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

天聖十年十一月初六,因爲大內整修完成,改元明道。天下大赦,百官各加官一階,徐平由屯田員外郎晉升爲都官員外郎。

天聖寓意二人爲聖,明道則是日月當空,年號清楚地表明,此時的劉太后依然把持着權力。雖然天子已經二十三歲,太后卻沒有還政的跡象。不過風向開始慢慢地改變,明鎬等人上書要求太后還政,雖然有的言辭激烈,也只是不報的結果,並沒有像范仲淹等人那樣被逐出中樞。

這次大赦最意外的獲利者是丁謂,本已經移往道州編管的他由此得到了致仕的待遇,安然退休,意外得到了比老對頭寇準更好的結局。

而左江道被徐平發往各州牢城的土官因事涉謀反,並沒有因此減刑,只有首告的黃知縣因爲罪名較輕,得以活着回到邕州,住到了親家那裡。

幾乎與此同時,党項首領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趙德明去世,其子元昊繼位,依然封其爲檢校太師兼侍中、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

消息傳到邕州已是半月之後,徐平感覺不到升官的喜悅,只覺得整個世界開始慢慢改變,心裡愈發不安。

李元昊現在還叫趙元昊,沒有正式反宋,但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實在是太過響亮,徐平雖然猛然一下記不起他有什麼事蹟,但攪亂大宋西北,由此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印象還是有的。

正經說起來,西南地區無論是歷史上的儂智高叛宋,還是後來的交趾入侵邕、欽、廉三州,都與黨項在西北的崛起有關。沒有党項人把大宋的注意力吸引到西北,並多次獲勝,這兩股勢力也沒有內侵的勇氣。

這種大局勢下,徐平決定不再等待,急招桑懌到門州,集結軍隊,準備先全力進攻廣源州,再回師拿下諒州,暫時不顧慮交趾的反應。

邕州邊境的形勢一天比一天緊張,但對底層民衆來說,生活卻沒有什麼改變,依然日復一日地重複着他們生活的軌跡。

一小隊馬幫停在一處山間小路的岔路口,領頭的馬幫漢子從馬上抱下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拍了拍他的腦袋,笑着道:“臭小子,以後不要再這樣隨便就跟着人走路了,也就是我們幾個都是老實人,碰上那等心狠手辣的,定然把你賣到交趾去爲奴爲僕,那可就永世不得翻身!”

小馬蹄縮了縮脖子,認真地問道:“帶了我這些路,要給你們多少錢?我只有大宋的銅錢,金銀沒有的。”

幾個漢子哈哈大笑起來,對小馬蹄道:“你這樣一個孩童,向你收錢不是咒我們不是人嗎?算了,你的銅錢自己留着,得閒了買個果子吃。還有,這一帶雖然是交趾的地盤,大宋的銅錢卻一樣通用,不用怕買不到東西。”

一邊說着,一邊從馬上拿下小半口袋,交給小馬蹄:“還有你的米,也一起帶着。你這樣弱小,能不能背得動?家離這裡遠不遠?”

小馬蹄把半口袋米緊緊摟在懷裡,口中道:“我家就在前邊,兩步路就到了!這些米我拿得動,找到你們前就是我自己背的!”

幾個漢子看小馬蹄警惕的樣子,紛紛笑着搖頭,也不再多說,向他告了別,沿着山間小路趕着馬繼續前行。

小馬蹄看着遠去的馬幫,一直見不到人影了,才咬着牙把小半袋米背了起來,歪歪扭扭地向山中岔路走去。

雖然剛纔說得輕鬆,真背到了身上,二十斤米依然沉重無比,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走在這樣的山間小路上可不是容易事。

此時已是冬天,山裡比不得平地,明顯感覺得到寒意。剛開始的時候被山裡寒風一吹,小馬蹄還覺得手冷腳冷,走不了半里路,已經是滿頭大汗。

好不容易走了兩三里路,小馬蹄只覺得手腳發軟,口乾舌燥,心咚咚跳得厲害。那兩條腿好似已不是自己的了,鐵一般沉,擡也擡不起來。

路邊山石間一個缺口,裡面生了一棵大樹,小馬蹄到了這裡,再也忍不住,一屁股坐在了拱出土來的樹根上。

大口大口地喘了一會氣,小馬蹄無奈地看着周圍。

此時天上的太陽懨懨西斜,看起來像是人的蒼白的臉,沒有一絲生氣。山風吹在身上,小馬蹄忍不住打了個哆嗦,滿身的汗更加覺得冷得厲害。

連綿的大山看不到頭,只覺得一山更比一山高,一直綿延到天邊。

小馬蹄心中生出一種無力感,只覺得自己被遺棄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再也無力觸摸到人世間,那些自己牽掛的人就像在另一個世界那麼遙遠。

不如就把米放在這裡吧,到村裡後讓洪二叔來取,他是大人,不像自己一樣力氣小,必然能夠把米揹回村裡。

小馬蹄抱着膝蓋,看着天上的斜陽,一時拿不定主意。米放在這裡,如果被別人拿走了怎麼辦?就是自己藏得好,沒有人發現,甚至這山裡可能今天就沒有第二個行人,可被山裡的野獸發現怎麼辦?那憨憨的熊瞎子,看起來笨笨的樣子,可是最會禍害人,再怎麼藏得嚴它也能找到。更不要說還有山裡的老鼠,各種飛鳥,它們可是沒有地方不到的。

小馬蹄越想,越是覺得這米自己一撒手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錯過了這一次,山裡他親愛的人一輩子就再也吃不上香甜的白米。

這是蔗糖務種出來的大米,白白的,晶瑩透着光澤,一粒一粒好像是珍珠一樣,哪裡是大山裡的糙米可比。更何況就是糙米,山裡人家一年到頭也未必有一粒到嘴裡,剛收下來就被主家搶去收到了倉庫裡。

小馬蹄記得自己小時候,因爲爹孃去世得早,奶水也沒得吃,全靠洪二叔他們偷偷藏起幾粒米煮了粥喂自己。就靠着這有一口沒一口的糙米粥,小馬蹄慢慢長成了大孩子。

那時候,小馬蹄覺得糙米粥就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了,他發誓自己長大了一定要讓幫自己的人,洪二叔他們,飽飽地吃上一回。

現在他還沒有長大,卻帶回來了比糙米更加好上千倍百倍的精白米,就是再難,也要帶回去給洪二叔,讓他們一次吃個夠。

覺得身上恢復了點力氣,小馬蹄終是不敢冒險,依然帶着小半袋白米,半背半拖,一步一步向大山裡挪去。

冬天的日頭短,太陽不知不覺就躲得沒影了,常常讓人猝不及防。

洪峒這個山間小村只有不到十戶人家,窮得點不起燈,太陽躲起來月亮又偷懶不出現的時候,村民們只好點起一堆篝火,圍在一起說說家常,女人們聚在一起做着針線,夜晚安靜而祥和。

“哎呀,那邊路上黑乎乎地過來一個,莫不是偷東西的猴子?”

一個女人尖叫一聲,指着村口的路喊道。

一個漢子噌地蹦了起來,口中叫道:“冬天山裡沒食,必定是猴子進村來偷東西了!點起火把,隨我去趕跑它們!”

說着,捉着一根松枝伸到篝火裡,轉來轉去引燃,舉在手裡。

閒着沒事的漢子們正覺得無聊,紛紛起身,用各種樹枝做火把,向村口的黑影圍去。

洪二叔是打獵的好手,拿根松枝點燃了掩在身後,當先向那黑影跑去。

到了跟前,洪二叔猛地把松枝從背後舉起來,映住黑影,口中喝道:“三更半夜行山路,看你是何方妖怪!”

小馬蹄早已走得脫力,頭暈眼花,火光一映,只是覺得一個熟悉的面龐一閃而過,便兩眼一黑,坐在了地上。

口中喃喃道:“我回來了——”頭一歪,倒在了地上。

洪二叔藉着火光,頭一眼就覺得身影眼熟,湊上前一看,大喝一聲:“這是小馬蹄啊,上次聽說被大宋那邊的人捉去了,可算是回來啦!”

聽見這一聲吼,男男女女一起圍上來,七嘴八舌。

洪二叔探探小馬蹄的鼻息,對衆人道:“不妨事,娃兒只是累着了,回去歇歇就好!哪家有米的,湊出來熬個粥喂他,將養一下!”

一個婦人舉起手來道:“我家裡還有一點,前些日子藏到了房樑上,沒被主家搜了去。將就能熬小半鍋粥,夠小馬蹄吃上幾頓了!”

洪二叔口中道好,彎腰去抱小馬蹄,卻發現了小馬蹄壓在身下的口袋。

把口袋拎起來,洪二叔道:“裡面沉甸甸的,是什麼東西?這娃娃怪不得累成這個樣子,小小年紀哪裡能夠背得動這麼重的東西!”

口袋打開,火光映着白花花的米,透着誘人的光澤。

洪二叔伸手到口袋裡面,握住一粒一粒的精米,握緊了,米又從他的指縫裡慢慢滑出去。洪二叔又握,又滑出去,這種感覺像是做夢一般。那光滑溫潤的感覺,就是第一次摸洪二嫂的身子也沒有讓他如此心動。

“這,這裡面裝的是白米?你們看看,這是——這是白米?”

洪二叔喃喃地道,轉頭看着村裡的人,只覺得一切都像夢幻。

旁邊的人紛紛把手伸到口袋裡,一個一個輪流着摸上一把,口中喊道:“真的是白米,小馬蹄竟然帶白米回來了,這輩子也見回白米!”

口中喊着,七手八腳地抱起小馬蹄,紛紛擠到了洪二叔家裡。

小馬蹄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中雖然一片荊棘,但自己卻很開心,很快樂,同周邊的人,那些關愛自己的人一起快樂的生活。

這夢是如此地美好,他甚至不想離開這夢中的世界。然而耳邊那熟悉的聲音的召喚,還是使他緩緩睜開了眼睛。

眼前是一張充滿稚氣的面孔,雖然臉洗得很乾淨,但頭髮蓬亂,甚至上面還帶着兩根枯草。臉上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明亮,充滿好奇與關愛。

“梨花,我是在你家裡嗎?我回來了?”

梨花看着小馬蹄,重重點了點頭。

聽見聲音的洪二叔過來,摸着小馬蹄的頭道:“乖娃娃,你可算是醒了!這兩天我們都擔心喲!”

“我回來了!我終於回來了!”

小馬蹄興奮得一下要蹦起來,虛弱的身子卻只是拱了拱腰。

無奈地搖了搖頭,小馬蹄問洪二叔:“二叔,嬸嬸的身子好了沒有?”

洪二叔嘆氣:“怎麼好喲,山裡又請不郎中,買不起藥,只好熬一天是一天了。我們山裡人家,這麼熬啊熬的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二叔,你扶我起來!”小馬蹄在牀上叫道。

洪二叔搖着頭,一臉關愛的神色,過來輕輕扶起小馬蹄。

在牀上坐起身子,小馬蹄鄭重地把手伸進懷裡,又緩緩抽出來,對洪二叔道:“二叔,伸手接着!”

洪二叔只是笑,不知道這孩子還從山外帶什麼稀奇東西回來,一雙滿是老繭的大手張開,放在小馬蹄的面前,滿足孩子的虛榮心。

小馬蹄把手裡的東西放到洪二叔手裡,認真地道:“二叔,這是大宋的銅錢,我問過了,我們交趾也能用,你拿去難嬸嬸買藥!”

一邊說着,一邊伸手進懷裡,一把一把地向外抓。

“我這裡還有,還有很多,都是我掙的!爺爺給人做飯,我就到處撿石子換錢,換很多錢,我換錢給嬸嬸買藥!”

洪二叔看着手裡黃澄澄的銅錢,直着眼睛,根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山裡人需要什麼都是拿東西換,毛皮換鹽巴,雞蛋換針錢,什麼時候見過銅錢?還是這樣大把大把的大宋的銅錢。

直到洪二叔的手裡快要捧不下了,小馬蹄才停下來,口中道:“這錢都是我賺來的,米是我和爺爺省下來的口糧,不是別人的,是我們自己的!山外面大宋那裡是不興拿別人東西的,什麼都要自己掙來!這是我們自己掙來的!”

洪二叔看着手裡的銅錢,又看看小馬蹄,喃喃道:“娃娃,你和爺爺在大宋那裡做什麼?不是被他們的人抓走了嗎?怎麼還有錢米?”

“我們在蔗糖務,爺爺在那裡給人做飯,每月都發口糧米,還有銅錢發。不過我們偷了別人東西,被罰了錢,現在領不到手裡。”

說到這裡,小馬蹄垂下頭,低聲道:“偷東西是不對的!”

洪二叔人怔在那裡,過了好一會才道:“那個蔗糖務,也聽山外來往的客人說過,不是大宋那裡的嗎,怎麼還收交趾人?”

“我們不是交趾人!我聽人說了,從淥州到諒州,雖然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但這一片大山都是大宋的,我們都是大宋的人!宋人當然可以進蔗糖務,可以做活領糧米,可以做工領銅錢!”

說到這裡,小馬蹄擡起頭來:“二叔,你和村裡人都一起隨我去蔗糖務吧,那裡有醫生,還可以掙錢,一定能把嬸嬸的病治好!”

第151章 春狩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45章 將校營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16章 仁義者何?第73章 地方反應第123章 出書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129章 重貶第93章 新鐵錢第140章 先聲第114章 心經第77章 你倒黴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33章 家信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74章 相互利用第26章 前奏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98章 三人成虎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60章 騷亂第207章 離別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40章 出人意料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304章 話從前第33章 有錢纔好第40章 軍令之外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36章 狂徒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6章 手段第310章 死局第104章 學生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145章 三不朽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38章 統計學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40章 道理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28章 換相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43章 熊二焦五第35章 三輪車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57章 暗箭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38章 軍法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33章 家信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34章 磨鍊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4章 治術(五)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42章 旬估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238章 做事難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