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證據確鑿

楊繼業早料到了,微胖之人先前拿到巫虎手中的批條,肯定會到張濤那裡去邀功。只要微胖之人指證了張濤,那邊就可採取措施。

“監軍大人,你是做賊心虛了嗎?”楊繼業看着張濤,呵呵呵地笑,“欲蓋彌彰,不知監軍大人可聽說過這句話?監軍大人進士出身,學識上肯定比小生更高,那就是故意掩飾真相了。”

“楊繼業,你居心何在,攀污本監軍,該當何罪?”張濤大聲說。

“監軍大人,你說居心何在?”楊繼業自然不在乎張濤發怒,“是監軍大人自己將批條拿出來,還是不顧斯文,讓軍士們搜將出來?衆目睽睽之下,誰也不可能混過關的。

我想,蘇杭上下,民心民情,都不願見到平倭軍因某人的一己之私,爲所欲爲,破壞平倭大計。監軍大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若一心執意將錯就錯,必然身敗名裂,爲蘇杭萬民唾棄,萬世罵名。”

“瞎說、胡說,你一個小小舉子,何德何能,敢幹預軍中大事?”張濤惱羞成怒,“衆護衛,還不將此人拿下!”

平倭軍軍法隊的人,雖說是聽命於監軍張濤,可這時候要他們將楊繼業這個書生拿下,這些軍法隊的人也不是張濤的絕對死忠。得到命令後,只是做一個樣子,就被徐金勝這個大將軍制止了。

“看來監軍大人是一心求死,埋首往絕路上走而不肯回頭啊。”楊繼業見張濤如此,而現場的氛圍也醞釀差不多,便對巫虎說,“伍將軍,可否讓人過來到監軍大人這裡找出那張批條?”

巫虎也不說話,對黑大地暗示一下,黑大地也是軍中小將。當即衝到張濤身邊,將張濤一下制住。

張濤大驚,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會有人將他制住。原以爲只要將那張批條藏在他身上,誰也說不出真相是什麼。因爲在文朝,不可能有人敢在他身上搜找東西。這是有辱斯文的舉止,整個文朝的文士都會反彈,指責這樣的做法。

可今天這個舉人居然讓軍兵制住他這個監軍,完全超出他的預判。便大驚,驚怒喊叫,“你想做什麼,放開我。”

“監軍大人,先前給你機會你不肯要,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楊繼業當然不會親自動手,但也不會讓張濤佔據輿論主動權。

黑大地倒是沒對張濤多做什麼,舉起張濤的手臂,將其長袖舉起,然後在張濤的叫喊中,把那張批條從袖袋中拿出來。拿出之後,黑大地當即將批條雙手呈送給徐金勝大將軍,說,“大將軍,蠻族軍天大冤屈,我們差點屈死在這賊子手裡。請大將軍爲蠻族軍正名、申冤……”

徐金勝等人早就料到事情會是這樣,只是,對於文朝體系而言,他們即使知道張濤在搗鬼,也不可能直接撕破臉搜出證據。此時,證據在手,徐金勝也要做出大義凜然之態,對張濤說,“監軍大人,你自行向蘇杭萬衆解說吧。”

張濤見事態破敗,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一臉慘白。不知要怎麼說,如今在衆目睽睽之下,陷害忠良之名再難洗脫,辯駁無益。

“伍將軍委屈了。”唐俊詞站出來,“請伍將軍和蠻族軍放心,本官必然將今日之事,原原本本上報朝廷,參張濤這廝一本,爲伍將軍洗冤。”

事情發展到此時,對微胖之人的救治是必須的,那可能是朝堂複查今天的事情的人證。而張濤如今已經被做成鐵案,證據完足,即使沒有誰將他拿下,甚至官職都沒改變,可在平倭軍裡,還想有什麼作爲,估計是沒辦法了。

對倉庫這邊,徐金勝也是下了決心,以之前那位文官爲主,將所有張濤培植的親信都剔除乾淨,肅正倉庫這邊的風氣。

楊繼業見事情已經明朗,自然不會多事,免得惹出其他的閒話。對今天的事情,他以書生的身份參與自然不宜過多。對於接下來的事情如何發酵,楊繼業早就有安排。

他粥場這邊的人員不少,又是四處竄走做生意,將蠻族軍如何受到奸臣陷害,少年書生如何機智揭破陰謀、知府大人身正高潔、大將軍不畏權貴正本清源的故事,自然會有人編出來,到蘇杭這邊流傳。

巫虎將蠻族軍的物資領取,徐金勝還特別多給一些銀兩,來安撫蠻族軍。杭城政府這邊,也讓人送一些過年犒軍之物。

發生在杭城軍需倉庫的事情,即使壓着不準外傳,但終究還是傳開。在蘇杭,對張濤這個奸臣衆人只憤怒、鄙視,很快成爲人人喊打的角色。而蠻族軍卻成爲另一面的存在,勇敢,正直,不畏權勢的正面形象。

事情處理之後,楊繼業也明白,接下來蠻族軍在蘇杭這邊會安穩了,也會得到蘇杭這邊的支持。

大年在即,只要嚴防倭寇襲擾杭城,確保杭城周邊的穩定,就是蠻族軍存在的意義。至於平倭軍前軍田雄邦部,接到徐金勝的軍令,連夜往杭城撤走,擔心見湖鎮裡的倭寇追殺他們。

楊繼業在大年這一天,沒有去軍營,而是讓巫虎代爲慰問。帶着巫豹、楊猛、樹崗等,在粥場這邊,與這裡的人一起過年。

杭城這裡的人,都有逃亡的經歷,大年對他們而言,意義就更深遠。讓所有的人這一天都不外出,安排一部分人維持粥場的運轉,另外大部分都在山莊那邊操辦大年夜飯。

楊繼業先到粥場,讓人對周邊流民說清楚,粥場只開放到正午,然後所有工作人員都會回去過年。流民雖說不固定在哪一個粥場領粥,但大多數還是固定的。他們早得到粥場傳話,上午時間過來領粥了。

所有的流民,對粥場一直施粥感恩戴德,這是活人的大功德。幾乎所有流民過來領粥,都跪在地上表達感謝,讓他們也能夠過年、能夠存活。

楊繼業等粥場送走最後一個流民,才與鄭明亮等人一起,返回住處。如今,粥場的人在杭城十里外的山裡,建起一個閉環的山莊,作爲這一支人手駐紮地。

回到這裡,所有的人都出來,迎接楊繼業等人返回。

第223章 攤子大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156章 二對二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21章 訴衷腸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355章 殺回去第148章 第一戰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33章 多高士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172章 打 獵第217章 玉滿懷第88章 洗 臉第360章 覆 滅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57章 攻 殺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13章 到 手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554章 留火種第86章 裝傻啊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42章 太子劉靜第632章 幫妹妹第433章 三段式第173章 衝上去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499章 議清剿第349章 新規劃第516章 找王爺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17章 夜校之議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165章 竹 石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25章 你是誰第7章 鐵 叔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285章 趕時機第4章 詭 異第241章 見學政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287章 行動了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32章 蘿蔔乾第7章 鐵 叔第198章 降不降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225章 看不透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514章 一起嫁第325章 軍心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