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二九 章 太上皇的決斷

面對長公主鄭天虹的責問,李良是一個頭兩個大。

的確,如果無塵院真的動了謀害皇帝的心思的話,以無塵院的實力當然可以在宮廷內發展出一定規模的力量。而且無塵院有沒有力量做毒殺君王這件事,還是無塵院到底做沒都不重要。

說實話,當今皇帝死着和活着對大唐帝國都沒什麼太大的影響,畢竟上有太上皇坐鎮,下有長公主鄭天虹和相國李良分擔朝政,旁邊還有五位王爺以及衆位國公輔助。

目前的情況無非就是確立由誰來繼承皇位,追查兇手這件事雖然也要做,但卻並非首要。但是如果長公主鄭天虹是在太上皇的支持下要找李良的麻煩,那麼他就危險了。不過李良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鄭天虹的發難完全是她個人的主張。

這些年來,李良的所作所爲讓長公主感到他對大唐是一個威脅。

無塵院現任院主晉小倩和李良的關係不清不楚、而三大主事之首的許靖又是李良的乾妹夫,在鄭天虹看來無塵院已經不是大唐的無塵院了。無塵院龐大的暗勢力,讓長公主殿下坐立不安,這還只是其一。

其二、以前大唐的兵權是按照三大軍團、兵部、五王、十一家國公四方劃分,互相牽制又相互合作。但在統一中原的過程中,軍隊規模大幅度的增加了,立下大功並掌握兵權的何無坪、歐陽無雙、英無風、張智、童天奇等人,不是李良的弟子就是他的親戚,加上原本就站在李良一邊的十一家國公,均勢已經被打破了。

其三、除了兵權外,和李良親近的張智、何無坪在原豐國;英無風在原衛國;歐陽無雙在原燕國的地域內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已經成爲了這些地域官員在朝廷中的代言人了。而他們對李良的支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尤其讓長公主不能容忍的是李良大肆收買民心的舉動。近幾年李良將名下的產業低價賣給‘工人’和商人;幫農民種植新作物、爲他們設計新農具;著書百卷;指使御史城打壓對他不滿的官員……等等這些說明了什麼?

李良龐大的勢力以及在民間威望,讓鄭天虹在感謝他爲大唐統一中原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感到了恐懼。所以鄭天虹纔會藉着皇帝的死在太上皇面前發難,只要太上皇還是以前那個睿智的太上皇,那麼李良就死定了。

“太上皇!”感到危險也感到心寒的李良明白,今天是不是能活着走出去的關鍵還要看太上皇的意思,他道:“您也認爲這事是無塵院做的嗎?”

老眼昏花的太上皇努力的搖頭道:“當然不是了。”

鄭天虹道:“父皇……!”

“不必說了。”太上皇道:“相國對我大唐居功至偉,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呢!你還是到養心殿去吧,不要讓臣民們知道你皇兄已經亡故了。”

十分不甘心的鄭天虹道:“父皇,既然皇兄已經駕崩,應該即刻昭告天下。”

太上皇怒道:“不要多言了,否則今日就廢了你的長公主。”

鄭天虹牙關緊咬着拂袖而去。

感到一絲安慰的李良苦笑着看了看長公主的背影道:“太上皇,臣想請辭。”

太上皇微微搖頭道:“相國,就算你能全身而退,那麼你的那些學生們呢?沒有你,虹兒會放過他們嗎?”

李良道:“臣現在才明白什麼叫做身在江湖啊!”

太上皇道:“相國如果想退,倒也不是全無辦法。”

“請太上皇爲臣指點迷津。”

太上皇道:“相國,你說……現在的局面下皇帝駕崩對誰最有力呢?”

李良道:“臣不敢妄言。”

“相國知道嗎?憲兒已經回來了。”

李良道:“是的,臣在趕來宮中的途中收到了消息。”

“朕昨天就收到了大內侍衛帶來的消息了。”太上皇感嘆道:“中原一統之後,相國和無塵院都懈怠了。”

“臣惶恐!”

太上皇道:“哎……毒害皇帝的人比我們知道的還要早!”

李良道:“太上皇認爲,陛下的駕崩是因爲皇弟憲嗎?”

“對,一定是有人擔心憲兒回來後會成爲大唐皇位的繼任者,所以纔會不計後果的倉促下手。”

李良道:“那麼太上皇意思是什麼?”

太上皇道:“朕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相國一向足智多謀,就請相國設法儘快的讓憲兒平安的到達京師。”

李良道:“臣明白了。”

就在李良和太上皇密議的時候,安東王鄭德在養心殿外截住了長公主。讓太監宮女都離開,姐弟二人在一塊空地上低聲交談。

鄭天虹:“皇兄不是病危,而是已經駕崩了。”

鄭德道:“果然。”

鄭天虹直截了當的問道:“和你有關嗎?”

不愧是太上皇託付重任的長公主,這麼快就猜到了七八分,

鄭德道:“是!”

沒想到鄭德會承認的鄭天虹愣了一下道:“爲什麼?他畢竟是我們的兄長。”

“因爲小十八回來了!”鄭德沉穩的回道:“而且小十八還是帶着我們的皇侄回來的。”

鄭天虹道:“十八弟回來後的確會對天賜繼承皇位帶來威脅,但是你也不該這麼做啊!”

鄭德道:“想必您應該知道,就算臣弟不動手,皇兄也活不了多久了。遷都之事拖了這麼久,不就是因爲皇兄的身體不好嗎?”

鄭天虹道:“你……!”

“臣弟這麼做,完全是爲了我大唐的江山着想。”

鄭天虹氣急反笑道:“何解?”

“太上皇對李良寵信有加,而十八弟對李良也是盲目的崇拜。”鄭德道:“若是十八弟成爲我大唐的皇帝的話,依李良在朝中的權勢和民間的威望,只怕用不了幾年鄭氏江山就變成了李家的天下了。”

“我何嘗不知。”鄭天虹。

見鄭天虹如此,鄭德知道事情基本上成了。他道:“臣弟想回封地一趟。”

“好!我會設法讓李良出京。”鄭天虹是何等人物,她立刻就明白了鄭德的用意。

“李良足智多謀,無塵院好手如雲。”鄭德道:“爲了萬全起見,皇姐,您必需……。”

第 七十三 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 七 章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九十七 章 少年主事第 二十七 章第 一零七 章 我們都是蛀蟲第 一一七 章 預謀中的水淹三軍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第 七十七 章 又戰斷魂坡第 九十五 章 疑惑的新君第 二十二 章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風雲第 三十三 章第 五十三 章第 十八 章第 三 章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七十二 章 情況怎麼樣了第 三十三 章第 七十一 章 老將和牛犢第 二十七 章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第 三十七 章第 五十二 章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下)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三十八 章第 五十二 章第六十四章第 九 章第 四十三 章第一零三章 四無公子之風生水起 上第 一零一 章 機遇挑戰第 三十三 章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八十七 章 鎮國公的家事第 四十 章第 一零八 章 小王爺第 二 章第 十四 章第 七十六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上)第 四十三 章第六十四章第 六十三 章第 四十八 章第 一二八 章 卸磨殺驢嗎第 二十八 章第 九十三 章 風起雲涌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四十七 章第 八十七 章 鎮國公的家事第 二十一 章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中)第 九十 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 八十六 章 連環計第 三十二 章第 一三一 章 京師風雲第 七十五 章 矛盾的李良第 七十一 章 老將和牛犢第 七十四 章 無悔的老將軍第 十八 章第 五十三 章第 二十九 章第 九十五 章 疑惑的新君第 二十三 章第 八十七 章 鎮國公的家事第 六十七 章第 一 章第 七十五 章 矛盾的李良第 四十四 章第 五十七 章第一零四章 四無公子之風生水起下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三十八 章第 二十五 章第 二十五 章第 一二六 章 無 題(上)第 一零二 章 御史城第 六十一 章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五十九 章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二十四 章第 十四 章第 四十二 章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四十二 章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十七 章第 四十九 章第 二十四 章第 六十六 章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風波起 上第 四十一 章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劍舞第 七十三 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 一一六 章 盟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