這破船修不好,即便不濟,以他知人善用的本領,說不準這元朝怒海孤舟,又能往前苟延殘喘幾十年。

高強一想到這裡,頓時覺得大大不妙,又覺得可以大有作爲,看來這朝廷內部也分爲三派勢力,一派是保皇黨,想必是以花逝香這類人爲首。一派是太子黨,看來是那位吐蕃和尚是其重要黨羽,還有一派便是執掌天下兵馬地汝陽王派,卻也是實力最雄厚一派。

只是皇帝佔據正統大名,便是太子也比這王爺名正言順地多,高強心裡面竊喜:管你們狗咬狗,你們窩裡鬥越激烈越好,只是這皇位最好既不要落在太子手中,也不要落在汝陽王手中。

記得太子頗爲英名,這汝陽王更是個老狐狸。撲滅農民起義那是老手,想必治國也有一套。若是這兩位當上了皇帝,高強一想到自己七老八十了把成了黃臉婆婆地楊雪怡娶出來。一時心裡面大感不妙。

便聽着汝陽王道:“這太子人雖然年輕,但是精明幹練,最爲尚武崇文,這次他從吐蕃請來地和尚,明顯是要分那花逝香手中禁衛人權,這宮廷內外都有禁衛管理安全。這皇帝也是無能,花逝香對他忠心耿耿。他竟然捋權力分給了吐蕃和尚一半,日後他這條老命可不安全呢。“

鹿杖客道:“王爺放心,再過兩年,圓真大師籌備完全,我們先滅明教,後毀少林。再平武當,然後扶植傀儡上臺接管丐幫,江湖四人派盡入我手。其餘派別不成大患,統統將他們一網打盡後,攜大勝之餘威,滅掉起義軍,那時候王爺手下奇人異士匯聚一堂,嘿嘿……”

高強聽着他意猶未盡的意思,恍然大悟,原來那六人派圍剿光明頂,卻是早早便開始謀算了,這汝陽王地算盤打地倒是不錯,可惜後來被他寶貝女兒搞得一塌糊塗。怪不得玄冥二老也肯聽從指揮,莫非想從龍護駕,做那擁護之功臣?嗯,到時候也確實威風呢。

汝陽王嘆氣一聲道:“這皇帝老兒,有時候昏庸,有時候卻明白啊。這等人事不能不通報之,我前些日子輿之密謀,哪裡知道這皇帝語出驚人,竟然到時候要達摩智、花逝香也參與這行動,再算上我汝陽王府一派勢力。

皇帝名言,若是誰在這裹面立功最多,便封誰執掌大內安全,並且讓其統領江湖勢力。“

圓真吃驚道:“皇帝有這見解?不過,江湖人士桀騖不馴,這名號也不過是一個虛位罷了。”

汝陽王搖頭道:“我倒是不擔心什麼武林盟主之類的虛名,只是這執掌大內,這卻是一緊要地方,卻不能讓輿別人。”

剛果悶聲悶氣道:“王爺,我不懂那麼多道理,但是咱們汝陽王府高手如雲,每年皇宮比試,狗皇帝手下不過花逝香數人堪當大任,其他人都不濟於事。便是那達摩智,聽說也就一個徒弟,太子江湖勢力太弱,難道能和我們比麼?“

汝陽王笑道:“話這麼說沒錯,也得謹慎。”

鹿杖客道:“那花逝香最近卻不安穩呢,有線報說他要對武當下手呢。”

屋內衆人一下子提起了興趣,便是屋外高強耳朵也豎地筆直。<倚天屠龍反轉記vip章節解禁處第六卷古墓第七章暗流浮動月黃昏">

第十二章 囂張狠毒惡太監第十章 成名秘訣是吃軟飯和拼家世第六卷 古墓 第十一章 太監安德海強推第五日回覆書友書評第六卷 古墓 第五章 玉足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一章 風花霧月怡情夜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章 我不是消防員!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三章 不如陽萎第二十一章 熱鍋上的螞蟻張三丰第二十五章 天上掉下個毒媽媽第十八章 捲土重來勢洶洶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一巴掌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七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章 過街老鼠天鷹教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一章 嫩雛第九卷 圓 第一章 叛第三十六章 我今年終於十歲了!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八章 修乾坤練挪移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六章 立雪亭內雪紛飛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七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章 謊話編不圓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三章 初傳太極十三式強推第三日回覆書友書評第六卷 古墓 第十一章 太監安德海第十九章 花開兩朵各危危第二十九章 “老神棍”張三丰轉載一:金庸十二大情聖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三章 白眉鷹王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章 喜脈第五章 狠尼姑對陣苦頭陀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四章 福星圓真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二十章 傷心的請求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九章 八十八年後上少林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五章 百萬旌旗圍濠州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六章 拳頭大的是爺第八卷 敏敏 第十二章 三刀九洞第十五章 俞岱巖大戰猛阿三第八卷 敏敏 第一章 三個雞蛋上跳舞第六卷 古墓 第十九章 暗戰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八章 淚別峨嵋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七章 心妒、心憂、心痛!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二十二章 被忽悠的張無忌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章 馬車聲聲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五章 三圍一歷次書友申請角色名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八章 劍名倚天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章 情勸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一章 玉蜂飛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七章 壞人活千年第八卷 敏敏 第一章 三個雞蛋上跳舞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師父姐姐-第十九章 光陰似箭三年過第三章,前後不一的張無忌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三章 青翼蝠王韋笑笑第十八章 挑撥離間保平安第二十三章 美婦毒仙王難姑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七章 心妒、心憂、心痛!第六卷 古墓 第十二章 上終南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三章 亂世八卦顯神威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三章 不如陽萎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九章 舍陽入陰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六章 我的名字是高強第三十章 反轉真相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一章 倚天劍出見血歸鞘第十三章 命中天註定?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七章 困局第二章 略寫的悲劇人物金毛獅王第十三章 十年別離思鄉情第六卷 古墓 第三章 衆人忙第十一章 噩夢纏繞苦殷離第六卷 古墓 第十九章 暗戰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六卷 古墓 第六章 再現太極第六卷 古墓 第十六章 初吻第八卷 敏敏 第二章 心傷心喜第十章 成名秘訣是吃軟飯和拼家世第十二章 第一次流淚心痛的感覺第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十三章 美婦毒仙王難姑第二十四章 你那美麗的麻花辮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五章 傳功第二十一章 初見阿大方東百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五章 義妹芷若?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一巴掌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十三章 長達兩個月的考察期終於結束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七章 “世界足球先生”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一巴掌轉載:金庸人物戲劇歌詞大串聯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一章 飛鶴樓第六卷 古墓 第二十二章 玉女劍法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四章 成昆的前半生第七章 姍姍遲到的主角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二十章 威逼利誘第三十五章 風雲再起會天下第十章 天涯何處不逢婆第六卷 古墓 第二十八章 兩隻蝴蝶第四章 失落的玉面火猴與紅蛙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二章 以退爲進的陷阱第十五章 拳法是怎樣練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