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版權費

徐平看着面前的歐陽修,二十多歲,面色白晰,嘴邊微微長着些髭鬚,既顯得年輕充滿活力,又帶着一點成熟。

點了點頭,徐平道:“坐下說話。”

分賓主坐下,歐陽修取出幾張紙來,遞給徐平,口中道:“先前在洛陽,見到郡侯主持三司刻印的《錢法類書》,論說極爲精詳。修雖然學識淺薄,但見賢思齊,也寫了一篇關於錢法的小文,請郡侯斧正。”

徐平接過來,隨便看了幾眼,便放在一邊。

不能說文章不好,在洛陽數年,歐陽修深受尹的洙影響,文章已經開始向尚古方向轉變,與以前的四六駢文內容空洞大有不同。但文章再好,裡面的內容可取的地方不多,與徐平三司的職能和《錢法類書》的定位有很大差距。

歐陽修在洛陽的幾年,基本就是遊玩飲酒,與至與女妓弄些風花雪月,再就是與一幫跟他差不多的文人研究文章寫作,政事基本上沒有參與。沒有實踐經驗又怎麼能夠寫出內容深刻的好文章來呢?他的文章初看着很有氣勢,引經據典,上自三皇五帝,下到五代十國,基本就是針對歷史記載發一些空洞的議論,沒什麼可取之處。

三司刻書局是刻實用文章的,對文采之類並不怎麼重視,甚至刻意要求淺顯,能夠讓人一看就懂,歐陽修離這一點還是相差甚遠。

見徐平並不熱心,歐陽修心裡有些失望。此時他的文名已經滿天下,當世的飽學巨儒大多都對他稱讚有加,一見就稱之爲奇才。習慣了被人捧着,突然遇上徐平這樣不冷不淡的態度,一時讓他很不適應。

喝了口茶,歐陽修平靜下來,問徐平:“郡侯因何一言不發?這篇小文或許有不足之處,郡侯只管明言,指教一二又有何妨?”

徐平笑道:“若論寫文章,你寫的比我強,我怎麼指點你?若論錢法,我從在邕州任通判後來任蔗糖務提舉時就管着錢糧,回到京城更是主持鹽鐵司,比你想得又透徹了。恕我直言,你這文章只是羅列了歷代錢法,對當世的錢法基本沒有涉及,我哪裡知道從何講起?白樂天言,文章合時而著,你這小文在這方面還是差了些火候。”

徐平在文章技法上指點不了歐陽修,但文章的內容他卻根本不看在眼裡。這文章寫錢法的部分,在徐平眼裡已經到了混身是破綻從而無破綻的地步,有什麼好評點的。

歐陽修聽了徐平的話,面有愧色。自己的長處短處自己明白,他對朝廷的具體事務確實所知不多,寫這文章的時候就避開了這一點,只是引經據典。在同樣不懂的人眼裡,還不失爲一篇中規中矩的好文章,在徐平這種錢糧行家眼裡,一文不值也就不奇怪。

此時北方儒家漸漸開始出現復興氣象,爲文講究尚古簡短,代表人物就是尹洙。歐陽修這些南方進士受此影響,漸漸開始文風南北融合,直到後來歐陽修舉起古文運動的大旗。這種大潮之下,前人的評價也受到了影響。詩文學韓愈,是一時風尚。韓詩之外,歐陽修兼學李白,石延年專攻杜詩,梅堯臣受了一些《楚辭》、《離騷》的影響。總而言之,用後世的話來說,除了一些特殊例外,現實主義詩歌受到了空前的重視。在這種思潮之下,杜甫的地位空前提高,包括白居易等詩人,地位都與唐朝的評價迥異。

正是因爲如此,歐陽修這批人,借的就是批空洞無物的“西昆體”而嶄露頭角。結果到了徐平面前,自己的文章被徐平隱晦地說輕浮無實際內容,他還是不好意思。雖然心裡對徐平文章的語言淺顯、文無餘韻也不怎麼看得起,但還是得承認徐平文章確實有內容。

這話題實在談不下去,兩人畢竟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很難引起共鳴。

平緩了一下心情,岔開說了幾句閒話,歐陽修又道:“我年幼之時,曾經偶爾得到昌黎先生文集殘卷,愛不釋手,所得良多。不過那時年輕無識,只知是韓文公的文章好,卻說不清其妙處。後來到西京在錢使相幕府,周圍都是文學之士,見識日增,再拿出昌黎文集來,才理解其精妙之處。這幾年閒暇時間,遍覽各家所藏韓文公文章,精加校勘,集成昌黎先生文集。聽聞三司刻書局印製精良,出書又快,不知能不能結集出版?”

“好事啊!當然可以!”徐平立即滿口答應。

三司刻書局的人員設備都已經到位,不過印的都是《三司新編條例》和《錢法類書》之類,實用性強,不得文人士大夫們的重視,沒有打出口碑來。如果能夠印一部設計精良的《韓愈文集》出來,名氣一下子就能起來。

這個年代,無論詩文,後起的文人都以韓愈爲宗,老一代的楊億錢惟演等人已經勢微。市面上韓愈的文集有,但校對粗糙,舛誤極多,多是書商爲了賺快錢刻印,看着就讓人難受。歐陽修可是文學大家,他用心校對過的,可是難得的良本。

歐陽修起身行禮:“多謝郡侯玉成此事!”

“坐下慢慢說。”徐平讓歐陽修坐下,“印書自然是好事,但有兩點我要提前跟你說清楚,免得日後心生遺憾。”

“郡侯請講,在下洗耳恭聽。”

“第一點,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你再是學識廣博,也難免有疏漏的地方。現在你已經到館閣任職,館閣人員都是一時之選,不妨再讓他們幫着校對一遍。再一點,書印出來是要賣的,怎麼着也有一些利息。到時發賣的時候,從書價裡抽一成出來,一部分給你和幫着校對的人,另一部分給昌黎先生後人,你覺得如何?”

歐陽修一下怔在那裡,不知道徐平提這一點出來是什麼意思。

平常書商請人校對書籍,是按照時間或者字數或者頁數給工錢的,給過工錢之後這書就跟校對人員沒有關係了,更不要說書作者的子孫了。不過出精校的韓愈文集是文壇盛事,三司刻書局又是朝廷所有的,歐陽修根本沒有想到錢的事情上去。

徐平卻很認真,這關係到版權的嚴肅性,總不能讓寫文章的人靠着給人寫墓誌銘和神道碑過日子。以後印書業發展起來,有序的版權保護可以讓這行業鍵康發展。

想了一會,歐陽修試着問道:“郡侯,文集出來,刻書局準備印多少本?”

“初期怎麼也得五千本吧,昌黎文集,但凡有閒錢的讀書人誰不買一本放在案頭?”

歐陽修嚇了一跳,三司不愧是管着天下錢糧的,氣魄就是非同一般,開口就是印五千本。這年頭有幾套書有這個印刷量,更不要說雕版的使用次數有限,不能由着性子胡來。

再一想錢數,這種大部頭怎麼也得一貫錢一套,一成自己每本書就抽一百文,五千本就是五百貫。這可是一大筆錢,就是幾方分潤也是不小的數額。這還僅僅是第一批的印數,後面接着印下去豈不是自己能吃一輩子?

見徐平的態度不像是說笑,歐陽修小聲問道:“郡侯是認真的?”

“當然,我像說笑嗎?五千本又不是大數字,三司新條例我們都印了兩千本呢。”

這個時代印書貴除了校勘外,無非是版貴和紙貴。版是用活版,已經不貴了,紙三司過不了多少日子會自己造,成本也會降下來,有什麼了不起的。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在下就是覺得,錢的數額大了些。”

歐陽修汗都快下來了,他做個西京留守推官,一年才賺多少錢?就是錢惟演時常接濟他們這些年輕人,也不敢想一下子得到數百貫的錢這回事。

徐平看着歐陽修的樣子不由笑道:“你不要想得太多,給錢有很多方法的,到時候還要讓提舉編修所的石全彬與你詳談。比如你如果要一次拿齊,數額必然會少一點,或者就按第一次印的五千本給了。如果是賣了書再分潤,那就要分成一次一次地拿了。”

“那也不少了。”

歐陽修心道,你郡侯家裡人人都知道有錢,不把幾百貫放在眼裡。對自己來說,一下子手裡有幾百貫就能夠置辦產業了,以後吃喝不愁,怎麼能夠一樣?

說過這些,兩人一說了一些具體事宜,歐陽修又問:“郡侯覺得,我到手的那一成錢怎麼跟別人分才合適?我畢竟是第一次做這種事,心裡也沒有個底。”

第一次關係到後面立規矩,歐陽修又註定了是這個時代的文學大家,其勢已成,任何人都掩蓋不了他的鋒芒,影響必然更大,當然要謹慎。

想了一會,徐平道:“校勘主要是你自己完成,請館閣的人再校不過幫忙而已,每人或三貫,或五貫,看你心意好了。至於韓文公後人,卻不能過薄,從你的收入裡分個一成兩成也是應該的。”

纔出去幾十貫錢?幫着校對的人不用給過多,歐陽修也是這樣想的。但韓愈的後人只給幾十貫是不是少了點?不過韓愈的文章市面上到處都是,也沒人給過他家錢,這相說起來一次給幾十貫好像也不少了。而且再有後人評註韓愈文章,也得照此給錢,這樣一次一次加起來韓家就能生活無憂。韓柳文章代代傳,還怕沒人看了嗎?

歐陽修本來攜文來找徐平,雖然也沒想多受賞識,但不得重視還是有些失落。沒想到說到最後卻因爲校對韓愈文集有了一筆鉅款收入,心情又好了起來。

第110章 小大人第225章 新消息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316章 大火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233章 學習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52章 糾纏第135章 **未遂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54章 官與民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175章 火海第79章 後苑飲宴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293章 敕勒川第51章 大典(下)第17章 盼盼第195章 反攻第64章 三路出擊第231章 購物券第6章 召對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64章 口袋陣第28章 唐大姐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59章 分歧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44章 打起來了第12章 煙花第199章 傳承第174章 春光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59章 致太平(一)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43章 賜姓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6章 手段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77章 決戰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53章 查稅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9章 白沙鎮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02章 幫一把第6章 買書第18章 徐昌定親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81章 錢明逸第54章 官與民第39章 兄弟夜話第8章 雪第132章 柳八娘第55章 利用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49章 串連第207章 離別第196章 機遇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