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七嘴八舌

經歷也聽到巫虎說的消息,覺得似乎有些誇大,但因爲不知李家寨青壯的情況,似乎又合理而能夠接受。

王府軍目前經過這些時日的訓練,更重要的是軍心得到提升,使得整體的戰力有了較大提高。經歷看着自家駐軍和精銳的加強,覺得真拉出去打一仗,或許是可以的。

商議之後,也知道如今的所有行止,完全要聽軍令纔可。不過,他們到這邊來,楊繼業已經給他們確定了一個角色,那就是不能完全聽令。作爲蠻族軍,在大局上聽令、剿滅倭寇是必須的,但在小節上卻要扮演出蠻橫、難以指揮的角色來,如此,纔不至於吃虧。

如今文朝軍政都處於環境惡劣狀態,老實聽令的結果,很可能會被人賣掉,結局就是全軍覆沒。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是不小的,因爲文朝對蠻族軍、對王府軍的生與死,不會放在心上的。

商議的結果,由經歷和巫虎一起去大將軍那邊,彙報李家寨的情況,再看看大將軍的態度。

兩人往涇延鎮去,到臨時的大將軍駐地,這裡徵集了幾家民房。於連欣正同徐金勝一起,與杭城府同知劉瀟傑、知州吳思陽在一起,討論關於軍糧等物資的銜接、供應和運輸問題。

這是軍中第一大事,軍中糧草不解決,軍心就不會穩定,又如何殺敵?武略將軍田雄邦兩天前帶這蘇杭這邊兩萬駐軍抵達,此時,也在大將軍臨時辦公點。

聽到門口值守傳信,說王府軍兩將領過來,有要事稟報。徐金勝稍微思索,說,“請他們進來吧。”

“大將軍,聽說王府軍和蠻族軍驕橫,不聽軍令,有沒有這回事?”田雄邦初到涇延鎮,但他在杭城的時間不短,之前在京都也見過徐金勝,相對而言,便熟悉得多。

徐金勝到涇延鎮也好幾天了,除了於連欣主動去過王府軍駐地,對方一直沒有主導過來見大將軍。從某種角度說,確實算是傲慢無禮,沒有規矩,自然不會給大將軍身邊的人留下好印象。

“田將軍,王府軍能夠提前趕到涇延鎮,就是非常好的表現。那就是遵軍令了。”徐金勝雖說對王府軍和蠻族軍兵確有不滿,可對方沒有明顯違背軍令之事,也不想追究什麼。

田雄邦也不好多說,但對王府軍的印象自然很差。畢竟這些人來至於荊蠻楚地,那不毛之地,未開化的存在,又如何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

於連欣見過蠻族軍、也去過王府軍營幾次,對王府軍的印象不算好,但又看出這支軍隊素質很不錯,與邊軍可能差不多,該是敢戰之軍。這時候,於連欣也不會爲王府軍說什麼緩和誤解的話,等以後作戰了,再看王府軍的情況。

巫虎在軍中的職位,甚至沒有王府的經歷高。兩人過來,也是以經歷爲主。見過徐金勝這位大將軍,經歷表現就尊敬之態,而巫虎卻無視大將軍的威儀,招呼之後,不再作聲。

徐金勝自然不會計較,對於蠻族軍的印象,不外如是。真要計較,那也沒用。因爲蠻族軍過來作戰,是聽調令。但如果惹毛了對方,一聲令下,帶着軍兵返回荊蠻楚地而去,那都有可能的。

於連欣與王府軍、蠻族軍打過交道,這時候,自然要緩和雙方的氛圍,說,“經歷將軍,你們說有重要軍情要報告大將軍?”

“是的,於參贊。伍將軍,還是你來說吧。”經歷說。

“大將軍、於參贊,就在半個時辰之前,我得到一個消息。”巫虎說,“三天前,在距離杭城一百里的李家寨,有近兩百多小股倭寇準備攻佔李家寨,隨後的戰鬥中,倭寇被殺一百三十餘人,逃走五六十人。

倭寇這次損失不小,按照倭寇的習慣,估計逃走的倭寇會糾集更多的倭寇,到李家寨報復。

大將軍,小將以爲這是一個機會。倭寇報復李家寨,糾集的人手最多在千餘人而已,我們大軍如果做好準備,伏擊並完全吃掉這股倭寇,完全可做到。”

“……”聽巫虎這樣說,徐金勝等人一時間都反應不過來。於連欣看向經歷,見經歷點頭,纔對巫虎說,“伍將軍,消息如何得到的?據你所言,李家寨離這裡幾百裡,行軍到李家寨,少說要十來天吧。你是如何得知三天前的李家寨之戰?”

“於參贊,因爲楊少爺他們恰好在李家寨借住,親眼所見,豈會亂說。”巫虎說。

“楊舉人?他到李家寨去了?”於連欣說着,看了看徐金勝。他們之前對楊繼業突然離開之事,是知道的。

“楊舉人是何人也?”田雄邦說,“軍機大事,與一個舉人何干?”

“田將軍,楊舉人是今年秋試考取的舉人,才華不差。之前在涇延鎮這裡見過大將軍,也談過蘇杭倭寇之患的事,隨後他前往杭城遊學。不過,三天前就到距離杭城一百餘里的李家寨,腳程很快啊。”於連欣解釋一番。

“三天前在李家寨外殺倭寇百三十餘,怎麼沒有官方通報?”徐金勝沉吟地說,按說有這樣的戰績,官府會向各地傳揚的。

“大將軍,官府方面的消息傳揚,可能會稍慢一些。”劉瀟傑說,“因爲李家寨往縣裡報,縣裡肯定得到李家寨去核實,驗明倭寇正身之後,纔會往州府報告。州府也會驗明覈實,不然,誰敢亂報軍情?”

劉瀟傑作爲杭城同知,對於官府的運作還是比較熟悉的。知道即便有寨子斬殺倭寇,也會一層層覈實。

“李家寨那邊,肯定會面臨倭寇的報復。這也是倭寇的習慣,他們如此做也是對蘇杭各地一種威懾,免得有更多的人敢同他們拼命。”作爲知州,吳思陽對李家寨還是比較擔心的。

“即便這個消息是準確的,李家寨距離這裡幾百裡。大軍星夜兼程,沒有十幾天也趕不到吧。”田雄邦說,對巫虎能夠有助於的消息,多少有些不滿。

田雄邦是蘇杭這邊的地頭蛇,按說對整個蘇杭都熟悉,消息來源、人脈網絡都很強,自認爲應該是大將軍徐金勝最佳助手。

“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五萬大軍齊聚涇延鎮。如今還有兩路軍兵沒到。大軍下一步如何定計,還得商討,大將軍以爲呢。”田雄邦說。

“軍兵不齊,可戰機也不等人。”徐金勝沉吟着,一時間也無法做出決斷。

“大將軍,王府軍願請命前往。”經歷說,這是之前就商量好了的說辭。

第165章 竹 石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62章 殺匪虎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696章 破王家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708章 有多強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56章 各方反應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387章 強行軍第19章 三個問題第699章 排禾縣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499章 議清剿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117章 搭搭手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96章 再進王府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362章 想不透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239章 新朋友第641章 開早朝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379章 領軍需第243章 爭 辯第91章 劁 豬第85章 刮骨療法第13章 到 手第433章 三段式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443章 傳假令第32章 蘿蔔乾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717章 算你狠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248章 暗 謀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349章 新規劃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66章 多寶和尚第661章 見面歡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707章 密 談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456章 追與逃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630章 有喜啦第699章 排禾縣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655章 勝三傑第330章 沒信心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551章 纏 鬥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