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八章 神棍出山

張三丰道:“好孩子,你細細把情況與我說來。”

無忌看周圍人都看着他,知道事情重大,便說到了少林三神僧都不懂九陽功,最後便找了圓真和尚傳功,而那和尚卻在一大山洞中,石牆封洞,僅餘縫隙,人連面都沒有見過——高強此時便想到這圓真和尚一定是因爲在古墓中中了毒藥內力大損而閉闕恢復——而且這和尚再三說“相見便是緣份,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這樣的話語。張三丰愕然道:“如此說來,他人費周章卻是一片好意?”

宋遠橋在一邊插嘴道:“耗費真元助一個素未某面之人打通奇經八脈,師傅,這人或許是真關心無忌,怕他修行少林九陽功不易,助他一臂之力。”

張三丰皺眉道:“這和尚,也太魯莽了!”

他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張三丰見識再廣,畢竟不通醫術,也絕沒有想到這圓真和尚是一片歹毒險惡之心,原來張無忌畢竟隨謝遜學過粗淺功夫,而謝遜又師承圓真,張無忌學了那渾元功——也就是先天功一些入門的粗淺功夫,雖然一點點,但是圓真一探他體內便知道他曾隨謝遜學過武藝。

圓真自然要下手將其除去,至於那日陳友諒再三問無忌武當山上是否有第二個無忌?那卻是圓真從汝陽王府那裡得了消息,知道滅絕師太拿着倚天劍,帶着“張無忌”

出了王府。

圓真沒有劫下倚天劍,卻記住了高強的模樣。陳友諒自然也不會忘記,只是在少林寺見到的張無忌明顯不是終南山腳下地那個“張無忌”。他們師徒二人分不清到底爲何,因此發問。

後來,阿笑下山後,陳友諒只顧從她嘴裡面問古墓的武功,卻不問古墓的機關輿人員問題,他怕阿笑有所警覺,而阿笑雛然開朗,卻不是多嘴的人。出了古墓,竟然半句不吐露古墓的消息內幕。

明是高強此時便是站在他們眼前。他們也不一定能認出來,蓋因爲易筋鍛骨篇改變人體甚巨。便是他此時相貌也好看了許多。

高強在廳內站着,覺得一盆冷水從頭灌到了腳底,張無忌到了最後,竟然還是活不了!

他有心揭露圓真的真面目,心中略一躊躇,想到將來的明教與反元事宜,他又退縮了。心裡怨恨:如是當日隨着無忌入少林便不會有這波折了,他卻也知道這想法雖好卻是白搭,少林寺對張無忌開放,卻不一定對他開放。

廳內衆人靜悄悄,不知道該說什麼爲好。

張三丰輕嘆一聲,卻也不瞞無忌。便將他身上的事情說了,無忌聽了臉色微變,卻並不大哭大鬧。原來他病痛四年有餘,知道自己小命隨時可能掛掉,若不是師門神通廣大尋來奇材良藥,又有胡青牛這樣一等一的醫道高手苦心醫治,十條小命都沒有了。

他早就做好了面對死亡準備,因此一聽到消息,心中失望痛苦,卻也不顯於表色。

張三丰等衆人看他如此表現,一邊心中贊他人小心穩,一邊卻又苦苦思索解救良道。

高強站在一邊,沒來由心裡面冒出了兩句話: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他猶豫再三,終究還是往前邁了一步,叩頭行人禮道:“太師傅,若是無忌師弟能修地全本九陽真經,以至陽化至陰,散入他體內五臟六腑的毒素還能清除麼?”

張三丰嘆息道:“那便有一絲希望,可是全本九陽真經夾在楞枷經中,那經書當年被瀟湘子和尹克西帶走,早已丟失不見,若要找到,當真是人海撈針一般困難。”

高強隻眼放光道:“弟子在古墓中,恩人曾經給我講了這段典故,還講到了峨眉開宗祖師郭裡上少林,恰逢崑崙祖師何足道爲尹克西一句話而到中土,傳了一句話卻是:經在油中。”

張三丰點頭道:“這段典故,除了我們那個時代人,別人卻也知之不詳。”

其他人也第一次聽到了這等事情,既然知道和九陽真經有關,一個個靜靜聽着高強在那裡侃侃而談。

高強心裡悲哀:難道要再做一次神棍麼?張無忌,死張無忌……他硬着頭皮道:“太師傅,當日我隨着古墓那位奇人行走江湖,曾經看到有那惡徒爲了走私五石散,將這等藥粉藏在油皮紙中,然後或強塞入猿猴一類動物體內,或者找來醫師剖開肚腹將五石散放入。”

高強說地類似於現在“人體藏毒”事情,當時五石散是一種類似鴉片的麻藥,食之讓人上癮不能自拔,輿鴉片一樣爲害,不過利潤甚巨,當時官府也查禁,很多人爲了暴利鋌而走險。衆人習慣了高強東拉西扯發散性思維,便也繼續聽他說下去。

高強繼續道:“我前些日子突發奇想,那奇人曾說有尹克西瀟湘子在華山之時,身上並不曾帶有經書,但是他們性子狡詐,也決不肯藏在什麼山洞之類,我想來想去,突然聯想到了今日販賣五毒散之歹人,我便想,這尹克西瀟湘子有可能將九陽真經藏入了蒼猿體內,或者便割破了蒼猿肚皮,將其縫進去,倒也不是難事。”

張三丰眼放異彩,點頭道:“如此說來,倒也有可能。”

其餘衆人也點頭連速。

那便高強繼續說道:“那尹克西臨死時告訴何足道前輩,說經在油中。我剛纔思量,經在油中,顯然是一句完整地話,但是語義說不通。便只有一種可能,尹克西臨死沒了力氣,說話含糊不清,何足道前輩卻是聽錯了。

我想,跟油發音相近的無外乎幾種:猴、狗、鬥、口、樓、某、剖、肉、搜、頭、有,走等。

這麼多字中,我覺得還是經在猴中好解釋,也符合邏輯呢。“

張三丰點頭道:“你邏輯甚爲縝密,能推理出這麼多事情來也算難得,明是一晃九十餘年。莫說是一隻猴子,便是人也都成了一堆黃土。這希望……”

高強看着衆人都隨着張三丰泄氣,當下又急又氣。說道:“弟子說句不敬地話,太師傅也是人間奇蹟,古往今來無人可以超越太師傅高壽,或許那猴子也另有奇遇,能活到現在啊。”

他這句話近似於無理,不過也確實振奮人心,張三丰閉目沉思。那邊殷素素哭道:“我不管,我不管,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便要去,我要去崑崙尋找那猴子,找那九陽真經。”

胡青牛眼球轉動,本來不管。王難姑一手在他肋下用力一擰,當下有氣無力道:“我正好去西域崑崙,嗯。配點藥材。”

語氣中多了三分不甘。

張翠山陰着臉道:“我自然要去。”

紀曉芙看看殷梨亭,隻手扭動着衣襟,不安道:“我去陪五嫂。”

殷梨亭搖頭道:“你留下來照顧孩子,我去陪五哥o”

莫聲谷摸摸頭,說道:“崑崙山內我去過好幾次,啊,我去當嚮導。”

張松溪道:“我熟悉崑崙山外附近山峰,我去做那片兒嚮導。”

高強弱弱道:“我去陪無忌。”

寶寶剛要張嘴,殷梨亭夫婦齊聲喝道:“寶寶留下來,哪裡都不許去!”

寶寶的嘴立馬成了吊醋瓶。

宋青書懶洋洋道:“明月留下來陪寶寶,我去陪無忌,那邊兒天冷。”

張三丰老道士坐在中間,看着下面一象弟子都躍躍欲往,也不阻攔,嘆一聲道:“明日去吧,慢慢找,找個一年半載,彆着急。”

宋逮橋點頭道:“那裡的朱武連環莊莊主朱長齡、武烈兩位莊主是當年一燈大師座下漁樵耕讀四弟子的後人,在江湖上素來有俠名,可以去投靠,倒是崑崙派,我們與之有些小過節,不過鐵琴先生一派宗師,他是不會計較如此多,我修書一封,倒也可以去得o”

俞蓮舟與俞岱巖對看一眼,無奈搖頭,山上不能空無一人,如今武當七俠一下便去了四位,而且有可能停留一年半載不能歸山,他們二人雖然有心下山,但是身爲老二老三,卻不能輿下面的兄弟們爭了。

張三丰點頭道:“準了,準了。”

他人袖一揮,自顧自轉入後面亭臺樓閣,人老了便習慣求穩,這事情太過於玄妙離奇,成功把握更是一分都沒有,他不贊同不鼓勵,卻也不壓制衆人積極性,只能放任衆人盡力去做。

衆人晚上回去收拾行禮,一個個都是走慣了江湖的俠客,第二天一大早,整個武當山都處在一片緊張氣氛中,便是張三丰也出來親自送行,象弟子一番叮囑,那自不用說,揹負着整個武當派的祝福,一行人象早早開路出走。

這次出行人數甚多,武當第二代弟子中便有老四張松溪\老五張翠山\老六殷梨亭與小七弟莫聲谷,還有張翠山之妻殷素素,足足有五人之多。

第三代弟子卻是宋青書\張無忌輿高強,按年歲算,倒是宋青書爲長、高強一一他都不知道自己這個身子到底是哪個月份出生地,到底算多大,所以強力爭取了第二的位置,張無忌算作最後。

另外兩位卻是高強的義父義母胡青牛夫婦,他們也隨着上山。

衆人都是江湖兒女,一個個騎駿馬快速而行,身上行李從簡從輕,這一日,便踏入了西域之地,當年胡青牛夫婦都在光明頂上住過,也確實在崑崙山附近採藥,而張松溪和莫聲谷以前爲了別地事情也來過這裡,地頭熟悉,有這三位嚮導,衆人都是直奔崑崙,沒有繞一點彎路。

只是一路氣溫逐漸變得炎熱,原來此刻是夏季時分,當真是越往北去感覺越燥熱。

又行數日,卻是到了崑崙三聖坳,高強覺得氣溫一下降了下來,清爽宜人,看這裡地勢得天獨厚,四周山峰筆直環繞,擋住了寒冷空氣,山下綠茵成片,烏語花香,心中不禁想:北國風光中也有這等美麗的景色!

他前世是北方人,卻不曾見過這樣地美景,想必是當時污染太嚴重了。

張松溪笑道:“我若是那藏經地猴子,便在這裡呆下了,看看這裡美景,便是峨眉山地猴子也要羨慕的。”

衆人哈哈大笑,一路上心中憋悶地苦氣剎那間從笑聲中散發出來。

張松溪一馬當先,順便扭頭給衆人講些歷史典故,他說道:這裡便是何足道當年創派之地,他號稱棋、琴、劍三聖,當年一人獨撼少林寺,當真是爲英雄人物,不過就因爲輿少林賭約落敗,便終生不履中土,只是一手創下了崑崙派,倒是要讓後人弟子壓倒少林。

高強聽張松溪在那裡隨口介紹這些事情,也不禁怡然神往,再看這四師叔穩定儒雅的樣子,便覺得武當七俠中,倒是他的腦子最厲害了。

武當七俠中排名第四,他是七人中最靈活通便膽大心細之人,一路上衆人均以他爲首,也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困難,麻煩事情也一丁點沒有,高強也好生佩服這個四師伯的手段。

本來依高強的意思,要尋九陽真經,那便直去朱武連環莊,可是那連環莊在崑崙山內,若要按路程,卻是崑崙三聖坳在東,連環莊在西,所以不得不拜訪了崑崙這樣地西域大派再往前去,否則,武當門人在崑崙山活動的消息是瞞不過崑崙派的,這樣兩家面上卻不好看。

強龍不壓地頭蛇,便是依着江湖規矩也該去拜山,不過他卻沒有料到,張松溪早就有了對策。

所以他一路上老老實寶裝自己的純真小少年,也沒有提什麼意見鬼點子,便是閒得無聊和張無忌輿宋青書打鬥幾場一一現在便是二人合力都不是他對手,那太極十三式卻真不是吹的。

衆人說說笑笑又往前走了幾裡地,便看這路邊花叢兩個人影閃過,兩個白衣少年擋在了路前,他們身後背劍,彬彬有禮拱手問道:“不知何方貴客直入我崑崙三聖坳?”<倚天屠龍反轉記vip章節解禁處第五卷九陽真經第十八章神棍出山">

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五章 百萬旌旗圍濠州第二十一章 初見阿大方東百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章 脣槍舌劍第八卷 敏敏 第四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九章 好大一盆冷水潑下來第六卷 古墓 第六章 再現太極第六卷 古墓 第二十章 夢幻第九卷 圓 第二章 誰來當這個教主第八卷 敏敏 第十二章 三刀九洞第二十五章 百萬旌旗圍濠州第八卷 敏敏 第十九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四十一章 光明頂之戰第十六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四十一章 光明頂之戰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八章 修乾坤練挪移強推第四日回覆書友書評第九章 輕輕捅破那層紙第一章 過街老鼠天鷹教第九章 好大一盆冷水潑下來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八章 古墓中的鬼故事第七章 老和尚與老尼姑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八章 淚別峨嵋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七章 雙喜臨門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六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八卷 敏敏 第十九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章 情勸前記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一章 飛鶴樓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章 銳金旗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五章 傳功第十六章 倒黴晦氣之事情真相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四章 好心腸的女兒家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五章 百萬旌旗圍濠州第六卷 古墓 第二十八章 兩隻蝴蝶第八卷 敏敏 第十六章 煩就一個字第三章,前後不一的張無忌第六卷 古墓 第十六章 初吻第一章 四個狠女人一臺戲強推第五日回覆書友書評第六卷 古墓 第四章 膽小鬼的裝備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二十章 威逼利誘第一章 放假前的碰頭會第五章 我是武當山下小小一童子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一章 自救第二十一章 熱鍋上的螞蟻張三丰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一章 獅子滾肉球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二十二章 紫薇軟劍的宣言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九章 砍他孃的第十一章 噩夢纏繞苦殷離第八卷 敏敏 第十九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七章 老和尚與老尼姑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七章 心妒、心憂、心痛!第五章 狠尼姑對陣苦頭陀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二章 朦朧美第七卷 光明頂 第四十四章 鷹王受挫蝠王出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七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卷 光明頂 第二十五章 布袋美女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一章 天下武功出少林歷次書友申請角色名第十二章 你是我來我是你第二十三章 受到禮待的“金絲雀”第八卷 敏敏 第八章 惡鬥第十二章 你是我來我是你強推倒數第二日回覆書友書評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二十三章 猴子總動員轉載二:金庸人物風雲職業榜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四章 成昆的前半生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二章 以退爲進的陷阱第十三章 長達兩個月的考察期終於結束強推第一日回覆書友書評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九章 逼婚第十二章 第一次流淚心痛的感覺第八卷 敏敏 第十七章 當反轉顛覆一切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四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卷 古墓 第十九章 暗戰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三章 亂七八糟建軍狂想曲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四章 龍套鄱陽幫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九章 用內力說話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七章 心妒、心憂、心痛!第二十五章 百萬旌旗圍濠州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七章 東南西北終南山第三十二章 慘不忍睹的比賽轉載——八種九陰真經版本轉載:金庸人物戲劇歌詞大串聯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二章 雙贏轉載二:金庸人物風雲職業榜第四卷 九陰真經 第十六章 輪迴第六卷 古墓 第九章 捫心自問非好人第八卷 敏敏 第二十章 我不是消防員!第六卷 古墓 第五章 玉足第七卷 光明頂 第三十七章 顛覆笑傲江湖第十八章 挑撥離間保平安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二十四章 汗水?運氣?第七卷 光明頂 第十九章 砍他孃的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六章 立雪亭內雪紛飛第八卷 敏敏 第十四章 收個太監做傳人第六卷 古墓 第六章 再現太極第五卷 九陽真經 第十九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六章 邪惡的胡青牛第三章,前後不一的張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