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褚閏生被迫隨那羣上清派弟子行動,一日趕路,便到了茅山。臘月冬日,山上白雪罩頂,晶瑩閃耀,透出萬道光華,神聖不凡。衆弟子在山下站定,撣去塵土,整齊衣襟,這才邁步入山。

褚閏生看到這般陣仗,心中頓生無奈。果然是道家聖地,如此大的規矩,他要是入了門,那怎麼受得了?他邊想着,邊瞄瞄身邊的池玄。池玄眼睫微垂,神色平靜,全無舉動。褚閏生笑了笑,繼而轉頭,看了看那紅髮少年。

這少年高燒未退,至今未醒。所幸上清弟子勻了衣服給他,又是一路被擡着來,病情也穩定了下來。他有人擡着,倒是舒服,可是……褚閏生無奈地看向了那高聳臺階,通天而上,別說他現在受了傷,就算是平日,這麼爬上去,也能累個半死吧?作孽……他正苦思,卻聽身後有人催道:“還不走?”

褚閏生笑着,開口慢慢說道:“我聽說茅山是洞天福地,今日一見,果然非同一般。不知不覺就看呆了……幾位大哥能在這樣的仙山修煉,真叫人羨慕……”

被他這麼一說,那催他的弟子反倒不好意思起來。

褚閏生見狀,又讚美了數句,這才邁步,慢慢往山上走。俗語有云:伸手不打笑臉人。原先還口氣不善的上清弟子,也不得不溫和了起來。一路上倒是相安無事。

走了一炷香的功夫,褚閏生已覺得雙腿發軟。不知爲何,自醒來以後,他總覺得身子無力,手腳都彷彿不是自己的似的。他慢慢停了下來,輕輕喘着氣。走在他身後的上清弟子也不催他,就那樣靜靜地等着,讓他休息。

褚閏生看着眼前長長的臺階,想念起自己的馬來。說起來,那是驛馬啊,現在到底跑到哪裡去了?他纔剛這麼一想,清脆的馬蹄聲就響起在身後。他回頭,就看見一匹馬兒一顛一顛地跑了過來。

褚閏生有些驚訝,這匹馬看起來與他的驛馬有幾分相似,但這馬兒的額前長着一撮紅毛,應該不是他的那一匹纔對。

馬兒跑到他面前,停了下來,親暱地蹭了蹭他,樣子很是熱絡。這馬兒,自然是絳雲所化。她本化作麻雀一路跟隨,倒也無人識破。後來見褚閏生體力不支,心中焦急,便想上前相助。麻雀之形,自然是什麼都做不了。可若是化迴天犬之形,必定又招敵意。若化少女之形,這些上清弟子卻也見過。隨便化個人形,怕也只會惹人懷疑……她還是第一次想那麼多事,想得頭都疼了起來。她無比沮喪地想着自己雖身爲坐騎,卻從不曾盡到自己的義務。十洲上是如此,如今還是如此……也是在這時,她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

說道褚閏生的坐騎,自然是馬了!她當即回憶他座下的驛馬,憑着印象,化了八分相似。只是,她額上的這一點硃紅,怎麼也化不去。只好變出一撮紅毛,姑且掩蓋。

這主意,可讓她得意了好一會兒。莫說可以盡坐騎的義務,還能不招人懷疑地隨侍在主人身側。她心中歡樂無比,不禁繞着褚閏生小跑了起來。

這下,不僅是褚閏生,連那些上清派的弟子都驚訝了。

“這馬?”領隊的師兄不解地開口詢問。

“呃……”褚閏生愣愣地道,“大概是我的驛馬。”

“驛馬?你到底是什麼人?”領隊的師兄皺眉。

這一路上,這位領隊師兄一直是怒意滿滿,一語不發。害的褚閏生連個解釋的機會都找不到。如今這問話,雖說像是審問,但好歹能說些什麼了。褚閏生立刻笑道:“我本是一名驛夫,受人所託,送信到上清派來。途中遭妖魔襲擊,這驛馬也不知所蹤。”

“受誰之託?”

“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大哥,他說自己是上清派的弟子。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身中咒殺之術,所以才……”褚閏生邊說,邊望向了池玄。說起來,他一開始就把這些都告訴池玄了,可池玄卻一句都未向同門提起,這樣冷淡,不要緊麼?

聽到褚閏生的話,上清派弟子中一陣騷動。

“原來,師叔把東西託付給你了!那東西現在何處?”領隊的師兄激動起來。

褚閏生聽到這句話,正想着該怎麼回答。卻聽池玄平靜開口:“在我這裡。”

這一句話,讓原本就激動的領隊師兄更加激動起來,“你……你既然知道一切,爲什麼不說?!你私藏‘道藏’,意欲何爲?!”

池玄看着他,道:“你沒問過我。”

褚閏生聞言,無奈至極,他上前,對那領隊師兄道:“我先前遭到妖魔襲擊,受了重傷。幸得池玄大哥施以援手,也是在療傷之時,池玄大哥才偶然拿到這東西。他正要還我,幾位大哥就來了。這一路匆忙,要不是大哥你問起,我都把這事情忘了。”

領隊師兄聽得將信將疑,他打量了褚閏生一番,道:“是麼? 遭妖魔襲擊……你不是死了麼?”

“啊?”褚閏生聽到這句話,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了。

那領隊師兄卻不等他回答,又問道:“那鏡子又是怎麼回事?”

“鏡子?”褚閏生茫然無比。這時,他身邊的驛馬一個箭步上前,一下子撞向了那領隊的師兄。領隊師兄猝不及防,被撞開數尺。

褚閏生看傻了。就見那驛馬神色憤怒,一副“再囉嗦我就再撞”的架勢。

領隊師兄好不容易站穩,生氣道:“這馬怎麼回事?!”

褚閏生笑着,回答:“這馬兒平日就喜歡這麼撒嬌,它一定是很喜歡大哥你。”

化作驛馬的絳雲聽到這句,憤怒地跺起腳來。

“呵呵,我知道你很喜歡這位大哥啦,別鬧了,乖。”褚閏生拍了拍馬脖子,滿臉笑意地說道。

絳雲自然更加憤怒,她正要表明自己的立場。卻聽一個洪亮聲音自山上傳下,“何人喧譁?”

一衆上清弟子聞聲,都畢恭畢敬地抱拳行禮。領隊師兄上前一步,開口道:“弟子吳亨,見過薛高功。”

“原來是施高功座下的弟子。”山路上,一名五十上下的男子飄然出現。但見他一身素色道袍,頭戴莊子巾,腰佩精鋼劍,面相甚是莊嚴。所謂“高功”,乃是德高望重,精於法術的修道之人。這男子在一派之中的位置,自然不低。“茅山乃修道之地,爾等入山喧譁,成何體統?”

那領隊的吳亨神色驚惶,急忙解釋道:“回稟高功,弟子是受命下山,尋找封師叔下落……”

“封亦揚?”那被稱作“薛高功”的男子掃視了面前的一行人,道,“他人呢?”

“回高功,封師叔已經……”

薛高功神色一凜,“封亦揚的功力在同輩弟子中也是出類拔萃,怎會這麼容易喪命?是何人下的毒手?”

吳亨怯怯回答:“弟子不知。”

薛高功皺眉,道:“也罷,憑你們的修爲,也做不了什麼。”繼而,他注意到褚閏生和那紅髮少年,“這兩人是?”

吳亨立刻一五一十,去繁就簡的把事情經過報了一遍。薛高功聽完, 道:“‘道藏’現在何處?”

池玄走上幾步,取出懷中的幾頁紙來,遞了上去。

薛高功一把拿過,展開一看,當即變了臉色。

“《上清真經》……”薛高功壓低了聲音,如是道。他合上那些紙,看了看褚閏生和那紅髮少年,道:“我看你們有傷在身,先上山療傷吧。待我將此書頁呈於掌門,一切由掌門定奪。”

吳亨聞言,又道:“可是妖魔……”

薛高功道:“妖魔之事,影壁之前,自可定論。上山吧。”他說完,轉身舉步,身形倏忽之間,已消失在了山路上。衆弟子讚歎之餘,不再爭論,跟了上去。

褚閏生心裡疑團重重,但這一時半刻也找不到解答,他便放棄思慮,慢慢往上走。絳雲見狀,立刻繞到他身前,伏下了了身子。

褚閏生看呆了,他遲疑了一會兒,才接受了這樣的邀請,跨上了馬背。

絳雲一下子高興了起來,她起身,腳下重踏,一躍而起,一下子跳過了前方的一衆上清弟子。她得意不已,拔腿往山頂狂奔起來。

褚閏生拉緊了繮繩,只覺得眼前的景象飛快後退,竟是半分也看不清。雖是如此的疾速,坐在馬背上的感覺卻很穩妥。他驚訝之時,面前突然出現了一面牆壁。那牆長約九丈,高有兩丈,牆面光潔如鏡,喚之“影壁”。

褚閏生看着面前的這堵牆壁,竟不知這牆是何物所造。這時,影壁之上忽現萬道流光,熠熠生輝。影壁如鏡,映出他和座下的駿馬,瞬間,那朦朧的光輝之中,慢慢浮現出模糊的影像來……

絳雲見狀,心中一驚。這堵影壁,顯然不是凡物。鏡之一物,素來有鑑形之力。這堵影壁光明如鏡,莫非也有照出真形的神力?她想到這裡,知道不妙,後退了幾步。眼見那影像漸漸清晰,她心中焦急起來。

忽然,她察覺一道光芒自自身發出。“七曜昭明鏡”?她變化之時,都將這寶鏡收入體內,此時,這寶鏡竟能察覺危機?

她正疑惑,就見那一道光芒照向了影壁,瞬間,影壁上的影像浮現,依然是一人一馬。她定下心來,又想到什麼,回頭看着趕上來的上清弟子。

金輪化成的少年,依然昏迷不醒,被上清弟子們擡到了影壁之前。

絳雲緊張不已,看着面前的局勢。然而,那影壁之上端端正正地映着所有人的姿容,並無異樣。絳雲雖有些不解,但比起不解,更多是高興。

吳亨看到這般景象,驚訝不已。這堵影壁有反彈妖氣,照化真形之力。如今,影壁如常,褚閏生和那紅髮少年自然是普通人。莫非,真的是一場誤會?

他正想着,就聽影壁後走出了四名道童,年齡都在十歲上下,各執法器。依次是法尺、如意、手爐與圭簡。持法尺的道童站定,深深一躬對馬上的褚閏生道:“這位公子,請隨我們來。”他說完,又望向那一衆上清弟子,道,“兩人擡那紅髮公子隨行,其餘人回大殿,監院召見。”

弟子齊聲應了一聲,各自行動。

道童衝褚閏生微微頷首,轉身引路。褚閏生策馬跟上,待繞過影壁,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懾住了。

但見眼前,一座五間六柱十一樓的琉璃牌坊高聳,盡顯威嚴高潔。牌坊之後,是巍峨山門。兩柱華表分立山門兩側,頂端雕瑞獸“犼”。極目而望,就見那山門之後,還有層層宮觀,重重檐宇,似無窮盡一般。隱隱望見,片片翠竹生幽,森森松柏凝碧。白雪皚皚,不掩生機。寒風凜凜,卻添清澄。

褚閏生看呆了,他曾聽人說,華表之外是俗界,華表之內是仙界。如今看來,此處雖是凡間,卻真有一番出塵脫俗的氛圍。也難怪茅山上清宗爲修道聖地,當世之秀了。

他不知怎地,就在那一刻覺得,即便是留在這裡修煉,也不失爲一樁美事……

……

作者有話要說:啊啊啊啊啊啊!!!我發現我的文進度越來越慢,廢話越來越多,爲什麼會這樣???啊啊啊啊啊!!!

~~~~~~~~~~~~~~~~~~~~~~~我是表示自我否定也沒有用的分割線 = =+~~~~~~~~~~~~~~~~~~~~~~~~~~~~~

那隻:好吧,其實你想寫的《西遊記》吧?

狐狸:= =???

那隻:普煞=褚閏生=唐僧,天犬=絳雲=白龍馬,幻火金輪=孫悟空……下面的角色你要怎麼分配……

狐狸:=口=

閏生:原來如此……

絳雲:= =????

金輪:X-X

廣昭:琉璃盞……淨靈燈……我是沙僧?誰是八戒?

彩綾:= =#

~~~~~~~~~~~~~~~~~~~~~~~~我是表示KUSO完畢的分割線 = =+~~~~~~~~~~~~~~~~~~~~~~~~~~~~~~~~~~~

下面是名詞解釋時間:

道藏:“道藏”就是儲藏道書的地方或容器,這個“地方”或是“容器”就是“藏”,在這裡指一整套很厚很厚的書籍。道教總是喜歡在他的著作中有一點玄意和道意,因此就借用“寶藏”和“內藏”兩個名詞來說明道書的玄意。“道藏”就是道中的珍寶,它像人體的內臟一樣納氣血,容精神。最早使用“道藏”一詞的是唐朝王懸河創作的《道藏經續碑》,後來就被道教學者和道門中人一直沿用至今,歷代編纂的許多道書,也統統被稱爲“道藏”。

第一部道藏是唐朝開元年間由唐玄宗下令編撰的,又名《開元道藏》,《三洞道藏》,總計3744卷。後經安史之亂及五代十國戰火,殘失不全。

《上清真經》:全稱是《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章》,又名《大洞真經》、《三天龍書》、《九天太真道經》、《三十九章經》,爲上清派首經。相傳在晉哀帝時,由南嶽夫人降筆,楊羲用隸書寫出,原本只有一卷,後世又多加增附,今爲六卷。

[八卦:據說,《上清真經》僞經甚多,如果拿到真經,誦讀萬遍便能成仙,無需煉丹修道。果然厲害……= =]

汗~~~

道教博大精深,大家有興趣就自己百度撒,反正我看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