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方臘起義

梁山衆人都沒想到高俅麾下還有七萬多兵馬就會選擇逃走,加上爲了防備官兵偷襲,梁山大營離城足有五里,梁山馬軍聞訊殺到濟州城外時,官兵已經逃走了大半。

梁山馬軍也趁官兵進退失據,混亂之際,殺入城中,逼降了城中還沒來得及逃走的一萬多官兵。

梁山兵馬又銜尾追殺了官兵十數裡,才收兵回營。

數日過去,城中還是瀰漫着血腥味。

在親兵護衛下,史進和蕭嘉穗等頭領進入濟州。

前兩年,梁山賑災救了百萬百姓。

仁義大王之名就傳遍天下,史進所到之處,都是圍觀的百姓,很少有百姓會躲避梁山大軍。

而如今濟州城中,除了道路兩旁護衛的梁山士卒,便再也看不到一個人影。

看着死城一樣的濟州,史進無名火又冒起來,道:“俘虜的官兵都頭以上全部斬首,以下官兵每人杖責二十,驅逐出濟州。”

昨日一戰,梁山俘虜官兵兩萬多人,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也被關勝活捉。

史進並沒猶豫,當晚就讓人把梅展和都頭以上軍官全部斬首了。

蕭嘉穗看到一座繁華州府變成空城,也是十分憤怒,也沒再勸阻,道:“哥哥可以讓人把消息放出去。一來,或許可以給高俅製造一些麻煩;二來,可以威懾其他禁軍,免得他們再做殺良冒功的事。”

還有兩點,可以讓天下禁軍知道梁山大開殺戒的原因。免得他們日後不願棄械投降。同時可以讓天下百姓認清如今朝廷的面目。

不過史進正在氣頭上,蕭嘉穗也就沒有說這兩點。

史進點頭道:“軍師說的是。朱貴,你用心辦此事。”

山寨總探聲息頭領朱貴拱手道:“哥哥放心。不出五日,我一定讓中原百姓都知道高俅的暴行。”

這兩年,在朱貴的部署下,梁山的探子已經遍佈中原,只有路途遙遠的江南和關西五路,朱貴暫時還沒有涉足。

進了府衙,史進坐在大堂上。道:“朝廷不仁,官兵暴虐。高俅雖然逃走,但朝廷恐怕還會派兵來打我梁山。梁山水泊外有許多我山寨老小。後來的官兵說不得也會學高俅這奸賊大肆殺戮。所以我想把山寨老小都遷到濟州來,你們覺得如何?”

蕭嘉穗道:“哥哥考慮的是,安定了老小,兄弟們才能安心廝殺。而且朝廷數次征討。濟州百姓因我山寨之過。也被騷擾了數次,也該補償補償濟州百姓了。我們佔了濟州後,可以分兵打下任城、金鄉、鄆城三縣,給百姓分田地,免賦稅,收攏民心。如今我山寨有精兵四萬多人,據城而守的話,朝廷就是派十萬西軍來。也休想打破濟州。”

史進看蕭嘉穗也贊成,當即派人給坐鎮梁山的朱武傳信。同時派了三支兵馬去攻打濟州下轄的任城、金鄉、鄆城三縣。

濟州境內自然是梁山探子最多的地方,沒費什麼力氣,梁山就打下了三縣。

史進當即宣佈免除所有苛捐雜稅,只剩商稅和十稅一的農稅,同時免去今年的賦稅。

在梁山水軍的運送下,梁山老小也很快到達濟州。

蕭嘉穗擅長內政的屬性再次顯露,很快就把梁山老小都安置好,讓濟州迅速恢復繁華景象。

宋江也水漲船高,做了濟州長官。

梁山在濟州原本就有威望,加上梁山分土地的誘惑,濟州多數百姓都安居樂業,只有少數百姓害怕官兵再來征討時,大肆殺戮,逃離了濟州。

且說高俅帶兵逃回東京,以濟州發生瘟疫掩飾自己兵敗逃走的事實。

天子聽到濟州發生瘟疫,也就沒有責罰高俅,只是讓人防治瘟疫,等待濟州瘟疫過去,再派高俅領兵攻打梁山。

高俅這廝因爲鎮壓濟州百姓叛亂,還得了一些賞賜。

雖然沒幾天,市井間便都傳高俅下令屠了濟州滿城百姓,梁山佔據了濟州,分土地、免賦稅,但是在高俅的如簧巧舌下,皇帝還是相信高俅之言,等着那莫須有的瘟疫過去。

梁山佔了濟州後,也沒繼續攻城略地,只是招兵買馬,聚草屯糧。

兩日間,攻佔濟州三縣,也讓江湖中人看到田虎、王慶和梁山的差距,加上梁山素有仁義之名,一時間,來投梁山的好漢絡繹不絕。

六月,花氏爲史進誕下一子。

史進取名安邦,再免濟州一年賦稅,大賞三軍將士。

史進也沒有和田虎、王慶一樣大修宮苑,只是選了一處濟州大戶宅院居住。

宣和二年十月,一直秘密結社的方臘被村中里正告官,方臘迫不得已,聚衆起義,以“誅朱勔”爲口號,迅速席捲江南。

一則這些年朱勔藉着花石綱,打死搜刮、敲詐百姓,搞得東南民怨沸騰,二則摩尼教教衆甚多。

因此方臘造反比田虎、王慶聲勢要大許多,不過幾天,起義隊伍就有了數萬人。

方臘自號聖公,分封文武官員,整編起義隊伍。

十一月底攻佔清溪縣。

十二月初攻佔睦州,之後迅速佔據壽昌、分水、桐廬、遂安等縣。然後揮師向西,攻克歙州,婺源、績溪、祁門、黟縣官吏聞風而逃。

方臘義軍一路攻向兩浙路首府杭州。

杭州知州趙震見起義軍隊伍浩浩蕩蕩,棄城逃走,起義軍進入杭州後殺兩浙路制置使陳建和廉訪使趙約。

積怨已久的羣衆見官就殺,又發掘蔡京祖父墳墓,暴露其骸骨。

各地摩尼教教衆也紛紛起兵響應方臘,一時間,江南各地烽煙四起。

蔡京祖墳被挖,方臘又有席捲江南之勢,朝中奸臣也不敢再遮掩,只能稟告皇帝。

彼時,方臘義軍已經號稱百萬之衆。

皇帝聽得方臘義軍有百萬人,險些嚇得跌下金鑾殿,慌忙令童貫帶十五萬西軍精銳下江南平叛,並準童貫便宜行事。

這童貫向來大膽,早年在西邊用武,皇帝傳旨退兵,童貫便敢藏了皇帝旨意,假言皇帝讓諸軍奮勇殺敵,從而讓西軍衆將勇往直前,大勝一場的事情。

這一次帶兵下了江南,在幕僚建議下,便以皇帝名義,撤銷造作局,停運“花石綱”,罷黜朱勔官職,給以“誅朱勔”爲號起義的方臘義軍來了一招釜底抽薪。

第110章 美髯公朱仝第109章 羣雄劫獄第115章 朱富兄弟第164章 遣送後宮第86章 呼延灼平青州第3章 十八般武藝第169章 遼國第一上將第106章 關勝兵敗第84章 呼延灼兵敗第25章 官兵來攻第88章 武松鬧市報仇第48章 林沖上山第173章 西軍到來第34章 打個鎮子第1章 仗義史進第133章 打清風寨第133章 打清風寨第160章 東京內外第81章 呼延灼第110章 美髯公朱仝第106章 關勝兵敗第120章 柴進落難第96章 宋江殺人第42章 不一樣的魯達第116章 小聚義第36章 未戰便潰第25章 官兵來攻第19章 王倫杜遷第68章 何爲官何爲賊第72章 神勇魯達第118章 欒廷玉第113章 李逵殺虎第74章 民心已服第68章 何爲官何爲賊第85章 戰後情形第32章 柴大官人第159章 下山猛虎第43章 青州局勢第134章 青州兵馬第103章 關勝出馬第22章 大發利市第171章 水淹聯軍第11章 福地梁山第63章 一笑泯恩仇第91章 呼延灼用兵第22章 大發利市第155章 仁義大王第135章 天下紛亂第63章 一笑泯恩仇第172章 奪取河北第146章 張清建功第127章 打曾頭市第175章 宋朝的崩塌第119章 天下亂起第141章 打東昌府第65章 初會宋江第121章 破高唐州第60章 七星謀劃生辰綱第170章 浚州攻防第62章 冤家路窄第123章 細作宋江第164章 遣送後宮第111章 李逵回鄉第28章 豹子頭林沖第165章 大梁建立第89章 武松鬥魯智深第37章 捉放黃安第87章 打虎武松第1章 仗義史進第150章 濟州亂起第101章 宋江刺配第171章 水淹聯軍第70章 梁山好漢第19章 王倫杜遷第130章 人善被人欺第78章 其身正,不令而行第118章 欒廷玉第159章 下山猛虎第59章 山寨喜事第77章 東平府援兵第72章 神勇魯達第8章 十字坡第70章 梁山好漢第38章 濟州換將第16章 三雄入夥第19章 王倫杜遷第20章 聚義廳成第140章 虎毒不食子第149章 兵逼濟州第82章 魯達捉彭玘第167章 先滅三子第23章 百姓的擔憂第168章 兩國鬥將第97章 宋江入夥第6章 分些香火第144章 高俅又來第50章 精細朱貴第13章 濟州官兵第120章 柴進落難第119章 天下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