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韃子來了

阿德到來,讓太子劉靜很開心,自然是得知兒子劉銘安然在世間之故,至於阿德能夠更好保護太子安全,劉靜倒是不太在意。

從京都出來,也是半月了。直到金坪城外五天,都沒遇見韃子。估計韃子還在前面的一些城鎮、村寨肆掠,對於韃子具體行蹤、兵力分佈,劉靜這支禁軍確實毫不知情。

或許邊關的邊軍那邊有韃子的消息,但邊軍與太子這邊的聯絡並不多,也不敢分出兵力過來,免得邊關被破,損失更大,形勢也會更加嚴峻。

對於這一點,劉靜作爲太子,還是理解的。只要禁軍三萬在身邊,又沒有深入北地,而王師也會在短期內匯聚過來,他們在金坪城就是安全的。

原準備在金坪城再等三天,能夠趕過來的王師,以後找機會扶持起來,成爲自己親信力量。可誰想,阿德到來後的第二天午後,太子劉靜還在問阿德荊蠻楚地那邊的具體情形,軍帳外有軍兵大聲喊,“報——緊急軍情……”

聽到這樣的喊聲,阿德當即隱身而去。太子劉靜也是一驚,金坪城這邊會有什麼緊急軍情?莫非是韃子到了?

急忙去中軍軍帳,當真如梭猜測,韃子到來,可不是小事。韃子當真過來,會有多少兵馬?身邊的這三萬禁軍都是文朝健兒,若能夠立即殺潰韃子軍兵,倒是揚威文朝。

立即邊走邊想,一時間也不知是好是壞。對於征戰,也知道不會完全按照自己所想而走,但三萬禁軍在身邊,北上王師即將抵達,難道文朝的將士都沒有戰鬥力?沒這樣的道理。

不然,邊關誰來守護,萬里邊關又如何守得住?

到中軍軍帳,這邊的禁軍大小將領都聚齊。阿德換了親衛隊服飾,跟在太子劉靜身邊。軍帳中的人羣間太子到來,都站起來迎接。

“免禮,說說軍情吧。”劉靜坐到主位上,沉聲說。

“報太子得知,五里外有韃子三千騎兵隊出現。斥候飛馬來報,韃子騎兵正往金坪城這邊而來。太子殿下,請殿下急速前往金坪城。”這隊禁軍最高將領是四品廣威將軍田應全,田應全四十歲,孔武有力。

帶着三萬禁軍前來護衛太子北上,也深知自己肩上的壓力。而韃子騎兵的厲害,他雖說從沒有與韃子對戰過,但韃子騎兵兇名在外,自然要力促太子到金坪城去,那邊有城廓可守,自然安全得多。

“廣威將軍,本太子不會走,與衆將士一同在這裡禦敵。”劉靜沉聲說,顯得神情平靜,不是衝動之語。

太子劉靜主動往北地來,自然是有着對危險的預期。也表明自己對身邊的禁軍是信任的,不然,自己臨危離開先走,三萬禁軍將士又如何想?軍心如何凝聚?

聽太子這樣堅決的語氣,田應全心頭也是壓力大,既有欣慰又擔心韃子當真勢大,三萬人馬未必能夠抵擋得住韃子的進攻。之前探到的軍情,很可能只是韃子的前軍,韃子的中軍、後軍會不會緊隨而來?

如果韃子超過一萬騎,三萬禁軍肯定不敵韃子,到時候又如何保護太子的安全?

“再探!斥候外出二十里,有軍情即刻回報。”田應全大聲下令,對到底有多少韃子過來,是該第一先掌握,才能做出應對準備。

目前,禁軍三萬駐紮在金坪城三裡外,軍營連綿。可如果韃子當真有一萬騎兵,這三萬禁軍肯定不敵,那就該早作決定,將三萬人收縮進金坪城固守,纔有可能保全太子安全。

對於禁軍戰勝或戰敗,不是主要的目的,他們出京都是保護太子安全的,只要太子安全無事,就是最大的功勞。

讓斥候再探韃子軍情,田應全也下令三萬禁軍做好迎戰準備,特別是將營帳做好調整,預備接下來固守待援的準備。

軍營固守,難度比起城廓守衛,自然壓力更大。實際上,禁軍雖說是精銳,可這些禁軍一直都沒見血,戰力到底有多強。田應全作爲統率之將,心裡也沒多少底氣。

但禁軍死戰以保護太子的決心,那是肯定有的。只要適應了這裡的戰場,田應全相信三萬人馬,應該可同韃子一拼。至少,固守住軍營是沒有問題的。

下屬們得令而去,田應全看着空空的軍帳,一時間也有猶豫。太子到底是留在中軍,還是先去金坪城更適合?

“殿下,三萬禁軍若是退守金坪城,當會萬無一失……”田應全覺得還是先徵求太子的意見,以穩重爲上。

“廣威將軍,這裡距離金坪城不過三裡,真要退守可金坪城,那也是轉瞬及至的。作戰方面,孤不插手,但憑廣威將軍決策。目前,韃子還在幾裡之外,軍力不過三千,我們這時候聞訊而走,北地軍民得知,又如何鼓舞志氣殺敵?”

劉靜也知道,三萬人固守金坪城自然安全,但這樣退守金坪城,還談什麼激勵軍兵殺敵?這樣的影響力,也會讓人對他這個太子失望。

“殿下,末將明白。一定激勵將士殺敵,揚我國威。”田應全說。

韃子出現的消息雖然還沒有完全傳開,但金坪城的主要人物都接到信息。縣令得知韃子在五里外,渾身都軟了。倒不是他自己怕韃子攻殺,而是怕太子那邊受到韃子攻殺。

太子萬一出現什麼情況,那他就是死罪,說不定還會牽連到家族。縣令急急忙忙跑到金坪城城頭,向外瞭望,暫時還沒看到敵人到來的情況。三裡外的禁軍軍營,已經有所行動,顯然是在做迎敵準備。

該不該跑軍營去見太子,然後提出讓太子到縣城來固守?縣令對縣城固守,覺得還是有把握的。文朝上下,知道韃子公婆縣城,裡面的人會有什麼結果,自然在危急時刻,都會用心抗敵。

但如果說軍營在野外,單憑軍營的防護,如何抵抗韃子圍攻?韃子不善於攻城,這是事實,但攻擊營寨這種防護力不強的,還是有很多手段可用的。

危險重重啊。縣令感嘆一聲,覺得乘着韃子還沒到來,先跑軍營見太子爲妥。

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456章 追與逃第9章 找王爺第74章 露臺上第665章 無戰損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53章 混亂起第243章 爭 辯第73章 三尊炮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136章 難取捨第89章 一屋不掃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21章 再抄詩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541章 完 勝第223章 攤子大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1章 穿楊箭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99章 研討槍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400章 天不負第81章 攢 刺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85章 刮骨療法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409章 沱田坳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554章 留火種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455章 喜與優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163章 竹 詩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00章 強 攻第35章 認死理第409章 沱田坳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572章 換角色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336章 殺 賊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90章 知與行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148章 第一戰第171章 對 衝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229章 失 寵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382章 槍來——第93章 初進縣衙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74章 露臺上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197章 破關卡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360章 覆 滅第313章 明天發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