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伯權大師

相對楊家的平靜,荊蠻楚地學子文士的注意力完全放在《詠石》詩上,這一首詩的出世,原本準備刁難楊繼業的出題,然後楊繼業快速吟出,這樣的細節也快速地渲染,傳開。

楊繼業年紀雖小,但以往顯得書呆,經過劉浪多次戲弄,給人的印象卻是很不好。而三月三踏青,從樹上摔下、受傷,學子們對楊繼業的非議到了頂端。

原本以爲可將楊繼業這個年齡最小的秀才,踩到腳下,蹂躪一番,誰知這一首《詠石》完全將楊繼業的名聲推高到極致。學霸中的巔峰。

文無第一,詩更是如此。同一首詩,不同的人有各自的品評、喜好,給出的評價自然也是褒貶不一,沒有絕對的標準。可當一首詩真正好到某種程度,會讓所有企圖貶斥的人,都閉上嘴巴。

《詠石》一詩,真正達到了這樣的高度,使得荊蠻楚地的文士、學子們,對楊繼業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轉變。而詩傳到府裡、傳到更遠之地,他們這些人也會產生與有榮焉之感。

儒家發展到文朝,已經將儒學核心凝聚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立德是學子、甚至是儒學者羣體最高的志向。

這一《詠石》詩,已經將儒家的核心完全詮釋到位,讓人不得不誠服。

巫龍返回巫家寨,楊繼業以爲之前那老者和女孩會出現,並將楊猛帶離。可過了兩天,縣城又恢復到平時狀態,卻沒見老者出現。

到第三天,楊繼業被允許出家門,他便帶着楊猛到山裡去鍛鍊體能、練拳。晨練之後,不急着回家。楊繼業說,“楊猛,我們往山裡走走。”

“少爺。這山深,往前走還陡峭,危險。”楊猛不想少爺涉險。

“楊猛,巫家會有一些人過來,總不能讓他們住家裡吧,我媽肯定會問清楚,你讓我怎麼說?”楊繼業明白,巫家寨將送過來的十五人,他打算讓這些人在山裡訓練,往特種兵模式進行探索,今後,組建一支可用的精銳戰力,就以這些人爲骨架。

這個構想能不能實現,他也沒多少把握,可事情總要做一做。只有手裡有足夠的力量,自己在文朝,纔可能有所成就。退一萬步說,自保、保住目前的楊家,是必須的吧。

他不想欺負文朝人,但也不能讓文朝這些古人,將自己欺負得死死的。

進林子,樹木逐漸密集。一開始是一些灌木,進入幾十米後,便是密集的松樹、杉樹和同樣高的雜樹。裡面的光線比較差,地上積滿了厚厚的一層腐朽樹葉。這裡的山林,也不知主人是誰。

這邊的山不夠高大,海拔多在千米左右,除非是地區最高山峰,纔有一千幾百米。山峰不大,卻連綿交錯,使得這裡的地形複雜。一些山有懸崖、峭壁,一些山頭與山頭之間,存在平緩坡地。

這些坡地,楊繼業和楊猛還發現了泉流,在山上生存倒是有可能的。鑽進林子才三四個山頭,楊猛就分不清方向。

對於楊繼業而言,進山裡完全沒問題,畢竟有着後世的知識體系,見識上完全凌駕於文朝古人。

如果說智力上的拼比,未必佔優勢,知識方面是絕對超越的。在楊猛多次嚷嚷着要回家,擔心找不到返回的路,楊繼業便放棄繼續往前面鑽。

回到日常鍛鍊的小山頂,楊猛放心下來。說,“少爺,你在林子裡怎麼記得住回來的路?”

“猛猛,你回想一下我們進林子,然後一路前行的過程,有沒有都是沿着山頂一側行走,沒有翻過這個山脈的山脊?即使我們短時間越過山脊,看另一面,都很快走回來。是不是?這樣子,不管走多遠,返回的時候,只要順着山道一側,就不會迷路。”

對於楊猛這個少年,楊繼業自然耐心地解說,在密林中,確實沒有可供參照的地點,更沒有指南針之類的,甚至多數情況下,連樹冠外地陽光都看不見。

楊猛胡亂點頭,似乎覺得懂少爺所說,實際上依舊不知該怎麼做。原本打算到巫家寨去,只是,對於楊猛會跟着之前見到的老者離開,這是不可逆轉之事,楊繼業覺得還是等楊猛走後,自己再做巫家寨那邊的事情。

楊猛離開自己,巫家寨派人過來,似乎也是有理由的。

返回家,卻突然多了一個人。一個身高差不多兩米、身板足可比門板,手臂如同普通人大腿那麼大,面相上,倒是看不出有多兇惡。

一見到這個人,楊繼業立即產生兇獸在旁虎視眈眈的危險感,心裡一緊。楊猛也在那一瞬間,切換到少爺身前,要爲少爺擋住一切危險。

好在看到鐵叔在那人身側,那個人面色平靜而深邃,僅僅盯楊猛一眼,便讓楊猛渾身的肌肉都繃緊,楊繼業感覺到楊猛在那一刻顫慄起來。如果不是因爲意識裡要爲少爺擋危險,估計不是軟倒,就是逃跑。

這樣的威壓也僅是短短一瞬間,隨後,所有的威壓都收斂了。鐵叔說,“少爺回來了,這位是伯權大師。”

“大師好。”楊繼業上前見禮,給對方足夠的尊重。

“繼業少爺好,我一個山野之人,你自便吧。”伯權大師語氣平和,帶着微笑。“當年我輸給老道,欠他一個承諾。這次到楊家來,是兌現承諾的。繼業少爺,我會留在楊家一年,楊猛你得交給我。”

“伯權大師,辛苦您啦。謝謝您。”楊繼業雖不知具體情況,但也能夠理解背後的一些事情,“大師,那個老人家不來嗎?”

“我不知他在哪裡,”伯權大師說,“老道的蹤跡,誰也找不到。我也不例外。你見過他?”

“幾天前在街上見過,不像道家人啊。”楊繼業說,“對了,他身邊還有一個女孩,不知叫什麼名字。”

伯權大師卻不再談這個話題,也不好奇老道與楊繼業見過的事。楊猛要跟在伯權大師身邊學習一段時間,估計是之前那老者所說的練習武力。

楊猛才十六歲,身材已經超過一米八,再往上長,兩米巨漢可期。與面前這個伯權大師類同,確實適合跟伯權大師學習武力。

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499章 議清剿第124章 馬 事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112章 土茯苓第448章 去皇宮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87章 戰後相見第285章 趕時機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433章 三段式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510章 孺慕心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93章 初進縣衙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188章 消滅掉第29章 伯權大師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68章 決戰起第136章 難取捨第9章 找王爺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218章 教 化第157章 互 罵第64章 巫虎逞威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135章 談崩了第514章 一起嫁第554章 留火種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240章 求 聯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481章,倭寇噩夢第285章 趕時機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112章 土茯苓第697章 欽差到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16章 你賴皮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3章 老 媽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57章 攻 殺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87章 戰後相見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201章 誰 錯第510章 孺慕心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551章 纏 鬥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93章 初進縣衙第443章 傳假令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443章 傳假令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452章 皇上查閱