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有人騙貸?

正在徐平與張逸兩人閒談的時候,差役忽然來報,外面文彥博急着見徐平。

徐平吃了一驚,急匆匆向張逸告辭,快步出了開封府。

只見文彥博在府外的大樹下面,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轉來轉去。

見到徐平出來,文彥博快步上前行禮,口中道:“省主,大事不好!”

徐平不想讓一邊的張逸看笑話,對文彥博道:“如今天下太平,能有什麼大事?我們一起回衙門,有什麼事情慢慢說。”

文彥博看了看張逸,欲言又止,嘆了口氣,隨着徐平離了開封府衙。

到了御街上,走不多遠,文彥博再也忍不住,到徐平身邊拱手道:“省主,此事耽誤不得!鄭提舉因爲發現京師銀行有不合規的事,跟他們起了衝突,要帶兵圍了銀行呢!”

“什麼?!”徐平吃了一驚,瞪着眼睛看着文彥博。“發兵圍銀行?誰給他的膽子!”

文彥博雙手一攤:“鄭提舉發了狠,非要拿京師銀行的人問罪,已經帶着兵去了——”

徐平只覺得腦袋發矇,有些跟不上這個年代的節奏了。審計司一個查賬的機構,鄭戩還真是御史臺了,還帶兵圍銀行,御史臺也不敢這麼做事啊!三司確實有兵,但那都是有具體的職事,不是做工程的,就是看管各種倉庫押運貨物的,什時候還管拿人了。

不管怠慢,讓文彥博頭前帶路,徐平吩咐譚虎帶了十幾個騎馬的精幹兵士,與自己一起去攔住鄭戩。這事情要是讓鄭戩做出來,那可是開了一個壞頭,審計司能不能存在下去都成問題。查賬本來就惹人忌恨,再能隨便拿人那還了得!更何況銀行是什麼地方,那裡是管錢的所在,是能夠隨便帶兵圍的?被他們隨便栽點贓,就吃不了兜着走。

京師銀行總部開在東華門外,緊靠着皇宮,方便趙禎不時過問,開封府衙則在皇城南的御街西邊。不是宰相,非有特旨沒人能在皇城騎馬,徐平一行只能向東繞過皇城,一路急行,趕往東華門。轉過東角樓,潘樓向北二三百步的地方,終於追上了鄭戩。

鄭戩騎在馬上,滿臉通紅,青筋都爆了出來,正帶着三十多個三司廂軍向北急行。看那架勢,不是去救火,就是趕着去打仗。

徐平和文彥博越過步行的廂軍,趕到隊伍前面,高聲對鄭戩道:“天休,你這是做什麼?”

見是徐平到來,鄭戩急忙止住隊伍,下馬行禮,道:“報省主,京師銀行鄭提舉等人不按規例行事。我前去查賬,百般阻撓,還出言無狀。審計司新立,如何能夠不立威!”

徐平愣了一下,才道:“你想怎麼立威?帶着兵去立威?你這才幾個人!東華門不遠就是禁軍大營,你不怕他們把你抓起來!不要胡鬧,先帶人回去,我們商量再說!”

鄭戩抗聲道:“審計司勾稽天下錢糧,京師銀行幾個膽子,敢公然抗命!”

徐平嘆了口氣道:“你這審計司只是查賬的,不是辦案的,不是御史臺,更加不是審刑院!好了,先讓兵士回去,皇城外面,你公然帶兵而行,有幾個腦袋!有什麼事情,慢慢跟我說,我們商量了再做決定。”

雖然有些不願,終究是不能違抗徐平的命令,鄭戩讓帶兵的廂軍回去,只留了幾個自己的隨從。這裡是敏感地帶,這麼一會功夫,徐平就看到皇城司的人在旁邊探頭探腦。

“唉,”徐平對着鄭戩嘆了口氣。“那邊不遠是潘樓,我們到裡面喝一杯酒,有什麼事情你跟我細細說清楚。天休,你記着,審計司不管發現什麼,都只能上報,不能查案!”

鄭戩顯然不服氣,發現了情弊,當然就要詳查。衙門哪裡有老老實實讓你查的?不用點手段,怎麼能夠查得下去。自己帶兵只是控制場面,要不是真地要拿人。

到了潘樓,徐平找了一間安靜的小閣子,讓小廝上酒菜來,與鄭戩和文彥博坐了。

見鄭戩並沒有心飲酒,徐平道:“這裡沒有外人,說吧,到底是怎麼回事?”

文彥博拱手:“還是讓我來替提舉說吧。前兩日我們聽到風聲,說是開封城裡有人勾結權貴人家,虛開了不知做什麼的公司。這些公司只做一件事,就是從京師銀行貸錢出來。”

徐平奇道:“他們不做生意,貸錢做什麼?須知從銀行貸錢是有利息的。”

“從銀行貸錢的利息雖然比存錢高上幾倍,但年利還是不過一成,與市面上放貸的比起來,低得不能再低了。這些人從銀行貸了錢出來,便就放給城裡的質庫。雖然不知道他們到底收多少年利,但想來是比銀行高得多了。當時定銀行規例的時候,曾經明令不許貸給這些沒有實際交易的公司,貸款額度要跟交易量掛鉤的。京師銀行如此做,明顯是不合規例,我們得了消息自然是要去查。誰想京師銀行的鄭提舉堅稱他們沒有違規做事,審計司是小題大做,而且京師銀行也不屬三司所管,我們查他沒有道理。雙方越說越僵,鄭提舉越說覺得他們必然有鬼,便就回到衙門點了兵士——”

“等等!”徐平止住文彥博的話,“你是說,有人虛開公司從銀行騙貸款?”

文彥博想了一會,點了點頭:“就是這個意思!”

“人才啊——”徐平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罵。銀行纔開多久,就有人鑽空子了。不過想想也不奇怪,殺頭的買賣沒人做,賺錢的方法總有人絞盡腦汁想出來。

不誇張地說,用不了多久,各種各樣靠着銀行賺錢的方法,不管是合法合規的,還是招搖撞騙的,就都會一一被髮明出來。在這一點上,要相信人類的智慧,如果這也算是智慧的話。後人覺得古人沒見識想不到的方法,實際上只是錯覺,要麼就是他們想到了只是沒流傳下來,要麼就是當時的條件不允許。只要條件具備了,各種點子都會冒出來。徐平越來越相信這一點,明白自己要做的只是搭起舞臺,這個年代的人自己會上去唱戲。

銀行是利用存貸息差賺錢,這種騙貸的公司則是利用銀行貸款的息差和社會借款的息差來賺錢,裡面的關鍵,是從事這一行業的人能夠控制住社會貸款的風險成本。如果不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只能是單純的騙子,那樣問題就好解決了。

如果他們真能控制住社會貸款的風險成本呢?那樣問題就複雜了。現在的條件下,他們幫着京師銀行解決了放款的難題,就不愁沒有人爲他們說話。

什麼樣的人有那麼大的能量,可以控制住社會放貸的風險呢?

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213章 預算第77章 交涉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28章 換相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23章 蔡襄之錯第76章 稅改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38章 青苗貸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36章 往事如煙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269章 對峙第74章 相互利用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3章 糉子第32章 位極人臣第28章 蟾宮折桂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1章 回莊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0章 詔旨回京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265章 瀚海第80章 起風雷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111章 封堵第58章 怪人知縣第45章 安撫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8章 雪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15章 開戰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95章 遷隆峒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20章 破陣子第80章 小人難纏第229章 圍寨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158章 桃花運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80章 小人難纏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10章 生財之道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7章 乾脆搞大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9章 宣詔使臣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40章 炸山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135章 **未遂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81章 祭奠第25章 你們不懂第284章 告罪使第24章 大動作第69章 失意者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6章 煤球爐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1章 清貴之選第84章 三衙改制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96章 改天換地第12章 私下商量第6章 手段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4章 賜名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53章 炭價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