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農事八字

院子裡點起了一堆篝火,周圍還插了不少的火把,照得如同白晝一樣。旁邊的案几上,排列着各種各樣的盤碟,裡面盛着用各種方法燒的魚。

北方人是吃魚很少,但徐平莊上畢竟有江南人,還有徐平從前世帶來的記憶,做魚的手段自然不是周圍的村莊可比。把魚打回來,輕輕鬆鬆地就做了一桌全魚宴。

火光中,來的幾位客人都滿面紅光,吃得滿嘴流油。他們都從沒有見過如此豐富多彩的魚的吃法,就是幾位江南人,也大呼過癮。

徐平端起杯子來喝了一大杯茶,一口嚥下肚下,對衆人道:“我酒喝得多了,有些上頭,先回去歇息了,諸位只管盡興!”

李覯急忙站起身來,要過來扶住徐平。

徐平擺了擺手:“不必了,你在這裡陪着幾位官人,不要冷了場。再者,有這樣的機會也多請教請教學問,這種機會可不容易碰到。”

李覯點頭稱是。

今天地陂塘邊,見到漁獲豐富衆人都是大喜過往,李覯也藉着機會請教一回。不過到底那時候都心不在焉,說得並不詳盡。等一會酒足飯飽,正是李覯的機會。

辭別了衆人,徐平由個莊客帶着,回到自己從前住的小院去。

大樹遮住了星光,院子中顯得有些陰暗。

徐平讓莊客把煤油燈放在石桌上,對他道:“你回去吧,我一個人在這裡坐一坐。”

一切還都是當年的樣子,樹下的石桌石凳,旁邊的小廚房,小廚房外面的那個小小的煤球爐。不遠處當年晾酒麴的棚子裡,好像還在散發着酒香。

物是人非,徐平坐在石凳上,看着這熟悉一切,有些恍惚。

就是在這個小院裡,徐平開始了在這個世界的生活。從開荒種地,到養牛養羊,再到釀酒製糖,讀書寫文章,一步一步走到了現在。

那個時候的生活單調而無憂無慮,沒有現在這麼多煩惱,以前並沒有覺得有多麼珍稀,然而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看着那個小小的煤球爐,徐平突然有些想秀秀了。

當年那個小女孩抱着個小包袱走進了自己的生活,去年又抱着小包袱走出了徐家,進來的時候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出去的時候已經是大姑娘了。

現在的秀秀變了很多,人變得開朗,也變得穩重起來,就是在徐平面前,也能從從容容地談着生活。如今的秀秀已經撐起了自己的家,弟弟在國子監讀書,父母做點農活也不勞累。沒有了在徐家時的錦衣玉食,粗茶淡飯卻過着踏踏實實的日子。

或者這纔是秀秀想要的日子,最少來見徐平的時候,她總是開心的。

然而在徐平心裡,秀秀總是那個抱着小包袱坐在他門前臺階上的七八歲的小女孩,好像永遠都長不大。然而不知不覺間,秀秀還是長大了。

嘆了口氣,徐平轉身看了看院子裡的一切,想着以前那些日子,有些出神。

月亮升了起來,灑下斑駁的光在院子裡,影影綽綽的。

一陣涼風吹來,徐平猛地回過神來,看看四周,不知怎麼再也坐不住。站起身來,在院子裡走來走去,心神不寧。

知道了自己回來,秀秀明天會來莊裡看自己。這一年來,每隔一兩個月秀秀都會見徐平一次,也沒有什麼事情,就是坐在一起說說閒話。就好像以前,秀秀高興了不高興了都喜歡在徐平面前嘮叨,也不指望徐平安慰她,嘮叨完了她自己就忘了。

現在秀秀在徐平面前已經不說自己的事情了,說說天氣,說說雨水,甚至說說地裡的收成,就是不再提起她自己的事情,她自己的心情。

走到門前,看着秀秀曾經坐過的臺階出了一會神,徐平搖搖頭,進了屋子。

到書房裡把煤油燈放好,徐平在書桌前坐了下來。

就是在這裡,徐平教會了秀秀寫字,教她讀書,慢慢地變得不再像一個農家小丫頭。

現在秀秀還讀不讀書呢?徐平不知道,秀秀也絕口不提這些事情,好像她已經忘了。

嘆了口氣,徐平提了紙張鋪在了桌子上,研了墨,提起筆來,卻不知道要寫什麼。

就這麼提着筆怔了好一會,直到一大灘墨落在紙上,徐平纔回過神來,又嘆了口氣。

有些人,有些事,只能存在回憶中,這屋子裡就裝滿了回憶。

筆落在紙上,過了好一會,徐平才寫了一個“土”字。

看着這個“土”字,徐平出了好一會神,終於暫時忘記了秀秀,想着自己要寫的東西。今天在地裡的談話,讓徐平決心寫一本《農書》出來。有前世的知識,再加上這些年來自己的努力,徐平覺得自己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這個年代也有好多本《農書》,最有名的自然是《齊民要術》,那裡麪包羅萬象,記述也很精當。可惜的是,徐平覺得還是有些不繫統。

徐平對《農書》的編寫也沒有概念,想來想去,還是用前世學過的“農業八字憲法”爲綱目,把自己知道的知識都編進去。不能包括的,再另行補充。

這樣編寫或許不完美,但卻能夠系統地講清楚農業的相關技術。

五六十年代總結出來的“農業八字憲法”,其具體內容可以隨着具體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但以此爲綱目,還是能夠把農業技術大致講清楚。

第一字“土”,主要指土壤普查和土地的規劃,及合理的耕作制度。當時主要指深耕,現在卻沒有必要這樣強調,具體的耕作方式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第二個字“肥”,是指合理施肥,這個年代就只能使用農家肥了。

第三個字“水”,指興修水利和合理的灌溉方式,現在也大有可爲。

第四個字“種”,自然是培育和推廣良種,什麼時候都是提高產量的關鍵。

第五個字“密”,合理密植,關鍵在合理二字。

第六個字“保”,植物保護,主要是防治病蟲害。

第七個字“管”,當然是田間管理,中耕除草之類,也至關重要。

第八個字“工”,各種農具的改革,徐平正在做。

徐平打算以這八個字爲綱目,寫本《農事八字》的農書,把自己的農業知識寫出來。

第119章 審問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297章 大政第26章 峰迴路轉第98章 一起發財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04章 學生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60章 致太平(二)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46章 外戚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76章 稅改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49章 舊部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02章 幫一把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70章 風波起第56章 國柄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265章 瀚海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章 錢能通神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77章 交涉第70章 蜀兵入隴第69章 光耀門楣第226章 自助餐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51章 綠影亭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22章 兩個小孩第22章 星第33章 有錢纔好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33章 矛盾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4章 故人第145章 三不朽第58章 仙人跳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54章 買馬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29章 攻略(一)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53章 攻城(上)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232章 狼煙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242章 交涉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39章 馬帥第90章 捉襟見肘第32章 長命縷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46章 泉布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7章 回聲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34章 亂局第19章 遊園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1章 治術(二)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29章 攻略(一)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42章 酒名第2章 準備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4章 留客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82章 水淹三軍第100章 南來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