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傾國之戰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黎奉曉沉默不語。

他只是一個將軍,帶兵打仗的,李佛瑪說的那些他不需要考慮,他只要李佛明確告訴他,打不打,怎麼打。若是按現在情況,只聽李明信滿口胡說,什麼只有六千廂軍,卻莫名其妙就出來數千騎兵,滿山的滾木礌石,還有撲不滅的大火,成千上萬的砲手弩手,依着這種混亂消息沒人敢去打仗。

看了李明信一眼,李佛瑪的神情冷崚起來,對黎奉曉道:“我記得先前就有消息,邕州那裡有個蔗糖務,能夠組織數萬鄉兵。我們都不把這些鄉兵當回事,如果,那些鄉兵真有一戰之力呢?”

黎奉曉搖頭:“行軍打仗不是兒戲,隨便捉個人就能上戰陣。鄉兵說到底也是鄉兵,是民不是兵,搖旗吶喊還說得過去,戰陣衝殺絕不可能!”

李明信腦中靈光一閃,抓住了一根稻草一般,高聲道:“將軍這話說得就有些差了!那些鄉兵可不是民,我聽人說,蔗糖務最早的人就是廂軍除籍退下來的,重新拿起刀槍,可不就又是兵了!”

李佛瑪轉頭沉聲問李仁義:“這話可是真的?”

李仁義從容不迫地道:“確實如此。微臣也曾經跟陛下提過,那個蔗糖務提舉徐平初到邕州的時候,苦於沒有人手,便把福建路到廣南西路的更戍廂軍留了下來,入蔗糖務做活。不過這都是前幾年的事,到了這兩年福建路兵源不廣,這事情便就停了。現在蔗糖務招人,最多的是邕州本地土人,其次纔是福建路來的移民,除役廂軍已經沒有了。”

“那麼,你說蔗糖務裡有多少除役廂軍?”李佛瑪看着李仁義,面色凝重地沉聲問道。

“依微臣得到的消息,當在一萬人到兩萬人之間。”

李佛瑪點點頭,對黎奉曉道:“是了,邕州必然是把先前的除役廂軍又重新徵招起來,這樣他們便有了兩萬多兵馬,又是以守對攻,陳常吉之敗也說得過去。唉,是我們以前大意了,總以爲邕州一地,隨便就能收拾。”

黎奉曉閉上眼睛,盤算一會,纔開口道:“若是這樣說,倒也說得通。不過話又說回來,那些除役廂軍已經離軍多年,按說重新徵召也一時經不得戰陣。不過想來宋人自有辦法,我們不在這上面費神。現在算來,在諒州宋有大軍兩萬多人,又據有地利,要攻取那裡可不容易。”

無論裝備和戰力,交趾的主力與大宋的廂軍都相差不大,由於各種條件限制,交趾還沒有能力大規模裝備大宋禁軍那樣的豪華軍隊。李佛瑪對這一點心知肚明,如果邕州是兩萬正式編制的禁軍,他根本就不會再打諒州的主意,別說是富良江以北,就連升龍府都得小心翼翼地才能守住。

哪怕就是兩萬廂軍,也是硬骨頭,已經不是一支偏師能夠對付的。

手支額頭,李佛瑪在王位上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打還是不打?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打就要冒風險,一旦戰敗,現在已經糜爛的局勢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外敵入侵,內亂也有可能再起,王位能不能再坐穩都是兩說。

但要是不打呢?大宋據有諒州,可不是以前在邕州的時候,向南再無險阻,勢力延伸幾乎是必然。哪怕就是大宋自己收斂,地方的土官也會主動去投靠,大宋和交趾哪條腿粗,傻子都分得清楚,陳公永已經做出榜樣了。

北方動盪,人心不穩,又沒了廣源州遮蔽,西北的大理和哀牢會放過這種送上門的機會?主動出擊是必然,富良江以北,西道江和武定江上游,都將不再是交趾所有。到了那個時候,別說一切雄心壯志都灰飛煙滅,就連根本之地升龍府到長安府的地帶都直面威脅。

再加上占城,南北夾擊,僅靠幾州之地可以應付?

李佛瑪閉上了眼睛。

這種景況不難想象,四面都是宿敵,一隻猛虎在上面虎視眈眈,自己在升龍府也別想睡一個安穩覺了。

若以後世地理來論,此時交趾的精華地區新都升龍府到舊都長安府,就是紅河下游三角洲,地方相當狹小。這裡物產豐富,人口相對密集,是支撐王霸之業的根基之地,但必須有外圍做藩屏。一旦失了外圍,就成了別人眼裡的肥肉,沒有戰略縱深做迴旋,來敵還可以藉助豐富的物產籌糧,想守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的的。

猛地一拍坐下王位,李佛瑪擡起頭來,堅定地道:“打,這一仗不得不打!哪怕就是傾全國之力,把國運壓上,也得把諒州奪回來!”

黎奉曉沉聲道:“聖上可是下了決心?”

“不錯!要想保住交趾,就必須打下諒州!晚打不如早打,一定要一戰定江山!於我交趾來說,大宋猶如一座山一樣,如果讓他們在諒州紮下根來,日後就再也難以驅除。現在乘他們立足未穩,把他們趕回山北去!”

黎奉曉點頭:“聖上擔心的是。不知這一仗要如何打?”

李佛瑪盯着黎奉曉,鄭重地說:“如今南邊占城未退,東北蘇茂州之亂未平,我不能輕離升龍府,這一戰拜託將軍!”

“食君之俸,忠君之事!微臣但憑聖上差遣!”

李佛瑪輕呼一口氣:“宋軍在諒州兩萬兵馬,——但剛剛一場大勝,所謂的鄉兵,這個農忙時候,必然不會還守在諒州!”

說到這裡,李佛瑪轉頭看着李仁義。

李仁義沉聲道:“據微臣所知,上次戰事一結束,諒州的鄉兵就開始解散各回本部。蔗糖務的主業就是榨糖,現在還是榨糖季。”

李佛瑪點頭:“諒州那裡,現在想來只有六千廂軍了。宋軍要想再把廂軍招集起來,未必比我們行軍更快!”

說到這裡,李佛瑪身子前傾,看着黎奉曉:“但我還是依諒州那裡兩萬宋軍佈置,以免再出意外。升龍府周圍有我交趾精兵四萬兩千人,我只留五千守護王城,其餘人馬,交付將軍。”

李仁義聽着吃了一驚,急忙道:“陛下,這樣怎麼使得——”

李佛瑪一伸手阻止李仁義後邊的話,對黎奉曉道:“我以傾國之兵,盡付將軍,一戰而下諒州!大丈夫欲成非凡功業,當斷即斷,此戰關乎我交趾國運,將軍凱旋,當是我交趾第一功臣!”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

第118章突然遭遇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49章 串連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9章 科舉冤家第12章 空調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302章 青冢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34章 期集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86章 有錢人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88章 百官圖第67章 選擇第59章 分歧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13章 教閱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68章 大新聞第173章 夜對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1章 人選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2章 煙花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22章 星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36章 組織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32章 柳八娘第242章 交涉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67章 獵犬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32章 柳八娘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9章 詠梅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72章 夜襲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9章 匪訊(上)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23章 秋意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64章 一拍兩散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27章 大捷第122章 甩鍋第10章 治術(一)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54章 買馬第30章 斥責第74章 相互利用第8章 讀書第38章 統計學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97章 試探第93章 多方牽連第41章 意外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11章 酒精燈第188章 百官圖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89章 唐龍鎮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22章 兩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