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攻城(上)

“衙內,宋軍大隊人馬已經過河了!”

聽見家丁驚慌失措地稟報,甲繼榮只覺得天旋地轉,擡起頭,用盡力氣緩緩問道:“我們派出去巡河的人呢?去支援的人呢?”

“沒了,都沒了!天還沒亮的時候,宋軍已經在河的下游狹窄處架了一座小架,等我們發現宋軍架橋的時候,那裡已經過來一兩千騎兵了。我們的人什麼時候跟騎兵大隊交手過?被他們一衝就散了!”

甲繼榮有氣無力地道:“出去吧,有事立即稟報。”

此時紅日初升,房外紅光滿天,夜晚的寒冷被一掃而空,本該讓人覺得溫暖,甲繼榮卻覺得渾身冰冷。

甲承貴衣衫不整地從後面轉出來,問木頭一樣坐着的甲繼榮:“怎麼回事?我聽說宋軍過河了?”

“是,今天凌晨已經有馬步數千渡過了窮奇河——”

“你怎麼回事?我把大權交給你,你就給我這種結果?”

聽見阿爹怒吼,甲繼榮無奈地嘆了口氣:“阿爹,我不是推脫,可誰能想到能出這種事?宋軍主力從廣源州回來,剛到七源州,怎麼也要三天之後纔到門州。他們奔襲數百里,破廣源州,擒儂存福,怎麼也得休養半個月吧?”

“我有錯嗎?按照這個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守住。就是守不住,也不可能讓宋不費一兵一卒就過窮奇河。我有錯嗎?!”

甲繼榮擡頭看着甲承貴,眼裡已經閃着淚光。

“算了,現在說這些也沒用了,還是想想怎麼守住州城吧。”甲承貴咳嗽了一聲,到椅子上坐下。“到了這個地步,先前來的援軍已經靠不住了,還是要派人去升龍府求救兵。宋軍主力沒到,我們已經無力招架,等他們也趕到這裡來,豈不是隻有開城投降?”

“升龍府?上次就不相信我們,說是虛言恫嚇。恫嚇?我現在城下近萬宋國大軍,他們怎麼就是不信呢?難道真要讓宋軍兵臨升龍府,那些聖上身邊的奸佞小人才能接受事實?”

“兒啊,現在不是嘔氣的時候,趕緊派人去求援纔是。如果拖延,一旦被宋軍鐵壁圍城,那可是想派人也派不出去了!”

甲繼榮兩眼發直,過了一會才一下清醒過來,從椅上站起,口中道:“阿爹說的是,宋軍主力並沒有到,我們總不可能連大宋的鄉兵攻城都守不住!我這就安排人去升龍府,只要來一萬大軍,諒州還是固若金湯!”

說完,急匆匆地出了房門。

甲承貴看着兒子出去,一時病情上來,咳嗽個不停。

從幾年前徐平來到邕州,他們一家只是眼紅徐平在邕州創造的財富,無時無刻不想着上去咬一塊肉。哪裡會想到,那個以前在他們眼裡可以任意魚肉的少年進士,幾年之後會兵臨城下,把他們逼上絕路。

日上半空,徐平騎着馬跨過竹橋,一到岸邊,正迎上從前面趕回來的張榮。張榮見過禮,徐平問道:“前面戰況如何?”

“稟官人,韓指揮使過河之後,帶着騎兵分略左右,城外的據點已經大部拔除,只剩下兩處小軍寨,我正着人圍打。”

徐平道:“好,今天一定要把州城外圍的所有軍寨打掉,使甲峒成爲一座孤城。孤城難守,我們就可以慢慢拿捏甲家了。”

“遵鈞旨!”張榮恭聲答應,“不過還有一事,今天上午,州城裡出來了十個人,都騎着馬。韓指揮使雖然帶兵追拿,還是跑脫三人,看方向是一路向升龍府去了。官人,不知道要不要發兵追趕?”

“不必了,出來的人必然是到升龍府去求援兵。大軍圍城,這麼大的動靜怎麼可能不讓人知道,我們早做準備就是。”

聽了徐平的話,張榮道:“官人說的是。”

韓道成跟他講的時候就說是到升龍府求援軍的,他們兩人只是拿不準徐平的態度罷了,怎麼可能想不到這些人出去的目的。

邊說邊走,不知不覺就行出了兩三里路,到了一處小山包下。

張榮停住,對徐平道:“官人,這小山上有一處甲家人的別業小院,聽說是他們夏天來避暑的地方。小院雖然不大,好在整潔乾淨,我讓人收拾了,就作官人下榻的地方。這座小山離州城只有二里多路,站在山頂上面就可以看見州城,甚是方便。”

“好,我們到山上看看。”說着,徐平轉頭吩咐身邊的譚虎,“去吩咐中軍的隨行人員全到這裡來,順便找人在附近搭建房屋。”

譚虎領命而去,徐平隨着張榮一路上山。

這座小山包是二三十丈高的大土丘,山勢極爲平緩,連馬都不用下,不一會就到了山頂。山頂一棵大菩提樹,枝葉繁茂,罩住半個山頂。樹下有石桌石凳,想來是甲家以前在這裡納涼的地方。

到了樹下,徐平下馬,就在石桌旁向甲峒方向望去。

南諒州城比李慶成的北諒州要大得多,城牆高几近三丈,四處城門,南北都有甕城,東西則是小城門。惟有城外是平地,也一樣沒有護城河。

這種邊疆地方,人力寶貴,比不得中原江南人口稠密的地區,城池可以不惜工本。南諒州城造這樣,在這一帶已經是一等一的大城了。

徐平看了,對張榮道:“這城不大,攻下來倒是不難,惟有四周的軍寨是隱患,必須儘快除去。對了,城中現在有多少兵馬?”

www ◆тt kán ◆c o

“稟官人,這次甲峒把能拿刀槍的都徵召入軍,據說有八千多人。不過分散在城外的大多都是老弱,不堪戰鬥,惟有城中的四五千人是丁壯。”

徐平聽了愣了一下,問道:“甲家把能戰的人都留在城裡?”

張榮恭聲答道:“不錯,所以我和韓指揮使清理外圍才這麼容易。”

“甲家的人腦子都被驢踢了?把能戰之兵留在城裡,是想跟我們打巷戰嗎?”徐平看着山下的州城,邊笑邊罵,“守城最忌死守!城池不在高,不在險,想守住必須要有戰的能力,敢戰的勇氣!縮在城裡不敢出來,這仗甲家已經是輸定了,現在只要想着我們怎麼少損失點人把城攻下來。”

(晚上還有一更。今天有事,更的字數少一點,見諒。)

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42章 動盪第188章 百官圖第63章 工場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53章 秦二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214章 蠟丸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67章 決心已定第32章 東華門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9章 準備抓人第88章 棄杖不殺第3章 一路千里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64章 善後第98章 民思無邪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04章 學生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21章 割稻第217章 追獵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9章 理通事順第15章 分工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08章 使氣第230章 約定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33章 家信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72章 底氣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5章 公路第209章 階下囚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60章 呂公綽第156章 銅版第35章 三輪車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39章 按律當斬第67章 猜測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4章 煩心事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4章 邕州城外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56章 錢入戶等第30章 端午(中)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60章 窮人當家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56章 錢入戶等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82章 立足於打第71章 戰場第77章 交涉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334章 李璋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