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日本人還沒有意識到日本何時開戰和中國的情況沒有多大的關係,完全取決於歐洲戰場的情況。德軍自從在基輔殲滅蘇軍百萬大軍之後繼續揮師向東直搗莫斯科。希特勒沒有了石油來源不足的後顧之憂,在基輔會戰結束後將德軍南方集團軍羣分爲A和B兩個集團軍羣,A集團軍羣從南方迂迴莫斯科,B集團軍羣由德軍率領羅馬尼亞、匈牙利軍隊向斯大林格勒進攻,意在切斷蘇聯紅軍的後勤供應。
此時的德軍與歷史上本來面目的德軍相比更多了很多在中國經過錘鍊的各級指揮官。他們從中國軍隊那裡取得了如何充分利用繳獲物資器的經驗法。這些軍官們在法國戰場上把這種經驗在一次運用,雖然受到德軍中傳統觀念軍官的壓制,但還是被認爲取得了成功。在戰鬥中德軍成功使用繳獲的機槍和火炮加強了火力,更快的解決戰鬥。這種經驗受到了希特勒的肯定,因爲一戰中德國著名的“暴風突擊隊”在作戰時就經常使用比較輕巧的劉易斯機槍,希特勒不可能不知道。於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德軍就印發了大量小冊子介紹如何使用可以用來加強火力的蘇軍武器。現在德軍有經驗的老兵很快就能掌握蘇軍SVT-40步槍、DP26輕機槍、SG39重機槍、迫擊炮和輕型火炮的操作。
由於蘇軍失敗得太快,雖然蘇軍一再實施焦土政策毀掉了大量可供德軍使用的物資,但是仍有大量倉庫落入德軍手中。蘇軍混亂的後勤管理更加加劇了這一狀況,很多蘇軍缺乏裝備和彈藥,一些迫擊炮、火炮和配用彈藥卻被德軍成倉庫的繳獲。每當有空出的卡車,德軍指揮官就會將它們裝滿繳獲的汽油、彈藥,在卡車後面拖上繳獲的火炮。在下一次戰鬥中德軍就會先用這些繳獲的火炮和迫擊炮對蘇軍猛烈轟擊,然後再用坦克和步兵消滅剩餘的蘇軍。德國坦克部隊的修理分隊甚至修復了一些蘇軍拋棄的T34和BT坦克,漆上德軍塗裝用於進攻作戰。這種打法使德軍始終保持強大的火力,不但減少了自身傷亡而且減輕了後勤壓力。
只是越接近俄羅斯的土地蘇軍的抵抗越頑強,經常打到彈盡糧絕,基輔戰役就是這樣,德軍並沒有繳獲多少彈藥。
在蘇軍的抵抗中德軍最頭疼的就是遇到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T34裝備76mm坦克炮和大傾角厚裝甲,1號坦克裝備的50或57mm加農炮勉強可以應付,2號坦克裝備的75mm炮使用穿甲彈時都必須在近距離才能將其擊毀,在使用破甲彈和碎甲彈時才能勉強在正常交戰距離將其擊毀。德軍從1940年末開始裝備的3號坦克裝備的30倍口徑長身管75mm炮在使用穿甲彈時也勉強可以對等的擊穿T34前裝甲,可是3號坦克和T34一樣稀少。當德軍遇上重達45噸,裝甲厚達90mm,裝備152mm榴彈炮的KV重型坦克時就徹底束手無策。此時德軍地面部隊只能召喚斯圖卡轟炸機用火箭打擊KV坦克的發動機部位和頂裝甲,否則就只能等待88mm高射炮前來救場。爲此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新定型的“虎”式坦克裝備的88mm長身管火炮必須要能擊穿KV坦克的前裝甲。同時希特勒還命令要給新生產的2號、3號坦克和那些突擊炮裝備更強大的75mm和88mm火炮。
斯大林現在非常犯愁,因爲蘇聯雖大卻沒有足夠的兵力阻擋德軍的進攻。由於獲得日軍將南下的情報,斯大林已經從遠東軍區調出三十餘萬部隊和大量兵器部署在波蘭和白俄羅斯,都在德軍的第一波進攻中損失了。此後爲了阻擋德軍的快速推進他又從遠東調出十幾個師,已經全部打光。再從遠東調兵遠東就只能唱空城計,那樣對日本無疑會是巨大的誘惑,誰也不知道日本是否會回過頭來進攻西伯利亞。遠東的部隊是再也不能動了,大量工廠正在東遷,蘇聯必須守住遠東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蘇聯已經進行全面動員,軍隊總數仍然超過500萬,但是大多數部隊由新兵組成,並且缺乏裝備,根本不適於立刻投入作戰。可不讓這些部隊上去拼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德軍的推進。
讓斯大林略感欣慰的是今年的秋雨不但下得大而且持續時間長。蘇聯可沒有西歐那麼多良好的公路,秋雨一過路面泥濘,德軍重裝備經常陷在泥漿裡無法自拔。而且德軍越是深入俄羅斯境內,蘇軍的抵抗就越是頑強,不用過多的鼓動,最基層的官兵們就會出於保衛家園的樸素情懷和斯拉夫人的榮譽感拼死作戰。這也大大降低了德軍的推進速度。而且中國華北方面每週都會向蘇方通報日軍動向,還從7月下旬開始向日軍發起了局部戰術反擊。對於弱小的中國來說能在此時有這樣的行動牽制日軍讓斯大林甚是感動,一直到後來劉宗漢奪取外蒙的時候一直如此。
雖然一批批蘇聯軍人義無反顧的戰死沙場也無法彌補他們在軍事技術上與德軍的巨大差距。德軍一直在艱難的快速推進,到10月中旬,德國中央集團軍羣和南方集團軍羣分出的A集團軍羣已經對莫斯科形成夾擊之勢,眼看莫斯科岌岌可危,這時美英兩國
對日本的態度也嚴厲得就差最後通牒了。劉宗漢從各種跡象判斷日本馬上就要對美國太平洋艦隊動手。
這些跡象包括從9月初開始日軍先後向徐州方向和武漢、南昌方向發動了兩次大規模進攻。日軍這次進攻不以佔領實地爲目的,一直想尋殲中國軍隊主力,華北人民軍總參謀部判斷這是日軍對中國軍隊的預防性打擊。從田中隆吉傳遞的情報看,日本陸軍已經藉着侵華的幌子將部隊擴充到71個師團和大量獨立旅團和守備隊,海軍航空隊也裝備了新型艦載機和陸上攻擊機。在劉宗漢看來日本還藉着這次作戰試驗新兵器和新戰法,比如在兩次戰役中都使用了空降部隊。在這個世界上人民軍可以說是使用空降兵的先驅,對空降作戰不是一般的熟悉,結果日軍在人民軍後方空投了兩百多空降兵是有來無回。對國軍使用空降兵的效果就不同了。第一次百十人的日本空降兵在日本轟炸機的配合下把守廣濟的曹福林的軍部給端了,把曹福林身邊的衛士幾乎打光。第二次日軍在田家鎮要塞對岸的富池口後方空降三百餘空降兵,嚴重擾亂了國軍的防禦,但是由於田家鎮要塞的守軍死戰不退,正好趕上常凱申公調陳庚所部人民軍反擊廣濟,人民軍及時出擊殲滅了突入的日軍才奪回了富池口。
你說你日本人本來就頭腦不靈活不老老實實玩玩兒拼刺刀,搞什麼空降作戰呀。一個空降兵的價值能是普通步兵比的嗎?竟然把空降兵當敢死隊用,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不過這倒是讓劉宗漢知道日軍南下作戰時肯定會有空降作戰的戲碼。
這兩次戰役除了日軍的空降作戰比較新穎以外,日軍很多新兵器也紛紛登場。比如說輕便型的90mm迫擊炮一看就是仿製的人民軍82mm迫擊炮,只是口徑變了。再比如仿捷克式機槍的輕機槍、新式攻擊機,在日本艦隊逼近連雲港炮擊時,出擊的人民軍飛行員報告日本軍艦裝了新型防空火炮,這是來找人民軍當陪練的啊。
有時候噹噹陪練也不錯,可以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水平。這兩年華北這邊也沒閒着各項工作正在按照計劃穩步推進。從歐洲運來的二十萬猶太和其他民族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加入使華北的製造和研發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三個分佈在山西、陝西、豫西重工業基地羣已經初具規模,能夠提供系列工業裝備和武器裝備。三個大型氮肥廠已經進入正常運轉期,幾百萬畝旱田興修了水利設施,農村合作社中牛馬已經比較普遍。寧夏、甘肅和新疆的哈密、迪化周邊地區已經完成土改,這那裡若有人還用族羣矛盾挑撥離間的話一定會被大口啐一臉唾沫。誰不知道是人民政府分給老百姓土地,讓老百姓不再受地主和巴依老爺的欺壓?那些漢人和洋人是佔了地,可是人家教咱怎麼種糧食收成更高,人家蓋了工廠要用當地工人,只要你識字會說漢話就能當工人拿工資。再說蓋工廠的時候當地人去幹活是少拿錢了還是政府少給誰家置換出工了?有了這些社會的進步打底,後方絕對是穩固的。
中外技術人員經過兩年的努力總算解決了鐵路在風區遇到的問題,把蘭新鐵路修到了哈密。鐵路一通,內地的人員和工業裝備就可以運進新疆,新疆出產的糧食棉花毛皮也可以運往內地。鐵路修進新疆讓華北的實力大大增強。江天闊得以在新疆佈局工業,爲利用猶太人的資金和技術開發新疆奠定了基礎。
在蘭新鐵路暫停建設的一段時間裡,修築蘭新鐵路的鐵道兵被抽調到東線。在這裡從張家口到前線之間一條窄軌鐵路已經鋪設完畢,向前線輸送物資的能力大大加強。往日摩肩接踵向前線運送物資的挑夫隊和小車隊已經不見了,代之以每天在鐵道上奔馳的小火車。由於內蒙古勘探出大型煤礦、鐵礦,通往歸綏等地的鐵路也開始規劃。
金屬產量仍然卡脖子,但是經濟委員會還是強制停止小礦井和小冶煉作坊的生產。這些小規模開採和冶煉污染太大,效率太低。爲了避免污染土地、節約資源和人力必須要關停。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那麼緊張的時候了,不但華北的幾個鋼鐵基地持續擴產,而且四川劉湘創辦的鍊鋼廠被常凱申擴建已經達到年產量一萬噸的規模。常凱申公爲了從華北換取更多的武器和物資還在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雲南大量開礦並讓華北派遣技術人員就地建廠冶煉在賣給華北。廣西的李宗仁也邀請華北技術人員到廣西去幫助開礦建設冶煉廠。這樣華北現在理論上是在運用全中國的資源,壓力自然小了許多。至於技術人員則有很多現成的,從1927年以來已經培養了數萬大學畢業生,再加上從歐洲來的萬餘技術人員,華北的技術力量空前雄厚,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生產能力的積累。
生產和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新裝備的研發。隨着飛機飛行速度越來越高,飛行員在飛機高速狀態下生存機率很小,於是1940年底,華北空軍開始裝備彈射座椅。這大大降低了飛行員損失率。1941年初,華北空軍的對空火箭裝備了近炸引信,大大提高了對敵機的毀傷效率。因此,在日軍對中
國進行的預防性打擊中沒有敢深入華北進行轟炸。
技術人員數量的增加和水平的提升使航空研究院能夠一次拿出兩種新戰鬥機型號。一種類似“殲6”的放大型,很多零件和“殲6”通用但是採用新翼型,比“殲6”飛得更快、更敏捷,火力更強大,作爲前線戰鬥機和截擊機使用。另一種戰鬥機裝備1725馬力氣冷發動機,新翼型、空戰襟翼,就連發動機的廢氣也向後噴出增加了十幾公里的時速。其最高時速可以達到699公里,並且水平機動性接近日本零式戰鬥機,爬升性能則超出甚多。其以空戰爲主要任務時只使用機內燃油作戰半徑就可以達到一千五百公里,是真正的制空戰鬥機。空軍決定用新型前線戰鬥機替代原來的“殲6”各種改型,不過新飛機仍被命名爲“殲6大改”,制空戰鬥機則被命名爲“殲7”。航空院還給“殲7”同時設計了加裝空中加油裝置的改型,只是劉宗漢認爲現在還沒有必要便沒有生產。
爲了能夠轟炸東京,航空院研製出了空中加油裝置,並把兩架TB3轟炸機改裝成了空中加油機,一箇中隊的“轟3”正在進行空中加油訓練準備給裕仁點顏色看看。“殲5”戰鬥機現在則被改得面目全非。航空院新設計了更加纖細的機體和半埋式彈倉,更加裝加厚重的裝甲和兩門25mm加農炮以及10個火箭發射導軌讓“殲5”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強擊機,以“強2”的序號入役。
陸軍的新式武器也在不斷涌現。人民軍在完成7mm口徑子彈的換裝後已經開始逐步給一線部隊換裝以63式步槍爲原型設計的自動步槍,再配合7mm班用機槍和7.92mm通用機槍、7.92mm狙擊步槍以期形成完善的班組火力配系。劉宗漢下一步準備開始進攻,攻擊手段就必須完善,讓戰士們抱着爆破筒去炸碉堡的事情要儘量避免。採用德國技術的57mm和82mm無後坐力炮已經設計定型,自有技術的40mm火箭筒及其彈藥早已經存了一倉庫。炮兵部隊開始列裝新型75mm山炮、105mm山炮、85mm加農炮、130mm加農炮、152mm加榴炮和12管90mm火箭炮、6管127mm火箭炮。所有的新型身管火炮都設計有炮口制退器,使用輕型炮架,使火炮能夠儘量跟隨攻擊部隊前進。
命名爲“獅”的新型主戰坦克也完成了測試。“獅”式坦克的作戰條件想定是進行集團突擊,劈開敵方防線或迂迴進行大縱深突擊。這種想定肯定會使“獅”式坦克必須經常正面突破敵人的陣地,面對敵人的坦克和反坦克火力,抗打擊能力必須要強,而且其損耗肯定比“虎”式坦克要大,所以被設計成既有強大的火力和裝甲又儘量成爲低值易耗品。由於“獅”式坦克採用發動機橫置的佈置使坦克長度降低,需要裝甲包裹的面積較小,如此“獅”擁有27噸的戰鬥重量的前部裝甲達到75mm。其擁有一個類似T54坦克的半蛋形炮塔,裝備85mm坦克炮和一挺並列機槍,裝備的400馬力柴油發動機和寬履帶讓“獅”在各種地面上行走如非。但是半蛋形炮塔限制了火炮的俯仰角,無法在企圖較大的地形作戰。出於控制成本的考慮坦克的行走系統和操縱、觀瞄系統相比“虎”式也比較簡易。但是作爲集團作戰的坦克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援,簡易的系統也將就能用。當然,“獅”還有一個全面提高版的兄弟被命名爲“雄獅”,只是價格更高,需要更多的生產工時所以沒有投產,只是計劃用其底盤生產一批122mm和152mm自行火炮。
這些新式武器的效能相對於日軍同類武器來說已經很強大,但生產速度太慢。其中原子彈的開發在原子研究所實際觀察到原子裂變會產生巨大能量後已經實質性實施階段。要建立核工業需要大量投入,江天闊不得不擠佔軍工生產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核工業建設中。在秦嶺、太行山和戈壁中要建立一系列工廠和試驗場的工作象巨獸一樣吞噬着本該供應部隊換裝的物資,這已經讓前方的將領甚多怨言。開發原子彈是個絕密的工作,華北政府和軍內高層知道此事具體情況的也不超過20人。由於人民黨和赤黨高層在此事上高度一致才把將軍們的怨氣壓下去。姚鬆志從歐洲一回來就消失了,因爲他被任命爲原子彈研製的具體協調人不能見光。
1941年10月底德國中央集團軍羣逼近莫斯科,仍然看不到蘇軍遏制德軍前進的勢頭。此時英美對於日本的態度已經強硬到無以復加。10月17日,英國重新開放中緬邊界,允許中國購買的任何物資通過。這明白無誤的就是表示和日本決裂,當然也可能有希望中國加強一點力量,能在日本和英美開戰之後起到牽制日本的作用的想法。
10月27日,英美宣佈將在12月前對日本實施完全的石油禁運,這是在逼着日本宣戰。劉宗漢一邊擔心南洋那邊的安排一邊隨時準備聽珍珠港的炸彈響。
果然,11月16日,星期日,世界各國的電臺瘋傳日本襲擊了珍珠港,日本也對英美宣戰。終於打起來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