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捉襟見肘

五天過去,田雄邦心灰意冷,但總算熬過來。

不管如何,前軍的主力還是聚攏起來,先前選出來的精銳五千人,如今只剩下三千了。這次倭寇追殺很猛,自然是要爲李家寨前被殲滅的倭寇報仇。田雄邦知道這個情由,多少對王府軍有所怨恨。

如果不是他們種下的因果,倭寇最多是衝散他們,就不多追殺,他們前軍就不會損傷那麼大。

但這樣的抱怨也沒處申訴,令田雄邦難以面對的不僅是前軍戰損,還有就是該選擇繼續圍攻見湖鎮的倭寇,還是立即退回杭城那邊?

再有三四天就是大年了,軍兵們肯定沒有絲毫戰意。也不敢上前圍住見湖鎮,他們出現在見湖鎮外,倭寇肯定會再次衝出來追殺,軍兵還敢抵擋嗎?

中軍已經派出第三波探子,要想得知見湖鎮外圍殲倭寇之戰的進展。探子們雖說見到田雄邦,但田雄邦卻將他們留在中軍,不敢讓探馬們返回中軍,彙報這邊的情況。

按照最初的作戰計劃,臘月二十三這天下午進攻見湖鎮,天黑前可結束殲滅戰。二十四那天傍晚該有軍報送到杭城中軍處,但徐金勝、張濤等平倭軍高層一直都沒等到田雄邦的軍情彙報。

不管是戰勝或戰敗,軍情彙報都不該斷絕的。中軍那邊等不起,只得一批批探馬派過來,探查這邊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一開始,徐金勝、張濤等人都在期盼着全勝的消息,按照戰前推演,無論如何田雄邦帶兩萬人去圍攻一千人的倭寇小鎮,總該能夠戰勝對方。不然,平倭軍以後還如何平倭?

但過了二十四那一天,徐金勝的心逐漸冷了,也逐漸清醒一些。遲遲未見出現的軍報,說明田雄邦在見湖鎮肯定是出戰不利,不然,田雄邦爲何不派人來報喜?

或許是倭寇知覺這邊要攻打見湖鎮,先有了防備,憑險而戰,雙方僵持未下。田雄邦一心要攻下見湖鎮才向中軍報信?

這樣的想法逐漸佔據心裡,徐金勝、張濤、劉瀟傑、於連欣等人討論後,覺得唯有這樣的局面,纔可能是見湖鎮那邊真正的場景。

派出去的探馬,卻也一直沒有回報,讓徐金勝擔心之外,更是惱怒。田雄邦情況如何,他難以掌控。但探馬的任務又不是參戰,只要遠遠探知情況,然後回報中軍,讓中軍纔有更準確的判斷與決策。

可連探馬都沒有回報信息,令徐金勝憤恨不已。於連欣對目前的局勢更悲觀一些,便令更多的探馬,前往見湖鎮去探查,交待這些探馬,只是悄悄地去看戰事情況,不得與前軍接觸。

張濤也是暴怒難忍,確實想讓人將田雄邦這個傢伙抓來處斬。好好的一場殲滅戰,幾天了消息都沒傳回來,自然是沒有殲滅倭寇。這樣的情況,也令張濤無法想象,見湖鎮那邊到底發生什麼事。難道見湖鎮的倭寇一下了增加了十倍?

對於發生的見湖鎮的戰況,蠻族軍這邊在當晚臨晨就得到消息,這個消息也在當晚傳到楊繼業那裡。

田雄邦和前軍的表現,確實出乎楊繼業的預料卻又在預料之中。文朝軍兵戰力脆弱,沒有戰鬥意志,遇強即潰,都是通病。因爲這些軍兵,平時都不訓練,做一個樣子貨,真正到了戰場,又如何與敵人拼殺?根本沒那份勇氣和意志,也沒有那份能力去實現戰鬥意圖。

巫虎、巫豹和楊繼業等人一起討論,接下來蠻族軍和王府軍將怎麼做。平倭軍前軍攻打見湖鎮失敗,損兵折將,這個事情肯定壓不下來的。至於中軍徐金勝和張濤等核心會怎麼處置這次失敗,都與王府軍這邊關係不大,可接下去的平定倭寇之戰,蠻族軍會不會被推到前鋒?

這是要注意的事,另一方面,因爲田雄邦的前軍失敗,張濤和田雄邦都有可能將怨氣撒在蠻族軍身上。這些事情,在國朝歷史上並不少見,這些人對外不行對內卻很有手段,例如岳飛之死。

張濤對蠻族軍本來就有怨恨了,前軍的失利會讓他對蠻族軍更恨。楊繼業提到這一點,巫虎點頭,表示只要離開軍營,肯定會將巫豹帶上,確保自身的安全,蠻族軍纔可能成長起來。

“少爺,有沒有必要,我們緊急偷襲將見湖鎮的倭寇打掉?”巫虎說。以目前的蠻族軍實力,要吃下這股倭寇,只要付出極小的代價,也能將輔兵進行實戰訓練,一舉兩得。

“時機還不到。”楊繼業搖頭說,“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不動聲色地練兵,然後將蘇杭境內的倭寇情況都摸清楚。這樣,等明年要對戰時,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每一戰都可用優勢去摧毀倭寇。還有就是,真正倭國的倭寇,實際上沒這麼多,沿海一些大家大族,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

找出這些人來,將這些人吃下,我們在蘇杭之戰纔不至於虧損。這一工作,可多找輔兵協同,他們對蘇杭各家比我們熟悉,我也會與劉家這邊溝通,爭取儘快有懷疑對象,找出來,摸清這些危禍地方的毒瘤。”

“還是少爺想法高明。對於這些人,估計他們家裡都堆滿了金銀財寶,攻下這些人家,纔是最好的生意。”巫虎說。

“二哥,這樣的話放在心裡就好。我們養兵,開銷大啊。”楊繼業微笑地說。

確定了大致規劃,蠻族軍這邊也面臨大年到來。垣武城、荊蠻楚地和鷹巢山的年前激勵措施,楊繼業在離開之前,已經做了安排,獎勵成績突出者。蘇杭這邊,主要是獎勵軍功的戰士。

目前,楊繼業手中的物資不缺,銀錢也足夠。蠻族軍、輔兵、榮盛鏢局、粥場系統的人,算起來總計一萬多人了。作爲獎勵和過年的物資發放,卻要要一大筆開銷。好在粥場系統目前也有盈餘,而鹽業生意,讓他們賺取不少。

楊繼業前幾天就開始在盤算,真在管理一個團隊,才明白資金的重要性和開銷如流水。

哪怕早有準備,楊繼業也深感捉襟見肘。

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406章 祥山鎮第379章 領軍需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456章 追與逃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349章 新規劃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21章 再抄詩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98章 忠心換槍第694章 夜 戰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58章 真面目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204章 賺大了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54章 逃得掉嗎第9章 找王爺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201章 誰 錯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698章 殺無赦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518章 美人恩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52章 獻 詩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11章 一拳之威第360章 覆 滅第7章 鐵 叔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377章 潰 逃第16章 你賴皮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124章 馬 事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21章 訴衷腸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84章 又見啞巴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528章 赴北地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37章 劉浪出題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84章 又見啞巴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99章 研討槍第184章 夜行軍第51章 冬梅殺到第274章 身子麻第222章 功夫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