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又入深秋

原先他們三口跟謝婆子住一起,後來又另買了個寬敞些的宅子,三個人搬了過去,家裡的僕人也是越添越多,燒火的,洗衣的,幹雜事的。宏桂芹的小日子,倒也越顯滋潤了。可這些都是表面現象,都說有錢的男人,十有八九都得耍弄幺蛾子。更別說是謝文遠了,沒錢的時候都能耍,更何況現在有錢了。包養個女人,對他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爲了這事,他們夫妻二人可沒少吵架。

至於宏寶,那日子過的怎麼一個慘字了得。整日被關在胡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是他不想邁,那麼些人看着,他哪裡邁的出出去,加之胡柳兒有了身孕,他們也算是奉子成婚。胡家老頭子,對胡柳兒的身孕精貴的不得了。嚴重聲明,若是宏寶敢惹胡柳兒生氣,一定是家法伺候,至於家法是個什麼東東,不用猜也能想像得到,肯定不好受。

宏寶在胡家屬於孤立無援,家裡的僕人一個都不給帶來,他身邊的人,都是胡家的,試問,誰會幫他?鬼才肯呢!

宏有成對這個兒子也是失望透頂,沒用又窩囊,還屢教不改。所以在宏寶成親的一個月後,他果斷娶了府裡的婢女,就是那個叫春桃的,爲此宏寶娘不知哭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上吊都鬧了好幾回。說實話,她是最苦的,兒子白送給了人,老頭子又要另娶小妾,對她的打擊,怎可謂不大。

可是再鬧又能怎樣,聘禮都下了,宏有成是先斬後奏,先把風聲放出去,讓宏寶娘就是想反對也沒法子。娶了小妾,宏有成整天樂的屁顛屁顛,走哪都把小妾事着,春桃長的也算水靈,做婢女的時候倒是沒瞧出來她有哄人的本事,當了人家的小妾,這哄人的本事自學成才,把宏有成哄的昏天黑地。娶了新人,便將宏寶娘拋到腦後,再沒去她的房裡睡過覺。

客棧的生意穩步增長,李武自打那次抓賊事件之後,不敢再貿然對他們採取啥形動,再者說,跟同福客棧有過節的又不是他,他犯不着給宏有成當槍使,他家還一大堆事呢!小妾生了個男娃,可謝紅秀的肚子卻遲遲不見有動靜,她在那個家也就更沒法立足,她不好過,自然也不能讓李武的小妾好過,鬧的是天翻地覆。

小二聽這幾個女人的言行,直呼以後不敢娶媳婦了,娶回來那還不是遭罪嗎?

到了秋季,花娘的花圃也閒了下來,秋天草木枯竭,她自制的暖房也只能養少量珍貴的花草,畢竟燒木炭取火的代價可是很大的。秦語堂倒是不閒,整日的忙着賣藥熬藥,花娘有時也去幫他的忙,兩人的關係不說有多近,可也不似從前,秦語堂一見她就躲的地步,也算是進步了吧!

消停的日子總是過不了多久,就得出些事,鬧騰一番,或是忙忙碌碌的,趕完這頭趕那頭。

看着客棧的生意穩定,而且麥芽還兼顧賣變好的皮蛋,以及家裡果園結出的梨子,有了客棧做爲基地,她連聯繫下家都不用,直接將成熟的梨子拿給他們嚐嚐。

因爲品種好,加上合理的園林管理,果園裡結出的梨子,個頭大,水分充足,皮薄肉嫩,跟鄉下普通的土品種的梨子區別大了去了。

那些商人見着梨子口感好,都紛紛跟麥芽預定,他們送貨回程,這一路走下來,梨子就能賣個七七八八,回到村子裡,或是沿途經過縣城,剩下的三三兩兩也就賣光了。

шωш¤ т tκa n¤ c ○

有了這條廣闊的銷路,麥芽一點都不擔心梨子賣不出去,甚至連其他三家的梨子也一併拉來賣了。

要說賣梨子的那幾日,實在是難得見到的熱鬧景像,整車整車的梨子往同福客棧門前匯聚,回頭搬上另一輛馬車,又整車整車的給拉走了。林德壽跟黃年都樂的合不攏嘴,光是數錢,就把他們手都數軟了。

山上的秋板栗也到了要收穫的時候,得等到初冬時節,纔好上山採板栗。板栗的銷路不用愁,黃大全早鋪好了,可今年要的貨遠比去年多的多,連同福客棧的住客聽說了板栗一事,也紛紛要下訂。

但這事李元青跟麥芽都不敢攬下來,收穫梨子的時候,他們幾家就請了不少村民去幫忙,不然根本忙不過來。收梨子還好些,只要摘下來,一筐一筐的往山下運就成。可板栗不同,板栗外面有層刺兒殼,得僱專人去收拾。

孔老闆給他們出了個主意,收穫板栗的時候,他們可以自己去弄,李元青他們只要負責把板栗從山上運下來,接下來的活,他們可以帶着工人去幹,至於收板栗的價格還是按着剝好的算。他們能收多少板栗,全憑着他們帶着的人,能幹多少,這樣最公平了,不會存在搶生意的現象。

李元青聽他說的很果斷,便詢問了原由,若是沒有吃過板栗,誰也不敢說這樣的大話。孔老闆倒不隱瞞,直說他去年在四方貨棧吃過一次糖炒板栗,吃過之後,是念念不忘,可惜這附近除了四方貨棧,再沒有別的店賣板栗,他也聽說,只有榆樹村纔有板栗樹。

李元青跟麥芽一商量,覺得這辦法不錯,一旦到了收穫的時候,村裡的人手肯定是不夠的。那片板栗林,他們去年都沒摘遍。隨着板栗樹越來越多,今年肯定能收穫更多的板栗。

到了深秋,李元青帶着麥芽跟牛牛,又回了遍老家,林虎考完了秋試,能在店裡幫忙打個下手,李元青按着夥計的工錢,給他開工資,反正他要是回老家也是成天閒玩,還不如在客棧幫忙,順便也能掙些銀子。

有他們幾個在,李元青跟麥芽也能輕鬆些,這一趟回老家,就得把板栗的事辦完,梨子已經收完了,回頭還得把梨樹枝修剪一番,好讓它們能平安過冬。

牛牛雖然還不到一週歲,可是已經能走路了,就是經常會摔跤,好在秋天穿的厚了,也不會摔傷。

小溪溝的水還是一如既往的清澈,涓涓不息的流淌着。

自打牛牛出生後,他們就在縣城跟村裡來回跑,牛牛待在縣城的時間比在鄉下還要多,可他對家還是能記得,這不,還沒到門口,遠遠的就嚷嚷開了。

李氏在家裡聽見動靜,歡歡喜喜的跑出來看,瞧見是他們回來了,歡喜的不行,“哎喲喲,是我的小孫子回來啦,快叫奶奶看看,嗯,長高了,也長大了,瞧這小模樣,你娘可真會帶,瞧把你喂的,多結實。”

跟在李氏後面出來的,還有兩個小娃,正是大頭跟小豹,大頭不似以前見着麥芽他們,總是一副桀驁不馴,滿不以爲意的表情。他拉着弟弟躲在院門後,偷偷朝我面瞄。

當看見麥芽抱着牛牛下車時,大頭拉着弟弟,朝他們走了過來,“二叔二嬸,我還得回去做飯,先走了。”他一說完,便要拉着弟弟繞過馬車,往家去。

“爲啥急着走啊,”李元青叫住他們,“中午還回去做飯了,回頭讓你爹也一起過來吃飯就是,你二嬸給你倆做新衣裳了,就在這兒試穿,看看合不合適。”

麥芽看他倆一副忐忑又無措的模樣,也怪心疼。聽說,何秀自打那天走了之後,就再沒回來過。李元木氣的也不去找她,雖然他心裡也挺想念媳婦的,可只要一看見大頭腿上的傷疤,他就滿心痛心。如果他先低頭把何秀接回來,往後她肯定是變本加厲,根本不會爲了他們爺三改變。

大頭跟小豹本性都不壞,要怪只怪何秀教育方法不得當。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怎樣跟着學,這話一點都不假。

李氏也心疼兩個大孫子,“既然二嬸給你倆做新衣裳了,這會就別回去了,等下讓你二叔去家裡叫你爹過來,你倆帶着弟弟進屋玩去吧!”

麥芽上前摸摸小豹的頭,又眼色柔和的看了看大頭,對他倆笑着道:“不光有新衣服,還有好些吃的,你看二嬸這剛回來,很多東西都要收拾,我一忙牛牛就沒人帶了,你倆是哥哥,哪有哥哥不帶弟弟的道理,是不是?”

大頭看了眼牛牛,像牛牛這般大小的娃,都喜歡跟大孩子玩耍,牛牛看見大頭跟小豹興奮壞了,兩隻手臂張着,就要掙脫李氏的懷抱,他想跟哥哥玩。

大頭跟小豹原本也不是真心想回家,就是覺着在這兒這不好,可聽見嬸子既然這麼說了,也就覺着責任重大。大頭認真道:“那我帶着牛牛就在院子裡玩,二叔,等會你把院裡的井蓋上,不然牛牛在院裡玩,會不安全的。”

李氏看他說的頭頭是道,懂事的很,頓時很是欣慰,“瞧瞧咱家大頭現在多懂事,小豹也是,你們倆都懂事。”

麥芽笑道:“好了,那牛牛就交給你們了,等會嬸子把馬帶來的東西拿出來給你們吃,好些零嘴呢!”

李氏把牛牛放在地上,讓大頭拉着,看見牛牛都會走路了,李氏更是喜愛壞了,“成,你倆帶吧,奶奶中午殺只雞去,好好讓你倆過過饞癮。”

小豹聽說要殺雞,高興的又蹦又跳,牛牛看他歡喜的模樣,他也跟着抖腿,可是抖的很搞怪,看的周圍人,全都鬨然大笑。

李元青把馬車上的東西一包一包往家裡扛。麥芽乘着還沒燒飯的功夫,去了哥哥那裡,想看看小外甥田園。今兒的天有點陰,有點陰冷。田園剛滿月不久,成天的除了吃就是睡,吃飽了睡,睡醒了吃,倒也省心。麥芽進院的時候,鄭玉正帶着小田園坐在炕上,田園在睡覺,她就在邊上縫補衣裳。

鄭玉一早就聽見馬車軲轆滾動的聲音,就是沒想到會是他們回來,這會見着麥芽進來了,趕忙推開窗子,招呼她進屋裡坐。

另一邊,廚房裡有個人走了出來,先前鄭玉娘去縣城服侍她做月子的時候,麥芽見過她很多次。記得頭一次見她,還是幫着鄭玉退掉親事的那次,當時鄭玉娘給她的感覺,是挺善良的,也疼愛女兒,一直護着她,不讓她嫁給馬寬。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段日子相處下來,鄭玉孃的秉性就暴露無餘。先是,她十分摳門,不管吃的用的穿的,是不是冬天掏錢買的,或是陳二順,或是麥芽他們買的,到了她手裡的,只要扣半分。吃的扣半分,用的也扣半分,穿的就全收起來,你連個影子都別想看到。

家裡有時擺些糕點啥的,以爲是家裡人吃的,所以才一點點變少,卻不然。有一回叫麥芽瞧見了,鄭玉娘正拿布袋子偷偷裝着,肯定是要帶回去給小兒子吃的。

除了摳門,鄭玉娘還很愛做主,即使是女兒做月子,她也是什麼都要自己拿主意,包括孩子怎麼穿誘餵奶,鄭玉怎麼進補,全都得聽她的。好在那會田氏也要生了,顧不上跟她爭執,否則這兩人肯定得鬧矛盾。

鄭玉之所以急着回老家,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鄭玉娘看着麥芽進家來了,倒也十分熱情的招呼她,“喲,是麥芽來啦,你們是剛到,還是一早就回來了,快進屋去坐坐,嬸子給你倒杯茶。”

麥芽不動聲色的婉拒道:“嬸子你別忙了,我們雖然剛到,但也不渴,我去看看田園,等下還要回隔壁去呢!”鄭玉娘一張嘴講出話,就叫人聽着不痛快。客棧裡就屬早上最忙,那麼多的客人要退房,還要收拾客人退掉的廂房,衛生被褥都要拆洗,她不幫着幹能行嗎?她走的這幾天,找了兩個年輕力壯的婦人,按着天算工錢。林翠只管指揮她們幹就好,不用她自己動手。請兩個幫傭也不貴。開店做生意,哪能面面俱到,凡事都親力親爲。

鄭玉娘呵呵笑着,還果真不去倒茶,“田園好着呢,會吃會長,這不我殺了雞正要給鄭玉熬些雞湯補補身子,你是做過孃的人,知道這女人哪,餵奶的時候進補是最重要的。”

麥芽在走上臺階時,轉眼看了看廚房。原先她在家裡時,廚房收拾的井井有條,東西也歸置的,一是一,二是二,院裡堂裡,那也是每天必掃,就連鍋竈邊上堆柴禾稻草的鍋門口,也是掃了又掃,從不讓廚房看着跟狗窩似的。可現在,她只稍稍瞟一眼,便已知道廚房已經成狗窩了。遺落的稻草,順着廚房門口,蔓延了一路。

再瞧瞧院子,也是佈滿落葉。菜園就更是一片荒涼,除了雜草,菜秧子也沒幾棵。

鄭玉娘大概是瞧出麥芽眼裡的不快,似笑非笑的道:“你嫂子忙着看顧孩子,我也閒不下來,這院子……就亂了些,沒有你婆家那邊收拾的乾淨,回頭我一定叮囑鄭玉,叫她收拾起來,總不能叫你這當小姑子的,幫着幹活吧!”

她這話叫麥芽聽着怪怪的,知道她的意思,麥芽也不客氣的道,“嬸子,這些日子勞累你了,在女兒家幫忙,把自己家的活也給耽誤了,好在我們回來了,鄭玉嫂子也出了月子,哪能老麻煩您呢!改日您若是要走的話,我讓哥哥駕馬車送。”

鄭玉娘臉色不好看了,沉下臉道:“喲,要說忙,你不是比我們更忙嗎?那麼大的客棧,請了那麼些人手幹活,本錢也一定大了去了,要我說,你爲啥不請家裡人去幫忙呢?家裡人再怎麼說也外人來的親近吧?”

鄭玉已經從房裡出來了,她生娃的時候氣虛虧的有點狠,所以即使出了月子也不像其他生過娃的女子恢復快。她拉過麥芽,對她老孃道:“娘,你盡說這些個幹啥,生意上的事,你咋能懂,等會那雞湯燉好了,裝上一半,給麥芽帶着,他們剛回來,中午也沒個菜。”

一聽說要端雞湯給麥芽,鄭玉娘直說她要去小溪溝邊上洗牀單,等回來再說,又講那老雞老的很,只怕要燉到下午纔好。一番遮遮掩掩,麥芽又怎能聽不明白,鄭玉更是瞭解她娘,自知說再多也沒用,也只能隨她去,回頭自己去盛也就是了。

她拉着麥芽進了裡屋,一進門,便有暖意撲面而來。可現在還不到寒冬,屋子裡實在沒必要弄的太暖,暖的連秋衣都穿不住。麥芽還看見她窗戶也關着,若是連門也一併關了,屋裡的空間就等於密閉的了,豈不是要悶死人?

小田園就睡在搖籃裡,因爲李元青後來忙着客棧的事,也沒空做傢俱,所以麥芽便去縣城的木匠那裡訂做了兩個一模一樣的搖籃,體積都不大,下面的腿可以去掉,放在炕上,也只得一米長,半米寬,裡面鋪上一牀厚被子,小娃睡在裡面,便不會冷。炕太大,睡着竄風。

麥芽坐到炕沿上,摸着溫熱的炕,直皺眉,“你這屋弄的太暖了,還沒到最冷的時候就把炕燒這樣熱,小娃皮嫩,哪受得了。”

鄭玉也脫了鞋坐上來,“是我娘說的,她說小娃剛生下來,身子弱,禁不得冷,所以自打我們回來,田園就沒出過這間屋子,連我都不能出去,你瞧這院子亂的,你哥忙着果園跟地裡的事,每天回來時,天都黑了。”

麥芽對鄭玉孃的觀點,深不以爲然,誰說坐月子的女人就得捂着,誰說小娃生下來就得捂着。要是捂過了,把小娃體質捂差了,吃一百隻老母雞也補不回來,“既是你娘說的,我也不好說啥,反正我得把該講的話跟你講明白,田園雖然還小,但適時也該給他透透氣,要是外面在陽光,中午的時候天也暖,最好抱他到院裡曬曬太陽,你這屋子窗不開,門也不開,空氣不流通,味兒也不好聞,小娃長時間在密封的環境裡生活,就是沒病也得給你捂出病來,這就好比那溫室裡的花朵,哪有外在經着風吹雨淋的花兒長的好,都是一樣的道理。”

鄭玉沒養過娃,又是頭一胎,自然不知道該怎麼養,所以一直以來都扣她孃的,這會聽麥芽一講,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趕忙道:“那我這就把窗子開開,你說的還真對,這屋子裡的氣味,連我都受不了。”

她作勢就要去開窗子,卻被麥芽拉住了,“你急個啥,這事得慢慢來,田園在屋裡憋久了,也不能貿貿然開窗通風,你先開一個小縫,明日天氣要是好,把縫開大些,還有這門,回頭把家裡的布簾掛上,即可以擋風,那布簾的縫也可以透氣,比關着風強多了。”

鄭玉聽她說的頭頭是道,便一下記下了。正說着話,田園醒了。這娃長的像冬生,簡直跟他爹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像極了。

麥芽笑呵呵的逗他,“小田園,我是姑姑,記得不?”

鄭玉好笑的道:“瞧你說的,他咋會記得,等明年這個時候你再問,還差不多。”

麥芽感嘆道:“去年這個時候,牛牛還在我肚子裡,你跟我哥也纔剛成親,可時過境遷,一眨眼的功夫,牛牛都會走路了,小田園也出生了,哦,差點把咱家狗娃給忘了,那小子也機靈着呢,就是瘦了些,老爹整日的就在尋思拿啥好東西給娘補身子,有一回聽說千年人蔘大補,非得去買,結果拿老母雞湯一燉,娘才吃一碗就流鼻血,問了秦大哥才知道,那人蔘只能給體虛的人進補,娘身子早恢復過來了,哪還能再補。”

鄭玉掩着嘴直笑,“老爹疼娘,疼的有點過了。”

“就是過了,娘都快受不了他了,”麥芽也笑。

在田家沒坐多大會,冬生便扛着鋤頭回來了,秋種已經過了,他是去田裡鋤草的。麥芽是想叫上哥哥過去吃飯的,可一想如果叫了哥哥,不叫鄭玉娘,總覺得不大好。只得隨便跟哥哥閒聊幾句,便回去做飯了。

回到家時,李氏已經把雞殺好了,是隻大公雞,紅燒了,做成幹鍋雞,最好吃的了。這隻公雞着實大,剁成塊,整整裝了一小盆。

李氏見着她回來,問道:“這雞是你燒,還是我燒啊?”

麥芽看牛牛跟大頭他們玩的很好,便捲了袖子,道:“我來吧,您去歇歇,我們揹回來的包袱裡,有個藍色的,那裡面裝了些酥糖,您去拿些給大頭他們吃,別吃多了,不然待會可沒肚子吃飯呢!”

李氏也不跟她爭,把洗好剁好的雞塊,給她端進廚房了,又在井邊洗了手。大頭跟小豹都聽見麥芽說的酥糖,大頭小沒,小豹卻站起來,眼巴巴的盯着李氏,那小模樣看着可憐極了。

“別急別急,奶奶這就給你們拿酥糖去,”李氏笑呵呵的往屋裡去了。小豹擡步子就想追上去,可被哥哥拉住了,大頭狠狠瞪了他一眼,之後便繼續帶着牛牛玩。

李氏很快用只盤子捧着酥糖出來,給牛牛拿一塊,讓他抓着吃,剩下的便給大頭跟小豹分了。這倒不是她偏心,牛牛還小,吃那麼多糖不好,再說那屋裡還給他留着好些呢!

小豹抓着糖便往嘴裡塞,大頭卻只咬了一塊,剩下的找了張油紙,把糖包了,揣進懷裡。

麥芽在廚房裡一直看着,看見大頭把糖裝着了,她很想知道大頭會把這糖怎麼處理。以前他喜歡偷雞摸狗,如今也不知這惡習改了沒有。

竈洞的火升起來,架上柴。剁好的雞塊,她先用開水焯過,再在鍋裡下菜籽,不過此時卻不急着把雞塊下鍋,而是要等鍋裡的油燒滾,之前也說過了,菜籽油跟色拉油可不同,若是不燒滾,那炒出來的菜,會有股子菜腥氣。

土竈炒菜,好吃是好吃,可那油煙也大的很,若是廚房沒有良好的通風,人站在鍋臺邊,非得被煙嗆死不可。

雞塊下了油鍋,那油煙也就上來了,麥芽趕緊把廚房的窗子開開,原先這廚房是一個窗子,但李元青看她每日炒菜被煙嗆的不行,便在對面又開了一扇窗子,管他什麼風水不風水的,只要不把他的親親孃子嗆着,也就是了。

幹鍋雞,得一直爆炒,只在要糊鍋的時候加一點點水,便不用擔心結底。調料肯定不能少,特別是醬油,非得多放,才能使得雞肉的顏色看起來更誘人。

看着火太大,麥芽又下鍋竈後面去了幾根大柴。乘着鍋裡的雞塊不用翻炒時,她快速找了些洋蔥出來,剝掉外面的一層殼,回頭等雞熟的差不多了,才把洋蔥擱上。加上大蒜頭,跟青椒,燒到湯汁收盡,現在還不到吃火鍋的時候,也不用燒炭爐子,吃的時候從鍋洞底下夾些還帶着熱度的木炭,溫着砂鍋。

麥芽想着家裡雞蛋還有不少,便拿了二十個雞蛋打在碗裡,加了鹽攪拌均勻,其實的什麼都不用加。以往做雞蛋羹時,都要往裡面加水,可她要做的雞蛋糕卻不用,就是幹蒸,等雞蛋蒸熟,揭開鍋蓋,那雞蛋蒸的便十分板扎,顏色鮮黃,看上去跟蛋糕是有些相似。乘着熱乎勁,擱在鮮湯裡汆一下,撒些蔥花就能出鍋。

本來麥芽是準備用幹蝦米熬個湯汁的,冬生卻給她端了半隻老母雞,連着湯一塊端來,用小瓦盆裝着。這下也不用再另準備湯了,用雞湯就再好不過。

李氏跟李元青都留他在家裡吃飯,但冬生婉拒了,說家裡的飯菜都燒好了。其實即使他不說,麥芽也能猜到,這雞湯指定不是鄭玉娘盛的。此時丈母孃在家裡,哥哥肯定不能留下吃飯的。麥芽便盛了碗燒好的雞蛋糕,也是給鄭玉換換口味。她娘燒菜捨不得擱鹽,油就更捨不得了,那沒鹽沒油的菜,吃久了,哪還吃得下。

菜燒好時,李元青去了趟村裡,去林德壽家看看,順道也叫李元木過來吃飯。他到李元木家時,他已經從地裡幹活回來了,正準備舀些玉米麪出來,燒個玉米糊糊。他不會蒸饃饃,白米飯也不能天天吃,那得費多少錢?所以最方便的,某過於烀個南瓜,或是打個玉米糊糊。

見着兄弟回來,李元木忙把他迎進院裡,李元青看見他手裡的面盆,又進到廚房,看見竈臺上擺着的一盤鹹菜,一個吃剩一半的鹹鴨蛋。他只覺得自己鼻子發酸,心也酸酸的。

如今,他跟麥芽也算是小有所成,每日不說吃的有多好,但頓頓也少不了葷菜,可再看看大哥,不管以前有多少矛盾,退一萬步說,他也是自己的親哥哥,打斷骨頭還連着筋呢!看他日子過的這樣清苦,他怎能不動容。

李元木倚在在廚房門口,見弟弟盯着竈臺上的鹹菜碗看,他眼圈也紅了,沒有媳婦在身邊的日子,又能好過到哪兒去。落到如今這步田地,他誰也不怪,要怪只怪自己當初選錯了人,一步走錯了,後面的日子就得在苦水裡泡着。

李元青從廚房出來時,啥也沒說,只拍拍大哥的肩膀,請他過去吃飯,他們哥倆正好喝兩盅,好好聊聊。

今兒中午飯虧得飯煮的多,要不然還不夠吃呢,雖然吃飯的人不多,可一個個都是大胃王。

那雞蛋糕用雞湯下過之後,不光湯汁鮮美,就連雞蛋也跟着鮮了。小豹吃的最香,李氏怕他吃雞骨頭時卡着,便用手把雞肉都給他撕下來,大頭吃的要斯文些,但也是一碗接一碗的盛飯,悶着頭吃飯,一句話也不說。畢竟都還是孩子,娘又不在身邊,跟着老爹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能吃到肉的次數肯定也屈指可數。

第90章 臉紅了第40章 都賣完了第147章 嚇的半死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79章 算賬第115章 出去約會第52章 餵魚湯第127章 重男輕女第175章 菜園地第112章 麻煩終得解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51章 皮上天了第127章 重男輕女第3章 來要賬第118 章 雙胞胎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95章 就是心疼第30章 路遇攔路者第62章 摘果子第133章 撕破臉第70章 臭豆腐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76章 望門樓子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章 醒來之初第80章 去縣衙第149章 補辦婚宴第18章 煙燻鹹魚第78章 上墳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39章 田家二叔第94章 新花樣第166章 苦戀第53章 說話算話第133章 撕破臉第84章 收稻子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40章 都賣完了第56章 上集市第104章 捂被窩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65章 批發滷肉第183章 大雜燴第107章 烀鹹鵝第153章 電燈泡第123章 籌備親事第5章 麻辣小龍蝦第172章 被狗咬第74章 要蓋房了第98章 野外燒烤第171章 洗澡澡第167章 瀕臨崩潰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65章 流血了第43章 豆腐腦第41章 摟魚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23章 去後山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120 章 吃齋飯第59章 又來了第41章 摟魚第125章 喜夜第153章 電燈泡第49章 砍油菜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65章 批發滷肉第114章 補身子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01章 籌錢第160章 出口傷人第138章 李元木轉性了第121章 被蛇咬第63章 水果酒第105章 管好你婆娘!第121章 被蛇咬第130章 滿面風情第99章 看病第149章 補辦婚宴第42章 澡盆子第40章 都賣完了第69章 殺雞第54章 忙播種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173章 事出有因第139章 農忙時第10章 挖水池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90章 臉紅了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22章 傻妞第89章 鬥 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