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

劉平睜開眼睛,就聽到有人喊:“好了,好了,太尉活過來了!”

坐在牀邊的劉兼濟長出了一口氣,把腦袋埋在了劉平的手裡。

徐平和吳遵路走上前,看了看劉平的樣子,問軍醫:“劉太尉真地無礙了?”

得到了軍醫肯定的回答,徐平看劉平的神色極是難堪,對劉兼濟道:“寶臣,你先與其他人出去,我和吳經略有話要與太尉講。”

衆人出門,徐平和吳遵路在牀前坐下,看着劉平,嘆了口氣:“太尉,你如此做,讓我怎麼辦?我知道你如何想,但人生在世,很多時候就是要硬挺着走下去,纔是大丈夫所爲!”

吳遵路道:“太尉過於多慮了!在下和徐都護都已經向朝廷上奏,讓龐軍法來理清興慶府裡本朝被俘將領的功與過。太尉於國有功,以後並不會另眼看你。”

劉平不說話,閉上了眼睛。他是爲了不連累弟弟才死,吳遵路說這些有什麼用?

徐平拍了拍劉平的手,沉聲道:“太尉,絕不會有人拿你的事情來難爲寶臣,這上面你就不用擔心了。太尉曾爲管軍大將,節制三路兵馬,做事情當有擔待。現在興慶府裡,可不是隻有太尉一個被番賊所俘的將領,太尉一死了之,其他人怎麼辦?都像太尉,徐某要如何向朝廷,向天下人交待!番賊都沒有取你們的性命,我一來就活不下去了?”

劉平睜開眼睛,滿面羞愧:“是我對不起都護——”

“大丈夫要有擔當,一哭二鬧三上吊,婦人女子所爲!太尉要真是爲自己好,爲你兄弟好,就應當直面朝廷安排,做出功業來!死是贖不了罪的,惟有功可以抵罪!我和吳經略的意思,是讓太尉到鳴沙軍去,任興靈路南副都巡檢,輔佐種世衡。本來,是想過幾日才安排,這些日子讓你們平復一下心情。現在看來不必了,太尉的身體既無大礙,那便早早收拾一下,兩三天後就出發吧。現在你們都以權攝之名視事,等到朝廷敕令下來,再去就新職。——不是徐某不近人情,而是早一日立下功業,你們就早一日翻身!”

徐平說完,站起身來,對吳遵路道:“話已說明,我們走吧,讓他們兄弟說些體己話。”

見劉平緊閉雙目,滿面羞愧,吳遵路有些於心不忍。不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說再多的話只會讓劉平愈加難堪,人好起身隨着徐平出門。

劉平進士出身,數十年統軍,該說的道理他都明白,確實沒什麼好勸的。只看他能不能解開心中的結,勇敢地重新站起來,用功業來重新證明自己。

吳遵路能夠理解徐平的火氣,城中不是隻有一個劉平,他死了,徐平該如何處置?如果厚葬忱惜,那城中沒死的人要怎麼想,是不是徐平的意思是大家該死?而如果不聞不問的話,徐平又會被人說冷血無情,沒有仁恕之心。劉平一死,徐平左右爲難。

出了劉平家的門,徐平擡頭看着不遠處的賀蘭山,長出了一口氣。本來想的是儘量安撫城中被俘的將士,看來自己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了。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簡單粗暴,讓龐籍儘快到興慶府來,把被俘的將士甄別一番。沒有大錯,可以再用的,儘快派出去擔任各種兵職,與隴右軍裡抽調出來的人手一起整編禁軍。這些人心中有愧,反而比禁軍原來的將領好用,最少桀驁難馴這一條他們身上應該不存在了。而且被俘的將領,大多數都跟劉平和石元孫一樣,是真正敢戰的猛將,不管能力還是品德,最少不輸現在禁軍中的將領。

崇政殿,呂夷簡把興慶府中劉平和石元孫等人的現狀說過之後,對趙禎道:“陛下,對劉、石等將,徐都護的意思是若無大錯,當用還是要用。西北正是用人之際,這些人當日多是力戰而竭被俘,並無大錯,正好讓他們建功立業,將功贖罪。”

李迪道:“徐平所說也有道理,不過,朝廷不追究過往,難掩悠悠衆口。”

“宰相,並不是不追究過往,功過還是要分清的。龐籍正趕往興州,詳辨他們當日因何被俘。以功過不同,朝廷自會降下處罰,再行任用。”

聽着呂夷簡和李夷的對話,趙禎非常爲難。這件事情對他來說,遠比宰相、樞密和在西北爲帥的徐平復雜,不是下個決心,管不管朝野議論那麼簡單。怎麼處理劉平,影響到真宗時的康保裔、王繼忠等人,這兩人的後人還都在朝裡爲官呢。特別是王繼忠,在契丹被封王,兒子王懷節在大宋也是遙郡團練史,對他的態度直接影響到跟契丹的關係。

徐平是鐵了心要在陰山附近跟契丹打上一仗,信心暴棚的文官集團全力支持,但禁軍的高級將領多持反對態度。再讓隴右軍打敗契丹,三衙將領的臉往哪兒擱?因爲澶州之盟有功,被契丹和大宋同時優待的王繼忠及其後人怎麼評價就很敏感。

被党項俘獲的將士,由軍法司議過功過,再行任用,那麼以前被契丹俘虜的將領要不要追究?這一點不說清楚,趙禎就不敢冒然下決心。

呂夷簡最瞭解趙禎的心思,見他遲遲不說話,便道:“陛下,党項之亂,是隴右軍一力平定。包括隴右軍,包括徐平行事,皆是前世所無,一切爲新。既然是新的,那過去的便就不再提起,我們只看這次興慶府的事情就好。臣以爲,劉平和石元孫二人,既然是奮勇殺敵力竭被俘,便不應過於苛責。由龐籍理清那裡被俘將士的功過,朝廷再行任用爲當。”

作爲劉平的同年,李迪更加了解他。年輕的劉平直言敢諫,得罪了丁謂,才由文轉武去做武將。當然他出身將門,精通兵書,弓馬嫺熟,做武將也合適就是了。這位同年一生都有棱有角,脾氣比較大,在禁軍中還能適應,一路做到管軍大將。這麼一個人,說他臨敵畏死李迪是不信的,他之所以被俘,當時參戰的部下將領責任更大一些。

想到這裡,李迪捧笏道:“樞密太尉所言不錯,党項之亂是以前所無,也就不須用那裡的行事去追究過去的事。此次徐平所議甚是妥當,便由軍法司龐籍去議功過,朝廷依此降下處分,別作任用就是了。吳遵路和徐平聯名上奏,要在新設的興靈路設兩都巡檢司,用劉平和石元孫兩人爲副,讓他們將功贖罪。臣以爲,此議甚是公允。”

(今天有事,只有一更,見諒。)

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04章 換相(下)第80章 起風雷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68章 別跟着我第227章 拼桌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46章 意料之外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46章 分別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220章 星空(下)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45章 追來了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269章 對峙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66章 以民爲師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9章 問道第118章 突圍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8章 草市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52章 童七郎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42章 審問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4章 富貴田園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66章 以民爲師第103章 事發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196章 三角城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77章 賬目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82章 立足於打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33章 家信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90章 各讓一步第50章 牛羊滿欄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61章 開課第113章 教閱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00章 虎威第218章 銀行(下)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19章 審問第44章 增兵第70章 風波起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26章 餘波第59章 分歧第111章 封堵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87章 時差第231章 購物券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237章 任福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