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

徐平理好袍帶,對王堯臣道:“我們到建春門一帶走一走,那裡最近熱鬧得很哪!辛辛苦苦忙了一年,現在到了結果子的時候,總得過去看一眼。”

王堯臣笑道:“雲行最近是公務纏身,出去走得少了,那裡我已經去過幾次了呢!”

一邊說着,兩人一起出了轉運司衙門。

一出門,譚虎急匆匆地跑過來,遞上一封書道:“都漕,孫沔離開河南縣時,寫了這一封書,說是一定要交到您的手裡。”

徐平接了過來,隨手打開看了,無非是對昨天自己在徐平面前失態表示後悔,希望徐龍圖大人大量,不記舊惡云云。徐平看過,便收到了袖子裡。

王堯臣搖着頭道:“這個孫沔,在你面前桀驁不恭,着實是失讀書人的體面!他怎麼又寫書來,難道心裡還不服嗎?”

徐平搖頭:“伯庸想得差了,孫沔是惡,不是蠢,事情他總是能夠想清楚的。來這一封書無非是爲昨天的失禮道歉,一是不要把我得罪得太狠,再一個讓我知道他明白其中委屈。”

王堯臣聽了點了點頭,笑了笑:“如此說來,他果然不蠢!”

昨天徐平對孫沔的處置是相當重,但讀書人的臉面還是給他留着的。孫沔落到今天這一步田地,首先是糾結分司官員裝病鬧事,被王堯臣抓了現行。地方就是地方,州縣的權威是必須要保證的,得罪了王堯臣孫沔就在京西路成了孤家寡人。最重要的,童大郎的潛逃留下了巨大的虧空,不填上這個虧空,誰都支撐不住孫沔。最後無可奈何,童主管用自己的命堵一衆要債人的嘴,但能不能堵住,可是兩說。

雖然家裡管事的,店裡幫着做生意的,都叫主管,本質上卻有很大不同。一種只是純粹的僱傭關係,做一天事拿一天的錢,主僕只是習慣上的觀念,法律上並不適用。還有一種是與主人住在一起,料理一切雜事,很多時候可以直接代表主人,這是真正的主僕。

童主管毫無疑問是第二種,在法律上,他與孫沔的關係是“同居共財”。用徐平前世的法律關係作比喻,最常見的“同居共財”的關係是夫妻,而夫妻的共同債務,顯然不會因爲一方的去世另一方就能夠得到解脫。既然童主管是孫沔家裡“同居共財”的奴僕,那他即使死了,債務也應該是向孫沔追討,他並沒有這麼容易脫身。

徐平只是貶了孫沔的官,並沒有破他的家,這一點做官的人都清楚,還是給他留了餘地的。面對面的時候,孫沔一是一直擔心被追討餘債,再一個性格使然,一向桀驁不馴慣了,怎麼也不低頭。徐平命令他必須要在天黑之前出城,固然是對他的懲罰,也是防止他被債主糾纏的預防措施。現在他要離開了,必須要來封信,向徐平說明自己是知道這一點的。要是連一點都不做,那就是真蠢,蠢就無藥可醫了。

這個年代被奴僕連累,從而承擔連帶關係,因此被處理的關員並不少見。王蒙正的兒子王齊雄打死老兵,託辭說是家裡奴僕打死,程琳的說法就是“奴無自專理,且使令與己犯同。”最終王齊雄被勒令除名。

主人是不能把自己犯的罪推給奴僕的,連帶關係跑不掉。徐平是因爲要給投錢到童大郎那裡的人一個教訓,藉此初步整頓一下金融秩序,才故意放過了孫沔。至於那些受了損失的分司官員和權貴之家,沒有御史一類人物給他們出頭,只能吃這個啞巴虧。

與王堯臣騎馬,帶了譚虎等幾個隨從,徐平一路來到了建春門內。

此時日上三竿,建春門大街上人頭攢動,車水馬龍,簡直跟京城大相國寺一般熱鬧。

在一處茶鋪前面下了馬,譚虎牽馬到一邊拴了,徐平對王堯臣道:“這纔沒幾天不到這裡,怎麼這麼熱鬧?最近天天如此嗎?”

“怎麼可能天天這樣?現在是一天比一天熱鬧!”王堯臣在凳子上坐下,順手展開了手中的摺扇。“棉花剛進城的那幾天還沒什麼感覺,自從棉布織成開始發賣,城裡便就像煮開了的水一樣,快要趕上京城了!”

徐平在王堯臣對面坐下,看了一會,問道:“城內幾個地方這樣?總不可能處處如此。”

“建春門這裡,主要是東邊和北邊來的客商,加上紡紗、織布、印染、製衣一應行當都在這裡,是最熱鬧的。其次就是長夏門,那裡是南來的客商,再加上棉花也是從那裡運進來,貨場都在那裡。其他地方,倒是沒有這麼明顯。”

徐平道:“那你可得多上心了,外地人多的地方,最容易出事。特別是這些來西京城做生意的,身上財物不菲,很容易被人盯上。”

王堯臣笑道:“託錢莊的福,現在交易大多都是在錢莊交割,做生意的人身上的錢財並不多,少了很多亂子。府裡縣裡都還上心,城裡還算平靜吧。”

“那就好,設立錢莊,本就是爲了交易方便,其他都還在其次。”

王堯臣嘆了口氣:“你這錢莊設的好是好,只是有一件不方便,有些坑人。”

徐平一驚:“哪一件不方便?以前沒聽你提起過啊——”

“錢啊,現在交易在錢莊交割,貨物運出去了,府縣也收稅了,但是見到不錢啊,只有錢莊賬上的一個數字而已!雖說我也知道那錢少不了,但不在手裡,總是心慌!”

徐平笑着擺手:“你怎麼也跟個鄉下土財主一樣,非要看見那黃的白的才安心!只要不誤了發俸祿,做什麼事都不缺錢,幹嗎在意那些!”

“雲行,我不能不在意啊!現在外地來的客商,那些帶着金銀輕貨的還好,大多可都是用的飛票。我河南府賣棉布出去,不但是見不到銅錢,飛票上的錢還要搭進去不少!現在棉布才賣出去多少?開封府的飛票已經欠了我數十萬貫計!還好,現在棉布多了,絹也不是輕貨了,加上這一條,周圍州縣全部都在欠着河南府的錢!”

行商都是在當地把銅錢存進去,領了飛票到目的地兌換,西京城便就是他們來兌的地方。以前的交易規模小,有來有往還感覺不出來,現在棉布是大宗交易,每天因爲兌其他州府飛票河南府就不知出多少銅錢,沒有錢莊現在王堯臣已經破產了。

(身體不好,今天只有一更了,大家見諒。另推薦一本《大明之帝國再起》喜歡明朝的朋友可以過去看看,老作者的書,質量還是有保證的。)

第93章 王師北來第60章 騷亂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148章 轉折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62章 劉員外第227章 拼桌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49章 事發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章 桂州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111章 李覯第28章 月夜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28章 換相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28章 優遷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36章 折騰契丹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209章 階下囚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56章 緊急措施第70章 兩個榜樣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77章 交涉第31章 造紙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48章 轉折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40章 道理第53章 秦二第97章 雪中論兵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14章 心經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22章 兩個小孩第23章 生意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3章 治術(四)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26章 峰迴路轉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0章 治術(一)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5章 閒事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47章 帶毒的餌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77章 賬目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04章 學生第24章 嫉妒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62章 政壇動盪第3章 洞房第2章 黯然離去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14章 盛宴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11章 根源第57章 夜戰(上)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17章 乾脆搞大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章 太后崩殂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59章 掃雪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93章 新鐵錢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62章 宰相氣度第29章 邕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