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刻漏社

剛剛入伏,天氣就一下子躁熱起來,前幾天還有些溫柔的太陽突然就變得火辣辣的。太陽底下站一會,不小心就要脫一層皮。

徐府的後園裡,小河從兩座山崗中間流出來,向右繞過一片茂密的竹林,之後便就變得寬廣,成一片大的淺水灣。灣裡種滿了荷花菱角,這個季節荷葉亭亭如蓋,一片碧綠。俏生生的荷花挺立在這翠綠中,綽約多姿,隨風搖曳。

過了竹林,水灣邊是一片草地,綠油油的如同地毯一般,不時還有幾朵不知名的小花從草叢裡探出頭來。草地的另一邊,靠着水灣是一排十幾株大柳樹,遮住了偌大的陰涼。柳樹陰涼的外面,則種了楓樹、玉蘭、石榴和木槿等小型花樹。

草地靠着水灣的地方,一道土堤伸進荷花叢裡,盡頭建了一處涼亭,正好接住旁邊大柳樹遮出的陰涼。從在亭子裡,涼風習習,滿眼都是美景。

這裡是徐府的人夏季歇暑的地方,任天氣再是炎熱,這裡依然是滿身清涼。

徐平坐在涼亭裡,看着滿眼的荷花,慢條斯理地喝着茶。

孫七郎百無聊賴地站在徐平身後,不住地東張西望,頗有些站不住的樣子。

按照這個時代的習慣,徐平要找人研究製造新式鐘錶,便立了一個社,其實就類似於他前世的俱樂部,取名爲刻漏社。說起來這種組織稱社稱會並無一定之規,有的時候就單看怎麼順嘴怎麼來。

一般來說,會比社和集的組織性更強一些,有固定的發起人,成員入會也比較正式,有按時舉行的集體活動,有的甚至還有會費。往往在宗教活動中,更多的採用會的形式。而社就要鬆散一些,往往成員並不固定,大多數只是因爲共同的愛好聚到一起,活動往往臨時起意。至於集,則基本都是臨時舉行,最典型的就是文人舉行的雅集,詩文之會。像徐平前些日子招人來自己府裡玩樂,便就算是雅集的一種。當日現場有詩詞,後來散了之後還有人作詩賦記述此事,以後還會結集出書。

宋之前,尤其是盛唐之時,雅集盛行。早的如兩晉時的蘭亭雅集,王羲之爲此所作的《蘭亭集序》流傳千古。唐時每到遊春時樂遊原上更是雅集無數,不知有多少詩人的詩篇通過這種場合流傳後世。

到了這個時代,文人士大夫之間的雅集雖然也偶有舉行,但已經不多,更盛行的是各種各樣的結社。名目繁多的詩社自不必說,其他如棋社、鏡社,蓮社、牡丹社和菊花社,弓箭社、棍棒社等等,花樣無數。

當然,規模最大的還是蹴鞠的齊雲社,又稱圓社,更是成員遍天下。齊雲社已經遠遠超出了徐平前世俱樂部的範疇,更像是一個行業協會。蹴鞠的規則是由齊雲社制定,比賽是由齊雲社來組織,水平的高低是由齊雲社來評定。後來出現專業從事蹴鞠的人員,從業資格也是齊雲社說了算。徐平前世足協、羽協等等這些體育協會所具有的職能,現在的齊雲社已經基本都有了。

蹴鞠是此時天下第一大運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街頭閒漢,無不喜歡,各種高手更是層出不窮。正是有這個基礎,才催生出齊雲社。

常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齊雲社就是一個例子。有了這種社會人員廣泛參加的運動,在這種比較寬鬆的社會形態下,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行業協會。

蹴鞠是男人的運動,女孩兒有女孩兒的遊戲。

柳樹下陰涼裡的草地上,盼盼正和秀秀一起踢毽子。這種運動雖然不如蹴鞠那麼廣泛,那麼上規模,喜歡的人也不少,尤其是適合小女孩玩耍。秀秀回來,盼盼有了玩伴,最近對踢毽子極其熱衷,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諸般花式,連徐平看了也歎爲觀止。一個小毽子,在她腳上像是花蝴蝶一樣上下翻飛。一邊看着,極其地賞心悅目。徐平一邊看見,有時候自己都忍不住去跟她踢兩下。

盼盼和秀秀的不遠處,一黑一黃兩隻小狗趴在地上,吐着舌頭探頭探腦。

這兩隻小狗可不簡單,是孫七郎精心培育出來的。徐平莊上的馬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選育良種,孫七郎學了去,用來培育優良犬種。在中牟莊裡,孫七郎最喜歡的就是架鷹走狗,追兔獵狐,對好的犬種極爲上心。

那隻黑的,身子細長,四肢極高。它趴着看起來小小一隻,一站起來,那體形就能給人一種震撼,好像身子一弓就能在地上飛一樣。這是中國古老的獵犬,灌口二郎神的吠天犬大約就是這種,稱爲細犬。

旁邊那隻小黃狗,看起來有些憨憨的,樣樣都不突出,但就是聰明聽話。

這兩隻小狗自從被盼盼看見,便就霸住了,經常帶在身邊玩。孫七郎一心想着好好養大跟着自己去打獵的,奈何不管教什麼,總是很快被盼盼的種莫名花樣弄得小狗迅速忘掉,就只記得天天跟在盼盼身邊瘋跑,把孫七郎急得上火。

涼亭裡,徐平坐在石凳上,一個人自泡自飲,不緊不慢地喝茶。看着眼前荷花池裡美景,不遠處女兒開心地玩耍,實在是生平樂事。

這裡沒有了招呼不完的人,沒有了理不完的事,徹底放鬆下心情,享受着這難得閒暇時光。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正在孫七郎實在忍不住,想要找個藉口溜開的時候,徐昌帶着燕肅從遠處向這邊走來。今天是刻漏社成立,第一次聚會的日子,燕肅下朝,便就直接過來。

到了涼亭,與徐平敘過禮,燕肅擡頭看看周圍,讚道:“不想徐待制府上竟然還有這般美景,山水相映,涼風習習,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徐平讓燕肅坐下用茶,口中道:“哪裡能算得上美景,也不過一塘清水,幾株荷花,有些涼風罷了。在這裡閒坐,也只是圖個清靜。”

燕肅笑道:“這話如何說起?若是在鄉下地方,這種風景着實平常,但在這開封城裡,便就難得了。去年徐待制在這裡大興土木,還有人說,花如許銀錢,怎麼不到城內尋處宅子,比這城外可是方便多了。現在看來,還是徐待制有遠見,城內怎麼有如此大的地方?自己家裡有山有水,城裡面哪個敢想?”

徐平笑笑,沒有接話,給燕肅倒上茶道:“燕待制,用茶。”

燕肅喝了茶,咂了咂嘴:“這茶好!這種炎熱天氣,再去點茶就真地不合適。徐待制依着邕州茶法制的茶,聽說前幾個月賣的並不如何好,最近行情漲了起來。還是現在天氣熱了,點茶不如這個方便。”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徐平前世對茶也懂得不多,在邕州的時候只能對製茶的人說個大概。當時邕州制的茶,也只是佔了個方便易保存,味道只能說是一般。幾年過去,種茶的人一點一點試出來,已經能夠製出極好的茶來。

方天巖在京西南部改用邕州茶法,取明前極好芽葉,精心制了一批好茶,送到徐平這裡來待客。那裡本就是徐平前世綠茶的上好產區,味道果然大好,徐平自己沒事也喜歡泡上一壺,慢悠悠地品上一品。

說過一些閒話,燕肅對徐平道:“年前徐待制就說要制新的刻漏出來,我們講過幾次,只是諸般雜事纏身,一直也沒有個結果。如今有了空閒,這次一定要一鼓作氣地製出來,不要再有事情耽擱了。”

徐平點頭:“不錯,這次無論如何不能再半途而廢了,一定要有個結果。”

“做這種事情要有人手,俗語說一人智短,衆人智長,我們要廣邀幫手。前些日子徐待制不是寫了封書,讓中牟的蘇頌到崇文院裡用望遠鏡觀天?那個少年我看着不錯,天文方面家學淵源,又老實謹慎,善學好問,是個人才。得了徐待制的書,我便派人喚他一起來,算是幫手,也是提攜後進。”

蘇頌是徐平前世有印象的人,必然是有了不得的成就纔會在歷史上留名,可惜的是徐平回來,就再沒有他的消息。卻沒想到燕肅對他還有印象,還把他請來,正中徐平下懷,怎麼會反對?

問了一下蘇頌現在的消息,才知道他到崇文院看天象,很是待了些日子。他不但天文方面家學淵源,詩文經學也一樣出色,在崇文院求師訪友,被不少人看好。甚至判館閣的宋祁建議他與範鎮一樣留在崇文院讀書,等再過幾年年歲到了,詩文也都學成,便就從國子監發解參加科舉。只是他家裡不放心他小小年紀在外面,怕一不小心學壞了,還是讓他跟在父親蘇紳的身邊。

說過蘇頌,徐平指着身後的孫七郎道:“這位孫七郎,如今做着個小官兒,一年來在京城裡也做了不少事情,天生一雙巧手,我也喚他來幫忙。”

第60章 致太平(二)第231章 購物券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42章 旬估第49章 事發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33章 家信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3章 流民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33章 有錢纔好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31章 牛官司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45章 三不朽第37章 月夜雜談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17章 銀行(上)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6章 如和縣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26章 前奏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79章 意外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96章 三角城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73章 田二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61章 轉機第17章 乾脆搞大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8章 交接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95章 大變第134章 救星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68章 田園風第168章 田園風第196章 補丁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章 黯然離去第38章 兩地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6章 慶祝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128章 優遷第226章 自助餐第319章 使節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87章 包拯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95章 衝突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3章 盡頭牙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51章 春狩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42章 強買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59章 夜戰(下)第308章 怪物第41章 中間派第209章 階下囚第39章 兄弟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