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抽血

看了看病尉遲緊緊絞在一起的手,徐平道:“既往不咎,龍門鎮的案子已經完結,我不可能在千里之外還算舊賬。你說了解張元的事,便就從怎麼認識他說起吧。”

病尉遲強行平靜心神,理了一下思路道:“小的兩人到了党項,輾轉到興慶府。在今年年初,又有一個從開封府到興慶府避禍的,住處離我們不遠。我們兩個遠在異鄉,想知道大宋的一些消息,自然就跟這人走得近了一些。”

見徐平不再說話,李璋問道:“那人叫什麼名字?犯了什麼事?”

“那人叫厲中壇,是在開封府結識了一位官人,從新開的銀行裡騙貸出來——”

聽到這裡,徐平嘆了口氣:“又一個,果然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大宋開假公司騙錢的幾個,全都聚到一起去了。這樣說來,倒是張元成了門外漢。”

偷眼看看徐平面色不變,病尉遲小心道:“經略相公說的是。其實各路亡命逃到党項避禍的也有不少,只是這厲中壇犯的案子與我和童大郎相仿,才走得近一些。厲中壇到党項的時候,剛好跟張元、吳昊兩人同路,經過他,我們才認識。”

最近一年大家在興慶府的生活病尉遲簡要略過,最後道:“自今年叛宋,大宋絕了跟党項的邊榷,又斷了他們青白鹽的財路,昊賊要用兵,難免捉襟見肘。不知張元是怎麼跟党項當權的張家勾搭上,建議昊賊學着大宋開銀行印紙幣,如此一來便用度不缺。最近兩三個月,張元一直在忙碌此事。前些日子,這廝找到我們兄弟,說是隻開銀行,印了紙幣無非是從民間斂財,想讓我們兄弟幫着他搞些公司出來。”

徐平微笑道:“那你們有沒有幫他們?”

“我們兄弟是漢人,不得已到党項避禍,渡此餘生罷了,怎麼能夠幫着番人做事?只是現在張元勢大,若是一口回絕了他,難免殺身之禍。我們兄弟商議,由童大郎先在興慶府虛與委蛇,我到宋境來,面見經略相公,討個主意。”

徐平擡起頭,看着病尉遲道:“那兄弟兩個,是怎麼想的?”

病尉遲被徐平看得心慌,期期艾艾地道:“童大哥的意思,若是經略相公有意,便就給張元把此事做壞,党項沒有了錢,還怎麼打仗?若是有些許功勞,希望能免去前罪。”

“不管有沒有功勞,你們只要忠心爲朝廷做事,都可以不究過往,這一點我可以答允你們。不過,認爲把事情做壞,党項就沒了錢打仗,就有些玩笑了。若是如此容易,朝廷又何苦在陝西路集中數十萬大軍,甘冒奇險。好了,你先下去歇息,到底在你們在興府府要做什麼,過後再告訴你。放心,一定比你們想的容易。”

徐平說完,示意李璋把人帶下去,先安排住處讓病尉遲住下來。

出去安置妥了,李璋又回到徐平這裡,道:“節帥,依我所見,童大郎和病尉遲既然跟張元混在一起,在党項頗見信任,不如就讓他們幫着做些事情。”

徐平讓李璋坐下,對他道:“那你覺得,這兩人可以幫着我們做什麼呢?”

李璋略一沉吟,道:“便如童大郎說的,把党項的銀行和公司搞砸了也好。今冬東邊西邊各一場大戰,党項要耗不少錢糧,絕了他們的財路,來年少費不少手腳!”

徐平搖搖頭,笑道:“兄弟,你想的差了,或者說被童大郎的想法帶偏了。在党項,你首先要明白,他們掌權用人,是有次序的。第一是土著番人,第二是土著漢人,再後來纔是吐蕃、雜羌等番人,最下一等的,是投降党項的漢人。党項的武事,是掌控在他們境內的土著番人手中,如野利、嵬名等族,相繼掌軍隊大權。而党項的文事,則多是那裡土著的漢人在管,其中又以張姓權勢最大,如主謀議的張陟、張絳、張文顯等輩。張元一個投到那裡的四等漢,有現在的權勢,是靠着投了土著的張家。銀行、公司等事務如果真對党項那麼重要,怎麼可能交給張元打理?這事做砸了,對党項根本就毫髮無傷。”

李璋主管機宜司,對党項國內的情勢非常熟悉,知道徐平說的不錯。

党項不是純粹的番胡政權,而是一個番漢雜處的政權,不過漢人對軍事參與的少,才讓宋朝對他們境內漢人的勢力不那麼關注。番漢摻雜,是唐之後北方遊牧政權的常態,不管是契丹,還是後來的女真、蒙古,甚至更後來的滿清,都繼承了這一傳統。國內按照民族分等,但又不絕對,土著的漢人實際上地位僅低於主體民族,實力相當龐大。但後來投過去的漢人,卻處於最底層,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實權的。銀行、公司等事務交給張元,正說明了實際對党項不那麼重要,以爲把這事情辦砸党項就沒錢,純粹是想多了。

李璋皺起眉頭:“這樣說來,童大郎和病尉遲兩人對我們也沒有什麼用處?”

“不,他們把事情辦砸就沒有用處,真要辦成就有用處了!”

“節帥,這是什麼意思?銀行、公司辦成了,昊賊手中有了錢財,豈非更加難打?”

徐平拍了拍李璋的肩膀,笑道:“有錢,他手中的錢從哪裡來?銀行、公司本身並不能生錢,它們只是讓民間的錢活起來而已。我們大宋靠着這兩樣國用充足,那是因爲民間本來就錢財無數,用這兩個手段把存錢盤活。党項地瘠民貧,本來就沒錢,就是把銀行、公司辦起來,又有什麼用處?鵪鶉膆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想收上錢來,只能刮地三尺,錢財還能無中生有?用銀行爲昊賊斂錢,是要讓党項國內大亂!”

銀行、公司是配合工商業的,只有工商業到了一定的規模,纔有正面作用。党項國內的工商業基礎爲零,用銀行斂財,那是要把党項的老百姓骨頭裡榨出油來。

其實大宋斷了兩國邊榷,斷了青白鹽的財路是對党項第二位的害處,第一位的是它國內無錢可用了。党項境內規模最大的工業是制刀槍弓弩等軍器的,民間僅有的工業是零星的制鋤頭、鐮刀的小作坊,商業也少得可憐,全國商稅加起來不如大宋一箇中等州。以前党項都是用的宋朝銅錢,自己鑄錢技術不行是一,商業流通規模過小鑄錢不划算也是重要的原因。沒有了青白鹽收入,現在兩國邊境的走私,錢幣流通方向是反過來的,大量金銀銅錢從党項進入宋境。元昊要設銀行製紙幣,斂財其實是次要的,最緊迫的是要用紙幣填上流通貨幣的缺口。這事情要是做起來,就相當於宋朝拿着大管子從党項抽血。

童大郎參與此事,對宋朝最大的價值不是把事情做砸了,恰恰相反,是要把事情做起來,做的規模越大越好。只要党項敢通行紙幣,徐平就官方組織向党項境內走私各種奢侈消費品,先把它民間的血放光了再說。

徐平最怕的是党項趁戰時把國內的商業全部消滅,那就無從下手了。結果他們竟然還敢想搞金融,那是把宰人的刀主動交到了自己手裡。

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51章 抓捕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4章 郊迎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52章 糾纏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166章 初戰第284章 新軍第104章 多賣酒第5章 歲除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34章 同年歡宴第72章 夜襲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22章 甩鍋第71章 北巡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47章 應對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99章 傳承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62章 這有何難?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20章 破陣子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43章 賜姓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74章 砲戰第73章 點將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87章 時差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32章 東華門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00章 虎威第51章 三路佈防第46章 外戚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46章 泉布第3章 一路千里第132章 柳八娘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24章 留客第77章 你倒黴第2章 秀秀(上)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9章 出行第24章 嫉妒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04章 多賣酒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68章 大新聞第9章 詠梅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8章 讀書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45章 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