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貨幣之戰

都護府裡,範祥站在徐平案前,道:“大府,最近查知番賊派了人手,入我境內用番錢買貨。還好防控森嚴,除了一些邊遠山地,百姓不知州里法度,爲賊人所騙,下屬州縣並沒有計。自數日之前秦州發現此等人,下官便派了人手暗地裡嚴加看管。現已查知,這些人所報的姓名、籍貫皆爲假冒,現三五成羣,居於秦州城內外。拿與不拿,還請示下!”

聽了範祥的話,徐平不由皺起眉頭,想了想道:“他們就只是用番錢行騙?本朝的錢與番錢明顯不同,單只是番漢文字一眼就能夠看出來,昊賊再是沒腦子也不會做此等事!”

範祥沉聲道:“下官也是這樣認爲,想了幾日幾夜,約略猜到了番賊的用意,只是不知道對也不對。此事重大,不敢自作主張,是以來稟大府。”

徐平看着範祥,過了一會問道:“你是怕番賊用這辦法來試秦州境內遇到假錢怎麼辦?”

“不錯,他們派出了這麼多人來境內這樣做,也只能如此解釋了,不然說不通。從番境傳來的消息,他們印紙幣帶來的好日子已經過去,現在物價飛漲,普通百姓根本就不用番錢了。如今昊賊用紙幣搜刮財物,抑配給屬下大族豪酋的價錢,已經從開始的五成左右降到了兩三成,就是幣面上一貫錢給豪酋收糧時只算兩三百文。即使如此,豪酋由於再也花不出去,強行向本族攤派則人心盡失,猶苦不堪言,全不是幾個月前用五成六成收到手裡猶歡天喜地的樣子。番賊要解此困境,只能想辦法把番錢用到我們境內收買貨物。”

“在我們嚴控之下,他們這樣做又能花出去幾個錢?他們只怕還是摸路子來了。”

範祥點了點頭:“大府說得不錯,下官也是如此想的。番錢自然是花不出去的,但他們能印出番錢來,便就能夠印出我們的錢來。印的再假,平常百姓許多還是無法辨認。這次他們摸清楚了,在什麼地方,收買什麼貨物能用掉假錢,下次再來人只怕就不會帶番錢了。”

“是啊,下次再來人,就該帶印的本朝假錢了——”徐平靠在椅背上,眉頭深鎖。“現在昊賊只怕已經窮瘋了,眼看就到秋後,大戰將起,他也沒有時間去改弦更張了。這些邪門歪道,就是昊賊的救命稻草,怎麼會不用?要讓秦州境內全部不被假錢所害,我們付出的代價就太高了,當想個辦法才行。通判,你有什麼主意?”

範祥拱手道:“臣有兩策,各有利弊,還請大府定奪。一策是把現在查明由番賊派來的人全部抓起來,審問之後斬於鬧市!一是讓百姓警惕,再一個是讓番賊自亂陣腳。另一策是裝作不知,把來的人放回去,派出得力人手,把這些人的樣子記住。這些人的面貌雖然不同,但他們是番賊統一派來,服飾、說話、吃喝以及一些小習慣,總有一樣的地方。我們嚴選人手,等到番賊再派人帶假錢來,就好處置了。”

把人抓起來容易,秦州並帳爲村之後,州城附近已經沒有蕃落了,官府的控制不是以前可比。秦州雖然四方商賈雲集,但他們一進州境便就開始逐處登記造冊,一直在秦州官府監管之下。突然來許多帶着大錢的外鄉人,並不能不爲人所知,很快就會露出馬腳。

可徐平擔心的,是堵死了党項派人用秦州用假錢的路,卻堵不死他們印錢的路。若是境內有人跟番賊勾結,偷偷運他們印的大宋假錢進來,還是會造成不小的亂子。這裡是邊境地區,蕃落從多,徐平能讓三司跟党項做走私貿易,自然也會有別人走這條路。

沉吟良久,徐平才道:“第一策不可行,且不說我們能不能把人抓乾淨,哪怕是全部下獄斬首,番賊還是能繼續派人來,只是規矩不明罷了。這樣吧,你派人去找個藉口抓三兩個人,仔細審問事情原委,我們做到心中有數,其他人的都放回去。而後揭榜各縣、各寨到各村,因爲發現境內有歹人用番錢騙人貨物,鄉村地方不得再用紙幣,手中有紙幣的限時日到銀行兌換成銅錢、鐵錢。大筆交易,由里正、書手帶着到銀行去交割。”

範祥點頭:“鄉村地方,平日並沒有大筆的交易,本來紙幣就用的不多。家裡面紙幣多的,多是當金銀存着,讓他們把錢存進銀行倒也不難。只是州城、縣城一時不能廢了紙幣使用,不然由此引起的事端太多。要防番賊用假錢,要做的事情不少。”

“終非長久之計。”徐平覺得頭疼,當時張元初印紙幣的時候,他忍住沒有印他們的假錢去禍禍党項,便是怕此端一開,党項有樣學樣,將來麻煩不斷。卻沒想到,党項被逼得急了還是想出這辦法來,讓人難辦。限制假錢並不難,有鋪開的銀行網絡,大宋的紙幣又是用的特殊紙張,特殊油墨,很難仿造,只要發現之後施以重刑就好。現在的難處是秦州地處邊陲,党項印了你也沒有辦法,殺到那裡去抓人還做不到。而境內又有不少蕃落,還有名爲羈糜的隴西縣以西的蕃部地區,這些地方都是難以管理的。

徐平很重視大宋紙幣的信用,現在已經開始慢慢向西域滲透,若是那裡有哪個小國敢跟党項這樣,私自印製假錢,徐平不介意發動滅國之戰。但現在正跟党項打得你死活,一時還滅不掉他,他印假錢,你沒有辦法,這就噁心了。哪怕是能夠嚴守秦州直轄的地區不被假錢所害,大宋紙幣在直轄之外的地方失了信用也是非常大的損失。

想來想去,徐平對範祥道:“番賊要這樣做,實在也沒有更好的應對之策。這樣吧,你回去安排,暫時在秦州境內收縮紙幣的使用,除了大宗交易,多用銅錢、鐵錢。而大宗交易則儘量安排到銀行去交割,那裡誰敢收到假錢殺頭即可。我會馬上奏報朝廷,再向秦州的銀行派些人手來,以作應對。還有,前幾日桑懌上奏,在他宣威軍所駐紮的地方,發現有不少金、銀、銅、鐵礦苗。現在戰時,我本來不想在那裡興礦採冶,只是讓他派軍把發現在礦苗保護起來,等到戰後再採挖。現在番賊動了這個腦筋,則銅錢、鐵錢急缺,我會請朝廷在那時設礦監、錢監,鑄錢以解燃眉之急。”

桑懌駐紮作爲前出柔狼山基地的那個山間盆地,恰巧就是西北的一處富礦區。徐平前世那裡因礦而興,反而成了那一帶最繁華的地方,會州等數千年的古城,倒是在它轄下。

第34章 雜事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40章 冬雨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146章 分別第42章 酒名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82章 水淹三軍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34章 同年歡宴第91章 災年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19章 出行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9章 變夷爲夏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5章 和尚契嵩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09章 送禮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95章 遷隆峒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270章 震懾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4章 賭鬥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37章 逼迫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44章 細鹽第69章 光耀門楣第81章 準備迎駕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54章 將要離去第4章 馬政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35章 **未遂第6章 書生張載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38章 統計學第47章 法外之地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1章 潑皮第19章 匪訊(上)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03章 換相(中)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34章 救星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38章 軍法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1章 清貴之選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37章 何爲神?第200章 營田務第62章 這有何難?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6章 手段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0章 巡視河道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37章 閒散日子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7章 回聲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7章 西南邊事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20章 稅賦何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