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憤怒

這間屋子的窗子很小,紅紅的霞光從小小的窗子鑽進來,爬到案几上,隨着風中窗子的擺動飄來蕩去。

徐平看着桌子上那一抹捉莫不定的霞光,沉聲道:“三司要裁人是昨天下午傳出來的,今天一大早就集中起三五百人來,背後沒人煽動,怎麼可能?”

“副使說得不錯,不過我就是想不明白,他們圖什麼呢?”

劉沆看了一天,基本對事情有了一個總體的認識。此次鬧事,必然是三司公吏的高層人員一起參與,還有一些街上閒漢帶頭,最後纔出現這種結果。不過他就是想不通,下層公吏害怕被裁掉,那些上層公吏這麼積極參與幹嗎?

徐平笑了笑:“你手裡管着兵案,所有公吏名籍、遷補甚至刑獄都在兵案管下。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事情你都說了不算——”

“我是判官,哪裡能夠作主?自然是要聽副使的——”

“不,我說了也不算!”徐平擺了擺手,“甚至省主說了也不算!”

劉沆笑道:“這些小吏的事情,難道還要宰執才能作主?”

“宰相要管,當然是能夠管得了。不過,多半他們是不會管的。說我們說了不算,不是宰相不放權給我們,而小吏們自成一個世界,有他們自己的首領。如果他們的首領不給我們面子,那我們就只能瞪眼看着,半點也奈何不了他們!”

“副使是說,這次事情——”

徐平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把窗子打開,看着外面晚霞照耀的世界。

“今天爲什麼小吏們聚起來鬧事?爲什麼那些主管公吏巴巴地要把他們趕出來?韓御史不是要裁汰公吏嗎?簡單,他們就把要裁掉的人選好送出來,送出來還不算,還要到宰相府上去亮亮相,還要到御史家裡辱罵一番出口氣。”

劉沆聽到這裡終於有了點頭緒,吃了一驚:“副使是說,今天鬧事的公吏是他們自己挑出來要朝廷裁掉的?這——”

“不錯,就是他們看着不順眼,平時用着不如意,或者不肯跟他們同流合污的人,今天全都趕到街上來!今天這一番鬧,尤其是最後辱罵當朝御史,朝廷如果還能容得下這些人,臉面就都沒有了。要裁人?今天小吏們已經替我們把人裁了。”

“真是豈有此理!”說到這裡,徐平猛地一拍窗臺。“把長官當傻子玩弄,我如果嚥下這口氣,這官也不做了,明天就回家種田去!”

跟徐平接觸了小半年,劉沆這是第一次見到徐平發火。印象中平時徐平是那種喜怒不形於色,處處忍讓與人爲善的人。這也正常,少年居高官,又沒有什麼根底,在官場上只能處處周旋,委曲求全。這一次,好像有些不一樣了。

如果這次讓三司公吏得逞,包括徐平在內,所有的官員基本就全都架空了。日後只能規規矩矩處理日常事務,想稍微有點作爲都不可能。就連新開的場務,搞不好都落在這些人的手裡。上面官員說要做什麼事情,一旦不合公吏們的意思,他們也不說反對,反正忙來忙去就是沒結果,還一點把柄都沒有。到最後官員自己覺得沒意思,只能順他們的意。

這種前景相當可怕,如果再加上官員的任期不長,整個三司就都被小吏們把持。以後像前些日子榷貨務那樣的事情,可能連發現的機會都沒有。

尤爲可惡的是,這些小吏做這些事情幾乎沒有什麼掩飾,簡直就是明着來,完全不把三司官員放在眼裡。徐平怎麼能夠忍得下這口氣?即使知道他們膽敢如此,必然是朝中有大臣縱容,徐平也絕沒有道理退讓。

劉沆帶人去打探消息的時候,徐平也找了高成端來了解三司下層的具體情況,談了大半天才有了個初步概念。

由於世襲和裙帶關係特別嚴重,包括三司在內,京城的好多衙門公吏都是親戚連着親戚,朋友帶着朋友,組成了一張龐大的網。公吏們又沒有上升渠道,進了公門就是奔着賺錢來的,什麼國法民生沒人在意。

日久天長下來,這張網越來越緊密,而且又慢慢地與京城高官權貴結合起來。認真說起來,除了特殊情況,官員和公吏的結合都是間接的,沒有哪個官員願意跟公吏直接打交道,他們丟不起那個人。但沒有直接接觸,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做公吏的保護傘。

對於朝裡的有些高官來說,這些組織起來的公吏太好用了,既可以獲得不方便出手的鉅額財富,又可以做些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而公吏們被限死了只能在下層折騰,對高官們也沒有威脅,雙方一拍即合。

上下勾結,內外勾結,整個三司就像個大漏勺一樣,榷貨務表現出來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實際上真敢把各場務的賬查清楚,數額會相當驚人。

這種事情只能徐平自己心裡知道,而不能告訴劉沆等人。他們剛剛踏入仕途沒有多久,憋着勁要想搞點動靜出來,一不小心就會做過火。

徐平看着窗外沉默了好一會,轉身對身後的劉沆道:“明天你不用上朝了,只說司內有事請假。一清早,就帶人去把今天記下名字的公吏抓回來,特別是那幾個看起來不像是三司公吏的,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一定要把他們拿回三司。兵案兼管三司刑獄,在開封府和御史臺插手以前,你先要把事情搞清楚!”

劉沆恭聲道:“屬下遵命!”

“至於那些被蠱惑威逼去的底層公吏,每個衙門的都一起審問,問清楚他們的消息是哪裡來的,是什麼人鼓動鬧事。記得把書狀記錄清楚,把證據做死!”

“屬下明白!”

“你告訴那些底層小吏,如果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三司可能還會給他們一條生路走,否則的話,就給蠱惑他們的人背鍋吧!有了這些小吏的書狀,不要客氣,就去把參與的專知、孔目等高級公吏抓回來,等我下朝!”

劉沆應諾,又道:“這些小吏奸滑無比,只問口供只怕他們嘴硬不說。下官想派幾個靠得住的人出去,打探一下消息。”

徐平知道劉沆想派探子刺探消息,想了一下,點了點頭:“你儘管放手去做,這一次不管鬧出什麼事來,都有我扛着!”

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74章 無妄之災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310章 死局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29章 刻漏社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16章 煤球爐第187章 攻防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97章 雪中論兵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36章 折騰契丹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9章 白沙鎮第77章 你倒黴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7章 小隱君第179章 宣傳戰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312章 郵寄司第42章 旬估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66章 同年知縣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6章 峰迴路轉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80章 起風雷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4章 賜名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38章 兩地第9章 白沙鎮第54章 家賊第113章 教閱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217章 銀行(上)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178章 貨幣之戰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34章 鬧事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44章 增兵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48章 軟着陸第28章 殿中議事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40章 出人意料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33章 迷惑第22章 新米第9章 變夷爲夏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25章 歸正人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11章 根源第61章 裂痕第90章 公人世界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99章 前奏第193章 拔牙第148章 轉折第38章 青苗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