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春忙

春天的風從河邊吹來,吹在人臉上暖洋洋的,像少女的手輕拂臉頰,帶着楊柳新芽的清香。

秀秀和蘇兒並排站在一起,看着徐平帶人攪拌一盆盆石灰水。春天的陽光照在她們臉上,她們的臉龐晶瑩而顯得有些透明,輪廓帶着淡淡的光芒。

秀秀滿臉都是好奇,蘇兒卻不時搖一搖小腦袋,並嘆一口氣。

看着徐平帶人把選好浸過的稻種倒進石灰水裡,蘇兒忍不住道:“秀秀,我跟你說,官人這麼做肯定是亂來!我是水鄉人家,從小就看人家種稻,從來沒聽說過還要用石灰泡稻種,那不都燒死了?”

秀秀不服氣地道:“官人是有道理的,你什麼時候見他錯過?你們水鄉人家也不一定就會種稻了,官人說我們這裡幾百年前也是種稻的!”

蘇兒嘟起嘴:“你聽他哄你!要不是先帝推廣占城稻,連兩淮現在也是不種稻的,更何況是這裡!”

秀秀扭頭不理她:“偏你知道得多!”

蘇兒搖着小腦袋:“我聽宋大伯說的咯,他種了一輩子水稻,有什麼不知道的?官人從小連水稻長什麼樣子都沒有見過,就瞎指揮,誰肯信他?哦,除了你,一天到晚在他身邊轉,纔會被他唬了!”

秀秀轉過身子,賭氣不再理蘇兒。蘇兒搖頭晃腦,卻是得意得很。

徐平是從來沒有種過水稻,但從前世帶來的基本知識還是有的。水稻不容易發芽,種子需要處理。此時已經有選種、曬種、浸泡的程序,但選種是靠人工用簸箕把不實的挑出來,他改成了用黃泥水浮選,在他前世,這是很多作物通用的選種方法。

宋老栓從來沒見過有人用過這法子,打死不從,徐平沒辦法,必須要尊重他這個專家的意見,確立他的權威,不然以後就會亂套,便自己帶了人,劃了幾十畝的實險田,使用自己的方法。

其實苗田裡已經種了兩畝地的秧苗,用宋老栓的傳統辦法,徐平拿來作訓練用的。此時莊裡幹活的莊客已經達到了七十多人,在莊院外面成家的都已經有十三戶,但種過水稻的只有六個人,最權威的還是宋老栓。

徐平怕到了起秧插秧的時候這幫沒見過水稻的北方漢子把事情搞砸,特意種了兩畝地的秧苗作訓練用,先把他們培訓得熟練了,到了那忙得連飯都吃不上的時節纔好派上用場。

人多了徐平本來想依然按照自己先前那軍隊的方法組織,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既省心,又提高效率。結果被林文思訓了一次,這個時代,帝王最怕的就是底下臣民造反,私人訓練軍隊是極犯忌諱的事,嚇得他趕緊改了,借鑑保甲法管理莊客,只是保留了一支二十人左右的巡邏隊,由莊客輪差。

選完種,浸好,徐平又提出用石灰水消毒。因爲水稻的病害很多是由種子一代代傳播的,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發生。這種方法宋老栓更沒見過,而且石灰水的腐蝕性也使他心生恐懼,徹底與徐平分開作業。

從選種開始到水稻苗育好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徐平也有意把育期拉長一些,一是壯苗容易成活,復青更迅速,再一個也是爲了以後稻麥兩作準備。位長育苗期,小麥提前種在水稻行間,此地的氣候可以實行一年兩熟。

其實水稻的育苗移栽技術成熟推廣到此時並沒有多長時間,應該是在中唐時期纔在江南大規模應用,以前還是以直播種植爲主,此時直播卻已經基本消失了。而在徐平的前世,直播技術卻又再次興起,因爲插秧機械化的效果極不理想,直播可以提高效率節省人力。但在這個時代,種子技術、肥料以及其他基礎科學都差得太遠,直播完全沒有優勢,並沒有推廣的必要。

林文思閒着沒事,沿着南河兩岸欣賞了一會風景,便與林素娘一起站在一邊看宋老栓帶人浸稻種。徐平的想法太怪異,林文思欣賞不來,只是一邊看宋老栓忙一邊說着閒話,懷念在舊鄉的少年時光。

把稻種處理好,還沒有到中午,衆人在河邊坐了休息一會。

陽光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微風吹過的河面閃着銀光,偶爾一隻翠鳥被驚起飛速地穿過柳枝,明媚的春光讓人沉醉。

秀秀和蘇兒手拉着手一個一個看過浸着稻種的石灰水盆,裡面的稻種顆粒分明,水也清澈,一齊道:“這也跟清水沒什麼不一樣!”

徐平走到林文思身邊,行過了禮問他:“老師,再過五天就是三月初三了,金明池龍船競標,我們一起去遊玩不好?”

“好,我也約了幾個好友。”林文思臉現笑意,“不知不覺,來到這裡也快一年了,時光飛逝人易老。對了,你最近學業如何?你最近事情太多,我也沒有督促,不要荒廢了。”

徐平恭敬地答道:“都在看書,不曾放下。石曼卿最近要放外任,正在選官,沒有什麼事情,我也多向他請教。再者說了,去年殿試取的人不少,今年只怕不會再開科了。”

林文思淡淡地說:“話雖然如此說,學業卻不可放下。讀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日也不可荒廢!”

這種道理徐平前世不知聽了多少,不想再談這個事情,便問旁邊的林素娘:“三月初三,你隨不隨我們進城?”

林素娘看看父親,小聲說:“只怕不太方便。”

林文思笑着搖搖頭:“有什麼不方便?我要去會友,你們兩個作伴就好了。晚上我們在京城裡都有住處,擔心什麼?”

林素娘微微紅了臉,小聲道:“那我也隨你們一起去。”

蘇兒拉着秀秀悄悄湊了上來,聽到這裡,急忙問道:“那帶不帶我們去?都說那個日子多麼熱鬧,我還沒去看過呢!”

林文思道:“都去!都去!在這鄉下一年了,都去散散心!”

說會閒話,徐平見許多莊客都躺在草地上,在懶洋洋的太陽下快睡着了,不敢再歇,一會只怕都不想動彈了,便對林文思道:“你們在這裡看柳,我去招呼莊客去地裡,地要再整,有些農具也要再試試。”

林文思點點頭,微眯眼迎着春風看着河邊的兩排綠楊柳。

把莊客招呼起來,徐平對高大全和孫七郎道:“你們兩個把新制的車帶上,我們到地裡試試,別到用的時候出問題。”

兩人應諾去了,徐平與徐昌帶着莊客到了水壩旁邊的水田裡。

此時田裡放了水,正在灌地。因爲是鹽鹼地,第一次種植要多灌排幾次,洗去鹽鹼,最後再蓄水種稻。所以現在的水都是過兩天要排出去的,然後再耕耙整齊。

等高大全和孫七郎帶了幾個莊客把水田的運輸車擡來,徐平讓他們放到水田裡,捲起褲腿到地裡看鐵輪陷進泥裡的情況。

推動一下,發現還可接受,徐平便對高大全和孫七郎道:“你們兩個去坐着,我再看看!”

兩人坐上去,徐平見並沒陷下多少,便道:“好了,動起來走兩步!”

泥地裡啓動比路上又艱難了許多,兩一下憋紅了臉,徐平急忙對其他莊客道:“幫水推一推,泥地裡動起來太難!”

幾個莊客搭手使一把勁,車子便動了起來,在泥地裡緩緩前行。動起來之後便輕鬆了許多,高大全和孫七郎兩人便能騎着前行了。

徐平是個莊客坐到車上,一人上去車子前行便已吃力,再上去一個人,高大全和孫七郎便瞪起了眼珠,動不大了了。

徐平心中暗歎了口氣,看來這車子也只好運秧苗了,施把指望不上。好在收稻的時候田裡的水會放幹,運收的稻穀應該也可以。

第215章 妥協第152章 糾纏第70章 蜀兵入隴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1章 黃白朮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14章 盛宴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15章 妥協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127章 大捷第7章 貴人相助第93章 新鐵錢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5章 理政(一)第195章 衝突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9章 詠梅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41章 亂局第104章 多賣酒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章 錢能通神第101章 抽血第58章 仙人跳第12章 空調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9章 準備抓人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272章 換將第7章 實際演示第59章 掃雪第8章 通判廳第67章 決心已定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110章 小大人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31章 造紙第93章 新格局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288章 分岐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2章 準備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2章 治術(三)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23章 蔡襄之錯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75章 弒父第25章 對決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31章 牛官司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10章 野味第42章 劉小妹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50章 大典(上)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24章飛來橫財第40章 清香白酒第3章 進城第23章 生意第64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