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諒州南邊的谷口處,交趾人在愁,山上的宋軍也在愁。

交趾人愁的是前方蹲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怪獸,不知什麼時候自己就會進入那張嘴裡,大好生命就此葬送。

宋軍愁的是如此良辰美景,周圍卻血腥味刺鼻,做什麼都沒心情。

初戰告捷,諒州城裡送來了酒肉,就在山頂上就着月光擺個慶功宴。可時不時隨着夜晚的涼風飄過來的血腥味,卻使衆軍士沒了心情。

魯芳無奈,只好找了幾個身手敏捷的兵士,在腰間綁了繩索,下到山坡上去清理一番,該刮的刮,該洗的洗,好歹讓兵士們的鼻子舒服一點。

交趾人在兵營裡,看着山坡上宋軍跳來跳去,想起他們正在清理同伴的屍體,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此時正是月中,月亮又大又圓的時候,水一般的月光鋪灑下來,整個大地都籠罩着一層迷離的色彩。

月亮已經升起很高了,徐平才與石全彬來到山頂上。

交趾兵馬到來,預示着戰事正式開始,不管魯芳這裡打得如何輕鬆,徐平作爲主帥都不能麻痹大意,要做諸多安排。一切安排妥當,太陽就落到了山下去,這纔有時間到前線看看首戰告捷的將士。

石全彬巴巴地等在這裡,就是要看看戰事如何進行,如果真能如徐平預計的那樣是場大勝,回去官家面前便有許多話說。內侍難得出宮一次,恰好碰上這種場面豈能錯過,運氣好了可是能夠得到封賞。而且在官家眼裡,經過這種場面就是見過世面的了,以後說不定就因爲這個有機會外任。

一聽徐平要到前線犒賞將士,石全彬緊緊跟着來,還讓徐平幫他準備了酒肉賞錢,算作自己的心意。皇上身邊的人,這種時候可不能寒磣了,石全彬準備的賞錢比徐平發的例行賞錢都多,雖然這錢也是從徐平手裡來的。

月光下的山頂上點起了幾堆篝火,宋軍兵士圍着一堆一堆地聊天。這些人都是鄉兵,在蔗糖務裡幹了些日子了,不再像在役的廂軍那樣在乎犒賞。他們的心裡,還是希望早早打完仗,繼續蔗糖務裡的平靜生活。

職業軍隊和兼職的軍人是有根本性不同的,尤其是在心態上,兩者天差地遠。無論禁軍還是廂軍,對他們來說,社會安定不安定完全不在意。

徐平一到,山頂上的宋軍一起山呼,聲音在天地間嗡嗡迴響。

第一天的輕鬆獲勝給了宋軍信心,不管來多少交趾軍隊,都將鎩羽而歸。

隨兵的兵士挑着酒桶,給衆人滿上酒,徐平舉杯高聲道:“首戰告捷,全賴衆將士捨身用命!不過此是初戰,後續交趾大軍到來,還需上下齊心,才能保住諒州不失!諒州不失,左江道此後就再無戰事,子孫之福!”

“滿飲此杯!”

山上一片歡呼,衆人一起把酒喝乾。

跟在徐平身後,石全彬一樣敬了三杯酒。不過他囉囉嗦嗦,從皇上和太后講起,衆人如何忠君報國,纔有如此大勝,一直說到自己日後回京,會怎樣在皇上面前爲衆人美言,一番話下來,兵士就有些昏昏欲睡了。

喝過酒,大塊的肉擔上來,魯芳便帶着衆人吃喝。

徐平帶着石全彬不好站在這裡礙眼,便沿着山頂朝北一側巡視。

這兩座小山朝南的一面是光滑的斜坡,北面可就複雜得多了。

離山頂不遠,在山體上鑿出了一個個平臺,是徐平安排的砲位。雖然手裡有火藥,也有小鋼炮,但那些東西代價高昂,不可能作爲長期防守的武器來使用。徐平給火炮的定位,就是用來作爲進攻時奇襲的東西,防守的時候,依賴的還是石砲,他前世所說的投石機。

此時宋軍真正裝備的石砲有各種名目,守城時裝在城樓上的旋風砲最普遍,其實就是能夠旋轉向多個方向發射的投石車。

不過不管什麼名目,這些石砲基本都是用人力拽,大一點的會用牛,既沒有準頭,威力也有限。配重式的投石車實際也是有的,不過要求較高,製作起來也複雜,並不普及。

作爲財大氣粗的蔗糖務,自然不會用湊合的東西,這裡的石砲全部都是配重式的,而且經過了徐平的改造。在山頂的背面,第一排是每隔五步設置的一座小砲,第二排是每隔三十步設置的一座中砲,第三排是每隔五十步設置的一座大砲,排列有序,各司其職。

交趾前鋒阮大力猜得是對的,滾木只是山坡防守的開胃菜,後面還有這些大小石砲,還有弓弩,還有最後的噴火裝置,他手裡兩千人根本摸不着山頂。

徐平前世也知道古代有投石車,但對到底是什麼原理卻搞不清楚,直到來到這個世界親眼見過了之後才明白,原來投石車利用的是離心力,並不是以前模糊認爲的彈力之類。

知道了原理,徐平便有了改進的方向。既然是利用的離心力,就可以大致計算石彈的彈道,可以算出一個大致射程。就知道到底使用什麼方法纔可以把石彈射得更遠,打得更準,發射的頻率更高。

用人力拖拽的投石車是最不靠譜的,尤其是大型投石車用到一兩百人,根本不能控制,基本就是把石彈投出去,飛到哪裡看人品。

徐平改成配重式,使用的配重全部都是預先鑄好的鉛塊,石彈也不是隨便找來的石塊,而是專門開採,經過了修整,每塊的重量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通過改變配重,使用不同大小的石彈,便可以調整射程,徐平甚至在投石車上刻畫了標尺,讓操作的兵士當作參考。

這樣改進過之後,精度雖然還是與火炮差得很遠,便最少已經能夠控制在一個範圍內,打人是打不着,但打個軍營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石砲專用的石彈,反正周圍石山到處都是,附近的一兩萬民夫修好工事之後沒有事幹,便被徐平派了五千人專門去生產,足夠石砲使用。

(晚上還有一章。)

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67章 猜測第188章 百官圖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3章 糉子第28章 唐大姐第288章 分岐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95章 遷隆峒第172章 農事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58章 桃花運第175章 火海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53章 攻城(上)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191章 反擊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51章 綠影亭第84章 南線北線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229章 圍寨第146章 泉布第95章 遷隆峒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75章 世道變了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09章 送禮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75章 人質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45章 白砂糖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66章 以民爲師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8章 交接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30章 分道揚鑣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20章 匪訊(下)第115章 奇觀第3章 洞房第113章 教閱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196章 神針第1章 錢能通神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56章 驚變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77章 決戰第56章 國柄第33章 有錢纔好第34章 同年歡宴第9章 白沙鎮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7章 乾脆搞大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3章 折支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51章 三路佈防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6章 嶺南故人第22章 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