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各懷心思

徐平看呂夷簡與王曾和韓億的表情幾乎一樣,只能心裡暗歎他的演技太好,如果他不知情,大方向上怎麼跟那些小吏如此配合?轉念一想,或許也不盡然,更有可能的是呂夷簡知道小吏們串通舞弊,卻沒想到能到這個程度。畢竟現在看起來僅僅三司公吏串通起來後的勢力,就連宰相看了也害怕。

趙禎對三人道:“供狀就在這裡,你們也看到了,這個崔有德已經犯了死罪,徐平答應保他妻女平安他才招認。而且,聽說原來同伴派去照顧他妻女的人,乘他入罪的時候卻調戲他妻子,這個崔有德心中不憤,才寫下這供狀。”

呂夷簡吸了口氣,拱手稟奏:“既是如此,那就立即安排人手拿人。是不是知會程琳來殿裡商議?三司人手不多,辦這案子有些勉強。”

“不必了!人犯本就在開封府,結果連崔有德逼死晉州進士的案情都沒有查清,這件案子他們從旁協助就是。還是讓御史臺和皇城司與三司同辦,由皇城司出人手,儘快把人犯捉拿歸案。人犯太多,御史臺和三司地方狹小,就在皇城司裡審問!”

見趙禎的語氣不善,呂夷簡不好再說,只好遵旨。

王曾道:“陛下,事情關聯重大,不好一下就滿城騷然。依臣之見,還是先從開封府把人犯提出來,幾位大臣再次問過,先抓首腦的好。”

趙禎想想也是,僅憑一個小吏的口供,一下子抓這麼多人,如果口供與事實不符朝廷可就尷尬了。點頭道:“便如此。夜已經深了,你們去辦,有事及時稟奏。”

衆人謝恩,一起通出了延和殿。

王曾對呂夷簡道:“我們還是回政事堂商議,再作定奪。”

到了這時候,哪怕僅僅是爲了擺脫嫌疑,呂夷簡也不會再幫小吏說一句話,真對徐平把事情鬧大不滿,也只能日後再找藉口報復。

兩位宰相議定,在場的人全部一起出了大內,到皇城前半部的政堂商議。

到了政事堂,當值的蔡齊見一下來了這麼多人,雖然知道徐平半夜入宮稟奏的必然是大事,也沒想到有這麼大場面,急忙上前行禮。

衆人分別坐下,呂夷簡與王曾商量:“惟今之計,是先把那個小吏崔有德提來,我們再次問過。是不是中書行札子,讓皇城司的人去提?”

王曾道:“正當如此。不過那些小吏消息靈通,提人的時候要小心行事,不能夠打草驚蛇。我們先想好用什麼藉口,不要在開封府衙門鬧得沸沸揚揚。”

徐平見幾個人都在那裡思索,插嘴道:“依下官之見,不如由御史臺出面,只說是白天落第進士鬧事,聖上親自過問,讓御史臺重審。”

按說御史臺不怎麼插手與官員無關的案件,但落第進士怎麼也有點身份,又是皇上親自交待,也說得過去了。

幾位宰執大臣商量一下,覺得可行,便寫了一張札子,用了中書的印,交給韓億。

王曾道:“御史差可靠的心腹人去,萬不可出任何紕漏。”

韓億答應。

王曾又對李用和道:“李刺使派幾個信得過的兵士,隨着御史臺的人去提人。皇城司的人面生,不要讓開封府的公吏起了疑心。”

李用和應諾,與韓億一起去安排人手。

呂夷簡見兩人出去,對王曾搖頭:“如此小心,太過小題大做了吧。左右不過是一羣小吏舞弊,又不是什麼軍國大事,開封城裡還怕走漏什麼消息?只要今夜問清楚,明天一早皇城司的人守着城門,滿城搜索就是,還怕他們飛上天去!”

王曾也不着惱,笑了笑:“從衝撞我們兩人的府第,翻轉到今天的案情,這些小吏們的手段還不算不上神通廣大?小心一些總是好的,一個疏忽,功虧一簣我們怎麼交待?”

蔡齊此時才從徐平口裡問明白了案情,也對呂夷簡說:“三司的公吏勾結,難保就不牽扯到其他衙門的公吏。這些小吏互相之間都有交情,誰知道哪個會通風報信。”

呂夷簡臉色有些陰沉,今天晚上他的人都不在,只好不再說話。

夜已經深了,月初又沒有月亮,滿天的繁星灑下朦朧的光,佈滿窗子。

當值的雜吏過來把煤油燈旋亮,又悄悄退了下去。

徐平一直看着那個雜吏退出門去,遲遲轉不過頭來。現在他的心裡有些過度敏感,看見每一個小吏都覺得是劉太師那夥人的同黨。

不多時韓億和李用和回來,向兩位宰相道:“相公,已經安排了人手去,我們在這裡坐等,應該用不了多少時候就能把人提來。”

呂夷簡和王曾兩人點了點頭。

政事堂裡的氣氛有些凝重,沒有人再說話,或者閉目養神,或者看着外面的星光發呆,就連當值的屬官偶爾有事進來,也都輕手輕腳。

開封府的衙門離皇城並不遠,順着御街走一兩盞茶的功夫就到。

徐平卻覺得這時間過得特別地慢,心裡癢癢的,沒處抓沒處撓,只是覺得現在有個鐘錶看着就好了,就不會像現在覺得時間已經靜止。

看看身邊,就連李用和都微閉雙目,面上沒有任何表情,徐平只能暗歎,自己的修身養性的功夫還是不到家。別說這些大臣,就連李用和這突然富貴的都比不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徐平都忍不住朝着門外看,只覺得太陽就要升起來了,門外終於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韓億出了口氣:“人終於提來了!”

看周圍人的表情,徐平才知道其實別人跟他一樣難熬,只是強作鎮定罷了。其實在其他人的眼裡,徐平何嘗又不是波瀾不驚?還暗贊這年輕人老成呢!

侍御史蔣堂帶着兩個兵士,押了崔有德進來,向屋裡的人行禮:“下官蔣堂,得皇城司兵士相助,幸不辱使命,把人犯帶到了!”

兩個兵士把人犯帶到屋裡,也向李用和叉手行禮:“刺使,屬下交令!”

屋裡的人幾乎一起站起身來,看着地上衣衫襤褸的崔有德。

第37章 逼迫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37章 閒散日子第33章 我有秘法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章 回到從前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67章 找盟友第242章 交涉第59章 民間亂相第3章 盡頭牙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88章 棄杖不殺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2章 父老第21章 舊人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67章 晾到一邊第42章 動盪第104章 學生第40章 炸山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74章 春光第7章 雜談第15章 擺攤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2章 治術(三)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11章 根源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55章 左右虞侯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34章 磨鍊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65章 因地制宜第38章 出仕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42章 劉小妹第18章 春忙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33章 你是官了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51章 大典(下)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28章 蟾宮折桂第43章 賜姓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17章 追獵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73章 夜對第13章 治術(四)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87章 地方耆老第242章 交涉第308章 怪物第9章 問道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73章 夜對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49章 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