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

看了信息,楊繼業靜想一陣,覺得有一件事必須要做了。

之前,雖說懷疑劉銘是京都到來的,可因爲不知其真實身份,也沒有將他帶回楊家。後來,知道劉銘的身份,也知道太子府的尷尬處境,楊繼業也不打算帶劉銘回楊家。

楊家是楊爸主導,楊爸是右丞相,雖說被謫貶到荊蠻楚地,可楊爸對皇族的立場和感情,與楊繼業是有根本區別的。

楊繼業不會敵視文朝皇家,但也不會像楊爸那樣對文昭帝等人那種從意識觀念裡尊重。對劉銘,更多是以朋友的身份和角度,或者從教書先生的角度來對待的。

當初劉銘確實如同乞丐一般,出現在巫家寨,裝成啞巴。楊繼業也不深究,哪怕懷疑,還是很關心他的成長與改變。當然,效果確實好。

劉銘作爲文朝當今太子之子,真的順利,那以後可能成爲接承國祚、大統,爲皇。至於劉銘長大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楊繼業也不在乎。

蠻族軍發展到目前,又在蘇杭夯實了根基,文朝這邊當真容不下他,帶着人到海外去開拓疆域,選一處居住,也不所謂。

原先沒跟家裡說劉銘這個皇孫,那是顧忌老爸的作風。如今,劉銘可能要返回京都太子府,如果再不讓他到家裡走一趟,與自家老爸見一面,也是不對勁的。

琢磨之後,楊繼業便去找劉銘,他和錢良程在讀書。錢良程才三歲多,算不得識字,卻在跟着劉銘在讀書。

見楊繼業到來,錢良程快速跑到楊繼業面前,開心地說,“乾爹、乾爹,小錢錢會讀書了……”

白娘子跟在楊繼業身後過來,見兒子如此,心都醉了。如今,能夠有這樣的日子,完全靠這個壞人所賜。

“很好,要記住,好好讀書。”楊繼業柔聲說,摸摸錢良程的頭,讓他到白娘子那裡去。白娘子知道楊繼業找劉銘有事,便將兒子帶走。

“小王爺……”楊繼業有些猶豫地說。

“先生,我還是之前的銘兒,一生都不會改變。請先生不要棄我不顧……”劉銘說着要跪下去,他比起其他孩子,都要理智和成熟,因爲逃生歷經的生死,讓他知道這個世界的殘酷。

楊繼業忙將他拉起來,說,“男兒膝下有黃金,生而爲男,當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的該站成頂天立地,脊骨指天。”

“銘兒受教。”劉銘說,站直了。

“銘兒,我接到北地來信,太子北上後,韃子已經退走。我想,不日間,阿德或許回來荊蠻楚地接你回太子府。在這邊的事情,以後就不要多提。”

“銘兒明白。只是,銘兒不想去京都,想留在這裡多聽先生教誨。”

“太子府那邊,你父病體好轉,那是文朝之福報,你自然也該回去的。不然,太子府也不能安穩,是不是?我對京都的很多事情都忘記了,對朝堂和皇族所知太少,你該比我明白,看得頭這些事,我就不多說了。

銘兒,你返回京都之前,去楊家看一看。沒問題吧。”

“先生,我有些怕見老師……”劉銘說,雖說之前拜師沒成功,但劉銘心裡,依舊將楊盛文視爲老師。

“你到荊蠻楚地一年多,要離開了,還是見一見爲好。不會讓外人知道你到過這裡的,放心吧。”楊繼業說。

“好……吧。”劉銘應了,也明白,只要太子府不出問題,以後,右丞相府這邊肯定會知道自己到過這裡,到時候反而不好。

說定這個事情,楊繼業讓人給韓玉芝等人傳信,讓她們都去楊家。而楊繼業這邊則帶着劉銘,坐了轎子返回楊家。

劉銘之前住進別院,也是悄悄進來的,誰也不知他的身份。而知道他身份的人,也不會對外透露,甚至韓玉芝、陳羽霏等人都不對楊爸楊媽提起劉銘的事情。

將劉銘藏在轎子中,一直到楊家,先讓劉銘去自己的書房,楊繼業纔去找楊爸。

楊爸見楊繼業到來,也不覺得異常,對他點頭而已。楊繼業成婚後,大多時間都留在別院那邊,楊爸也不過問這別院是怎麼到手的。

對兒子如今比較富足,與鎮邊王府關係密切等事情,楊盛文都假裝不知,反正他不細問。該怎麼做,那是鎮邊王爺的事,輪不到他來操心。但自家兒子到蘇杭那邊,參與平定倭寇之亂,他是知道的。蠻族軍是巫虎所領,殲滅倭寇戰功赫赫,他也知道,可兒子參與有多深,他不過問。

見楊繼業似乎有事的樣子,楊爸說,“有事?”

楊繼業點點頭,說,“爸,有兩件事。一是北地韃子入關,戰事已經停下。太子北上後,雖有小波折,但總算順利地將韃子逼退。岳父大人在太子身邊,也安然無恙。”

“那就好。太子……這些年也是苦了,苦盡甘來啊。好好好。”楊盛文感概地說。也不問楊繼業怎麼會比他的消息都要靈通,但楊繼業也不解釋。

“第二件事……”

“不好說?”

“也不是,主要是怕您罵人啊。”楊繼業笑了笑,“太子府那位小王爺,在荊蠻楚地一年多了。他可能要離開,回京都。我讓他來見一見您,您看……”

果然,楊盛文臉一沉,怒色隱隱。可看到兒子沒在意的表情,還是忍住了。轉念一想,如果在去年底時候,自己就知道太子的兒子來荊蠻楚地,自然又如何做?不知,反而更好地保護這位。

“實際上,我也才知他身份。”楊繼業說,“去年端陽節遇上他,完全假扮成乞丐,不說話。我印象也不深,沒追問他的來歷。讓他住進巫家寨夜校,就當作養一個流浪孩子。

太子北上聚集王師的事情傳到巫家寨,劉銘知道這事,擔心太子安危。要身邊護衛阿德前去北地找太子,我當時也考慮過。太子北上聚集王師,會不會是在找這位迴歸?”

“你想的不錯。”楊盛文說,“讓他過來吧,到書房來。不要讓別人看到……”楊盛文也明白,這位身份特殊,出現在楊家,對楊家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如今可不好說準。

楊繼業將劉銘帶過來,見到楊爸和楊媽。

第51章 冬梅殺到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521章 託 付第387章 強行軍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204章 賺大了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1章 穿楊箭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308章 知書堂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387章 強行軍第630章 有喜啦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528章 赴北地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380章 陷 阱第5章 抄 詩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171章 對 衝第75章 赴死之殺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48章 耶律鍾玉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91章 劁 豬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234章 碎馬腳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87章 戰後相見第104章 汗如雨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33章 看夜校第454章 韓新勇新崗位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414章 張靖海第528章 赴北地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163章 竹 詩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456章 追與逃第278章 九個一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32章 蘿蔔乾第406章 祥山鎮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81章 攢 刺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498章 議婚事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16章 你賴皮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535章 來戰——第34章 《勸學詩》第717章 算你狠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163章 竹 詩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448章 去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