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所謂!”曹操笑道:“我們這邊本來就是幾方勢力的聯盟的,想來即便是有什麼變故,自保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這個自然不用多說,姜軍這邊,那是整合了中原、北方的幾個大州的勢力過來的,實力之強勁,自然不用多說。
衆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卻是沒有多說什麼。
“那麼,這邊益州聯軍的實力如何呢?”呂布開口詢問道:“若是還可以的話,那就正好兵分三路了。若是不行,僅僅攻擊兩路卻也沒什麼。”
“我們這邊過來只是一部分而已!”張魯笑道:“益州大軍在成都那邊也是整裝待發了。雖然南蠻也是一個問題,但是無疑因爲之之前有諸葛先生和南蠻之間的爭鬥,也算是讓他們有了改變,卻是還能夠交流一番!”
南蠻:中國最古老的原生民族。是世界稻作文明、海洋文明的創造者;茶、陶器、漆器、手工業的發明者;世界女神祭祀、南蠻爲世界古老民族之一。
這裡說的南蠻,自然不用多說,乃是以孟獲爲首的南蠻少數民族部落聯盟。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分3路徵南中牐現心誆炕炻遙綆Q夷帥高定元部下殺雍闓牐匣翊⑽琢鞝。諸葛亮以孟獲在當地夷、漢人中威望甚高,乃採馬謖“攻心爲上”之策,定計將其生俘,縱歸使更戰。凡7縱7擒,孟獲乃心服。當年秋,南中四郡(越嶲、益州、永昌、牂柯)悉平。諸葛亮大量起用當地少數族的上層分子,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爲官,孟獲爲御史中丞。並以南中的牛馬特產充實蜀**資。自此終諸葛亮之世,南方無大叛亂。
無疑,正是有了這樣的條件基礎,使得南蠻比起其他四隅蠻族要容易溝通。
所以,這次事情,還有諸葛亮等人牽線,南蠻似乎也直接加入其中,那麼在對鬱林郡出兵的時候就簡單了。
“哦!說說看,益州有多少實力?夠不夠你們單獨作爲一軍的?”曹操笑道。
“剛剛說的,南蠻雲南乃是最難防,是以有虞氏對他也有很大的影響,南蠻方面基本上是全力出手,實力非常強悍!”張魯笑道。
說起南蠻,首先要說的不是孟獲或是祝融夫人等,而是兀突骨。
兀突骨,南蠻烏戈國之主,
是身長十二尺的巨漢。孟獲遭到六擒六縱之後向兀突骨救援,兀突骨親自帶領兩名兵長土安、奚泥及三萬藤甲兵去攻蜀。在連勝魏延十五陣之後,追擊至蟠蛇谷,被諸葛亮埋伏,以火攻反擊之,兀突骨及其三萬部下全部戰死。
其中,最爲關鍵的一點在於藤甲軍,乃是赫赫有名的兵種之一,除了畏懼火攻,可謂是沒有其他破綻的。
無疑,這種歷史本身就有的兵種,那是直接能夠獲得大幅加成的。
另一方面,兀突骨更是後世現代新文學之中涉及的人物,直接就是認爲他是三國時期力量最大的。當然,是光指力量,而不是武力,這個不同多說,最突出的就是白馬銀槍趙子龍,所謂巧力,正是技巧的典範。
但是,不管怎麼說,兀突骨的實力卻是毋庸置疑的。
孟獲不說,前面已經說了,下一個就非常重要的就是祝融夫人。
南蠻大王孟獲之妻,傳說爲火神祝融氏之後裔,於三國演義第九十回登場。祝融夫人以丈八長標爲兵器,背插五口飛刀,百發百中。三江城被諸葛亮取得後,祝融替丈夫出陣,以飛刀傷張嶷之手,又用絆馬索擒下馬忠,生擒了二人;然而因受不住趙雲、魏延挑釁,深入敵軍陷阱,旋即被馬岱以絆馬索擒下。最後孟獲以張、馬二將換回夫人。後來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孟獲表示永不再反,夫人亦隨之投降。
大家卻都清楚,南方屬離火方位,更是朱雀密境所在。祝融夫人號稱祝融後人,也不是空穴來風,此人獲得了不少秘境、古族傳承,非同小可。
至於祝融氏自然不用多說了,祝融,本名重黎,中國上古帝王,以火施化,號赤帝,後尊爲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古時三皇五帝三皇之一,葬衡陽市南嶽區。據山海經記載,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盡頭衡山,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相傳名爲《九天》,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另一說祝融爲顓頊帝孫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黃帝賜他姓“祝融氏”。在日常用語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詞。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之陽,後人爲了紀念他,就把南嶽最高峰稱爲祝融峰。
而關於祝融的辨析,卻也不用多說什麼。若是什黃帝子孫或是炎帝子孫,試問就連炎黃都沒有說是什麼神,雖然後面有牽強附會說是五方天帝,但那是幾大聖皇都出現之後的事情了,比起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等要晚了不少。
這個道理很簡單,也可以說一說。
祝融、共工也就是所謂的重黎之類的而言,是炎黃子孫。那麼他們的神話開始,流傳火神之類的要到什麼時候了?
但在這個時候,五方天帝其實還有問題,南方炎帝不說、東方伏羲還有中央黃帝自然都是早期的聖皇不說,但是另外兩位呢?顓頊帝和少昊帝卻也是五帝時代,遠古時期即將結束的時候的聖皇,兩者基本沒什麼先後,試問把他們神話要什麼時候了?而且,在這些時代之前就有那些大神了吧?
別的不說,就我們前面提及的那個故事,公共怒觸不周山,若是顓頊帝時期,女媧怎麼來?那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當然,硬要說女媧成神了那就沒什麼意思了。
另一方面而言,前面句芒也出現過了,後面會有什麼變化,其他遠古氏族的傳承是不是會以各種方式出現呢?
不過,話說回來,火乃是暴虐、侵略的屬性,說以火神祝融其實也是以戰鬥甚至破壞而聞名的。
前面就提到過,火神祝融這個天界的劊子手,要我說,可以稱之爲劊子手之一更加貼切。
首先就是討伐共工,將之擊敗。
這個說過多次,應該是當初遠古天皇時期,風族也就是伏羲所在氏族的傳承,伏羲禪讓於女媧。不管是什麼原因,肯定是有這個事情的,否則若是伏羲一直擔任聖皇,莫非女媧沒有擔任過聖皇嗎?這卻不是吧。
這個時候,北方的諸侯共工就不滿意的,甚至不惜起兵謀反。
而女媧剛剛上位,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就請了天下諸侯之一,天皇麾下的老臣祝融幫忙征討共工。
另一個事情剛剛也說過了,堯帝時期,洪水滔天,浸山滅陵,黎民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堯帝下令鯀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過去了,毫無成效。後來,鯀知道天上有一種稱爲“息壤”的寶物,只要用一點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起來,積成山,堆成堤,於是鯀想辦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間。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終於漸漸看不見洪水蹤跡了。但是,天帝知道息壤被竊,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鯀殺死,並奪回餘下的息壤。天帝還命祝融監視人間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權。由於祝融屬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爲一神,兼任南海之神了。
無疑,有這樣的戰果,稱之爲劊子手卻也說得過去,當然,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卻不好說。
其實,要說劊子手,我更加傾向於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那就是應龍。
以黃帝爲首的黃河流域部落與以蚩尤爲首的長江流域的部落發生戰爭,雙方都使用各種神奇的動物來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擅長“畜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長呼風喚雨之靈物,本領較應龍更勝一籌,大雨飄向黃帝這邊。黃帝處於弱勢,就請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一舉殲滅蚩尤部落。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歸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裡。龍屬水性,所居之地,雲氣水分自然而然會聚起來,這就是南方多雨的緣故。許多年後,應龍復出,助天禹譚水脈,開江河,成爲治水功臣之一。
無疑,這些僅僅是宣揚應龍功績的時候,但是卻有另一本非常重要的典籍我們不得不去看重。
《山海經》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1,殺蚩尤與夸父2,不得覆上,故下數旱3。
旱而爲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1應龍:傳說中的一種生有翅膀的龍。
2蚩尤:神話傳說中的東方九黎族首領, 以金作兵器,能喚雲呼雨。
3數:屢次,頻繁。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1,逮之於禺谷2。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3,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1景:“影”的本
字。2逮:到,及。
3又殺夸父:先說夸父因追太陽而死,後又說夸父被應龍殺死,這是神話傳說中的分歧。
雖然說這其中有什麼矛盾、分歧,但是很明顯,山海經多多次提及了同一個事情,應龍殺蚩尤、殺夸父。
其中的意義,不用我說動。蚩尤與夸父,當然還可以加上刑天等,乃是遠古神話之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一羣人,而這個時候的應龍無疑就好比是當權者手中的屠刀,稱之爲劊子手一點也不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