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要蓋房了

恭喜您獲得一張月票

田氏把小娃交到錢滿倉手裡,“快看看吧,你媳婦又給你生了個大胖小子,足足有七斤重,難怪他娘費了半天勁生不下來,敢情是這小娃身子太胖,卡住了哩!”

原本緊張的氣氛,在田氏的戲言下,都化開了。

錢滿倉抱着小娃,眼裡閃着淚光,嘴裡只會說個好字,其他啥話也講不好了。

林翠看了眼那個小娃,湊過來跟麥芽講,“他家小娃很難看喲,臉上都是皺紋,跟個小老頭似的,一點都不好看。”

麥芽便跟她說,剛出生的小娃,臉皺在一起,難看的很,得過一陣子,才能變的粉嫩粉嫩。

因爲錢氏剛生完孩子,田氏便留下,跟着林氏,黃氏一起幫着她家料理些事情,等下午錢氏孃家人來了,她們才各自回家。

李氏因爲幫不上什麼忙,等錢氏一生完,她就走了。

看着沒什麼事,麥芽也趕緊回家去了。

一回到家,冬生正在家裡忙,昨兒還剩了幾個饃饃,他便擱進大鍋裡蒸了,又把家裡的牲口餵了一遍。眼看妹妹跟娘還沒回來,他便準備去村裡看看。

沒想到,他還沒出門,麥芽就回來了。

“咦,咋就你一個人回來了,娘呢?”

“娘還在那兒呢,錢嫂子生了個大胖小子,她孃家人還沒來,娘就留在那幫幫忙,我就先回來了,”在那站了一上午,她渴壞了,一回來就跑進廚房,喝了一大碗涼水。

冬生跟進廚房,“平安就好,你都不曉得,林嬸跑到地裡去找娘時,那臉色有多難看,我當時還以爲錢嫂子不行了呢!”

“呸呸,你說啥胡話呢,人家母子平安,”麥芽走過哥哥身邊,接連吐了幾口唾沫。

冬生嘿嘿的笑道:“是我說胡話,當我沒說。”

麥芽在院子裡走了一圈,瞧見原本盛滷肉的大盆都空了,就問道:“哥,早上進滷肉的人,都來過了?他們今兒進了多少?”

一聽妹妹提到進貨,冬生臉上綻開笑容,“今兒比昨兒又多賣出去二十斤,每家都多進了幾斤,照這樣下去,我們每天做的滷肉只怕都不夠。”

不光是滷肉不夠,連家裡鍋竈也不夠用了,只用一口大鍋做滷肉,肯定是不行了。

麥芽想了想,“那就再修一口大鍋,哥,家裡不還剩些料子嗎?不如再蓋間小廚房,咱以後還要做好些事情,一個廚房肯定是不夠用,再說,等到了冬天,把土竈擱在外面,總是個問題。”

冬生也覺得妹妹說的有理,便道:“成,不過要是再蓋小廚房,光這點材料也不夠,我帶着再去買點。”

中午,兄妹兩個簡單的吃了飯,吃過飯,麥芽把鍋碗洗了之後,就坐到院子裡剝棉花。

田家的那幾塊地,因爲地勢高,以前莊稼收成不好,總是旱。今年改種棉花跟粗糧,卻長的格外好。

山芋就不用說了,靠着冬生勤快,山芋秧子一挖出來,那大的足有幾斤重。棉花長的也好,因爲地勢高,就算下大雨也不會淹澇。那一大片的白花,看起來喜人的很。

玉米秧都枯了,冬生接連挑了好幾天,才把玉米杆挑回來,現在都堆在院子裡,還得抓緊時間把玉米剝下來,玉米杆子留着燒火。如今田家也不缺餵豬的糧食,要不然這玉米杆子打碎之後餵豬也好。

冬生也搬了凳子,坐過來收拾玉米秧子。那些曬好的玉米,都栓着,掛在廊檐下。今年田家收穫不錯,玉米都掛滿了,等到打碎的玉米渣吃完,再現磨。

“哥,過幾天你去趟縣城,當初我跟趙順叔說好的,你去趟縣城,讓陳掌櫃給他帶個話,就說咱們過些日子去瞧瞧他,順便談談梨樹種的事,”麥芽一邊剝着棉花,又想起種梨樹的事。看着滿山的荒坡,她就發急。眼下蓋房子,已經把家裡存的錢都花光了,目前只留下週轉的銀子。也把元青花了不少錢,他也要蓋房子哩。

冬生點頭道:“嗯,等去完了,回來還得趕緊再攢些錢,元青家的房子也得趕緊蓋,不然等入冬就沒法動工了。”

麥芽道:“哥,你跟我想一塊去了,元青家的房子是得抓緊時間蓋,等房子蓋好了,心就定了。”

說着話的功夫,田氏從錢滿倉家回來了。

“咦,娘你回來啦,吃飯了沒?”麥芽瞧她疲憊的很,走路也沒勁。

田氏嘟囔道:“吃啥飯哪,你錢嫂子孃家人來了,家裡圍了一屋子人,我們看着沒啥能幫的,就都回來了,他家現在忙的很,我回家來吃不是一樣嗎?”

麥芽站起來道:“今兒家裡沒剩飯,我跟哥哥中午熱的饅頭吃,要不我給你打碗糖水雞蛋吧!”

田氏直搖頭,“不用不用,給我弄碗涼粉拌拌吃就行。”

麥芽知道她是心疼雞蛋,也不問她了,去廚房打了三個雞蛋,加了紅糖打的,又在糖水裡擱了幾個大紅棗。

這棗子還是上回元青給她買的,一直沒捨得吃。

她端着糖水雞蛋出來,田氏瞧見碗裡的東西,心疼壞了,“又不是我做月子,打啥糖水雞蛋哪,還入大棗,這大棗是元青買給你補血的,給我吃了,算咋回事哩!”

麥芽坐回到矮凳上,繼續剝棉花,聽了田氏的話,笑道:“娘,你要是做月子,我也這麼伺候你!”

這回連冬生都笑了,在田氏發火之前,他插嘴道:“娘,傍晚還去起山芋不?”上午起了一半,田氏就走了。

田氏嘴裡嚼着雞蛋,含糊着道:“去,那咋不去,乘着沒下雨,得趕緊把山芋都弄回來,要是淋了雨,山芋還不得爛嘍。”

新起的山芋,要是保存不當,就容易爛,不過麥芽此時想的卻是,等把山芋曬上幾天,收些水份,就能放到鍋洞底下烤山芋吃,冬天還能用來做山芋粉絲,自己家做出來的,肯定比那些加工廠出來的好吃。

田氏吃完了糖水雞蛋,總算緩過勁來,也坐過來,幫着麥芽剝棉花,瞧着白花花的一片,田氏嘆了口氣,道:“今年冬天,總算不會再讓你們受凍哩,往年咱家沒棉花,一到冬天,麥芽就凍的成在縮着脖子,這手啊,腳啊,都生了好些凍瘡,爛的很狠了,都能看見肉……”

麥芽聽着聽着,就聽不下去了,“娘,今年不是有棉花了嗎?咱今年多彈些被子,都換新的,這些棉花也足夠了,另外每人再做幾件棉襖,把裝備置辦齊了,冬天才能不發愁嘛!”

冬生是無所謂,他經凍。

往年,麥芽凍的直流鼻涕,可他一點事也沒有,穿着單褲單鞋,照樣在雪地裡走。

雖然他經凍,可每回他看見麥芽凍成那樣,也心疼的很,於是也對田氏說道:“就是啊娘,今年這棉花就別賣了,多給麥芽做幾件棉襖,我不用做,都給她做,你也多做幾件,這些年,你都沒添過新衣服哩!”

田氏在兩個娃臉上來回瞧了一陣,失聲笑道:“我又不是你們後媽,說的好像我虐待你們似的,行行行,今年咱家棉花一斤都不賣,全交給你妹妹,管她是要做啥,總之,娘不管了,這總行了吧?”

冬生咧着嘴笑了,剝了會玉米,他還得抓緊時間把堂屋地,抹一遍,得抹光滑了。回頭還得挖蚯蚓,穿黃鱔籠子。

傍晚的時候李元青過來了,他是從後山下來的,他家今年也種了不少棉花,其他的也跟田家種的差不多,如今家裡也忙的很,還得顧着收黃鱔,總之,大家都很忙。

元青先到小溪溝,把兩隻兔子皮剝了,這皮他留着賣,肉就給留麥芽燒燒吃。

麥芽瞧他熱的臉通紅通紅的,忙去井邊給他打了些水,給他洗臉。轉回身,再去看他今天的收穫。

“現在獵物少,不好打,天又這麼熱,你這樣急着上山幹啥哩?”

元青洗好臉,把布巾往曬晾衣繩上一擱,笑呵呵的說道:“我瞧着今兒下午沒什麼事,就去了山裡一趟,平日去山裡的人也不多,獵物還是很很好找的,我今兒收穫就不錯,兩隻野兔,好幾只山雞呢,還挖到些不錯的藥材,等曬乾了,再拿到縣城裡賣。”

他這樣急,當然是有原因的,一切都爲了蓋房子嘛。

麥芽自然也明白,她並不戳破,只是笑道:“我去給你盛碗綠豆湯,兔子讓哥哥收拾吧,我可不敢弄。”剝了皮的兔子,血淋淋的。看上去很嚇人。

元青瞧見她露出一副小女兒的嬌態來,臉上頓時笑開了花,“還是我來收拾吧!”

他手上動作也快,三下兩下就把兩隻兔子內臟刨洗乾淨,野雞也宰殺了,把毛拔了,內臟掏洗乾淨,隨後遞給麥芽,問她這兔子跟野雞打算怎麼做。麥芽笑而不答,只說先擱着,到時候就知道了。

洗好了手,元青才問道:“你哥去哪了?怎麼都沒見着他?”

麥芽把那兩隻兔子用個瓦盆裝了,一邊對他道:“我哥去下黃鱔籠了,今兒了下的多,恐怕得晚些時候才能回來,你今天沒下嗎?”

元青笑呵呵的答道:“還沒呢,我這就回去下,那……我先回去了。”

他轉身要走,麥芽忽然想起來一事,忙叫住他,“元青哥,你等一下,我炕了些芝麻餅,你帶些回去吃,先墊墊肚了,再去下黃鱔!”

麥芽趕緊跑回廚房,用個小竹籃子,裝了二十幾個餅子,一併塞給了他,“喏,還熱乎着呢!”

元青咧嘴笑了,“哎,我曉得了。”

抱着懷裡熱乎乎的餅子,李元青一路往家去了。

一場秋雨一場涼,雖然還不到秋風掃落葉的地步,但這會已經有些涼意,他還沒到家,遠遠的就看見李氏縮着腰,站在門口。

瞧見他回來了,李氏臉上蘊開一抹笑容。

“娘,你站這兒幹嘛呢?”元青喚了她一聲。

李氏笑道:“我喂好了豬,就出來看看,你又打麥芽那裡過了?”她看見元青手裡的竹籃子,就知道這小子下山第一件事,就是去了田家。

元青嘿嘿的笑了,垂下腦袋,“順路嘛,哦對了,這是麥芽做的芝麻餅,讓我帶給你吃的,”他把小籃子擱進李氏手裡。

李氏低頭一看,歡喜道:“喲,芽子做的餅真好看,還是芝麻餡的,聞着就很香哩!”

元青聽見他娘誇麥芽,也笑的開心。

娘倆站在門口,說了一會話。

元青問道:“娘,我剛回來的時候看見錢大哥,家裡好熱鬧,他家是咋了,出啥事了嗎?”

李氏也往那邊看,唏噓道:“差點就出事了,還好,她娘倆命大,滿倉家這回又添了個大胖小子,過幾天還得吃喜面呢!”(這邊管生孩子的喜事叫吃喜面,管成親的喜事,叫喝喜酒。)

元青也真心的替他們高興,“平安就好,那明天咱也抓只老母雞送過去吧!”

李氏點頭,轉身準備進家了,“成啊,掏些錢,再抓只老母雞,這禮也夠了。”

還沒進到一半,李家的另一個大門開了。

“元青!”那邊門裡走出來個身穿藍布馬甲的年輕男人,面目跟李元青有幾分相似。只見他拉開大門,朝着元青走了過來,走到跟前時,討好的衝他們喚了聲,“娘,元青!”

李氏剛剛還是笑臉,這會立刻板起臉來了,“你不在你家好好待着,跑我家幹嘛來了,你媳婦又有啥要吩咐的?”

李元木走出來時,也沒把大門關好,兩個黑亮圓滾滾的小腦袋,從大門門裡面探出頭來,朝李氏他們這邊看。

聽見李氏冷冰冰的問道,李元木面上有些發窘,“娘,你這說的是啥話,何秀也不是那樣的人啊!”何秀是李元木的老婆,至於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很快就能看見了。

李氏也不理他,轉身回了家,李元木也跟了進來,大屋門口那兩個小腦袋,見自己的老爹進去,也偷偷摸摸的跑了過來。

李元青走在最後,看見兩個侄子,微笑着摸摸他們的頭,讓他們進去了。

回了家,李氏拽過凳子坐在院子,對着李元木,冷着臉問道:“說吧,你又有啥事,說清楚,講明白了,我心裡踏實,”她太瞭解李元木的秉性,要說成親以前,他也是個孝順聽話的乖娃,人長的也高大挺拔,跟他弟弟一樣招人喜歡。可當初他偏偏就看上何秀。

何秀孃家是老土井的,老土井離榆錢樹村有一段路。當初,何秀也是十里八鄉數得上的漂亮女娃,成了很多男娃心裡的女神,這其中也包括李元木。可李家窮,李氏也不敢冒冒然去上門提親,最後,還是何秀看上了李元木,幾番周折之下,纔跟嫁給了李元木。因爲原來不易,也更因爲何秀的確長的很俊,所以李元木一直跟捧珍寶似的,把她捧在手裡,精貴的不得了。

可是何秀當初會答應嫁給李元木,說了一個很苛刻的條件,那就是得分家,她一早就瞭解到,李元木下面還有個沒定親的弟弟,加上一個腿腳不好的老母親,再怎麼說,這兩人今後都是李元木的累贅。李氏原本還想着,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哪能娶了媳婦就不要老孃了呢。在她看來,娶媳婦就得娶賢,所以她不是很喜歡何秀,長的漂亮有啥用,漂亮又不能當飯吃。鄉下人,最重要的是過日子,又不是去選美。她這樣想,但是李元木卻不這麼認爲,他性子固執,認定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後來,李氏想想也就罷了,只好他們倆能過的好,日子順當,她受點委屈也沒啥。於是,李元木一成完親,他們就分家了。按道理說,李元青也是男娃,應該跟平分纔是,可是……唉,這其中的原由也說不清,原本也很難理的清。

李元木聽見老孃這樣問,一時有些無話。

那兩個小娃乘着他們說話的時候,溜進堂屋,開始翻箱倒櫃的倒騰,一眼又看見李元青把麥芽做的芝麻餅擱在桌子上,紛紛跑過去,抱來吃了,邊吃還邊嘀咕,“二叔,這是啥餅子,這麼好吃哩!”說話的是大一點的男娃,有八歲,他叫李大頭,旁邊的是弟弟,李小豹,他倆只差一歲,因爲年齡接近,兩人沒少打架,誰也不讓着誰。這會搶着餅子吃,不一會,又開始吵吵起來。李元木還沒講正題呢,就被他倆吵架聲音給打斷了。

李大頭也是個愛鬧事的貨,上手就給了小豹一腳,小大人似的衝他嚷嚷道:“搶啥搶哩,你餓死鬼投胎啊,再敢過來搶我肖死你!”

這話怎麼聽也不像七八歲的小娃會說的,但李氏耳尖,聽出這是何秀經常掛在口頭上的。

李元青也在堂屋,正要去把小豹拉起來,不想那孩子鬼機靈的很,也不像其他孩子哭天抹淚,坐在地上耍賴。只見他蹭的從地上跳起來,對着哥哥就撲了上去。一邊撲還一邊罵髒話,兩隻不大的小手,摟上去就掐住大頭的脖子,“臭大頭,死大頭,叫你推我,看我不掐死你,掐死你!”

李大頭絲毫不慌亂,他畢竟大一些,兩手一撐,就把李小豹撥拉開了,“你還敢掐我呢,踢你,我踢死你……”

李元木臉一拉,怒喝一聲,“閉嘴,你倆又吵吵啥!”他走過去一手拎一個,把他們拎出了堂屋。李大頭被拎着時,也不忘了抓一個芝麻餅。

李元木把他倆扔到院子裡,他倆氣呼呼的瞪着對方,誰也肯先轉過臉。

這兩個畢竟是李氏的大孫子,就算她對李元木跟何秀有一百個不滿意,但跟孩子也無關哪。

她衝着李元木直揮手,“你就不能好好說話嗎?動不動不是打就是罵,小豹,大頭,都過來,到奶奶這裡來。”

那兩個小娃跟定住了似的,誰也不動,誰也不理,互相瞪着對方,就是不肯挪開眼睛。小豹還嘟着嘴,那模樣倒是挺可愛的。

李元青也從堂屋走出來,瞧見他倆這副模樣,臉上掛起淡淡的笑容。

李氏一拍大腿,“這兩個孩子,都叫你們給慣壞了,這脾氣以後還了得!”

李元木對着她孃的教訓,也不敢反駁,只說孩子還小,現在也不能管的太嚴厲。其實最關鍵的是,何秀對孩子慣的很,哪怕他倆在家鬧翻天,何秀也不捨得打一巴掌。

這事實李元青跟李氏都知道,兩家就隔了一堵牆,能不知道嗎?

但是,既然都已經分家了,李氏也不能多說什麼,只問李元木究竟有啥事,清楚了好。

李元木蹲到堂屋門口的臺階上,有些尷尬的說道:“娘,是這樣的,我聽村長說,今年咱村子要辦個小學堂哩!”

李氏光着坐着說話,也閒的慌,就拉過院子裡曬的棉花,剝起棉花來,聽到這,也感興趣了,“喲,還真要辦學堂啊?前一段只聽他們傳來傳去,我以爲都是謠傳呢!”

李元木趕忙搖頭,“不是謠傳,是真事,我今兒去瞧村長了,是聽他講的,教書的夫子以前就是咱們村的,聽說還是個秀才,只因一直沒能高中,所以一直孤身到老,現在想回村子裡,給村子裡的人做點事。”

李氏點頭道:“好像咱村以的確出了個秀才,但那是很早之前的事了,我也不清楚,不過有人教就好,咱這附近其他幾個村子都辦起了學堂,就唯獨咱們這兒沒有,這回總算能讓村裡的小娃都去上學了。”

李元木一聽李氏這口氣,笑呵呵的蹲到李氏跟前。而李元青一看他這這副表情,就知道他這哥哥肯定有事。

李元木道:“娘啊,要是學堂真能蓋起來,我家兩個娃兒就都得上學,夫子也要收束脩,這筆費用可不是個小數目,我聽說元青這些日子也幹到不少錢,到時候你們可得幫襯着些,畢竟他們也是您的大孫子嘛!”

李氏眼睛一眯,把棉花往地上一扔,不悅道:“元木啊,我們分家也有好幾年了,你們兩個大活人,咋連小娃上學都供不起哩,村裡的學堂,那束脩能要多少錢?哼,別跟我說,你們沒錢,你弟弟還沒成親呢,咋不見你替他想想!”

她剛一說完,大門外就衝進來一個盤着頭的少婦,小腰細的很,頭髮也梳的光亮,身上穿的衣賞乾淨整潔,倒是不像農家媳婦。

這衝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何秀,自打兩個小娃進了這邊的門,她就偷偷趴在外面聽。直到這會實在聽不下去了,纔不管不顧的衝進來。

對於她這種唐突的行爲,李家的三個人都沒有反應,習以爲常了,連地上坐的兩個小娃也沒有任何的動靜,仍是大眼瞪小眼,比着誰先認輸。

何秀站到院子,掐着腰,下巴揚高高的,那神態,像足了一隻高高仰首的大公雞。

“娘,瞧瞧你說的啥話,那不管咋地,這兩個都是你孫子吧,就算分了家,他們還是姓李不?你要說不管也成,那明兒我就給兩個娃把姓改嘍,讓他們跟我何,從今以後,就不是你們老李家的人!”

這一通吼的,把李元木面上也吼的無光,他拽着何秀,讓她別說了,但是何秀哪裡會聽他的。她狠狠瞪了李元木一眼,李元木也是天生怕老婆,被她一瞪,頓時啞巴了,縮着腦袋蹲回原地去了。

李氏看着自己兒子變成這副慫樣,心裡別提是啥滋味。李元青見何秀說話越發過份,黑着臉攔住她,“你說夠了沒有,你自己養的孩子,你愛怎麼着沒人管你們,都走,我要插門了!”

李氏扯住元青的胳膊,低着頭直搖腦袋。

何秀譏笑一聲,抱着雙臂陰陰的笑道:“喲,幾天不見,你倒是會講話了,那田麥芽究竟給你灌了什麼迷魂湯,看把你迷的五葷三素,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吧?你們要真不管,我明兒就給兩個娃改姓去,以後,他們就不是老李家的人,呸,連個學堂都不願意給孩子上,虧的你們,一個是奶奶,一個是叔叔,有你們這麼當長輩的嗎?”

何秀不說話的時候,看上去像個溫良的女人,可要是一張嘴,那傢伙,跟潑婦也沒啥區別。

李氏被她氣的直髮抖,李元青也氣的不行,要不是看在她是女人的份上,他早一拳頭掄過去了。

李元木就蹲在一邊,耷拉個頭,不聲不響,就好像跟他無關似的。

一直互瞪眼睛的小兄弟倆,受不了他孃的高嗓門,大頭吼了聲,“吵死啦!”吼完了,跟小豹兩個人爬起來,扭着屁股往家去了,臨走時,還順走了雞窩裡剛下的幾個雞蛋。

李元青急道:“大嫂,他倆順東西呢,你都不管管嗎?”這東西順的,也太順手了些。

何秀當然也瞧見了,可她把眼睛一瞪,狡辯道:“他倆拿你們的東西也叫順嗎?真是的,拿你們幾個雞蛋就心疼成這樣,真是摳到家了!”

李氏心痛的道:“那是幾個雞蛋的事嗎?俗話說,三歲看大,小的時候不管,難不成你還等着他們去偷雞摸狗嗎?真是的,就是再慣也不能慣成這樣!”

何秀一時無話回她,只好拉回原來的話題,“別扯開話題,你們就說到底給不給個小娃上學吧!”

李元青氣憤的說道:“什麼叫給不給,上不上學是你家的事,別往我們身上推!”

何秀尖着嗓子,說話陰陰的,“他們兩個也是姓李的,小事我們管,大事你們不得也一塊管嗎?就憑他倆姓李,這事就這麼定了,等村裡學堂辦起來,你們只管掏錢就成,元木,走了,回家吃飯。”

“哎,”李元木站起來,跟在自己婆娘後頭,又想起堂屋桌上還有幾個芝麻餅,他倒也不客氣,連着竹籃一塊拿走了,“娘,你們天天都能吃上新菜,這個……就給我們嚐嚐鮮了。”

來嚷嚷這麼一通,他們倒是走的心安理得。李元青跟上去,他們前腳出門,後腿他便用力把門關上了。

何秀站在門口,衝着身後的大門啐了一口,隨後跟斗勝的大公雞似的,回家去了。

關了門,李氏娘倆坐在院子裡,李氏想着大兒子一家那副德行,連聲嘆氣。

她小聲跟元青說道:“唉,你哥哥咱是沒指望了,你也別怪他,合該是他的命,也是咱們的命,”或許前世她們欠了何秀,這輩子,她就來討債了。

李元青蹲在她身邊,“我沒事,他吵他的,我過我的,等以後搬的遠,也就清靜了。”

李氏愁的很,“哪裡能真的清靜,咱房子還沒蓋,他倒惦記叫咱們供孩子上學,他也不想想,你現在什麼處境,眼看着麥芽家越過越好,咱要是不把房子蓋好,拿不出像樣的採禮,咋去提親,就算你田嬸不介意,我們也拿不出手啊!”

元青知道她娘說的是實情,以前田家過的窮,兩家沒有距離,如今麥芽憑着聰明能幹,日子一天天好了,可他還是原地踏步,要不是經常上山打獵,只怕離蓋房子還遠着呢!

李元青道:“等房子蓋好了,地方也大了,到時候我們再我喂幾頭豬,多喂些牲口,日子總能越過越好的,眼下,在這邊地方太小,啥也不能多養,只能等房子蓋好了。”

“嗯,也是,元青啊,咱家蓋房子,你別擔心錢的問題,這幾年娘也存了不少,先蓋着,要是錢不夠,我去找你爺爺他們借點,等過年的時候把這兩頭豬賣了,也能把錢還上,娘對你有信心,就憑你這麼勤快,還怕將來日子過不好嗎?”

李元青笑了,“成,那咱就先蓋房!”

晚上,娘倆吃的是稀飯,幸好之前她有準備,不然現在真得吃鍋貼了。

田家晚上吃的是芝麻餅,田氏以前沒做過,以前頂多拿沒發好的麪糰,直接扣在大鐵鍋邊上,等於是炕熱的,這種饃饃稱爲死麪饃饃,造型雖然不好看,但卻是最簡單的方法,而且那炕糊的一面,吃起來又焦又脆,好吃的很。只不過這種死麪饃饃,卻不易放冷,冷了之後硬邦邦的,嚼不動。

田氏咬了口軟乎勁道的芝麻餅,直稱讚這餅做的好吃。

冬生也吃着餅,就着稀飯吃,吃的甭提有多香。

麥芽笑着對他們說道:“這餅當然香了,先前得把芝麻擱鍋裡炒熟,回頭加上白糖搗碎,這兩個一混和,那味兒香漂十八里呢!”

田氏樂呵呵的道:“我說這芝麻咋這樣香呢,原來你是炒過了。”

娘三兒坐在堂屋裡吃飯,外面星光閃閃,圓月掛在天邊,夜裡溫度不高,涼爽的很,偶爾一陣風吹過,還有些冷呢!

田氏又說起錢家的小娃,她下午走的時候,那娃都睜眼了,小模樣長的跟錢滿倉一個樣。

麥芽想起林翠白天說的話,於是問道:“娘,白天我聽林翠說,錢家嫂子是被個道士嚇着的,聽說那道士是到謝家去的,難不成還真是謝老二請了人去捉鬼啊?”

冬生不屑一顧,“他們心裡要是沒鬼,還怕個啥!”

田氏咬着饃饃,也道:“就是,我看是謝婆子虧心事幹多了,自己嚇自己,平白無故的,哪個鬼閒的沒事幹跑去找她!”

麥芽被她的逗笑了,但她還是要把話清楚,“其實,謝婆子之後所以這樣,恐怕還是因爲那天我說的話,要不是我嚇唬她,她也不會成這樣,你們說……我是不是應該去跟她講明白。”不管謝婆子有多麼叫人討厭,總的來說,還不至於到要害她的地步,要是真把她弄出個好歹來,她心裡也不好過。

但是田氏跟冬生卻都不這麼認爲,冬生首先不同意,“當初是她說你像狐狸精,又不是我們逼着她講的,現在她被自己的話嚇着,那能怪誰,要怪只怪她嘴上沒德,自討苦吃。”

田氏道:“你哥說的對,你現在要是去謝家,不管講什麼,他家人也不會信,好端端的,咱去受那個氣幹啥,再說了,那天你也沒說什麼,都是謝婆子捏造出來的,麥芽,娘告訴你,可千萬別去,省得到時候惹了一身不是回來。”田氏知道女兒是還是太善良了,但具體謝婆子是啥毛病,她們也不清楚,冒冒然去了,人家還指不定要怎麼想呢!

見哥哥跟娘都反對,麥芽也只好作罷。

吃了飯,她把碗收去洗了,走出來的時候,把廚房門帶上,防止野貓進去偷吃。

等她跟田氏都回屋了,冬生才站在院子裡,用冷水衝了個澡,隨後也回了自己屋。

如今,他的房間是家裡最大的一間,裡面佈置簡陋的很,只有一張牀,其他的什麼也沒有。

牆上掛着一隻打磨非常亮堂光滑的弓箭,弓箭旁邊掛着一柄短刀,另外一邊的牆盯了個木楔子,上面掛了幾件衣服。

屋裡的牆角擱了一雙舊布鞋,一雙草鞋。這便是一個男娃所有的東西,雖然少的可憐,但在冬生看來,卻已經是非常富足了。他對以後奢望不大,在妹妹跟娘面前,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子漢。田父死的那年,他也懂事了。那時田父拉着他的手,鄭重的囑咐他“冬生啊,以後家裡就靠你了,爹沒本事,沒能看着你們長大,是爹不好,你妹妹還小,今後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得照顧好她,記得要孝順你娘,她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等你長大成親了,要好好供養她,知道不?”

田父說完這話,就嚥了氣,甚至沒來得及聽冬生的回話。

那晚也是這麼個涼爽的天氣,可田家的三口人,卻如同墜入地窖,冷的刺骨。

這一夜,冬生一直夢見田父,把枕頭都哭溼了,直到雞鳴三遍,他才醒過來。起身之後,到院子裡用涼水洗了把臉,總算好過了些。

天剛矇矇亮,遠處村莊裡的其他雞,也陸續開始打鳴。

更遠處,山坡上,河塘上,升起薄薄的霧氣。

四周更是寂靜的很,鼻間還能聞到山野間特有的氣息。

這就是鄉下人的一天,從雞鳴開始。

冬生悄悄扛着鋤頭下地去了,現在棉花還沒開完,他想去把地翻翻,屋後的地也得翻,因爲麥芽說想種些紅豆跟麻豆,可以燒稀飯吃。

入秋之後,頭天晚上就起了霧,冬生沒走多遠,褲腳就被露水打溼了,草鞋也溼透了。

田埂周圍有不少含着花苞的野花,還有遍地快要開放的秋菊,一些迎風招擺的狗尾巴草,更是草地間獨有的風景。他隨手拔了一根狗尾巴草,放在嘴裡嚼最嫩的根莖。

這種野草,其實也沒啥味道,就有股子清香的氣味。

冬生一手扛着鋤頭,一手搖着狗尾巴草,翻過一處高地,再往下去,就是田家的棉花地。

之前謝老二說要收他們家的地,那塊地不在這兒,今年只種了些玉米,已經收回家了,眼前的這塊棉花是屬於田家的,是田父還有的時候,開墾出來的。

剛一到田裡,他眼尖的發現一個人影也往這邊來了,瞧那身型,不是李元青還能是誰。

李元青也瞧見他了,徑直朝他這邊走了過來。

冬生看見揹着竹簍,等他走近了,便問道:“你這是要去收黃鱔籠?”

李元青也穿着短褂,兩條結實的胳膊比冬生的還粗,他衝冬生笑了笑,“本來是要去收黃鱔籠的,可看見昨晚棉花開了不少,我先摘棉花,等回頭再去收黃鱔,你昨兒黃鱔下了嗎?在哪下的?”

冬生放下鋤頭,把鋤頭撐在地上站在那,“我昨兒黃鱔籠子下的遠,這附近都被他們下完了,我就去了小溪溝上游,那裡下的人少,就是路程遠了些。”

“我說那裡的黃鱔籠子是誰下的呢,原來是你,我也跑那兒下去了,要不等會,咱倆一塊去收吧!”

冬生道:“成,你去摘棉花,我把這地攏攏,回頭咱倆一塊去,對了,謝老二說要把地還給他,你咋想的?”

元青面色有些難看,嘆了口氣,“還就還唄,不過還了之後,我家地就少了,就這一塊,只怕種不了莊稼了。”

冬生也皺起眉頭,“誰說不是呢,可老種他們家的地,又能收多少糧食?先不說了,趕緊幹活吧!”

第129章 糖餅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52章 小聚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57章 皇上?第69章 殺雞第93章 終於定親啦!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153章 電燈泡第42章 澡盆子第110章 年夜飯第87章 話不投機第137章 曬穀場第18章 煙燻鹹魚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80章 都生了第103章 殺年豬第120 章 吃齋飯第114章 補身子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137章 曬穀場第126章 過門第一日第94章 新花樣第44章 又下暴雨第64章 黃鱔籠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62章 摘果子第39章 田家二叔第45章 去送綠豆湯第132章 剪辮子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122章 傻妞第15章 花椒水泡腳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109章 包餃子第103章 殺年豬第31章 掙錢大計第108章 喪禮第110章 年夜飯第24章 挖竹筍第43章 豆腐腦第63章 水果酒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183章 大雜燴第111章 看光光第96章 板栗來了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第145章 飯熟了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21章 被蛇咬第126章 過門第一日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139章 農忙時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27章 做涼皮第98章 野外燒烤第15章 花椒水泡腳第87章 話不投機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35章 找皮樹葉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92章 這話夠毒!第4章 打牙祭第167章 瀕臨崩潰第77章 燉老鱉第111章 看光光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39章 農忙時第159章 難纏的女人第111章 看光光第31章 掙錢大計第13章 送小龍蝦第62章 摘果子第42章 澡盆子第35章 找皮樹葉第77章 燉老鱉第32章 去看李氏第120 章 吃齋飯第64章 黃鱔籠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45章 飯熟了第56章 上集市第14章 春雨綿綿第55章 泡豇豆第94章 新花樣第83章 送飯第81章 放鵝第71章 泡菜包子第82章 智鬥何秀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30章 路遇攔路者第92章 這話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