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

《訴衷腸》一詞出來,這些書生有不少人記下,劉瀟傑笑呵呵地將詞作拿走,說,“這位便是名傳蘇杭依舊的楊詠石,大家記得《詠石》詩吧。詩言志,楊詠石的言志詩到了登峰之境,今天在迎春文會留下《訴衷腸》,也必然成爲美談。”

楊繼業聽劉瀟傑如此賣力地爲他揚名,當即團團一揖,說,“劉大人如此美言,學生慚愧。”

劉瀟傑和楊繼業不多停留,劉瀟傑拿了詞去亭子,楊繼業也避開而去,自然不會去亭子處,聽劉裕、唐俊詞等大佬們點評詩詞。

《訴衷腸.春遊》一詞,距離千古名篇確實有較大距離,但好在切合這裡的風物,應景,完全可在今天的詩詞中位列前茅,不會讓楊繼業的文名受損。至於文會上出了哪些詩詞,楊繼業也不關注。

陪着巫素貞,好不容易得一天放鬆,自然不會去自尋煩惱。中午吃了些東西,下午陽光稍微收斂,天空有些雲雨的樣子,找到張靖海,便告辭離開。

直接走了,也不與劉裕、唐俊詞、劉瀟傑等招呼。

到外面,與巫豹匯合,沒聽到有什麼情況,估計巫虎他們在寧府那邊還順利。算算時間,蠻族軍的明面力量也進寧府三四天,該對寧府做一些事了。

“三哥,讓他們放信鴿,讓黑大地動手。”楊繼業說。

“好的,少爺。也該讓那些人吃點小虧,不然,倭寇和寧府那邊那些人,以爲蠻族軍是泥捏的。”巫豹哈哈哈地笑。

這段時間,楊繼業一直壓着不讓蠻族軍探子動手,使得黑大地所領軍的兩千蠻族軍、四千輔兵的所有信息,完全被圍困和寧府那邊的探子探查清楚,蠻族軍的探子僅僅在外圍監控這些人,順藤摸瓜,找到探子們的來歷。

但蠻族軍距離目標地祥山鎮只有百十里,該調動的敵方勢力,也該行動起來。這時候,一網打盡,才能完全斬斷這些敵對勢力的知覺。等他們反應過來,蠻族軍已經進入祥山鎮。

信鴿放出去,其他的事情便不用這邊管。對於黑大地那邊的情況,楊繼業一點都不擔心。對榮盛鏢局和蠻族軍的細作,有什麼用的能力和戰鬥力,楊繼業還是心中有數的。

迎春文會自然有不少詩作,大多數的詩作,只能說平平而已,但也有些詩作屬於上乘之作,與楊繼業那《訴衷腸》相比,差距不算明顯,對於蘇杭的士林而言,也是可接受的結果。

到第三天,張靖海便找上門來。見了楊繼業,忙一揖到地,很恭敬。“楊前輩好。”

“張兄,你我相交乃是志趣相投,就不說功名這些身外之物吧。”楊繼業真誠地說。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我聽楊兄弟。”

“不用客氣。”楊繼業說,“張兄過來,是準備去看一看軍中情況?”

“是的,在蘇杭飄蕩,居無定所,見了流民的苦和生死,心裡有股氣,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夠統率大軍,平定倭寇,收復山河,讓所有人能夠安居樂業……

只是,心中所想卻無以爲憑,對於軍伍之事更多是在心裡揣測。有時候也想,當真兩軍對壘,自己能做什麼?

楊兄,如若可行,餘願在軍中從一小兵做起,如此才能真正知兵、用兵。”

楊繼業沒想到張靖海一個秀才,會有這樣的想法,頓時笑了笑,說,“張兄有如此心懷,是存志於天下。好,張兄由此意願,我可帶張兄去軍營。不過,軍營之苦,可不是外人能夠知曉。

蠻族軍之所以有今天的驍勇,取得一些戰果,最根本的就是勤苦操練。操練之後,全軍上下一心,力能聚集,令行禁止,才能戰而勝之。”

“楊兄,餘雖一書生,但這些年來也在打熬身子。沒練習過武藝,無大將之勇力。做一小兵,上陣衝殺,還是有信心的。”對於軍人軍營之苦,張靖海也有心理準備。

既然張靖海有這樣的決心,楊繼業確實也沒體會到張靖海有多少指揮才幹,但這些都可培養,關鍵還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和決心、勇氣等。

當天,選在中餐之後出發,快馬而行。這次去見湖鎮,沒帶巫素貞一起,有巫豹、楊猛和樹崗等一些隊員,出蘇杭之後,縱馬奔馳。

張靖海原本見楊繼業是舉人功名,還年少,以爲他比較嬌弱。但縱馬奔馳後,張靖海才知,這個年少的舉人爲什麼會給他一種力量感。騎在馬上,完全是熟嫺的控馬和騎術。

張靖海之前也練過騎馬,但僅能勉強跟上隊伍。出蘇杭之後,楊繼業便稍微放緩行速,在等着張靖海。

這一隊人的強悍,張靖海漸漸體會到了。隨着時間推移,天色將黑,幾個小時的縱馬,已經感覺到疲累,但其他人卻絲毫沒有勞累的樣子,讓張靖海只好咬牙堅持。

停下來稍作休息,楊繼業令樹崗等人佈防,做飯,他便坐到張靖海身邊,說,“張兄果然與其他學子有別,三個時辰縱馬,還能夠精神抖擻,了不得啊。”

“楊兄,這是要在此地宿營嗎?”張靖海說。

“非也。今晚會繼續趕路,一直到見湖鎮,才真到我們的目的地。”

“見湖鎮?”

楊繼業點點頭,笑着說,“見湖鎮距離杭城三百餘里,按照我們的速度,在下半夜可趕到那邊。對蠻族軍而言,一天行速三百里,那是必須要做到的。我們騎馬,問題不大。”

聽楊繼業如此說,張靖海面露嚴肅,知道今天執行,對他而言真的是一次較大的挑戰。或許,這就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張靖海暗地警醒自己,一定要咬牙堅持,無論如何不能敗下陣來。

吃過飯,前後休息的時間在半個時辰,楊繼業站起來,說,“張兄,還能不能繼續趕路?”

“請楊兄放心,我還行。”張靖海認真地說。

一行人繼續往前縱馬,天其實已經黑了,好在這條路還算平坦。而這些馬,在這條路往返次數不少,這種跑速,比較平穩。

第36章 選 兵第572章 換角色第554章 留火種第380章 陷 阱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72章 心與善第217章 玉滿懷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661章 見面歡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156章 二對二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553章 邀入夥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56章 各方反應第641章 開早朝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41章 微 瀾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27章 笨死了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627章 再出手第96章 再進王府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86章 裝傻啊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217章 玉滿懷第95章 二八分賬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293章 假 打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132章 談不攏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36章 選 兵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6章 過 關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41章 微 瀾第568章 軍營破第551章 纏 鬥第408章 好東西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148章 第一戰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165章 竹 石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54章 逃得掉嗎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98章 右相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