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

軋出皮棉,徐平這裡省掉了彈棉花的過程,直接使用機器梳理,然後紡紗。粗紡之後是精紡,棉紗越來越細。

徐平的前世是用支來表示棉紗的細度,雖然有公制單位,習慣上用的是英制。徐平對那些完全不懂,自己另創了一套,用一兩棉紗有多少尺來表示。這個數字相當龐大,用起來相當不便,只能等後續重量衡制精確了再想辦法。

紡紗對動力的要求高了許多,不好再使用畜力,還是靠着人腳蹬。依然是一個人在一邊像騎自行車一樣,腳蹬帶動絞盤,利用齒輪傳動帶運紡車。

看着紡車上同時運轉的近二十個紡錘,蔡齊和一衆官員的眼睛都瞪了起來。可以這樣紡棉紗,也可以這樣紡絲麻啊,這個效率可比手搖的紡車高得多了。

以前的紡車只能單人操作的原因,是一些動作需要人手工作業。徐平這裡用機械把這些動作連動了起來,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如果有穩定的動力,比如水力,這些紡機可以做得非常巨大,效率會非常驚人。

看了一會,蔡齊忍不住,問徐平:“這種紡機,不知可否用來織絲麻?”

“可以是可以,只是去哪裡收絲麻來紡?鄉村裡的農婦,閒時就靠着紡紗織布賺點錢財,完朝廷的稅賦,又有多少能夠賣出來?”

蔡齊點點着,又搖了搖頭:“那也可以把這紡機做小一點,省織女無數力氣。”

“那自然可以,過個一兩年,三司的人手足了,便會做的。”

徐平說着,心裡有些無奈。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村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這些勞動力的成本極低。紡織機械做出來,這個年代的人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小型化,讓小農戶可以操作。完全商品化的工場,就要跟這些人競爭,相當不容易。

這是中國經濟的特點,不要說這個年代,徐平前世也面臨着一樣的問題。引進國外的大型農機,首先面臨的問題不是仿製生產,而是小型化。不小型化,在中國就沒有市場,而一旦小型化,工業化就要面臨小農經濟的激烈競爭。

想把農村的這種生產模式摧毀不是幾十年一百年可以完成的,惟一能做的,就是讓農民生產出來的也成爲商品。更多的勞動凝結在產品裡,便就有更高的價值,讓他們自己穿着不划算,寧可把自己制的賣出來,再去買工業化的產品。

越是純手工的越貴,越是批量生產的就越便宜,這纔是商品經濟的邏輯。只有如此,才能夠形成順暢的商品流通,讓農民也參與到商業鏈條中來。

從一開始,徐平對棉紡織業的定位就是取代以前手工的麻紡織業,而不是取代絲綢。絲綢有自己的生產邏輯,在棉布工業化生產之後,估計還可以存在很長時間。

只是隨着棉布流通,可能幾十年後,大宋就會流行起講究純天然,講究手工織造的風氣。說不定,也會有專門的商人去收農村的土貨,高價賣進城裡來呢。

一衆官員最感興趣的就是紡紗環節,對後面流水一樣織出來的布匹,反而沒有那麼大的興趣。還是那句話,這些機械織出來的布匹不夠精美,遠不能跟市面上的絲綢製品相比。提花織造技術的機械化相當複雜,遠不是徐平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只有用更長的時間,技術的自然發展,來解決這個問題。

時代的限制,衆官員對勞動效率提高帶來的好處還只是有一個感性的誰識,並不能從理論高度來看待這一句題。對官府來說,布帛是隨着兩稅收上來的,根本就不需要成本,生產多生產少,只有在布帛跟銅錢一樣是貨幣時纔有意義。而棉布,顯然是不能跟絲綢一樣做爲貨幣的,在他們眼裡的價值沒有徐平想的那麼大。

只有當財富是由人的勞動創造出來的成爲共識,勞動工具的發明和改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的意義,才能成爲一種理性的認識,明確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陪着大家參觀這些機器,徐平能夠明顯地感覺到一種認識上的疏離感,一種來自於內心深處的孤獨。不是這些人不夠聰明,這種認識上的錯位,是一千的時間凝結出來的。再是天縱奇才,也無法一步跨越千年的時光。

單純地說道理,很能改變這個時候人們的想法,越是聰明人就越是有自己內心的堅持,越是能以被說服。能夠從上萬舉子中脫穎而出的進士,沒有笨蛋,想讓他們改變已有的看法,靠嘴皮子是不行的,實際上他們大部分人的嘴皮子都比徐平利索。只有用社會上已經發生,將要發生的現實,才能讓他們的眼睛穿透千年時間的迷霧。

酸棗門外,喬大頭扶了扶自己頭上滿是洞的破范陽笠,理了理身上到處露出肉來的破布衣,擡起頭來,挺胸向城門走去。

一個守城的兵丁眼尖,一個箭步竄上來,扯住喬大頭,把他拉到一邊,摜在地上。

喬大頭猛地從地上蹦了起來,瞪着一雙大眼,對兵丁吼道:“你個廝鳥,爲何要摔爺爺?是要討打嗎?!”

那個兵丁被嚇了一跳,後退一步,扶住腰刀,惡狠狠地道:“這裡是京城,是什麼阿貓阿狗也能夠隨便進的?你是什麼人?從哪裡來?”

“爺爺是幷州人氏,從五臺山來。我跟你說,我這裡有軍情上稟朝廷,你莫要阻了我的路!小心以後官家怪罪下來,你個守城門的吃罪不起!”

那兵丁仰天大笑:“一個賊乞丐,也敢說有什麼軍情!我看你是得了失心瘋!快快滾一邊去,從哪裡來的回哪裡,不要來京城搗亂!”

喬大頭本就是個渾人,誰準了的事情誰能夠攔住他?以前陳老實在的時候,說話他還聽,陳老實一去,天大地大,天地間就是我最大,一個赤佬也敢對自己大呼小叫?

渾勁上來,喬大頭不理那個兵丁,邁開大步就向城門硬闖。

“哎呀,反了你了!弟兄們,一起上,把這個賊乞丐拿了!”

那兵丁招呼一聲,周圍看城門的一涌而上,把喬大頭按在地上。

喬大頭死命掙扎,身上捱了幾腳,不但還是不服,掙扎得更加厲害了。

正在城門洞裡面歇涼的監門官聽見動靜,急匆匆地跑了出來,看了看地上的喬大頭,問道:“怎麼回事?吵鬧什麼?天子腳下,誰敢胡來!”

兵丁報道:“地上這廝,說自己是幷州人,從五臺山來。節級,你看他身上穿得破破爛爛,明明就是個賊乞丐,進京城誰知道要做什麼歹事?小的看着不是路,把他拿了下來。這廝還不服,在地上喊打喊殺呢!”

一邊說着,兵丁一邊踢了一腳在地上扭動不休的喬大頭。

監門官左右看看,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路上幾乎沒有行人。對兵丁道:“把這廝綁了,不要讓他行兇。押到城門裡來,我慢慢審問。”

兵士應諾,取了繩子來,把喬大頭的手死死綁住了,一邊罵着,一邊推進城門裡。

監門官回到自己的桌子後邊坐下,喝了口茶,看喬大頭額上的青筋暴起,死命地要把手上的繩子掙開。

“噗嗤——”監門官笑了出來,“你這廝真是渾得可以!這麻繩極是結實,再是什麼大盜,手一捆,也得乖乖任我消遣,你這廝竟然還想掙開!”

喬大頭吼道:“放開我,憑真本事跟爺爺放對!”

“閉上你的鳥嘴,乖乖回節級的話!”旁邊的兵士擡腿踢了喬大頭的屁股一腳。

監門官慢條斯理地飲着茶,問喬大頭:“我問你,到底是哪裡人,從事什麼營生爲生,因何到京城裡來,有沒有投靠的親戚作保?”

喬大頭瞪着眼道:“你個什麼鳥節級,忒多廢話!我自是大宋治下良民,憑什麼就入不得京城?你管天管地,管得了爺爺我?!”

“掌嘴!”監門官吩咐一聲,向椅子上一靠,靜看好戲。

一邊的兵丁得了吩咐,到喬大頭面前,搶開胳膊,幾個大嘴巴噼裡啪啦,把喬大頭的嘴巴扇得腫了起來。

掌完嘴,那兵丁不忘又踢了喬大頭一腳:“節級問你什麼,老實答話!再敢胡亂言語,小心把你的舌頭割下來!”

好漢不吃眼前虧,喬大頭眼珠轉了轉,把嘴巴閉了起來。

“說,到底是哪裡人,爲什麼來京城,有沒有人爲你作保?”監門官慢條斯理地問道。大熱的天氣,正感到無聊,且拿這渾人消遣解悶。

“我是幷州人氏,因爲一個長輩在嶺南故去,火化了把骨殖帶回河東路。聽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我便到那裡做場法事,讓我那長輩來世投個好胎。”

“囉囉嗦嗦,忒多廢話!說你到京城來幹什麼?!”

“我在五臺山,發現了幾個蕃邦細作,這是國家大事,重要軍情,自然是急急忙忙地去報官。哪裡知道那個什麼鳥知縣,不但不聽我的,還把我打了一頓板子。爺爺是好欺負的?這便就到京城來,敲登聞鼓,天子面前告那個狗官的御狀!”

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87章 攻防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31章 端午(下)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310章 死局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288章 分岐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01章 陛辭第19章 宣詔使臣第34章 磨鍊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8章 春忙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32章 五等戶制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21章 煙花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51章 危機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章 太后崩殂第6章 召對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22章 新米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6章 難處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51章 綠影亭第33章 你是官了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78章 提攜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4章 茶法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4章 茶法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97章 布衣上書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章 太后崩殂第61章 官吏鬥法第57章 千里西來第82章 水淹三軍第95章 垂釣黃河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133章 矛盾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99章 刻書準備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68章 冬日牡丹第20章 早朝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6章 召對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1章 治術(二)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75章 僵局第315章 亂戰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18章 銀行(下)第117章 僵持第16章 煤球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