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私下奏對

党項反宋,樞密院失職,張士遜請辭出知外州。出乎意料的是,趙禎沒有另外選人掌樞密,而是升王德用爲知樞密院事,以代張士遜。

這種關鍵時候,用武將主政樞密院,與漸漸形成的軍政軍令文武分掌的習慣不合,引起朝臣反對。武將如果深得軍心,又在三衙長時間管軍,則主政樞密院後有可能把統兵和調兵的隔閡打通,重演五代軍頭的廢立故事。和平年代關係還不大,一到關鍵時刻,就可能出現重大變故。歷史上狄青以武將任樞密使,平平安安當了五年都沒事,仁宗的身體一出問題,他又沒有親生兒子繼位,文官集團立即集中攻擊狄青。用什麼藉口無所謂,真正的用意是在皇位更替的時候,不允許武將擁兵干涉皇位繼承的可能性存在。

戰事將起,用王德用爲樞密使,便犯了忌諱。開封府推官蘇紳首先上書,說王德用泰寧坊的家風水太厲害,宅枕乾綱。他的面貌又奇特,臉黑而脖子以下很白,傳說太祖皇帝便就是這種相貌,所謂貌類太祖。這道奏章讓趙禎極爲厭惡,留中不發不說,還把蘇紳改爲京城之外任職,出知河陽。這任命之迅速,讓徐平想挽救一下都沒有機會。

不過也讓徐平見識了一下這個年代官員的想象力,前世只知道文官用類似藉口攻擊狄青,沒想到之前蘇紳已經預演了一遍。這種做法讓徐平覺得很噁心,有話就堂堂正正地說出來。開戰用兵,覺得用武將掌樞密不妥,或者用武將爲樞密,也不用曾經在三衙做過管軍大將統過禁軍的,那就明白說出來好了。爲什麼要這樣拐着彎,用噁心人的藉口來達到目的。要不是看好蘇頌,徐平真想對蘇紳落井下石一番,這個先例開得太惡劣了。

王德用自己亦不心安,請求帶兵去打党項,被趙禎委婉拒絕了。

隔日崇政殿裡再次集議,果然出現了徐平最不想面對的情況。中書和臺諫言官一起主戰,要求朝廷發大軍,迅速平滅党項。而樞密院主守,包括王德用在內,都覺得不可以草率發兵,而應該首先鞏固邊防,求不敗然後再求勝。學士院受剛剛離開的夏竦影響,也一樣主守。特別是曾做過七年樞密副使的夏竦,回顧了太宗和真宗年間對党項的戰事,以自己的父親不幸戰死爲例,說明輕兵冒進的危害。

繼遷窮蹙,對比元昊富厚,先朝累勝之軍,對比如今關東之兵,興國習戰之師,對比現在緣邊未試之將,繼遷逃伏平夏,對比現在元昊窟**外。總而言之一句話,大宋此時的軍隊比不了太宗時候的精兵強將,而元昊則比繼遷強了太多,那個時候出征党項,最終勞而無功,現在要想戰而勝之,憑的什麼?朝廷多錢糧,那就更應該嚴守邊境,只要過上幾年,党項自己堅持不下去,必然會去帝號繼續稱臣,天下太平。

軍事終歸是樞密院在管的,又有王德用這種強將,夏竦這種辨才站在對立面。徐平再是據理力爭,也無法挽回,他上的攻守三策,最後果然還是選了下下之策第三策。哪怕就是選第三策,樞密院還特意強調,正要藉助唃廝羅的勢力牽制元昊,不同意向西開拓。

集議一直到下午,終於定了下來對策。三司立即啓動原來西北戰事的預案,開始向那裡運輸物資。沿路州軍按照三司的計劃,開始招募人手,以新成立的郵寄司爲主,負責軍用物資和錢糧的運送,原則上不再使用讓商人入中的政策。樞密院提出京城禁軍調往陝西路的草案,要調多少軍隊,哪些番號,上報趙禎。

出了大內,徐平心情複雜,不知道這個結果是好還是壞。雖然在意料之中,但自己的努力沒有起到作用,還是覺得有些失落。

夏竦則意氣風發。意見被採用,再加上樞密院出缺,一隻腳已經邁進政府了,這些天來的上竄下跳力氣沒有白費。張士遜確定離開,除了剛補進來的杜衍,盛度和韓億很大的可能也會被換。這麼多名額,輪也輪到自己身上了。

回到三司衙門,徐平一個人坐在案後發呆,不知道後邊該怎麼辦。按照現在朝廷定下的方向,並不想對党項開戰,而是用非戰的方法逼着元昊去帝號,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但徐平所做的準備,是與黨項大打出手,傾國之力不滅掉党項不罷休。這一下彷彿用盡全身力氣打出去一拳,卻落到了空處,被閃了的滋味有些難以接受。

不知不覺天黑了下來,譚虎進來提醒徐平,是時候回府上了。徐平不走,三司衙門裡他直屬下的官吏也不敢走,會引起怨言。

站起身來,嘆了口氣,徐平摘了官帽拿在手裡,讓譚虎去牽馬。

正站在院子裡等着的時候,石全彬突然急匆匆地趕了過來,對徐平道:“給事,官家召你入宮,天章閣奏對!”

徐平愣了一下:“現在?”

石全彬點頭:“正是現在!官家已經等在那裡,專候給事!”

有的話,衆人面前不好講,看來趙禎要跟自己交底了。

王德用嶄露頭角,正是隨着父親王超出徵党項。當時表現極爲出色,王超讚他:“王家有後!”用王德用主樞密院,趙禎的心裡只怕不是白天崇政殿裡定下來的那樣,他還是想打的。不過這個年代不是皇帝一個人下決心就可以了,必須在朝廷中統一意見,不然下了決心要打也執行不下去。想來也是,哪個皇帝願意這麼窩囊?

長出了一口氣,徐平吩咐牽馬過來的譚虎,立即隨自己入宮。

石全彬小聲道:“官家此時召給事,必然是問西北戰略,給事可有應對?”

徐平的心情好了一些,輕鬆地道:“應對自然有。本朝對党項,是以有道伐不臣,先佔住了大義的名分。實力上又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只要上下同心,党項就是土雞瓦狗一般!最怕的,就是聖上決心未定,邊將各有主意,如此什麼戰略都沒有用處。”

石全彬連連點頭。這一次西北戰起是徐平的機會,石全彬也很關心。到了徐平這個地位,已經一隻腳踏進了政府,只要在西北再立下功勞,宰執就握在手裡了。兩人相交這麼多年,如果說以前主要是友情,那麼以後就要相互扶持了。在外朝有宰執支持,石全彬在宮裡地位同樣不可限量,內侍的升遷,外朝可同樣是要過問的。

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101章 抽血第203章 換相(中)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7章 第一權臣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22章 新米第47章 一年一考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8章 農田輯要第7章 學以致用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79章 後苑飲宴第14章 治術(五)第8章 讀書第86章 兩全其美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76章 臨機處置第87章 我們投降第20章 早朝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2章 空調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91章 災年第26章 峰迴路轉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77章 你倒黴第117章 僵持第42章 方田均稅第9章 科舉冤家第65章 智雲法師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3章 盡頭牙第61章 意外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26章 不要失職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7章 盼盼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3章 糉子第210章 狄青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308章 怪物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4章 富貴田園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章 錢能通神第279章 黑吃黑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29章 生活不易第28章 殿中議事第298章 夜襲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3章 護衛鐵騎第93章 新鐵錢第8章 通判廳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5章 家的味道第59章 夜戰(下)第7章 第一權臣第174章 春光第61章 轉機第90章 發酒發肉第214章 僵局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121章 煙花第156章 銅版第29章 端午(上)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1章 人選第297章 伎藝人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71章 少取多予第29章 端午(上)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59章 合謀第217章 追獵第225章 新消息第43章 插手忠州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