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

“就如同我在教你們下棋時說的那樣,不要總是低着頭盯着一邊一角,要把身子坐直了,這樣才能總攬全局。”李良把手中的玉簫當成教鞭指着牆壁上的地圖道:“山江平原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連祁山山勢險要,怒江乃是天險、因水流湍急暗礁密佈被傳爲‘天怒之水’‘無舟之水’,山江平原的確易守難攻。但是,就如沒有不可攻破的城池一樣,什麼樣的險地也都有攻克的方法。你們看這裡。”

說着就見李良點了點怒江的入海口道:“怒江水流湍急,除了在源頭之初也就是當初燕、趙、唐三國的交界的‘三岔口’附近可趟水而行外,一路奔騰東去難以行舟,但並非絕對不能行舟。樞密院內有數份進擊山江平原的作戰計劃,其中一份就是趁隆冬時節怒江水變緩之季沿江而上四十里剛好能進入山江平原,兵無需多,只需精銳騎兵三五千,沿山脈奔襲山口即可得手。”

童天奇瞪大了眼睛道:“難道趙國就是準備這麼幹嗎?可是他們有能夠抗擊激流的船嗎?”

有道是南船北馬西扁擔,地處北方的趙國人雖然也有到海邊打魚的,但是所用的船都是三五個大漢能擡上岸的小舟。沒有大船是因爲每年冬天那裡沿海的水域都會凍上厚厚的冰層,木製的船隻泡在水中會被凍裂的。所以趙國和唐國在斷絕了路上交易的路線後,都是唐國的船隊帶着糧食等商品在夏季北上換取牛羊馬匹。而怒江之水雖然到了冬季在入海的地方會放緩,但這種放緩也是相對而言的,一般的小船沿江而上的下場只會是船毀人亡。

“絕對有!”點了點頭李良道:“這些天以來,我查閱了大唐同中原其他四國的交易情況,發現近十幾年來雖然沒有趙國船隊入境的記錄,但是在商品的交易目錄中卻出現了不少和船隻有關的東西。我可以斷定,趙國人現在不但有船隊,而且還有一定的規模。你們忘了嗎?趙國人的新的鑄造方法是從那裡學來的?是在海外!如果趙國人沒有船隊的話,他們能夠遠航千里學到鑄造之法嗎?”

張智道:“也就是說,趙國人應該有他孃的能力一次性運送三五千規模的騎兵到山江平原。”

何無坪道:“這樣的話,那趙國的五萬步卒一方面是吸引燕國人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準備收復山江平原後來清理道路的。”

“不錯!”李良道:“只要道路通暢,趙國人退可以佔據山江平原,進則可以從三岔口西擊燕國南侵我大唐。”

許靖道:“根據我們無塵院得到的消息,自趙國人從海外覓得了鍛造之法,依靠兵器上的優勢數次擊潰蠻人之後,趙人就有了南下的意向,可惜陸地之上有綿延數百里的連祁山山脈阻隔,海面又有我大唐水軍海月軍團。所以趙皇也就在朝會上議了兩次後,便沒有再提起過了。”

李良道:“現在情況已經很清楚了,豐國國內初定對我們形成不了威脅,衛國方面有嶽闊元帥帶兵相抗他們退兵指日可待。而我們目前最大的敵人燕國看似強大,其實是腹背受敵,只要略施小計,郝黔也只能退兵自保了。今天把你們找來,是爲了給你們立功上進的機會。童天奇。”

“在!”

李良道:“我已經奏明瞭皇上,由你作爲副使出使趙國,你的任務就是和趙國簽訂一個軍事協議,內容就是在他們偷襲山江平原時,由我們拖住燕軍。明日出發,到海邊匯合已經開始北上的使團,務必在十一月初回來,回來後如此……如此,不得有誤。”

“得令啊!”

童天奇高高興興地退下了後李良道:“許靖。”

許靖。“在。”

“十年一次的封地之爭已經確定,時間爲十一月初五,地點就在靜北王城以東,爲期十日。待比試之後,你作爲本相國的全權代表,如此……這般!張智、何無坪。”

“末將(學生)在!”

“你二人如此……這般!”

李良對四個人嘀咕了半天后道:“這裡的事情終於了了,哈哈,明日我也該回京師了。”

聽了李良的話,在座的幾位是異口同聲道:“啊!不是吧!您就這麼走了?”

“這棋該怎麼下,大路本相國已經定好了。今後就看你們的了,我就不在這裡和你們搶攻勞了!”李良很是無奈的說道:“唉……命苦啊!勞心勞力幾個月,就便宜你們幾個了!我只有回家抱孩子的命啊!”

幾個人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李良是聽說兒子出世的消息後在這裡呆不下去了啊。

當晚李良請客,衆人除了要趕路的童天奇外都開懷暢飲。次日李良回京,臨走交待許靖照顧好妞妞。

路上,異族僕人羅託忍不住問李良道:“大人,您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回京師?”

李良搖了搖頭沒有回答,其實他當初本就可以留在京師,完全不必東顛西跑的到處亂竄。可是爲了躲避那個該死的登基大典,他不得不離開京師。

因爲太上皇的賞識,擁有了鎮國金鐗和相國官職的李良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若是一不留神,那結果估計就是三個字——慘……慘……慘!想那登基大典之上,百官朝賀新君之時,若是旁邊杵着個可以見君不拜的相國,那也太顯眼了,做人低調是李良的習慣(上輩子是高調不起來,這輩子是如果太高調了會要命的)。而且李良知道,這政務的處理上他就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長公主鄭天虹的,趁着相國的位置沒坐熱,讓百官形成一個政務先找長公主的習慣可以讓李良省心不少。

熟話說得好是,歸心似箭。李良一路上是馬不停蹄,只用了十來天就到了京師。回到家中,一家團聚的喜悅自是不必多言。

卻說童天奇匯合了使節團去了趙國,在和趙國的實權人物赤鷹元帥鄧超見面後,童天奇直言不諱的告訴鄧超,大唐已經知道了趙國強取山江平原的事情,而唐國目前正在和燕國交戰,希望兩國能簽訂一個協議。鄧超在驚訝自己的計策被人看穿之下,真的就和唐國簽訂了協議。

帶着協議,童天奇從海路趕回了靜北城。而早在八月份的時候,衛國人早就已經退兵了。在只剩下燕國這一個敵人的情況下,皇帝下旨,命五位王爺和十一家國公各派一萬人馬到靜北王城東一百里的地方進行十年一次的封地之爭,當然,按照慣例,王爺和國公們都奉旨入京等候比武的結果。

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下)第 三十七 章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第 二十五 章第 一二三 章 鄭憲解謎第 一零八 章 小王爺第 十三 章第 九十六 章 鬱悶的李良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四十四 章第 八十四 章 倩女幽魂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下)第 一零八 章 小王爺第 一一五 章 貴姓第 九十三 章 風起雲涌第 一二八 章 卸磨殺驢嗎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第 十六 章第 一零六 章 出事了第 一三四 章 不明白?不,明白!第 一零九 章 蒼茫關風波起(下)第 二十二 章第 一二五 章 鄭德的展望 (下)第 三十二 章第 八十七 章 鎮國公的家事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議戰事(下)第 一三三 章 蟬螳螂和老麻雀第 二十四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七十五 章 矛盾的李良第 四 章第 二 章第 八十二 章 京城風波起 下第 四十一 章第 四十七 章第 三十五 章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二十七 章第 四十三 章第六十四章第 一三四 章 不明白?不,明白!第 七十九 章 兩位嶽元帥第 七十四 章 無悔的老將軍第 二 章第 一一八 章 避暑勝地第 七十七 章 圖窮匕見第 五十 章第 六十八 章第 四十四 章第 八十五 章 栽贓陷害第 十三 章第 一二一 章 公主理政 上第 七十七 章 又戰斷魂坡第 十九 章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 一零一 章 機遇挑戰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一二二 章 公主理政 下第 一二七 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 七十五 章 矛盾的李良第 二十四 章第 二十七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十六 章第 一二九 章 太上皇的決斷第 四十六 章第 四十八 章第 一零五 章 考驗第 六十三 章第 五十六 章 老皇帝和老臣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九十五 章 疑惑的新君第 一二九 章 太上皇的決斷第 十九 章第 六十六 章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第 九十三 章 風起雲涌第 七十七 章 圖窮匕見第 一一四 章 師徒問答第 一零七 章 我們都是蛀蟲第 五十八 章 大事件和聖旨殘念第 三十一 章第 八十五 章 栽贓陷害第 八十九 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 四十 章第 三十二 章第 十一 章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八十三 章 十字坡第 十一 章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風波起 上第五十四章 從前有個太監(全)第 八十五 章 栽贓陷害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五十五 章 寫本書叫葵花(全)第 三十 章第 一三三 章 蟬螳螂和老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