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清場

徐平站在會川城的城頭,看着城下蜿蜒北去的大隊人羣,沉着臉不說話。

自天氣放晴,宋軍便依託祖勵川穀新立的軍寨,不斷北出攻擊党項人的據點。不到十天的時間,党項便就完全龜縮到了會州城裡,會州以西外圍的據點完全被宋軍佔住。控制住會州周圍之後,徐平下令把這一帶的人戶全部遷走,前往鳳州。

宋軍不需要依賴民戶提供戰爭物資,他們留在會州很難跟党項的部族軍隊分清,容易造成麻煩。作戰不能軍民不分,亂殺一氣,那樣不但容易引起敵人的反彈,也會影響己方的士氣。可党項是全民皆兵,留下民戶就是隱患,不如干脆全部遷走,反正這個時代荒蕪的土地極多,哪裡都缺人。把他們遷到別的地方,一切從頭開始,舊秩序完全打亂,也容易管理。白紙好作畫,一切從頭再來就容易很多。

範祥站在徐平身邊,看着城外過去的人羣,沉聲道:“經略,把這些人遷走,他們心中怨恨,朝廷也要花不少錢糧,又是何苦?若是擔心他們從賊,便就盡行誅戮,若是要讓他們爲民,便立寨堡,設官吏管理就好。這樣遠遷千里,又有何益處?”

“益處當然是有,鳳州雖然在大山之中,但膏腴之地不少,正缺少人戶耕種。他們遷過去之後,當可以開墾良田,爲朝廷守護地方。惟一不便的,其實就是路上花的錢糧。可我們何惜這點錢糧?花去了慢慢積攢就是。似鳳州這種蕃部不少的地方,土地開墾出來有無數好處,這是爲後人着想。通判,我問你,秦州一帶自秦漢時起便就是漢人世代耕種的地方,爲何越到後面,越是蕃落衆多?就連原本的漢人,也學成胡人行。”

範祥道:“中原勢弱,周邊番胡首先就攻到這裡,這裡的人難免就習胡俗,說胡語。”

徐平搖了搖頭:“不僅僅是這樣,通判,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一帶的人口稀少啊。但凡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往往也就是漢人佔據的地方,也是朝廷能夠穩穩守住的地方。而一旦人口稀少,哪怕本來住的是漢人,往往也學習番胡習性。爲何如此,我們不去深究,反正現在的世事就是如此。所以我們把人戶集中起來,官吏設置也容易,朝廷管起來也容易。”

人口集中,官府的管理成本會降低,文化傳播迅速,相對也會開化文明,在強勢的中原文明影響下會迅速漢化。難辦的就是那些鑽在山裡的蕃落,管理起來麻煩。

與範祥在城頭閒聊一會,徐平隨口問道:“現在番賊境內如何?自他們印行紙幣,到現了也有幾個月了,難道還能一切如常?”

“經略問起這件事,卻是有些不好說。張元能在番境混得風生水起,也並不是全憑僥倖,自印行紙幣,他真地替昊賊聚斂了修建天都山南院的錢財。現在党項境內,還沒有辦爲行用紙幣發生什麼大的亂子,反倒是市面上繁榮了不少,也是咄咄怪事。”

徐平皺了皺眉頭:“如番賊這樣印紙幣,便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財富怎麼可能憑空印紙印出來?你說他們市面繁榮不少,想過爲什麼沒有?”

“依卑職看來,無非是到現在爲止,拿到紙幣的人真的有錢了,市面纔會繁榮。經略以前說過,印發紙幣會把市面上本來有的錢盤活起來,現在番賊就當是到了這一階段。”

徐平想了想,點了點頭:“你說的也有道理,接着說下去。”

範祥道:“經略總是說起官府做事情,不管做什麼都會收到好處,也會花掉本錢,現在番賊當是見到了紙幣的好處,還沒有查覺到要付出的本錢。張元印發紙幣,在番賊境內用的辦法,是昊賊向大族攤派,大族再向小族攤派,一層一層攤下去。在這之中,昊賊得到了最大的好處,各大族的豪酋又其次,到了下面的小族那裡,已經利弊參半,不一定能從其中得到什麼好處了,至於下面的普通民戶,只有出血割肉的份。這便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是蝦米只能吃土,番境內的普通民戶便如泥土一般。現在才幾個月,印發紙幣纔到吃小魚的地步,番賊上層見到了好處,下層民衆還沒有見到壞處,是以市面繁榮。”

徐平連連點頭,範祥說的確實有道理,自己以前倒是忽略了這一點。任何政策的層層傳導總是需要時間的,沒把大量底層民衆逼得破產之前,發行紙幣的壞處顯現不出來。發紙幣是帶毒的十全大補丸,但現在只見到補的效果,毒卻沒有發,自然會刺激一下党項的經濟。引鳩止渴也真地能夠止渴,毒發總是在止了渴之後。雖然由通行紙幣引起的繁榮是虛假的,只是曇花一現,但看起來總是有那麼一段繁榮的時期。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徐平道:“如此看來,倒是真讓昊賊藉着印發紙幣,強行注了一劑雞血,又能撐上一段時間。最少這一個冬天,他能夠撐過去,戰事倒是急不得了。”

徐平原本想着,党項發行紙幣,會很快引起經濟的崩潰,自己在藉着戰事給他們施加足夠的壓力,加速這一過程。卻沒想到印發紙幣好的效果是立竿見影,壞的地方要見效尚需些時日,短時間內反而增強了元昊的實力。本想利用夏天牢牢戰住會州,入秋之後就全力與黨項爭奪天都山地區,全力進攻,看起來這策略還有點問題。

苦笑着搖了搖頭,徐平也有些無奈,滅國之戰哪裡是那麼容易的。党項在這一帶盤距了近三百年,早已經根深葉茂,又能夠藉助北方草原的牧業資源,利用周邊地利。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也就不再煩惱,徐平問範祥:“既然如此,我們便徐徐圖之,要做大事便不能心急。對了,童大郎和病尉遲二人在番境如何?他們幫着我們做事,不要讓番賊瞧出破綻,起了疑心纔好。”

說起這二人範祥就笑:“番人做事,也是讓人摸不着頭腦。童大郎和病尉遲要按我們看來,有這種門路,能夠運到番境各種貨物,必然生疑。但番人卻不這樣看,只道這兩個人有本事,有門路,到處把他們奉爲坐上賓。如今二人賺的是金山銀山,過得是神仙一樣的日子,甚至那些番酋王公都要給他們幾分顏面,經略說怪也不怪?”

徐平想了一會,也實在想不明白党項人的路數,一起笑着搖頭。在自己看來,童大郎和病尉遲兩人在党項必然可疑得很,自己秦州要是有這麼個人,早就派人把他十八代祖宗都查清楚了。可党項人完全不向這上面想,能夠賺錢的就是好漢,滿城的人巴結二人還來不及,誰敢說他們可能是大宋細作,不想活了?細作應該是去摸軍情,幫人賺錢不是瘋了!

這是文化上的根本不同,你講不出道理來,實際也沒有道理好講。便如當年大宋初立國的時候,丁惟清被派去西涼買馬,卻被西涼番部強搶了做他們的節度使。這個節度使還不是名義上的,各番部正兒八經聽他號令,你跟誰講道理去?

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94章 萬事俱備第31章 造紙第79章 後苑飲宴第52章 酒鬼亭第22章 清路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61章 入社第78章 要知恥第24章 談判第98章 一起發財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42章 審問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97章 試探第87章 好事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95章 反攻第95章 遷隆峒第37章 逼迫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227章 超市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49章 戰後忠州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3章 糉子第98章 東南茶法第68章 交易第25章 對決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5章 家的味道第134章 亂局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6章 仁義者何?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14章 蠟丸第40章 冬雨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78章 要知恥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4章 茶法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20章 匪訊(下)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27章 夜宴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284章 告罪使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4章 故人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67章 情報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4章 郊迎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5章 追捕逃亡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100章 鑄錢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4章 治術(五)第315章 亂戰第15章 理政(一)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