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

離開青冢的時候,太陽高掛,離着天黑還早。

走出十里之外,譚虎長出了一口氣:“謝天謝地,現在算是平安了!”

徐平道:“怎麼,你難道怕我們在帳裡打鬥,拼殺起來?”

“現在大軍對峙,兩國劍拔弩張,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帳裡只有四人,都護和經略都是文臣,若是那個番人一時性起,打鬥起來只怕要吃虧!”

徐平大笑:“我自出仕不久便就統兵,馬上彎得了弓,步戰持得了戟,耶律仁先要動手未必就奈何得了我!而那位劉學士,鐵定是不如範經略了!”

范仲淹一起笑,最後道:“不過適才在軍帳裡,擔心還是有的。現在契丹不利,誰知道會不會兵行險着,在兵馬裡藏些死士,取我們的性命。不過都護說得對,我們是朝廷統兵大將,若是連這種地方都不敢去,豈不是羞死了人!”

徐平微笑,沒有答話。范仲淹的擔心沒有錯,但也只是擔心而已,實際遠沒有那麼兇險。契丹立國比大宋還早許多年,早已經是一個正常帝國,不是北方遊牧部落作風。正常國家行事,這種談判的時候怎麼會弄險?對於主事的人來說,失敗了不必說,很可能當場就沒命。就是勝利了,失了帝國臉面,也不會有好果子吃。雙方參與談判的人,都位高權重是不錯,但終究是臣子,就是當場殺了又有什麼用處?無非是讓局勢惡化罷了,改變不了結果。這次帶兵只是儀式上的,並不會有哪方主動在這個場合動武。

又走了一會,譚虎徹底放下心來,好奇地問道:“都護和經略與那兩個番人談了數個時辰,最後還是要打一仗。既然要打,何必非要多此一舉?只管列陣交鋒就是了!”

“你這話就不得要領了,打仗有許多種打法,總要劃出道來。哪怕就是街上的潑皮放對,開打前都要講明,今天是點到即止,還是不死不休。兩個大國對陣,就更加要把話講明白了。不講明白,契丹哪裡敢輕易開戰!當年在澶州城下,契丹佔盡上風,猶自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兵。如今在豐州,再是那個打法,你覺得最後結果會如何?”

譚虎點了點頭,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這次談判其實定的不是打不打,而是怎麼打,打之前先劃出一個雙方認可的範圍來。就像街頭流氓打架一樣,先講好點到即止,不是不死不休的生死之戰。打完了,按照最後的結果,雙方劃地盤談條件。難聽一點,跟街頭混混搶地盤頗有些神似之處,道理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內容不同罷了。

想了好一會,譚虎又問:“既是本朝佔盡上風,那爲何都護不直接統大軍,攻下豐州之後東進,奪了雲、朔兩州?若是順利,連幽州一起奪回來也不一定!”

徐平笑着搖頭:“哪裡能夠那麼簡單!能做到那樣,還在這裡等契丹國主來,我早統大軍到雲州去等他了!在豐州戰契丹,最多他們能派過來三十萬大軍,而到雲州,這個數字少也要翻上一番,多到近百萬也說不準。我們現在佔盡上風,前進三百里就化爲烏有!”

三五百里山路,對大軍來說足以讓主客易勢。攻到雲州城下,宋軍的補給線拉長,契丹的補給線縮短,優勢就到對方那裡去了。若不是如此,防守方經常用的誘敵深入,豈不是白廢力氣。到了雲州,不但是補給線雙方優勢互換,契丹的動員能力大大加強,山後數州加上北方部落的兵力都可以動員起來,幽州可以就近支援,三十萬變成百萬並不誇張。

一個國家的底蘊不能小看,契丹不是党項可比。對党項,精銳一失,全國崩潰,契丹是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別說豐州,就是攻下燕雲十六州,契丹也依然能夠撐得住。

最終出現這個結果,就是進攻雲州徐平力有未逮,到豐州決戰契丹同樣力不從心。只能夠比劃一下,點到即止,得出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結果來。

回到雲內州,徐平招來張亢和王凱,與范仲淹一起商量接下來的戰事。

站到地圖前面,王凱指着雙方的兵力佈置道:“依卑職估計,契丹到豐州來爭地,極可能是兵分兩路。一路走德州威逼振武縣,一路沿九十九泉到豐州,來奪我雲內州。而中軍可能駐於白水濼,居中側應。故契丹來的兵馬,當在二十萬之數。”

徐平問身邊的范仲淹:“經略看來,契丹人會如何佈置?”

“應該是兵分兩路,只是會一路虛,一路實。虛的一路守,實的一路攻。”

徐平點頭:“振武險城,正當羣山之口,易守難攻之地。前些日子曹將軍佔住了各處山口,立了城寨,已是固若金湯。契丹大軍要從那裡來,極是艱難。是以此次交戰,契丹當是出大軍到豐州,來攻我雲內州。監軍說的不錯,想來應是二十萬之數了。”

張亢道:“我也是如都護這般想。契丹應是分兵數萬去守德州,以防從我軍振武縣去斷他的後路。主力過九十九泉,到豐州,來爭雲內州。契丹國主極可能自將十萬兵馬,駐於白水濼,居中策應。不管哪路出了意外,都不失大局。”

走德州來攻振武縣的路線短而且好走,但被宋軍封住了出口,契丹不會走。數十萬大軍頓兵于堅城之下,耶律宗真除非瘋了,不然不會如此安排。從這個方向繞行山間小路更加不可能,後路隨時會被曹克明斷掉,這是太阿倒懸之舉。

契丹的選擇實際上只有一個,以少量兵力防守德州方向,主力從北方到豐州,在豐州以東與宋軍對陣。勝了則進取雲內州和東勝州,敗了則退守豐州。

徐平起身,站到地圖前看了一會,道:“契丹主耶律宗真年少氣盛,不一定就會安坐白水濼,觀前方成敗,他親自統大軍到豐州也不無可能。我們想的是老成持重之舉,不過契丹人未必會如此穩重。現在他們處於下風,不能在前線投入大軍,沒有勝機。我估計,不管契丹主到不到豐州,都會把大部兵力投到豐州。”

說到這裡,徐平指着地圖道:“德州,契丹可能只派兩三萬人駐守,不會再多了。白水濼至多留三五萬人,守住後路就好。那裡離雲州不過二百里,雲朔兩州契丹還有大軍,不至有失。是以契丹到豐州的大軍,可能在三十萬之數。如果這些時間繼續點集,最後到豐州近四十萬人也不無可能。如果是這樣,則在兵力上,契丹人不處下風。”

面對豐州的宋軍,是劉兼濟、張亢和曹克明三軍,加上徐平所統的中軍,大約十四五人。加上黨項人的十二三萬人,總共不到三十萬。曹克明要守振武縣,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來應付豐州方向,在人數上宋軍處於下內。

當然,宋軍是依堅城而守,契丹軍中有大量的部落兵,真正戰力依然是宋軍佔優。

沉吟良久,徐平問王凱:“豐州以東,一直到党項之境,堅壁清野完畢沒有?”

王凱叉手:“回都護,俱已完成。數百里之地,既無遊牧之部落,也無耕種之人家,牲畜和糧草已經全部收到城裡面。”

徐平點了點頭:“如此最好。哪怕就是有契丹遊騎突破雲內州,也無處可去,只是羊入虎口罷了。命折繼閔軍離開東勝州,駐我們新築的與這裡隔河相對的城裡,在中路再多屯一些兵。範經略,你命部下兵馬北進,分駐東勝州和榆林、濱河二縣。堅守城池,閉門不出,一防契丹遊騎西來,二防党項人不聽指揮。”

范仲淹應諾。如此安排,雙方在前線的兵力就相差不多,攻守之間,宋軍的優勢更加大一些。這兩個月宋軍築了很多城,幾乎把整個近百里寬的山谷徹底封閉。契丹人要攻過來,首先撞上的就是數十里長的防禦工事。

這種軍事上大規模的土木作業在秦漢時不稀奇,即城和壁,在平原地區人工形成龐大的防禦體系。只是後來越來越少,到這個年代,幾乎見不到了,主流的是營寨鹿角。與之對應的是對峙數年甚至一二十年的戰事很少見了,戰事大多速戰速決。

幾十萬大軍兩個月的時間沒有事情做,徐平便就把這種傳統撿了起來,以雲內州爲中心,形成城壁相連的龐大防禦體系。契丹人攻城比党項人強,但也強不到哪裡,徐平難以想象他們怎麼攻破幾十裡的城壁,這些城壁上可是安了不少火炮。

最後,徐平道:“此戰關鍵,是各軍堅守城壁,以逸待勞,不與契丹人戰陣相拼。待到他們師老兵疲,初時退到城壁之後的党項軍併力一處,殲其一部。來回幾次,契丹人損失掉數萬之兵,也就該熄了心思回去了。我們得了這幾處州軍,党項人得了賞錢,兩全其美!”

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158章 桃花運第38章 出仕第9章 準備抓人第146章 印錢吧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65章 名將第91章 大勢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202章 換相(上)第59章 夜戰(下)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31章 探花郎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84章 南線北線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7章 實際演示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24章 嫉妒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38章 青苗貸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196章 神針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章 太后崩殂第239章 馬帥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66章 以民爲師第258章 拆借第213章 預算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01章 七源州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69章 光耀門楣第62章 這有何難?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25章 官身第42章 劉小妹第226章 自助餐第93章 汝州第10章 野味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29章 生活不易第48章 風波第183章 擒獲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49章 串連第5章 家的味道第62章 宰相氣度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27章 拼桌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293章 敕勒川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31章 造紙第48章 做假貨的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227章 超市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3章 生意第60章 陽光明媚第95章 西瓜種子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35章 **未遂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313章 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