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獻 詩

等吳金保現場吟詩一首,贊端陽文會盛景。

這首詩雖然沒多少文采,卻也是中規中矩。對於端陽節的詩詞,自古以來都沒有太出彩的傳世之作。楊繼業聽了這詩,心裡多少有些篤定,不擔心自己會出醜。

今天詩會上,不求出名但也不能損害自己已有的文名。楊繼業不急於將自己的詩送上,往周圍看一圈,身後擁擠的人中,確實找不到之前那兩個人。

劉鑫銘這時候站起來,先對高臺上鞠躬,然後說一通敬仰的話,念出一詩來:

端陽盛景

風雨端陽文會生,

汨羅荊楚吊英靈。

萬舟競發應相笑,

吾輩詩傳功名成。

第一首詩出來,即使不算好,但依然得到不少人叫好聲,有第一人站起來,其他人也不甘落後。一時間,你方上罷我登臺,詩句詞賦,也有一兩詩詞比較好的,也有一兩句傳神的,都得到稱讚,傳揚其名。

過得小半時辰,荊蠻楚地稍微有名氣的文士,都已經獻出自己的詩作。楊繼業始終不動,見周夫子往自己這邊看過兩回,卻依然不想動。

劉鑫銘離楊繼業本來不願,都是秀才功名,座位相差無幾。論名望,如今的劉鑫銘被楊繼業甩幾條街了,劉鑫銘自然不服氣,覺得楊繼業不過是一詩成名,後來再沒有好詩。

而今天,楊繼業遲遲沒有吟詩,說不定他沒有靈感,可能連一首詩都沒準備好。覺得是打壓楊繼業的好時機,便站起來,說,“楊兄,今天文會大喜,正式我輩文人一展胸懷之際。上有前輩高賢指點,周身有同窗在列,爲何不見楊兄吟詩?難道楊兄要等到最後壓軸……”

有人站出來,點名道姓,臺上的前輩、名宿也都看過來。吳金保側臉看身邊的周夫子,周夫子是縣學的教諭,在柳河縣這邊文名最盛。

“好叫學政得知,那少爺叫楊繼業,秀才。今年才十五歲,三年前考取秀才功名……”周夫子輕聲解說。

“楊繼業,就是楊《詠石》了?年少才高啊,就不知今天有什麼高妙詩作。”吳金保笑笑地說,對於《詠石》詩的大名,已經是公認的存在,誰也不能掩蓋其光芒。

不過,也有人懷疑《詠石》詩是其父之作,因爲《詠石》詩更貼合楊盛文這個落魄的右丞相際遇。

吳金保沒有直接點名,但另一個夫子,張夫子卻也想到了什麼,揚聲說,“楊繼業,今天遲遲不作詩,是何用意?不會是沒才思了吧。”

張夫子的聲音高揚,故意讓人聽到,劉鑫銘見張夫子發難,更加興奮。順着張夫子的話說,“楊兄,不會之前《詠石》詩,是另外人先做好的?”

劉鑫銘這話格外惡毒,一旦外傳,對楊繼業的文名損害最大。作爲文人,抄襲詩傳是最無良之舉,所有的文士都會鄙視之。

楊繼業這時候也站起來,說,“劉兄,你這話說出來,可是對張夫子不敬啊。你是想說,那次張夫子出題,先就和我勾連了嗎?”

當初考察學業,縣學力度文士多在場,自然看得出那是張夫子臨時纔想出那樣的題,來故意刁難楊繼業的。結果楊繼業做出《詠石》詩,才名遠播,反而成全了楊繼業的名氣。

劉鑫銘原以爲用《詠石》詩說事,誰知楊繼業一句話,讓他沒發再說,“楊兄,張夫子德高望重,我可不是那意思。”

對夫子的品行之事,劉鑫銘哪敢瞎說,急忙辯解。

“劉兄看來也不糊塗嘛,”楊繼業故意說,自然要對劉鑫銘有所反擊,免得他的話傳開,“今天文會盛世,先賢在座,我真不敢像劉兄那樣急不可待誦詩,覺得自己的詩還待斟酌。既然劉兄催了,張夫子又有令,我便獻醜了。

午日觀競渡

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臺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楊繼業將詩唸誦,臺上也是一片安靜,隨即有竊竊私語,在議論這詩。臺上品評名宿,也吟詠一陣,隨後交換一番意見。

張夫子原以爲楊繼業詞窮,做不出詩,才說話的。誰想楊繼業轉眼出一詩來,這詩即使不算高妙,可與之前幾首品評最高檔次的比較,也不見得輸。

文無第一,品評詩時更是看品詩者的心情,但這詩對龍舟競渡、對屈子故事、對江臺上文會盛況都進行描繪,很傳神了。

張夫子準備說了句,貶損的話,但轉念想,自己真故意貶損楊繼業,說不定會再給他揚名。反而不若不置一言,輕飄飄地過去,等下一個人的詩再褒揚幾句,無形中就可壓住楊繼業的詩才。

楊繼業在文會的環節已經完成,便不想多留。他也想找一下之前見到的兩人,等周夫子評過詩句,微笑着感謝夫子栽培,下一個文士便誦詩。

巫小陸在旁,等楊繼業坐下,說,“楊大哥,你的詩太好了,應該評爲魁首啊。”

“小六,別亂說。你這話是在給我招仇恨啊。”楊繼業笑着說,一邊回頭看,隨即見一張陌生的臉,從人背後冒出,對他怒視。雖不認識,可楊繼業卻判斷出應該是他要找的人。

而那人一露臉,就被另一個人拉走,似乎要下露臺。楊繼業想一下,也不能判斷對方是不是故意讓他看到,說,“小六,我們出去一下。”

巫小陸聽了,也不再問,站起來跟着走。楊猛也緊隨着,擠出人羣。到下樓梯口,楊繼業見要找的兩人正往下走,似乎要躲進人羣,藏匿。

楊繼業想,既然對方出現了,可能是陷阱,也可能將對方抓住。雖然對方沒有顯露直接的惡意,可他們多次出現在自己面前,不會沒有原因的。

下高臺的通道也不少人,巫小陸在前,楊猛在楊繼業身後跟着。距離地面還有五六級臺階時,那兩目標已經鑽進人羣,看不到了。楊繼業也想快一些追上去,誰知才踏到地面,一把匕首伸過來,斜抵住他胸口,“別動,乖乖跟我走,不然,死。”

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516章 找王爺第109章 教數字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48章 耶律鍾玉第448章 去皇宮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93章 初進縣衙第99章 研討槍第307章 辦學堂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480章 死亡線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293章 假 打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697章 欽差到第387章 強行軍第528章 赴北地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433章 三段式第421章 訴衷腸第18章 縣學內第338章 追 擊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99章 排禾縣第34章 《勸學詩》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343章 耍蠻氣第104章 汗如雨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165章 竹 石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184章 夜行軍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269章 欺負人第96章 再進王府第56章 各方反應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31章 逃 學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1章 穿楊箭第379章 領軍需第156章 二對二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201章 誰 錯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630章 有喜啦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37章 劉浪出題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231章 上 朝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07章 辦學堂第383章 逼 問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51章 冬梅殺到第607章 破祖宅第377章 潰 逃第603章 二師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