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如何選擇

其實,蠻族和鎮邊王府可選擇的都非常少。蠻族當真拒絕徵召,鎮邊王府可另調三千人補上,但如此一來,蠻族與鎮邊王府之間的關係,也就變了。

如果這事情傳出去,對鎮邊王府而言,不過受到一些呵斥和小懲戒,對蠻族而言,就可能要面對文朝朝堂的針對,會不會直接派兵來攻殺,都是兩說。

楊繼業看問題自然不會停留在這上面,也不知蠻族那邊核心層的想法,不急於表達自己的態度。看着巫龍,說,“大哥,蠻族幾家是什麼態度?”

“少爺,鎮邊王府對蠻族徵召戰兵,這是從前朝就有的事情。蠻族即使不願,也不可能不做。昨天晚上,蠻主們商議的結果,是等少爺你返回後,再商討。”巫龍也不迴避劉浪這個小王爺,反正對方也知道楊繼業在蠻族的份量。

楊繼業笑了笑,對巫龍說,“大哥,生蠻五支和我們之間,都是合作關係。我不可能也沒這麼大的臉面,主要還是他們一時間不知徵召情由,才用完來說事。”

楊繼業這樣說既是實情,也是讓劉浪別誤會。如今,巫家寨給生蠻五支利益不小,有錢大家賺,而楊繼業之前確實對生蠻五支有較多恩惠,但真正主導各支的決策,依舊是他們蠻主。

“少爺說的是,”巫龍笑笑,“少爺,讀書人就不同啊,看事情一眼就看透底。”巫龍作爲管理熟蠻的主事者,如今,手邊的事情更多,自然也是明白不少東西。

“楊詠石,你也別太謙虛。多少年來,誰在蠻族面前好說話?也就你了。”劉浪笑着說,“如今時間很緊,王府那邊也是如此,得儘快決定,纔好準備發兵蘇杭。不然,遲了可會軍法從事的。”

“小王爺,最遲後天肯定會有結果。不會誤事。”楊繼業笑呵呵地說。

送走劉浪,楊繼業和巫龍返回楊家,兩人一起去見楊爸。說到蘇杭倭寇之亂,那邊亂局估計不下半年,沿海幾省民不聊生,那是必然的現狀。

楊盛文聽了後,概嘆一聲。過一陣才說,“鎮邊王府發兵一萬,原本是必須要做的事。可軍方那邊,誰主持這場平倭之戰?”

“父親,鎮邊王府那邊也不知情。得到的,不過是按期到達集合地點,不然,軍法處置。”楊繼業說,巫龍雖然比他早到巫家寨,但對徵召兵源的情況,也是不知。

“倭寇之亂,必然地方糜爛。”楊盛文長嘆一聲,爲蘇杭之地憂心,卻又無能爲力,“蠻族兵出戰,勇猛有餘,可也得看用兵之人。好在與王府兵馬一起,不會太吃虧。駐軍四千人馬,到蘇杭與倭寇對壘,很難成事。要多交小心。”

“兵兇戰危,不管如何,都要小心。稍有不慎,全軍覆沒的例子可多了。歷朝歷代,都有先例可鑑。”楊繼業說,“父親,蘇杭那邊的危機,確實要有勇猛者力挽狂瀾。前朝大宋,也是起於方臘亂蘇杭,我朝自不能走其原路……”

“哦,你有什麼想法?”楊盛文看着兒子。

“兒子不敢有什麼想法,不過,蠻族之兵上陣,勇猛非凡,卻是一把好刀。可得有人持刀殺敵,才能發揮利刃之功。”楊繼業說。

楊盛文臉上的神態爲之一黯,先前他就說道這個問題,但如今朝堂是朱子善當政,那邊又如何肯聽?

“父親,舉人試結果已經出來。孩兒想出門遊歷一番,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古人說,破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懇請父親准許。”楊繼業決心往蘇杭那邊走一趟。

“業兒,你之前也說過,兵兇戰危。你一個讀書人……”楊盛文也明白兒子是什麼意思,但倭寇兇猛,豈可輕視的。

“父親,楊猛今非昔比了。巫大哥知道這件事,我自己的安危心裡惦記着,可不敢大意。”楊繼業也知道,當初在生蠻那邊六月六祭祖會上的衝突,家裡是知道過程的,就是老媽一個人不知情而已。

也因此,楊繼業與蠻族各支之間的關係有多好,楊盛文明白,也纔會有今天巫龍過來一起說事的情況。

“少爺,蘇杭那邊真要派人去,讓二弟和三弟去領兵,不會吃虧。”巫龍說。

楊繼業搖搖頭,說,“沒有讀書人在軍中,哪有不吃虧的。”

楊盛文見兒子如此說,也明白他的決心有多大。過一會,說,“兵者,詭道也……”

“父親放心,我不會讓蠻族的兒郎枉自送命,更不會拿自家的命不當回事。倭寇勢強,主要還是沒遇上敢戰之兵。真正倭寇也不會多,武士浪兒,確實敢拼敢打,但遇上戰兵,衝陣之後,完全可摧枯拉朽。”楊繼業振振有詞地說,信心自然有。

楊繼業的用意在老爸面前是不會說的,榮盛系列目前在垣武城有一定的規模,但真正要有堅實基礎,還得插腳到蘇杭一帶。

這次出兵,無疑給楊繼業很好的機會。至於說危險,肯定是有,但只要謹慎爲之,加上目前蠻族這邊的人手,在文朝這個軍事體系裡,又有多少人擋得住長槍攢刺?

這些戰力,巫龍當然明白。蠻族的戰力,不僅體現在身體素質,號令上也可完全聽令。再有像長途奔襲,快速撤退轉移等,都不成問題。而楊猛、巫豹、巫虎等人如果隨行,有這些人保護着楊繼業,出問題的可能性確實不大。

但巫龍在楊盛文面前不敢多說話,更不敢爲楊繼業作證。可楊盛文也明白,巫龍是巫素貞的親大哥,自然明白楊繼業的份量。

見兒子態度堅決,楊盛文也不多說,攔阻不了的事情,那也沒必要強攔。楊繼業過去,不過是遊學而已,事不可爲,肯定也會避開。

最後,楊盛文沒做任何表態,站起來離開。巫龍忙站着,隨行幾步。等楊盛文不見了,巫龍才折身回來,說,“少爺,你去太危險了吧。”

“大哥,倭寇三萬人馬,也不會聚集在一塊,我們有三千兵馬,同時,也可讓榮盛鏢局押一趟鏢過去啊。清剿倭寇,其中的好處不比打鷹巢山小。”

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287章 行動了第658章 陳老頭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14章 巫 家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217章 玉滿懷第694章 夜 戰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463章 白素梅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4章 詭 異第36章 選 兵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20章 曲解經典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303章 報 官第13章 到 手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48章 耶律鍾玉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658章 陳老頭第483章 全 滅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18章 縣學內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1章 冬梅殺到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2章 有鬼呀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200章 強 攻第223章 攤子大第534章 五義莊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4章 詭 異第5章 抄 詩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35章 認死理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499章 議清剿第15章 巫 龍第21章 再抄詩第338章 追 擊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698章 殺無赦第387章 強行軍第644章 聚仙樓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200章 強 攻第44章 一幅對聯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25章 你是誰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518章 美人恩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33章 三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