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改制

八月下旬,徐平兼任行營都部署,晏殊不再管軍營事務。消息傳出,河北路局勢一下緊張起來,這一任命明確表示了戰爭即將來臨。

數日之後,在大名府設提舉義勇司,隸殿前司,掌河北路和京東路義勇事,實際上掌管禁軍的預備役和鄉兵義勇。至此地方軍事系統徹底明確,巡檢司隸中書,義勇司則隸樞密院。義勇司完全爲禁軍服務,不服務於地方治安,地方官無權管轄。

樞密院在全國設十一個提舉義勇司,各州軍分隸其下。招義勇爲鄉兵,再從其中選出合格的,作爲禁軍兵員。新兵員在義勇司訓練半年之後,由樞密院統一安排,分到各整編完畢的軍中。整編過的禁軍不再實行終身制,普通士卒在軍中五年除役,小校則以十五年爲限,除役後回到地方。作爲激勵,除役士卒和小校回到地方後,可以優先擔任公職,其本人終身不再服差役和徭役。提舉義勇司與現有的轉運使司路不重合,也不與其他路級監司發生關係,由樞密院通過殿前司垂直管理。

以司勳員外郎王儀爲提舉大名府義勇司,左藏庫副使王遇同提舉,分派招兵官至河北路和京東路州縣募兵。以三個月爲限,募兵三萬人至大名府,操練之後補入禁軍。河北路在籍的義勇約有十八萬,京東路稍少於此數,大約是從義勇十人中取一人爲額。

與之伴隨的,是更大規模的西北軍官內調,到河北路充實基層指揮。忠佐司設置的時候,便就有數千西北諸軍的基層軍官調入,加上此次調入,規模已近萬人。

以這些中下級軍官爲骨架,對河北路的禁軍進行大規模整編,以定州爲中心,形成數個野戰兵團。大致河間府的桑懌爲核心,整編三軍,代州的高大全爲中心,整編三軍。中路則由許遷和王逵分任都指揮使,整編雲捷軍和雲翼軍。這八軍就是用於此次作戰的進攻兵力,約三十萬人。其餘禁軍各守地方,防契丹騎兵乘隙突襲。

這八軍中淘汰下來的將校士卒,暫時安置在磁州和洺州,作爲後備軍力。等到戰事結束之後,再整編爲巡河軍,由提舉河事統一指揮。爲了防止人心浮動,規定巡河軍的待遇與禁軍相同,依上等禁軍發俸。

八月二十六,以六宅使、恩州刺史趙珣爲行營都部署司參贊軍事,以王學齋爲主管都部署司公事。徐平正式以行營都部署視事,召見衆將。

都部署司在皇城內東安門附近,是官府收買來的民房,晏殊時曾略作收拾,格局顯得比較雜亂。這是臨時性的衙門,與徐平以前的隴右都護府類似。皇帝回京時,行營都部署司自然取消。嚴格講,趙禎不是親征,這個衙門就不負責對外作戰。

在官廳見過了從河東路和河北路前線趕過來的諸將,因爲官廳地方逼仄,徐平請他們到院子裡落座。飲一杯茶,聊幾句話,一會進皇宮去面君。行營都部署名義上是爲皇帝服務的,真正的主帥是皇帝本人,禮儀上所有將領都要進宮領命。

新任擒戎軍副都指揮使,與高大搭檔的杜杞,喝了一碗茶,見徐平走過來,道:“相公,軍中揀汰士卒,俱到磁州和洺州會齊。河東路到此,不下數百里路,極是麻煩,兼且虛耗糧食。這些揀汰下來的人,多是老弱不堪,或是奸滑之輩,不如發配州縣,就近安置得好,省無數力氣。這幾個月軍中事務繁多,哪裡有暇安排他們。”

徐平道:“軍中只要列出名籍,進行編伍,自有沿路地方安排護送。自交到地方之日起,這些人便與軍中無關,不耗你們的精力。”

見杜杞的表情,一副不以爲然的樣子,徐平道:“偉長,你初入軍中,對很多事務看不習慣,此人之常情。我說與你聽,此次改的是軍制,萬不要把制度推到人的身上,對揀汰下來的將校士卒另眼相看。不然,就是給以後反對改制的人立靶子,會有反覆。”

制度是制度,人是人,舊制度下的人,同樣是舊制度下的受害者。哪怕這些被淘汰的人實際上是從舊制度中得利的,如各級統兵官,也同樣是受害者。他們受環境影響,只能適應舊的制度,新制度下無立足之地,失去了生計,這是他們的不幸。朝廷改軍制改的是制度,對於這些淘汰下來的人,應該一視同仁,進行教育改造,讓他們適應新生活。

把制度和人區分開來,這個彎非常不容易轉過來,這是事實。在改軍制的過程中,新上任的軍官,對被淘汰的軍官往往瞧不起,有的甚至處處刁難。

徐平一直強調,包括下公文立制度,盡最大努力杜絕這些現象。杜杞剛轉武職,初到軍中,思想沒轉變過來,對這種做法看不順眼很正常。那些被淘汰的軍官,很多都犯有貪贓、瀆職等罪行,在改軍制時全部既往不咎,被寬大處理了。從樞密院的角並來講,是不得不這樣做。因爲有人被淘汰,就有人被留用。貪贓、瀆職等職務犯罪,是舊的制度下的普遍現象,如果追究淘汰的人,那些被留用的人要不要追究?此事就無法收場。

把制度改革庸俗化爲對人的鬥爭,確實可以雷厲風行,取得高效率,但也會產生無數錯誤,埋下無數隱患。終有一天,這些錯誤和隱患會爆發出來,造成新的傷害,甚至讓改革逆轉,讓大業功敗垂成。權術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便就是這個道理,得到了後處,也就埋下了隱患。隱患不去除,隨時會爆發,去除則要花上大得多的精力。

徐平前世階級鬥爭是典型的例子,土地革命本來是制度革命,農民被解放,同時伴隨着的應該是地主的教育改造。對地主的鎮壓,是地主這個階級中罪人的鎮壓,而不是鎮壓這個階級中的人。所以土改審判地主,審判的是地主的罪行,而不是他們通過收租僱傭剝削農民。把制度改革庸俗化爲對人的打倒,簡單粗暴,必然會犯錯誤,一定會有本來無罪卻被錯誤鎮壓的地主。如果不是工業化的到來,這種改革是一定會出現反覆的。

改革是錯綜複雜的社會工程,必須精心安排,要有耐心。簡單化、庸俗化,把制度變革搞成人對人的鬥爭,改革必然不能徹底,必然會有反覆。甚至一個不甚,就會由於自己的失誤,讓舊制度捲土重來,最終讓事業功虧一簣。

徐平對禁軍的改制如此鄭重,謹小慎微,便是由於這個原因。寧可現在付出的精力多一點,把困難估計得足一點,不要留下大的後患。

第11章 酒精燈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6章 煤球爐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42章 交涉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10章 除害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153章 攻城(上)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53章 甘谷歸附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0章 送行第80章 起風雷第118章突然遭遇第22章 兩個小孩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97章 布衣上書第53章 秦二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30章 烈士暮年第37章 夜對第15章 理政(一)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96章 移風易俗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章 太后崩殂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62章 劉員外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47章 破綻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19章 匪訊(上)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59章 夜戰(下)第41章 串香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7章 西南邊事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33章 得失之間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8章 種士衡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09章 階下囚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250章 修兵書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55章 解套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3章 誥命第168章 交權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83章 有放有收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5章 對抗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51章 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