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天下大勢

大秦國軍事上採取的防禦策略,在很多君王眼中看來,都是大秦國積蓄實力,坐觀天下風起雲涌,可是在某一個國家眼中,就成了大秦國心虛畏戰,底氣不足的表現,而這個國家,就是大秦國的鄰國——大韓國。

大晉國三分成爲趙魏韓三國,趙國又併入大秦國,成爲大秦國五個州中的一個,而後,大秦國吞併巴蜀,五州之地擴張到七州之地,單從地域上講,大秦國已經是大韓國的五倍甚至更多。不過韓王看來,大秦國領域內的雍州、義渠、沙洲都是不毛之地,河套、巴州、蜀州都是蠻荒之地,唯一能拿得上臺面的也就只有趙州,而有其他六州的拖累,原本和大韓國一樣繁榮的趙州必然負重不堪。

“韓趙魏本是一家,可恨趙國被秦陰謀吞併,如今有那麼多不毛之地和蠻荒之地拖累,我們趙國的同胞一定苦不堪言,大韓國理應伸出援助之手,將趙國的兄弟姐妹救出火坑!”

大韓國的朝會上,韓王突然神經病一樣拋出這麼一番言論,驚得下方羣臣目瞪口呆。

韓趙魏三國是一家不錯,可那是大晉國的時候,如今大晉國三分,韓趙魏各成一家,誰還跟你兄弟姐妹啊,你腦殘啊!

如果不是顧及韓無忌的身份,有些大臣都想踹着他痛罵了。

大秦國國力蒸蒸日上,文治武功卓著。近幾年雖然沒有對外用兵,可是人家立國之初就滅義渠,敗匈奴,國土都是一刀一劍拼出來的,巴蜀兩地實力錯綜複雜,大秦國卻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換了其他國家能做到麼?至於文治,統一書院就是一個巔峰,一個衆多國家無法模仿更不能超越的巔峰。

這樣的大秦國,只會提攜到趙州的發展。怎麼可能拖累趙州的發展。還把人家救出火坑呢,只怕是把人家推進火坑裡吧。而且,大秦國每年都對外出售軍械戰馬。大秦國的軍事實力有多強沒人知道,但是絕對不會弱了,貿然挑釁大秦國,不但是把趙州推進火坑。也是把大韓國陷進泥潭。

“君上,趙國成爲秦之趙州後,治內富庶穩定,比之先前竹下家族篡政時優越數倍,民心非但沒有背離。反而更加凝聚,我大韓貿然介入趙州,只怕不但不會得到趙州人的感激,反而還會惹怒大秦,給我大韓帶來滅頂之災。”

一個人發話,立刻有一幫子人出來諫言,說的內容十分相似,都是勸阻韓無忌不要貿然去招惹大秦國。韓無忌有眼無珠。不代表那些大臣也都昏庸碌碌。很多人都看出大秦國只是積攢實力,沒有露出爪牙罷了,一旦招惹到大秦國,給大秦國出兵開戰的理由,大秦國絕對是不死不休。

平心而論,這些大臣都是一心爲國。所說的話語也都是與國家有利。可是這一幕看在韓無忌眼中,聽在韓無忌耳朵裡。就十分刺耳,窩心!

想當年。韓無忌和魏信陵追隨姬天心左右簡直是哼哈二將,姬天心容貌絕美身份高貴,令他們自慚形穢,不敢高攀。魏信陵尚且不說,但韓無忌卻是將姬天心看做自己的女神,雖然後來不得不昧着良心背離舊主,可是韓無忌心底一直都有姬天心的影子。可是,姬天心卻嫁給了嬴戰,而且還是做小,一想起這事,韓無忌就窩火,就想發瘋。

憑什麼,這是憑什麼。我是大韓國的國君,我身份尊崇,血統高貴,憑什麼我得不到的東西,一個鄉巴佬就能得到。

如果大秦國一日日衰敗,韓無忌肯定會十分得瑟的想到:看吧,誰讓你有眼無珠不選擇我,跟着那鄉下小子,果然沒出息吧。

可結果是,大秦國一日日富強,統一學院更是君王文治的巔峰,歷代君王從未有過的壯舉,如此一來,就令韓無忌心中更加不平衡,總想着給大秦國找點麻煩,就算不能傷到大秦國的根本,也要好好惡心噁心嬴戰。

趙州,一直都是韓無忌覬覦的地方。畢竟趙州是大秦國人煙最密集,國民最富庶的地方。更重要的,這個地方與大韓國接壤,趙州的民衆和大韓國民衆同出一源,認同度也不比較高,如果得到趙州,大韓國的國力就立刻翻一番,成爲超級大國指日可待,到那時候,韓無忌真想看看嬴戰是怎樣一副惱怒的模樣。

本來,韓無忌只是隨口說了說,也就是發一句牢騷,並不是真的要去跟大秦國開戰。可是下方羣臣一窩蜂的反對浪潮卻觸到了韓無忌的神經,說到底,韓無忌就是那種犟驢,牽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那種,說白點就是腦子有病,要不是當初姬天心一道詔令,他這種人根本不可能當上國君。

一個傻子當國君並不可怕,以爲傻子不可能用自己的傻去禍害這個國家。一個瘋子當國君纔是真正的可怕,因爲這個瘋子的瘋狂會把這個國家帶進無底深淵。而韓無忌,恰恰是這種瘋子。

“嘭……”

韓無忌憤怒的一拍桌案,下方的反對聲頓時戛然而止。

“趙州本是我大韓國同胞之地,大秦國侵佔趙州日久,我大韓國必須作出迴應,孤意已決,即日整軍,半月後出師!”

隨後,韓無忌一甩衣袍,憤憤的離開了朝堂,只留下一羣大眼瞪小眼的百官。

“什麼?君上要出兵?”

“好像是這麼說的。”

“打大秦國?”

“是趙州。”

“趙州不還是大秦國麼……”

“君上,不可啊……”

無論羣臣如何勸阻,韓無忌就是不聽,甚至當衆重罰了幾個勸諫的最厲害的大臣,有了這個榜樣,那些勸諫的大臣終於消停起來。

朝堂上發生這麼大的事情,消息自然是瞞不住的,當天,大韓國將對大秦國用兵的消息就傳遍了全天下,每個君王和大臣手中都在傳閱着大韓國朝堂上的鬧劇。

“韓無忌這個煞筆,虧得他能忍到這一天。”

魏王幸災樂禍的罵了一聲,隨後思索着接下來大魏國該如何自處。以他對韓無忌的瞭解,這場仗必然是要打的。大韓國雖然不強,可是也不弱,在大秦國的強攻之下也能抵擋一段時間。關鍵是。大魏國應該站在哪一邊呢?

就關係而言,韓魏一向是同盟之國,自然應當共進退,可是大韓國這件事做得太沒腦子了。魏信陵絕對不會爲了韓無忌那個煞筆把自己國家拖進戰爭中,尤其是一場根本沒有勝算的戰爭。

不過,站到大秦國一方是不可能的。畢竟大魏國的根基是天機門,而墨門成員背離天機門投靠大秦國,使得天機門第大秦國無比仇視。如果魏信陵敢做出親善大秦國的舉動,必然會遭到天機門的冷遇。

理智的選擇,是站到大秦國一方,痛斥大韓國,說不定還能夥同大秦國一起滅掉大韓國,共同瓜分大韓國的領土。可是再理智一些,必須痛斥大秦國,否則就要被天機門冷遇。

最終。魏信陵還是選擇了站在大韓國一方。這無關對錯,這是身份決定的立場。這一仗如果只有韓魏兩國,那麼必然是元氣大傷,這是魏信陵不願意看到的,是以魏信陵派出一隊隊使者發往各國……

“大宋亡國時,韓魏夥同大齊侵吞大宋國疆土無數。伐齊之戰僅僅是從大齊手中收復了失地,韓魏兩國侵吞的領土卻始終未曾歸還。君上,此次我大復國可以借大秦國之手。教訓韓魏聯盟,趁機收復失地。”

魏國表明立場之後,大復國朝堂上立刻響起了與秦結盟的聲音,衆多大復國臣子都強烈呼籲收復失地。

當年,韓魏燕復四國聯盟伐齊,大復國藉此收復了許多被大齊侵吞的失地,但是韓魏兩國侵吞的領土就一直沒有下文,國君符離東礙於四國同盟的關係,也不好名言討要,畢竟韓魏兩國是穿一條褲子的關係,一個弄不好,大復國就要面對兩國的打擊,再加上大齊國,當年三國聯合瓜分大宋的一幕恐怕又要上演。

而今天,大韓國神經病的要與大秦國開戰,大魏國又加入到大韓國一方,這讓大復國的臣子看到了希望,如果韓魏兩國與大秦國僵持,大復國就能不費吹灰之力的收復失地了。

看到神經病一樣的韓無忌,符離東好似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可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礪,符離東一點點蛻變,早已經不是當年那麼幼稚無知。

趙魏韓三國當年都是大晉國分出來的,大韓國和大魏國去幹涉趙國的事情,有理有據,即便不佔公理也佔着歪理,可是大復國藉着這個機會去偷襲大韓國和大魏國,無論如何,都會被兩國惦記,除非這兩國都被大秦滅掉,否則,今後大復國一定會迎來兩國的報復,到時候,大復國就被大韓、大魏、大齊包在中間,沒有半點喘息的餘地。

大復國是在當年大宋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先後經歷了匈奴人的蹂躪,又經歷了韓魏齊的攻伐,幾場大戰下來,大宋國的國力也多有損傷,雖然借四國聯盟的力量伐齊勝利,可是國力終究是損傷了。與周圍鄰國相比,大復國充其量也就是錢多點,其他的沒有半點可稱道之處。

符離東不想打!畢竟他不是大復國本土的人,失地不失地與他沒有半點關係,更何況,符離東與嬴戰的過節不是一般的深,符離東生平栽的最大的跟頭就是拜嬴戰所賜,他不趁火打劫就很不錯了,怎麼可能幫大秦國對付韓魏聯盟。

“戰局未明,敵我難分,衆卿退了吧。”

符離東說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朝堂,不過他那句話卻讓人深思……戰局未明,看樣子君上並非不想插手啊,只是不想現在插手罷了。

項羽一直在跟大吳國爭地盤,同時不斷征伐周圍的蠻族,獲得土地人口和資源,不過,蠻族地域大都是窮鄉僻壤,沒有半點油水,漸漸地,項羽也就失去了向南擴張的動力,畢竟打下的領土再多,沒有一點用處。

而這時候,項羽就想起了大秦國吞併巴蜀的情形。心中頓時一陣不忿,憑什麼大秦國得到的巴蜀那麼富饒,我得到的那些領土就那麼貧瘠呢。隨即。項羽就想到了,大秦國吞併巴蜀之前,自己還白送了他們一片土地。再往前想,大秦國的商於之地也是自己老爹白送過去的。這麼大的領土,竟然都是白拿白送。

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項羽自然不會厚着臉皮再去討要這兩塊地,給自己和自己老爹丟人,不過項羽打定主意要奪下大秦國幾塊地。將大楚國的邊境線向北推移六百里。

“唔……就說我大楚國出兵幫助大秦國對抗韓魏,到時候把兵駐在那不走了。對,就這樣,既不失了道義,也不會與大秦國交惡,孤就不信大秦國爲了這幾百裡敢跟我大楚國開戰……”

項羽沾沾自喜的調兵遣將時,大吳國朝堂上也議論紛紛。

當今天下,依舊是大齊國和大楚國爲尊。不過大秦國是後起之秀。已經逐漸趕上齊楚兩國,成爲天下最強的三國之一。如今,大韓國與大秦國開戰,又把大魏國扯了進去,如今,大楚國似乎也有調兵遣將的跡象。不知道他們要加入哪方,大復國國君公開放出話伺機而發。這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不過,無論大秦國還是大韓國。距離大吳國都太過遙遠,無論怎麼打都波及不到大吳國,大吳國即便要加入進去也得不到半點利益,所以,大吳國的態度十分明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大韓國的國君真是傻的可以,公然開戰,卻十五日後出兵,這不是給大秦國留出了半個月的準備時間麼。”

大吳國的將士多數是斬龍山出身,精研兵法韜略,這方面,嬴戰雖然有郭嘉賈詡等人在統一書院授課,可是比起斬龍山的千年傳承,還是顯得有些薄弱,也許幾十年之後統一書院會在各方面超越斬龍山,但是當今之世,僅軍事一項,統一書院還有些短板。

“兵者詭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是兵家常識,韓王一句話,不知要害死多少將士,本來的勝算也無端丟掉三成。”

“不不,即便是戰而不宣,大韓國頂多也就是一成勝算,現在嘛,一成都沒了。”

“你也錯了。強國伐兵,弱國伐交,合縱連橫,能夠以弱勝強。如今,大韓國聯合大魏國,大楚國又在旁邊曖昧不明,大復國伺機而動的話也沒有指明敵我。最壞的結果就是,大秦國會面對韓魏楚復四國的合兵夾擊,僅僅大楚國就能和大秦國戰平,關鍵要看大楚國要不要用全力去戰。所以,我認爲,這場仗還是五五開。”

“眼下,就只有大燕國和大齊國沒有表明立場了。”

“大燕國偏居一隅,向來只和大齊國有過節,跟大秦國不可能起衝突。大齊國是大秦國盟國,即便不出兵幫助大秦,也會中立。”

“若是天下皆聯合伐秦,大齊國也不會坐視不理吧?”

冷不丁的,某個將領冒出這麼一句話,衆人聽後都十分觸動。如果真的全天下合力伐秦,別說大齊,就是大吳國也會加入進去趁火打劫。

坐在主座上的慶斌和長卿對視一眼。

“會不會出現天下合力伐秦的一幕呢?”

長卿搖了搖頭,“軍隊長途跋涉匯於一處伐秦,至少要半年行程才能彙集起來,而大秦國主要州郡都設置有傳送陣,不到十天,大秦國就能匯聚全國兵力於一處,戰事一起,天下各國沒有後援,大秦國卻援兵無數,是以,即便真的天下合力伐秦,也勝算渺茫。”

“若是傳送陣被破壞了呢?”

“兵貴神速,這就是大秦國本土作戰的便利,無論如何,他們終究佔着行軍速度的優勢。再說,一旦盟國派遣修煉者去破壞傳送陣,大秦國的修煉者也就能夠名正言順的出手了。”

慶斌想了想,的確是這樣,天下各國伐秦,幾百萬大軍匯於一處,人吃馬嚼,每天都是天文數字的消耗,根本不可能從本國起運補給,就地解決也困難重重,畢竟所經之處都是盟國,而由盟國供給,長期下來,絕對能拖垮一個國家,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做這個冤大頭的。

再者,盟國無論如何齊心,終究是組織鬆散,沒有統一的號令,而大秦國不同,他們的軍隊本就是一個整體,彼此協作形同手足,這又是一個勝利的所在。

“長卿,依你之見,我們該加入哪一方呢?”

長卿眯了眯眼睛,用傳音入密的方式低聲說道:“君上,大韓國和我們大吳國之間有幾個小國相隔,先把他們滅了吧。若是大秦國勝,我們便出兵分割大韓國疆土,若是大秦國負,我們也出兵大韓國,斷掉天下各國的後路,與大秦國裡外夾擊,大秦國即便負,也不可能沒有半點還手之力。這是削弱天下,強壯我大吳國的千載良機!”

ps:感謝塵封獨憶的更新票,一直沒看到,所以沒吃掉,呵呵。謝謝塵封獨憶打賞的100起點幣。(……)

第180章 絕版軍團的理想第387章 奇劍第76章 靈言第455章 古歷史第373章 處理政務第445章 反擊第285章 闖陣第112章 歸心第235章 洗腦,收小弟第62章 故人第442章 對峙第181章 進攻綠洲第109章 情與恩第12章 鐵腕冰心第386章 窺視第109章 情與恩第202章 固執的澹臺冰河第403章 鬼王戰第101章 匪患第237章 彥明的反擊第33章 趙氏一族第406章 九陰的邀請第252章 九龍氣運第370章 跪拜第32章 戰利品第330章 一家人再現第410章 九陰死第46章 先聲奪人第134章 誤解第347章 統一書院第390章 來人第9章 購買食材第258章 吳國的決然第218章 九陰凝魂玉魄第467章 身份第385章 嫌疑第306章 秦趙合一(一)第99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131章 法的決意第166章 輝煌戰果第441章 斬鬼第299章 養成計劃第372章 老太后第343章 三大妖王第75章 四象升靈第243章 加入太清峰第376章 巫神獨子第142章 國號——秦第100章 執政第一步第36章 發財大計第468章 滅夙敵第20章 交易第139章 祭祖第129章 回長公子府第168章 栽贓千騎第21章 真的很會裝第58章 考覈前夕第50章 小卒子第354章 二代連弩第300章 趙國攻略(一)第196章 姬天心的謀略第403章 鬼王戰第149章 戰前第111章 可敢與我一戰第391章 黑衣人出手第248章 四方英傑第115章 清洗第24章 兌換法寶第427章 願爲西南風第442章 對峙第28章 拼命第306章 秦趙合一(一)第139章 祭祖第388章 越王劍第168章 栽贓千騎第226章 給你說個小秘密第344章 達成協議第288章 嬴徵病危第42章 風林火山第251章 飛速提升第321章 嚴刑峻法第325章 意外的肉身成聖第322章 《大秦律》第360章 萬鬼之母第249章 下一場第220章 三千年道行老鬼第142章 國號——秦第88章 收服五人第266章 捷足先登第199章 奈何生錯女兒身第343章 三大妖王第88章 收服五人第3章 費家兄弟第355章 合力抗秦第162章 給你三個數第239章 彥明歸心第436章 時間之力第162章 給你三個數第191章 你比不起第160章 傍山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