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官督民辦

“合作社?”李參一頭霧水,“敢問待制,這合作社到底是個什麼?”

“這個——這麼說吧,譬如童七郎留下的窯口,除了去了一個童七郎,實際上原先燒瓷的人都還在。若是這些窯工如同先前一樣幹活,瓷器還是能夠燒出來,還是一樣能夠賣出去,還是一樣有錢收。李通判,是不是?”

李參點點頭:“待制說的不錯,但燒什麼瓷,燒多少,怎麼定價,怎麼收錢,如何發工錢,都得有個主管說了算。若是沒有這麼個人,別說是窯工自己,就是出了事情官府也不知道該找誰,不是成了無頭公案了嗎?”

“不錯,所以要有合作社這麼個地方,把這些事情擔起來。”

徐平明白,李參最關心的,不是窯場裡怎麼組織,怎麼生產,怎麼分配利潤,他最關心的是什麼人能夠負責跟官府打交道。收稅要找到人收,不繳稅要有具體的人關到牢裡去,各種賦役要能正常攤派下去。至於其他的,官府哪裡會操那個閒心。

這個主意也不是徐平心血來潮,是他長時間思索的結果。自己要推行大農莊大商業爲主的經濟模式,那麼在這種形勢下,小農戶小手工業者應該如何面對衝擊?歷史給出的答案是互助合作社,今天李參問起,徐平突然就冒了這個主意出來。

長時間地在農村工作,徐平跟很多農村合作社打過交道,相應地也對合作社的歷史進行過比較深入的瞭解。

合作社是隨着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小生產者小農戶爲了應對商業資本的衝擊,而自然而然組織起來的互助合作的經濟組織。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最早的合作社產生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充分發展的地方,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也正是因爲其有效性和普遍性,出現不久即在資本主義國家迅速發展起來。

在徐平前世生活的年代,發達國家的小生產者和家庭農場依然是靠合作社參與經濟活動,而在中國則剛剛起步。

當然,中國的合作社有着不同的歷程,最早與英國一樣是從消費合作社起步,應對商品經濟的衝擊。但由於具體的國情,一直髮展得不快。而到了解放後則又發展得過快,實際成了實現公有經濟的過渡,發展過程並不連續。

商品經濟的到來,必然會對分散的小生產者,甚至是普通的勞動者產生巨大的衝擊,而應對這種衝擊的手段,歷史上最成功的就是合作社組織。甚至可以說,只要徐平在這個年代把商品經濟推行下去,下層人民就必然會發展出類似合作社的組織來應對。經濟現實必然會催生出這種經濟組織,並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與其是讓這種經濟組織以雜亂無章的形式自發地產生,不如提前進行引導。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徐平纔在李參面前把這個問題主動提了出來。

李參哪裡能夠想到這些,覺得一頭霧水。商品經濟的大潮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物,徐平也只是剛剛開始推動,李參就天縱奇才,也想不到這上面去。

徐平理了理思緒,對李參道:“總而言之,這個合作社最關鍵的就是八個字。”

“請待制明言,到底是哪八個字?”

“官督民辦,以民爲主。官府的手切不要伸得太長,不該管的不要管。”

說到這裡,徐平站起身來,地銀杏樹下踱了幾步,轉身對李參道:“至於具體的章程,你容我晚上仔細地想一想,明天再與你說。一些大略的問題,我說給你聽,你也回去想一想,怎麼把事情辦得更好。”

“第一,這個合作社就是一個整體,你把它當作鄉里的一保一伍都好,但是卻沒有保長伍長,社裡的各家都是一樣的。第二,窯場就交給這個社管理,不入社的窯工便跟從前一樣,做活拿工錢,餘事不管。第三,想入社的自願,不想在社裡了可以自由退出,官私任何人不得阻攔。第四,入社的人要交本錢,不拘多少,只看這窯場需要多少本才能動轉起來。所有入社的人交錢的數目一樣,不得有多寡之分。”

李參神情凝重,努力把徐平所講的這些話記下來,分析裡面具體的意思。

“好了,今天就是這樣。明後兩天羣牧副使李刺史要來,我都不去黃河邊,你有什麼想法,可以過來找我談。用這幾天的功夫,我們一起把河陰縣的善後處理好。我到這縣裡沒有多少日子,抓了兩家大戶,影響滿縣民生,總不好拍拍屁股就走。把善後的事宜安排好了,也算是一個交待。”

李參起身行禮:“待制心繫民生,百般辛勞,實爲蒼生之福。下官告退!”

“啊,好,還好——”徐平看着李參離去,隨口答得有些混亂。來這個世界這麼多年,想一想,好像還沒哪個正式官員這樣誇自己。還別說,被人誇讚的感覺挺好的。

夜色已深,徐平坐在窗前,看過了趙諴寫來的信,輕輕放下。

除了平常的問候之語,趙諴還說了小鐵錢在汝州的使用情況。經過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民間已經認可了這種新的方便錢幣,就連山野鄉間的草市以物易物的貿易也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開始用錢購貨。受此影響,甚至汝州的稅收都增加了一些。

除此之外,三司生產的新貨開始進入汝州,尤其是一些日用消費品,像是鏡子肥皂搪瓷製品之類,州城裡已經有幾家店鋪銷售。甚至趙諴提議,等到三司在西京洛陽的鋪子穩定下來,是不是也要在汝州開設分鋪。

徐平看看窗外,月亮已經升了起來,明顯比自己剛到這裡的時候飽滿。不知不覺間,自己到這河陰小縣已經快十天了,又到了月圓的日子。

現在終究還是小打小鬧,真正的商品經濟大潮,要等到棉布大量地生產出來。到了那個時候,商品纔會極大地衝擊小農經濟。男耕女織,即使地裡還出產糧食,一旦少了紡織收入的現金來源,而外面世界的貨物卻什麼都要錢買,小民的生活纔會真正地艱難起來。糧食,終究不是合格的大規模流通的商品。

徐平一直有些擔心,有一天商品經濟如同洪水一樣沖垮農村,必然會引起大的社會動盪。而合作社組織,便勉強做一做小生產者小農戶在這洪水中的救生衣吧。商業大潮必然是要來臨,這是自己帶給這個世界的,引入了洪水,也得想辦法築起堤壩。

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47章 帶毒的餌第93章 王師北來第41章 中間派第11章 清貴之選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186章 應對第310章 死局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51章 各有去處第9章 問道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62章 新場務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93章 新鐵錢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284章 新軍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57章 暗箭第69章 光耀門楣第29章 攻略(一)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4章 談判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3章 屬下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61章 轉機第55章 官衙送別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217章 銀行(上)第5章 和尚契嵩第82章 祭奠續第273章 示威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279章 黑吃黑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8章 出使歸來第76章 增兵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41章 購置新宅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77章 訣別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125章 搜尋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84章 南線北線第87章 好事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76章 稅改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115章 開戰第50章 防秋第61章 官吏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