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許願

穿上官袍,徐平迎着窗外的陽光眯起眼睛,就這麼看了一會,突然就打了一個大噴嚏。

輕輕抖了一抖,徐平只覺滿身舒暢,猛一回頭,卻看見秀秀正在不遠處的臉盆架前用奇怪的眼光看着自己。徐平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看了看自己,沒什麼不正常,再擡起頭來卻發現秀秀還是在那裡看自己。

見秀秀雖然已經收拾得整整齊齊,但臉上猶有一抹潮紅尚未褪去,行動間也有些不太自然。雖然說不出哪裡不對,但就是跟平時的樣子有些區別。

猛然間想起,昨夜自己和秀秀折騰了不少時候,剛纔那個樣子,該不會是被秀秀誤會了吧?趙禎因爲女人的事情,自己被磨得苦不堪言,整個朝廷都受到連累。現在朝廷裡的官員,人人談女色如猛虎,秀秀的心裡,莫不是想到了那方面去?

想到這裡,徐平急忙把剛纔鬆鬆垮垮的神態收了起來,板起面孔,正經穿衣。

秀秀忍不住,捂着嘴笑了笑,對徐平道:“天時不早,官人快來洗漱吧,一會不知道有沒有客人上門。我們在外爲客,不好過於隨便了。”

洗漱過了,秀秀端了早餐來,兩人一起吃了。今在早上秀秀倒是乖巧了許多,不再堅持與徐平分桌吃飯,只是還拘謹,只是喝了兩口粥,也不知道吃飽沒有。

見太陽已經高升,徐平到了客廳,叫過譚虎來,問他:“今天有沒有客人來?若是沒什麼緊要的人,上午隨我出去看看鄭州四邊的風景。”

譚虎叉手:“稟官人,沒什麼緊要客人。不知要到哪裡去遊覽?小的去準備。對了,陳相公聞說郡牧司李刺使要來鄭州,今夜要在夕陽樓擺個接風宴。”

“我們下午就回來,不會誤了時辰的。鄭州的勝景,管城附近的無非是僕射陂、列子觀、靈顯王廟和開元寺塔,好在都在城東,正好順路。我們便就先到僕射陂去,然後一路遊覽,最後到中午到開元寺,那裡的‘古塔晴雲’可是鄭州第一美景。”

徐平不是個喜歡遊山玩水的人,也沒有現在的讀書人那麼多的詩文才情,但不知爲什麼,今天就是想四處走走。其實那些風景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他的心裡並不怎麼在意。

此時的鄭州州治在管城縣,州城不大,五代戰亂之後更顯殘破,跟中原交通要衝的地位根本就對應不起來。城中最顯眼的就是建於開元寺內的舍利塔,開寶九年爲供奉高僧舍利所建。塔高十丈,是城中最高的建築,晴天登塔,周圍風景盡收眼底,是爲“古塔晴雲”。

遊過了僕射陂,路上順便看了列子觀,拜過廟裡的靈顯王,中午時分,徐平一行到了開元寺裡。這寺建於唐朝玄宗時期,是周圍最大的寺廟,香火鼎盛。

主持早就帶了寺裡僧人迎在外面,把徐平迎進寺裡,便就吩咐人安排齋飯。

徐平低聲對秀秀道:“我們還是不要麻煩寺裡,晚上有酒筵,有的是大魚大肉,何必在這裡吃菜受苦?和尚們要修行,我們又不修行。”

秀秀皺了眉頭,小聲說:“官人剛剛在靈顯王廟裡許過願,怎麼能夠對神明如此不敬!”

“靈顯王是道家神仙,歷朝皇帝欽封過的,這廟裡誰知供的是哪路和尚?”

秀秀白了徐平一眼,再不說話。

徐平無奈,中好陪着秀秀吃一餐齋飯。講良心話,開元寺爲了討好徐平,齋飯還是用心做了的。若是不提前說明,徐平也會吃得有滋有味,奈何提前說了是齋飯,徐平吃在嘴裡就再沒有半分味道。

勉強吃過了齋飯,徐平由寺裡的住持陪着,到了後面的舍利塔。

要進塔前,秀秀正色對徐平道:“官人,這塔裡供的是高僧舍利,是有靈性的,進了塔裡可不要說半句不敬的話語,不然會有報應的。”

見秀秀神態嚴肅,徐平不好讓她不快,忙整了整衣袍,面孔板了起來。

塔高三十丈,一共十三級,沿階而上,空間逼仄,塔梯又陡,並不輕鬆。或許建塔的時候故意建成這樣,先用登塔來測一測人的心靈不靈吧。

到了塔頂,空間稍微開闊了一些,人的心胸一下子就開闊起來。

住持宣了聲費號,對徐平道:“都漕可盡情觀覽勝景,若有需要儘管吩咐!”

徐平回禮:“住持費心了。”

譚虎搶先一步,到了塔邊上站住,上下左右都看了看,對徐平道:“官人小心,這塔絕高,若是風大就覺得有些站不穩。就是觀景,也最好不要到塔邊!”

徐平點頭:“無妨,我不是弱不禁風的小娘子。”

說完,拉着秀秀的手,到了塔邊。不過因爲譚虎的話,還是離着邊上有點距離。

此時晴空如洗,萬里無雲。周圍風光,不但是鄭州城,就連遠處的僕射陂,甚至是更遠處的金水河、汴河都清晰可見。更遠處的嵩山青翠如碧玉雕成,看着令人心喜。天際處一條玉帶,隱約間好似黃河。

徐平看着這風光,頓覺心胸開闊,好似天下盡在掌握,一股豪氣涌上心頭,只想對着塔外天空大喊一聲。自來到這個世界,他是第一次盡情地欣賞自然間的美景,再不帶一絲世俗的情感,只覺得周圍的景色美到了極點。

一陣微風吹來,秀秀不由自主地晃了一晃,徐平急忙手上用力,把她扶住。

在這麼高的地方,秀秀有些害怕,小心地向外看看,又飛快地閉上眼睛。待到過一小會,終於還是忍不住,睜開眼睛再看。

“官人,我們好像到了天上一般。”秀秀輕聲說道。

徐平扶住秀秀,對她道:“我們現在就是在天上,雲在腳下,人自然就上天了!”

見秀秀的臉色有些發白,徐平在她耳邊小聲道:“秀秀,你在靈顯王廟許的是什麼願?”

秀秀低聲道:“不告訴你!”

“我偏把我許的願跟你說。我在靈顯王像前,許願你早給我生個兒子。本來我還有些不相信,現在上了塔,不知怎麼就覺得那神明靈驗了起來,此願必將應驗!”

第67章 猜測第132章 柳八娘第111章 李覯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64章 善後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49章 事發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7章 我做好人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6章 難處第236章 狂徒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71章 戰場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138章 憤怒第61章 官吏鬥法第31章 探花郎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156章 破城第230章 審計司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4章 故人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243章 算賬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1章 潑皮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59章 合謀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48章 風波第34章 同年歡宴第21章 黃白朮第195章 衝突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42章 酒名第61章 入社第16章 嶺南故人第24章 留客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78章 要知恥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20章 破陣子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87章 地方耆老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68章 交權第19章 匪訊(上)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4章 邕州城外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78章 要知恥第51章 菩薩轉世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1章 酒精燈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64章 善後第75章 人質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47章 帶毒的餌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2章 星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10章 狄青第31章 攻略(三)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章 父老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54章 家賊第54章 官與民第142章 審問第239章 馬帥第62章 新場務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326章 惟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