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藥銀

桑懌是抓慣盜賊的人,跟蹤監視都有一套,便負責跟蹤秦懷亮,把他身後的那兩個人找出來。

徐平回到酒樓,編個藉口從母親那裡取了一個顏色略微有些差別的銀鋌,應該就是被洪婆婆換進來的藥銀了。

張三娘性子急躁,徐平沒敢跟她說出事情真相,只是暗中吩咐劉小乙,這些日子多盯着洪婆婆,有什麼不對就向父親徐正報告。

把事情安排妥當,徐平便回了莊子。

這些日子莊裡在收苜蓿,及時留出根茬好越冬。苜蓿不適合青貯,而適合製成乾草,專業一點的說法,就是要進行調質。最好曬成半乾不幹,然後用適當的方法貯存起來。

徐平特意設計了一種打捆機,把收回來的苜蓿打成大方捆,以利於儲存和搬運。牧草打成緻密的捆,既可保證品質穩定,長途運輸的時候又節省空間。此時朝廷徵收的牧草都是散的,以圍記,一圍的價錢大至與一石糧相當,但運輸起來一圍草比一石糧食就艱難多了。

回到莊子,徐平先去麥場裡看苜蓿收穫的情況。

打捆機是以驢子做動力,利用曲柄滑塊的原理硬擠過固定的通道成型。徐平到的時候,徐昌正指揮着人操縱三臺打捆機作業。

見到徐平,徐昌上來見了禮,問他:“大郎今天怎麼有空過來?”

徐平道:“最近天氣涼了,地裡的苜蓿必須抓緊時間收回來,再晚苜蓿就會走失養分,牛羊不愛吃了。”

“高大全和孫七郎帶着人在地裡一刻不歇,應該不礙事。”

徐昌說着,扶了一下從打捆機上下來的草捆,讚歎道:“大郎想的這個法子真好,草這樣壓成大塊,不佔地方。不然今年我們莊上那麼多苜蓿,就是收回來也沒地方放啊。”

徐平點點頭,上去摸了摸草捆的緊度,心中還是暗暗嘆氣。畜力到底還是與機器不能比,一臺打捆機用了三頭毛驢驅動,打出來草捆的密度還是趕不上前世機器制捆的一半,只好將就着用了。

巡視過了苜蓿收穫的情況,徐平便回了自己小院。

秀秀正在院子裡背風的地方就着陽光做針線,見到徐平,急忙起來:“官人可算回來了,這些日子老是見不到你人。”

徐平笑着問她:“想我不想?”

秀秀只是搖頭,也不說話。

讓秀秀忙自己的,徐平進了書房,這纔拿出從母親那裡要回來的銀鋌仔細觀看。這所謂的藥銀顏色潔白,與白銀的外觀極其相似,拿在手裡也沉甸甸的,若不是有心,真能以假亂真。

徐平手裡還有真的銀鋌,是特意留下來的,便取了出來與藥銀放在一起仔細觀看。真假放在一起差別就出來了,一是顏色有細微差別,再一個爲了以假亂真,兩塊銀鋌做得一模一樣,但銅的密度比銀小,重量就輕了一些。

徐平記得白銅的硬度比白銀大許多,便出去跟秀秀要了一根針,果然輕輕一劃真銀上就有劃痕,藥銀上就不那麼明顯。

拿着這塊藥銀,徐平陷進沉思。這難道真是鎳白銅?徐平拿不準,但怎麼也不相信這個時代能煉出鎳來。鎳並不難冶煉,其實與冶鐵的難度差不多,主要是古人很難認識到這種金屬的存在,鎳極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隕鐵中經常含有鎳,所以古代把一些隕鐵作爲優質鋼材,用來製作寶刀寶劍,不但鋒利無比,而且不生鏽,實際上是不鏽鋼的一種。

還是那個問題,有本事製出鎳白銅來,爲什麼不制不鏽鋼?就是說成是天外飛來的隕鐵也能騙不少人,而且還沒有危險。

昨夜颳了一夜風,今早就已經晴了,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徐平不得要領,握着這塊藥銀,趴在書桌上竟不知不覺地睡了過去。

在夢中覺得有動靜,徐平一下醒了過來。

原來是秀秀怕徐平着涼,在他身上搭塊毯子。

見把徐平驚醒,秀秀不好意思地道:“打擾官人休息了。”

徐平搖搖頭:“不妨事。”

見秀秀手裡拿着塊黃褐色的東西,徐平問她:“這是什麼?”

秀秀道:“這是雌黃,我問蘇兒要的,寫錯了字可以用來改呢。”

徐平“哦”了一聲。雌黃就是古代的修改液,字寫錯了就用來塗改,信口雌黃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秀秀又道:“我本來是放在桌上的,官人沒看見,趴着睡覺的時候都快要到你嘴裡了。這個東西有毒,不好入口的,我收起來再也不亂放了。”

“有毒?”

徐平隨口問道。

話一出口,徐平腦中靈光一閃,猛地一拍桌子:“我知道了!”

這一下把秀秀嚇了一大跳,拍着胸口問徐平:“官人知道什麼了?這一驚一乍的可要把我嚇壞!”

徐平哈哈大笑,拍拍秀秀的肩膀:“不關秀秀的事,是官人我有件事一直想不明白,有了秀秀你提醒,一下就想通了。”

秀秀好奇地問道:“是什麼事讓官人這麼關心?說給我也聽聽。”

徐平笑着搖頭:“這個不是好事情,就不能說給你聽了。”

秀秀做個嫌棄的表情:“我還不想聽呢!”

說完,便出了書房,繼續忙自己的去了。

徐平把手中的藥銀翻來覆去地看,自言自語:“是我鑽牛角尖了,一心以爲這是鎳白銅,所以想不明白。多虧了秀秀的這塊雌黃纔想起來,白銅不是隻有那一種,這就應該是另一種了,砷白銅,是不是?”

徐平還是前世查鎳白銅的時候偶然看過一眼,中國歷史上還有一種白銅合金,即砷白銅。砷白銅與鎳白銅非常相似,以至於古人經常搞混。但由於砷白銅有毒,且並沒有什麼出色的性能,後世基本就不見了。

中國古代方士點石成金的把戲越來越騙不了人的時候,他們便又研究出了這種東西,銅砷合金。合金中砷的含量低時,呈現金黃色,即點藥金。當砷含量超過了百分之十,便成了銀白色,即所謂藥銀。

藥金與真金的差別比較明顯,所以沒有流傳開來,一直盛行的是所謂藥銀的秘術。徐平之所以從雌黃聯想到這上面來,是因爲最早用來點藥金藥銀用的藥就是雌黃。雌黃的成分是硫化砷,一般先加熱成氧化砷即砒霜,再用炭還原成砷,與液體銅化成銅砷合金。後來砒霜成爲常見的物質,便就代替了點藥銀時用的雌黃雄黃,成爲方術中的秘藥了。

這種黃白朮原理大致的化學反應如此,當然實際過程中還要看具體的操作手法,才能得到潔白如銀的砷白銅。

想明白了這一點,徐平長出了一口氣。

知道了方士的方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追查起來便就容易了。此時砒霜已經入藥,藥鋪裡都有賣。但作爲烈性毒藥,砒霜不是隨便就可以買的,那夥人要大規模使用,不可能不留下痕跡。

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103章 事發第25章 廷辨第58章 怪人知縣第46章 外戚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01章 抽血第8章 交接第64章 金光頂第81章 祭奠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86章 應對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9章 遊園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0章 野味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08章 使氣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4章 談判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75章 僵局第15章 軍改第204章 換相(下)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22章 新米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22章 甩鍋第32章 春暖花開第95章 遷隆峒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55章 官衙送別第54章 家賊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6章 酒第140章 先聲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68章 田園風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4章 邊亂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14章 盛宴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22章 試學士院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08章 怪物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2章 煙花第17章 自己的路第258章 拆借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201章 提舉官第73章 地方反應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46章 印錢吧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60章 呂公綽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58章 仙人跳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23章 出書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22章 試學士院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23章 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