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遠東的教育體系

1906年7月,遠東。

這一年,在大清的土地上發生了數十起所謂的起義,但是都因爲規模太小或者組織不夠嚴密被鎮壓了下去。不過稍稍有點兒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來,大清的的日子已經不久了。所以更多的人開始接觸革命黨,更多的家庭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當然清政府也可以籌劃起了所謂的“預備立憲”鬧劇。

大清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了。

在中華大地陷入一片惶惶不安的時候,在四個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和長沙,卻有那麼一小批人渾然不顧外界的紛紛擾擾,自顧自做着他們認爲正確的事情。

三所大學,一個學院,一個診所,在四個城市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1905年的時候,上海、南京和杭州建起了三所大學,並且招收了第一批學生。這三所大學的後臺是著名的亨特拉爾銀行,最近幾年在上海灘混得風生水起,如今已經是遠東最大的銀行。而且因爲這家美國銀行對待中國人極爲友善,做生意也都是規規矩矩的,名聲極好,再加上他們常年與容閎合作,資助留學生前往美國和德國學習,也收穫了極好的名聲。因此哪怕去年因爲美國人延長了排華法案的時間,國內反美之聲大噪,也沒有影響到這家銀行的聲譽。

所以和之前的小學、初中、高中和預備學校一樣,三所大學的招生非常順利。

300名大學生入學,開始這個時代中國最好的大學硬件條件和師資力量。硬件上自然不必說,在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要求下,三所大學無論教室、實驗室,還是校舍、辦公樓乃至餐廳等,都是這個時代中國的頂級。至於說學校裡的教授們,一半是高薪聘請來的美國人,還有一半則是前幾年出國留學的中國人,配上亨特拉爾出版社出版的諸多教材,剛剛建校一年的三所大學立刻便顯示出了超強的實力!

因此到了1906年7月第二屆的時候,招生處頓時人滿爲患了。

在亨特拉爾銀行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每所學校擴招了一倍,也就是總計600個名額。但是蜂擁而至報名的人數則達到了三千餘人,遠遠無法滿足要求。要知道,按照三所大學的招生標準,敢來報名的都不是一般人,上不了學實在是太可惜了。

好在就在這個時候,另外幾所學校開始招生了。

在江浙地區,亨特拉爾銀行又建成了四所技工學校。學制三年,學費比起三所大學來更是隻有一半,包基本的食宿。而更加重要的是,只要順利從這四所技工學校畢業,那麼就能找到一個薪水足夠讓一家人輕鬆生活的工作!

這是個承諾,每個學校都擔保了的。

或許對於大多數富家子弟來說,放棄大學而讀技工學校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平民子弟而言,讀技工學校卻沒什麼不能接受的。而且技工學校的要求很低,小學畢業就能報考,這吸引了大批平民子弟入學。

四所技工學校,招收了三百多名學生。

規模肯定是小了一些,但是所有的老師都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留學生,大批世界上都算得上先進的機器,也在六月底的時候從美國運抵上海,然後分配到各個技工學校。雖然都是一些二手貨,但是在中國卻都是好東西,這樣的條件哪怕在美國都算得上不錯了。

爲了這四所技工學校,亨特拉爾銀行投入了大筆的金錢。

而且這還不算完,按照亨特拉爾銀行的計劃,將會不停的招聘教師,購買機器,從而擴大思索技工學校的規模,明年招生量至少可以翻一番。而且另外的話,還有六所技工學校在江浙地區建設之中,最早明年,最遲後年就可以招生。

從小學到大學,從預備學校到技工學校,一個龐大的教育體系雛形,慢慢在江浙地區逐漸形成了……

在建設教育體系的同時,亨特拉爾銀行業沒有忘記另外一件事情。

1905到1906年年底,亨特拉爾銀行聯合亨特拉爾出版社,向中國贈送了價值四十萬美元的圖書。其中光是《普通話與漢語拼音》一本書就贈送了超過三十萬本!除了亨特拉爾系統的學校都強制性學習這本書之外,其他八萬多本書幾乎全部運送到京畿地區,贈送給了北方官話的幼童啓蒙學校。

全部免費贈送,絕對算得上是大手筆了。

與此同時,上萬套小學教材,數以千計的初中和高中教材也被贈送了出去,而這些書主要是送往江浙地區,大批教會學校或者中國人自辦的現代學校選用了這套教材。專門針對中國人編寫的教材,深入淺出,極易理解,大大降低了國人學習現代科學基礎的難度。而且與之配套的是大批的教學實驗儀器,以每個學校一套的數量,亨特拉爾銀行贈送出了兩百餘套,價值四萬多美元……

這些不求回報的善舉,爲亨特拉爾銀行爭得了巨大的聲望!

經過了幾次戰爭之後,中國人對“鬼佬”們的印象已經差到了極點。他們一邊畏懼洋人,一邊又痛恨洋人,而亨特拉爾銀行的所作所爲無疑是標新立異,在上海灘諸多的外資銀行中獨樹一幟,自然就引起了中國人的好感。

因此藉着這個機會,亨特拉爾出版社名聲大噪。

而除了教材之外,那些可以讓國人開眼看世界的書更是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比起中國人翻譯的圖書來說,這些書用近似於白話的文字撰寫,更加的淺顯易懂,而且更爲重要的是,這些書不但更加貼近時代的潮流,而且大多都配上了簡單的插圖,比如說最新款的汽車、無線電技術等等,更加的形象、直觀,也更容易理解。

於是在短短的兩年中,這些書賣出去了十幾萬本,利潤剛好把贈送的《普通話與漢語拼音》給賺了回來……

……

就在亨特拉爾教育體系全面發展,逐漸影響江浙等地的時候,在上海和長沙兩地,另外兩個人也在努力着。

1906年10,上海德文醫學堂舉辦了開學典禮。

埃裡希·寶隆接受了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資助,讓後世同濟大學的前身提前一年面世,並且獲得了柏林大學等德國頂尖大學的鼎力支持。在亨特拉爾銀行的資助下,柏林大學、海德堡大學等四所德國醫學院校將會每年派出年輕學生前來中國,協助寶隆進行教學。

而就在這一年,長沙一間面積不大的西醫診所開業了。

愛德華?休姆……不,愛德華?胡美成爲了這所小診所的負責人。同樣因爲有了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幫助,小診所的建造絕對是高標準,而且也配備了大量先進的設備,比如說x光機和心電圖等等。而且爲了滿足胡美的需要,約翰還一次性給他送來了大量的藥物,免費供他使用。

只不過……

在這個時代的長沙,一個外國人,或者說一個西醫想要給人看病可不容易。

中醫的攻訐就不多說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也無法理解西醫,或者嚴格來說的現代醫學。所以連續一個星期沒人上門之後,胡美只好自己走上街頭。這年頭,平均壽命也就三十多歲的中國多得是病人,而且很多都是那種病變直接就在臉上、脖子上的那種,所以胡美就很乾脆的找到這些人,上去拉住對方,說要給人家免費診治。

一個瘋鬼佬的傳說,就在長沙城裡流傳了開來……(。)

第十九章第11章 擔心第69章 真正的醫院第57章 同歸於盡第10章 殘忍第12章 期待第28章 墮胎者第32章 外科第一課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5章 有興趣嗎?第10章 辦學第48章 重磅交易第35章 捐贈第44章 準備完畢第2章 典禮第36章 急見第13章 看得到未來第66章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第42章 免疫學第24章 交換第13章 考慮第四十五章第33章 重病第31章 商人第15章 關係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29章 憤怒第17章 檢查第12章 兩萬美元第18章 出處第30章 放棄第70章 圓滿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9章 重啓留美第27章 藝術愛好第34章 懷疑第6章 伍德羅?威爾遜第42章 名與利第29章 興奮第2章 歡迎回家第18章 出處第31章 醫學第10章 X線第50章 發表第27章 融合第16章 吸食第33章 好東西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23章 作用第37章 清創術第14章 邀請第38章 亨利?福特第二十五章第32章 洛厄爾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54章 拜耳第11章 法案第11章 無線電的消息第31章 醫學第3章 共舞第3章 1916年年底第27章 亨特拉爾莊園與東方廚師第46章 眼光第3章 新家第3章 新家第9章 倫琴第47章 兩位大佬第39章 脫離第42章 名與利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8章 斯通夫人第二十七章第17章 破傷風第15章 卡爾斯魯厄大學第34章 出售第1章 荷蘭人的殖民地第4章 麻煩第十四章第37章 清創術第39章 vitamin第44章 現代醫學和它的未來第46章 來到巴黎的汽車第4章 槍手第37章 同船第四章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10章 大事第50章 大方第24章 孤獨第34章 懷疑第13章 變革第4章 霍亂第13章 講述第44章 現代醫學和它的未來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6章 救人第13章 愛德華?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