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積怨在心

“監軍大人,裡面請。”巫虎沉聲說,似乎忘記之前發生什麼事一樣。

張濤心裡發虛,但這時候也得硬着頭皮,不好扭身就返回杭城。當即咬着牙,走進軍營。

軍營沒幾個人,空蕩蕩的。到軍帳坐下,讓人給張濤上茶,巫虎才說,“監軍大人,蠻族軍一直生活在蠻族,不懂漢人禮儀。如有得罪,請監軍多包涵。不知監軍今天到蠻族軍來,是要給我們送軍需物資嗎?”

“伍將軍,你們需要物資軍需,自己到軍部去領取吧。我今天過來,是想看一看蠻族軍訓練情況。很可能,過一些日子要同倭寇作戰了。”

“請監軍大人放心,我們蠻族軍一直都在操練的,不敢懈怠。”巫虎說。

張濤聽巫虎沒有惡聲,心裡稍微放心,試探着說,“伍將軍,我能不能看一看蠻族軍將士操練一番?”

“可。”巫虎說,“不知監軍大人幾時要看。”

“那就現在吧。看了將士們操練,我就返回杭城……”張濤故意說,想看巫虎有沒有要挽留他吃飯之類的。

“好,那就操練吧。”巫虎說,這時候還沒到中午,按照文朝的練兵習慣,也就上午操練到九十點鐘,便休息了。巫虎當即對身邊一個人說,“去,讓全部軍兵列隊操練,好好做。”

“是,將軍。”傳令人員當即跑出軍帳,集合軍兵進行操練。

巫虎卻沒動,過了一盞茶時間,才站起來,說,“監軍大人,請。”

兩人往軍帳外走,張濤覺得蠻族軍集合的速度不算快,但也不算慢。前往臨時校場,並不大,只能算是小校場了。三千人在這裡操練,勉強容得下來。

這裡雖有校場,但蠻族軍的操練更多在軍營的後山裡,校場主要讓給輔兵們來用。

校場上,已經站列了密集的軍陣,沒有走近,感覺軍陣密密麻麻的。可等他們走到校場高臺,張濤便看出來,蠻族軍的隊列很一般。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密集,可見快速集合讓這些人一時間做不到整齊列隊。

相比於他在田雄邦那邊所見到的軍列,這裡的人稍微弱一些。當然,軍兵們看起來要強悍一些,但軍伍之爭,不是個人勇武而是列隊衝殺。誰的列隊厲害,抗壓力就會更強。

這是文朝軍陣最基本的指標,可用在蠻族軍就不適合了。蠻族軍習慣三人小組,合併多人的時候,自然可形成軍陣、隊列,但各小組之間依舊會有必要的活動空間。這種軍陣,在打散後才真正發揮出小組的活動性。

巫虎今天要給張濤看的軍兵,自然不是蠻族軍的真實實力。張濤一來就想給巫虎下馬威,彼此之間的關係完全破裂,今後蠻族軍和王府軍都要防着這位。自身的實力不展露在外,就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巫虎看了看張濤,說,“監軍大人,蠻族軍全員到齊。可以操練了嗎?”

張濤見蠻族軍沒有想象的那麼強,心中與田雄邦的軍兵對比,讓他覺得田雄邦似乎不弱於面前的軍馬。當下點頭,“開始吧。”

巫虎往前走三步,大聲,“操練開始——”

有軍令官揮動旗幟,做相應的演練。三千人一起動,粗看還過得去,但仔細看出來,軍兵的操練還是比較生疏的。而這樣的生疏,不熟悉軍陣的人,真的難以看出名堂。

操練一套需要一刻鐘時間,張濤已經是耐着性子在看,因爲他已經有了判斷,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更進一步證實先前的判斷。

確實,僅憑自己所見到的蠻族軍,又如何戰勝倭寇?看來,之前在陸家嘴外全殲倭寇,還是因爲預先設伏,並用弓箭等遠程武器,才戰勝倭寇。至於那些人所說,估計都是在編的。

等操練一停,張濤便說,“伍將軍,蠻族軍的操練雖然不錯,還有待於加強啊。”

“好的,監軍大人。我們一定好好操練。”巫虎沉聲說。

張濤雖不指望在蠻族軍這邊得到什麼好處,但心中多少抱有一定幻想。等他準備離開,蠻族軍這邊連吃飯都不說一聲,張濤心中之怒之恨,就達到一定程度,勢必要對蠻族軍今天如此待他而報復。

只要平倭軍還在蘇杭這邊作戰,自然有的是機會找蠻族軍的錯,將這些人斬殺一批,蠻族軍就分散了。

三十里路騎馬,對如今的張濤而言,不算太大難度,可問題是到蠻族軍這邊沒得什麼吃的。不僅是張濤難忍,隨行的人也是難忍。離開軍營後,張濤令隨從到山村去找來食物,填肚子。

劉浪得知張濤這個監軍到蠻族軍後,準備給巫虎下馬威,要拿下巫虎。便到蠻族軍這邊來,讓巫虎平時多小心,特別是金杭城要多帶護衛,免得真給張濤所乘。

巫虎也不怎麼在意,但也明白,多小心一些,總是好的。

楊繼業也知道這件事,對巫虎說,“二哥,對於張濤這些人,確實要小心。就像前朝傳說的林沖進了白虎堂,對方刀斧手埋伏几十個,怎麼應對?今後,每次去中軍,都必須將三哥帶着,另外帶十組隊員,才能確保安全。”

有巫家兄弟這樣的大宗師兩人,即使張濤有所準備,也不可能的手。何況,張濤對大宗師之類的概念不明確,可能意味十幾個刀斧手、弓箭手,就可將任何人都拿下。

當真撕破臉,生擒張濤或殺掉張濤也沒什麼,大不了返回荊蠻楚地去。朝堂要追究罪責,荊蠻楚地那邊也沒法落實。以後,巫虎等人再改換名字,再出來就是了。

文朝武官孱弱、文官貪腐,地方上家族好強林立,已經將文朝整個體系理論完全分散。使得文朝暮氣沉沉,似乎是西落的夕陽。

如果要改變這一局面,根本的因素還是要國強、民富,另外就是要民智,才能改變地方豪強無度地吞噬資源、財富。

文朝商業發達,財富厚實,但這些財富主要集中在家族、富豪手中,少數人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財富都掌控在手,文朝朝堂自然拿不出多少錢了。

第167章 誰出戰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349章 新規劃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44章 一幅對聯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42章 太子劉靜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431章 有刺客第528章 赴北地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182章 第一親第60章 大火阻路第530章 新婚了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455章 喜與優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27章 笨死了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707章 密 談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482章 前無路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27章 笨死了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94章 應對問答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35章 認死理第243章 爭 辯第541章 完 勝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530章 新婚了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97章 虎口奪食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21章 託 付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50章 倩影再現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33章 看夜校第682章 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